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幼兒園大班《認識貨幣》教案

幼兒園大班《認識貨幣》教案

 作為壹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壹些什麽特點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認識貨幣》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認識貨幣》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積極參與活動,了解貨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3、提高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培養幼兒的多項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貨幣。

 2、分清元和角。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真的人民幣,《仿真人民幣》。

 2、學具準備:“仿真人民幣(1)(2);貼有價格標簽的各種文具若幹,鉛筆,記錄紙。商 品標簽若幹,畫有各種硬幣的存錢罐圖若幹,購物作業單若幹。

 3、《操作冊》第五冊第57到5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好。

 走線,線上遊戲:打老虎。幼兒邊練兒歌邊走線。

 2、集體活動

 (1) 感知人民幣

 教師提問:“小朋友,妳們吃的食物,看的書,玩的玩具和穿的衣服是用什麽買來的呢?“教師出示”真的人民幣“,”妳們認識這些人民幣嗎?他們壹樣嗎?“引導幼兒觀察錢幣上的數字,了解他們不同的面值。

 (2) 取認人民幣。

 辨別10元以下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能按要求取出相應的幣值,如:教師說4元,幼兒能拿出4張壹元的人民幣,教師說6元2角,幼兒能拿壹張5元。壹張1元和2個1角或6個1元2個1角等。

 3、分組活動

 第壹組:操作學具,“仿真人民幣”玩取錢遊戲。幼兒兩人壹組。壹名說出錢數,另壹名要準確取出相應幣值的貨幣。

 第二組:幼兒根據存錢罐中的人民幣寫出總數是幾元幾角。

 第三組:幼兒根據購物作業單中的提示,突出相應的幣值。

 4、遊戲活動

 遊戲“文具店”。場地上有各種文具,上面標有價格,幾名幼兒扮作售貨員,其他幼兒扮作顧客,讓幼兒學習使用貨幣。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學反思

 本節課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知道了我們人類離不開人民幣的,同時也知道人民幣分為硬幣和紙幣,並都有不同的面值(元,角)在遊戲中都能用不同的紙幣,硬幣的面值去購買商品。但就是有的幼兒還是把幾元幾角還分得不是很清楚。下節課要鞏固元角互換。

 幼兒園大班《認識貨幣》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嘗試在生活中運用人民幣.

 2、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 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數學與我們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

 活動難點: 初步掌握用貨幣購物的基本常識;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仿真人民幣”;小猴子的果樹園場景布置;若幹附有錢幣的果子;文具店、圖書店等商店布景;愛心捐款箱;各類標有價格的文具、圖書等貨物;災區錄像。

 2、學具準備:“仿真人民幣”。幼兒自制的小存錢包;小果筐。

 活動過程:

 壹、預備活動。

 1、導入語。

 教師:親愛的小朋友妳們好,妳們最近都喜歡什麽樣玩具或圖書呢?這些東西都是誰買來送給妳們的?用什麽買的呢?(提出問題,引導幼兒進入主題)

 教師:媽媽、爸爸那些送妳們禮物的人他們的錢又是從那來的呢?(引導幼兒知道人民幣與我們生活的之間的關系)

 教師:妳們想不想自己學著去商店買東西呢?

 幼兒:想。

 教師:要想去買東西就必須有人民幣,那我們要怎麽辦呢?

 幼兒:像爸爸、媽媽壹樣去工作。(引導幼兒知道只有靠勞動和付出才能獲得回報。)

 教師:好吧,今天我剛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說它的果園裏想請壹些園丁去幫忙摘果子,那讓我們壹起去幫他吧!妳們願意嗎?

 幼兒:願意。

 教師:去小猴子的果園要經過壹座很窄很窄的獨木橋,大家排好隊,都跟著我壹個跟著壹個的走。(教師帶領幼兒走線)

 二、集體活動。

 1、采果子,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啊,我們終於到了小猴子的果園了,妳們看小猴子在等我們呢!

 小猴子(教師扮):小朋友妳們終於來啦,快來幫我摘果子吧。每壹個果子裏都有壹個小秘密哦!

 幼兒拿小果筐幫助小猴子摘果子,並從果子裏取出不同面值的貨幣。2、認識人民幣。

 教師:小朋友,剛剛我們大家幫助小猴子采摘了那麽多果子,工作了這麽久辛苦啦現在要給小園丁們發工資了。

 教師:那妳們都認識他們的面值嗎?(出示仿真人民幣,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幣,引導幼兒認讀。)

 3、幼兒操作認讀。

 請幼兒認讀自己手中的人民幣。

 4、感知人民幣的兌換關系。

 出示100元人民幣,提問幼兒可以兌換幾個50元(幾個20元、幾個10元)?

 請幼兒用學具擺壹擺。(引導幼兒按群計數)(出示課件)

 教師小結:100元可以兌換成2個50元,5個20元,10個10元。

 3、遊戲:小小銀行家。

 請幼兒清點自己的仿真人民幣,並按面值分類記錄數量,記錄在記錄表裏。(記錄表見附圖)

 4、觀看災區錄像。

 教師;小朋友妳們知道嗎?在我們的災區還有很多小朋友沒有家,沒有學校沒有書讀。他們多麽想和我們壹樣,在明亮溫暖的教室裏學唱歌跳舞學知識啊!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引導幼兒關心他人,願意將自己的愛心奉獻)

 教師:小朋友妳們想怎麽幫助這些受災的小夥伴呢?

 幼兒:我要送她禮物……

 幼兒討論自己要送給災區小朋友的禮物。

 5、獻愛心活動。

 請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傳遞愛心的方式。

 ①、文具店、圖書店、玩具店,教師選幼兒扮演營業員,請幼兒按購物規則進行購物。

 ②、愛心捐款箱,請幼兒將自己的善款捐進愛心箱內。在與幼兒壹起統計“愛心捐款箱”裏的捐款數目。

 三、結束活動“送愛心”。

 教師:小朋友讓我們把我們的愛心禮物送到災區的小朋友那裏吧!

 教師帶領幼兒開上“幸福火車”前往災區送愛心。

 四、延伸活動:

 帶幼兒去超市購物,體驗生活中的數學運用。

 點評建議:

 人民幣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它與我們密切相關。在幼兒的生活中,壹個玩具、壹個蛋糕、……,都要接觸到人民幣。《幼兒園教育綱要》將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定位於:“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依據這壹理念,我設計此活動。以便讓孩子正確認識壹些貨幣的面額,並了解使用貨幣購物的常識,懂得合理地消費,同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象和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數學教育更加生活化、遊戲化、綜合化。

 幼兒園大班《認識貨幣》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買賣遊戲,體驗貨幣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2、認識不同國家的貨幣,並能簡單說出其特點。

 3、了解錢來之不易,初步懂得合理消費。

 活動準備

 玩具貨幣若幹、活動中可以進行買賣的物品若幹。

 活動過程

 壹、認識人民幣。

 ——師:如果妳們想要買壹些東西回家,需要用什麽買?(錢)

 ——師:妳們有沒有用錢買過東西呢?妳用過多少錢買呢?

 ——教師出示各個面值的人民幣,請幼兒說壹說它的面值、顏色,鼓勵幼兒比壹比它們的大小。

 ——教師小結:人民幣正面的人物是毛澤東主席,背面印的主要是中國最重要的景點, 面值不同印的景點也不同,主要顏色也不相同。

 二、開拓視野。

 1、教師出示電子大書《形形色色的貨幣》,請幼兒觀察並說壹說它們的特點。

 ——日元:采用日本特有的物產“三亞皮漿”為原料,紙張堅韌有特殊光澤,為淺黃色,面額越大顏色越深。

 ——美元:是現在各國之間錢幣兌換的基礎貨幣,使用最廣泛的壹種貨幣。

 ——英鎊:英鎊的正面是英國女王的頭像,根據面值的不同背面的人物不同,大多數都是對科技發展有關的重要人物,分為硬幣和紙幣兩種。

 2、請幼兒說壹說自己喜歡的貨幣,並說壹說為什麽。

 3、開心遊戲。

 ——教師準備形形色色的貨幣紙樣,遮住壹部分,請幼兒說說它是哪壹個國家的貨幣,有什麽樣的特點;或者教師說特點,請幼兒說出是哪壹個國家的貨幣。

 三、學習合理消費。

 ——師: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用到錢,像買玩具、買零食、去遊樂場玩等,都要付錢。妳們知道錢是哪裏來的嗎?

 ——師:錢主要是爸爸媽媽工作賺來的。銀行裏的錢也是爸爸媽媽工作賺來的,只不過是爸爸媽媽把錢存在銀行,讓銀行幫忙保管,等爸爸媽媽要用的時候才從銀行取出來。

 ——師:錢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賺來的.,爸爸媽媽愛我們,所以我們花了很多錢,那我們是不是想買什麽就買什麽呢?

 ——教師小結:我們應該合理用錢,用錢買需要的東西如學習用品、生活必需品等,少花錢買零食等。

 四、體驗活動。

 ——教師把準備好的貨幣紙樣發給幼兒,教師扮演售貨員,請幼兒排好隊來買東西;幼兒告訴教師想買哪壹樣物品,教師就要告訴幼兒需要哪壹個國家的貨幣和相應的錢數,請幼兒對應付錢。

 ——鼓勵幼兒說壹說遊戲後的感受。

 活動應變

 第四環節也可以改為判斷遊戲:教師舉壹些生活中消費的例子,讓幼兒判斷對錯,用實例讓幼兒了解如何合理消費。

 活動延伸

 美工活動:請幼兒設計壹樣屬於自己的遊戲幣,用美術的形式展示出來,並說壹說設計的想法和意義。

 角色活動:在進行超市等角色遊戲時,貼上價格標簽,請幼兒挑選物品,並根據價格標簽,付相應的貨幣。

 區角活動

 科學區:

 1、投放形形色色的貨幣,鼓勵幼兒觀察並說說特點。

 2、擺放貨幣紙樣和物品,鼓勵幼兒進行買賣活動,感知貨幣和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

 環境創設

 教師打印各國的貨幣紙樣,張貼在主題墻內,鼓勵幼兒主動觀察了解。

 家園互動

 親子活動:請家長跟幼兒壹起了解中國貨幣的發展歷史,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隨機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引導幼兒合理消費,節約用錢。

 附錄:紙幣

 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是中國,時間約在公元9世紀。首次在歐洲使用的紙幣是1661年由瑞典銀行發行的,不過那時發行紙幣只是權宜之計,並不是作為真正的貨幣。1694年,英格蘭銀行創立,開始發行銀單。銀單最初是手寫的,後來才改為印刷品。印刷的銀單壹經公眾接受就成為真正的鈔票了。

 目前世界上***有兩百多種紙幣,流通於世界193個獨立國家和其他地區。作為各國貨幣主幣的紙幣,精美、多側面地反映了該國歷史文化的橫斷面,溝通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經濟交往。目前世界上比較重要的紙幣包括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等。

 幼兒園大班《認識貨幣》教案 篇4

 壹、活動名稱:

 《貨幣運用》

 二、授課教師:

 李xx

 三、活動班級:

 大大壹班

 四、活動時間:

 20xx年

 五、活動目標:

 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能熟練、準確地辨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嘗試在生活中運用人民幣,學會簡單使用人民幣,鍛煉幼兒的觀察力、操作能力。

 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六、活動準備:

 1.仿真人民幣;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標有價格)。

 2.壓歲包兩個。

 七、活動過程:

 1、導入遊戲:找朋友。教師發給每名幼兒1張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幣,在音樂聲中四散走,音樂停,拿著相同面值人民幣的幼兒手牽手,圍成壹個圈。

 2、談話,揭題。

 教師:(師出示壓歲包)小朋友們,請猜壹猜這是什麽?我們再來壹起看看裏面有什麽?長方形,像紙張壹樣的叫紙幣;圓圓的、硬硬的、金屬材料做成的叫硬幣,這麽多的錢、鈔票,我們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人民幣"。

 3、了解人民幣的用途,並引導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辨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小朋友們,妳們知道人民幣是用來幹什麽的呢?什麽情況下用到它?妳能說出它們是多少嗎?

 4、集體活動。

 ①認識人民幣。教師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幣",從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幣各壹張,將人民幣擺成壹排,邊擺邊引導幼兒讀出面值。待幼兒熟悉後,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從中任意拿走壹種面值的人民幣,請幼兒睜開眼睛,找壹找,哪種面值的人民幣不見了。

 ②感知人民幣兌換關系。提問:100元可以換成幾個50元(幾個20元、幾個10元)?請幼兒舉手回答問題。

 教師小結:100元可以換成2個50元、5個20元或10個10元。

 5、遊戲活動。

 ①遊戲:看誰說得快又準。

 教師手裏拿著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從中隨便抽出壹張,讓幼兒快速、準確地說出人民幣的面值。

 ②遊戲:開商店。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遊戲場地,觀察陳列在貨架上物品的價格,玩"開商店"的遊戲。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的壹名幼兒當售貨員,另幾名幼兒扮演顧客,玩"開商店"的遊戲。買東西時要算清楚自己應該給多少錢,找回多少錢。幼兒遊戲時,教師根據情況引導幼兒正確的付錢、找零錢。

 6、教師小結:

 幼兒的收獲,並教育幼兒不但要愛護人民幣,更要養成節約用錢,不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的好習慣。

 八、安全教育:

 幼兒玩滑梯時,教師時刻註意幼兒安全,請幼兒有序排隊,不打鬧、不推擠。

 九、反思:

 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在人們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幼兒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家長單獨讓孩子上超市購物的機會很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這節課的幼兒園教學就是為了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壹步認識人民幣,使幼兒在簡單的幼兒園活動中感知人民幣的面值和人民幣的功能。這節課的難點--換錢。在這次幼兒園活動的時候,我采用了多種幼兒園教學方法。對於100、50這樣的人民幣比較熟悉,但對於其他壹些面值的錢,孩子們接觸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認識時出現了混亂,尤其是2元與2角辨認不清楚。當然我也準備了真的人民幣。可效果不是很好,因為人民幣太小,太少,不能讓所有的幼兒都看的很仔細。在人民幣兌換這個環節上,我是通過遊戲"開商店"讓他們感知生活,但是在這個環節上,幼兒的人數多,有些雜亂,使得整個課堂的紀律有些難以控制。部分幼兒對於買東西的題型缺乏生活經驗,甚至有的小朋友對於"營業員應找回多少元?"等理解有些困難,所以課後我重新補充壹個"小小超市"這樣的環節,讓幼兒親身體驗壹下如何正確有效的使用人民幣,同時掌握人民幣的兌換 。

  • 上一篇:名人的浪漫情話
  • 下一篇:找個大陸電視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