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最西端,地處桂、滇、黔三省(區)結合部,是百色市所管轄的壹個縣份。全縣面積3019.58平方公裏,占廣西總面積的1.28%,人均擁有土地面積37畝,耕地總面積24.79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97畝。全縣有2個鎮、6個鄉、3個民族鄉:八達鎮 古障鎮 八大河鄉 馬蚌鄉 者夯鄉 普合苗族鄉 西平鄉 弄汪鄉 那佐苗族鄉 那勞鄉 足別瑤族苗族鄉,***93個村,2002年總人口12.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56萬人,有壯、漢、苗、瑤、等14個民族,少數民族占全縣人口的90%,享受民族自治縣待遇。
西林有近四千年的歷史。秦屬句町王國,東晉十六國及南朝時期置西平縣,北朝至隋屬南寧州,唐屬黔中道(今貴州)黔州所領。清康熙四年(1665年)得名“西林縣”。民國沿稱至今。歷史上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就發生於此。
西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9.1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均日照1612小時,全年無霜期350天以上。地形、地貌主要以土山為主,土壤以山地紅壤為主,類型有水稻土、紅壤、黃壤、石灰土、沖積土等5類,土層具疏松、深厚、潮濕、肥沃的特征,土質肥沃,易於耕作,適宜多種作物和林木生長。境內溪河密布,有大小河溪295條,分屬南盤江水系和右江水系。主川馱娘江,穿越縣城而過,流經3個鄉鎮,貫經縣域長143公裏,水能開發量2.5萬千瓦,此外,流量較大的江有南盤江、清水江、西洋江,四江***貫經縣域長233公裏。
西林縣物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有輝銻礦、水晶礦、磷礦、鎂礦、黃金、大理石、冰淵石等;林木品種繁多,全縣宜林面積20.72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8.58%,森林覆蓋率達68.45%。用材林有杉木、松木、毛竹、楠竹、麻竹等,經濟林有油桐、油茶、板栗、核桃、山楂、八角等等,有油桐、油茶、山楂、烤姜、薏谷、烤煙、茶葉、靈芝、山藥、何首烏、土茯芩等較大宗土特產品。西林水牛是全國13個地方水牛良種之壹,麻鴨、烏骨雞為本地優-禽品種,馳名區內外。王子山白毫茶是部優產品“茉莉白毫茶”的主要原料,遠銷德國、摩洛哥等國家。此外,鷹嘴龜、山瑞、水魚(甲魚)被譽為“西林三珍”。
西林、銅鼓省道20331線是交通運輸的主幹線,橫貫縣境東西,往東與百盤公路相接,往西與雲南廣南、-互連,往北與隆林縣貫通達貴州興義市。全縣11個鄉鎮有93個村通公路,總長 817.5公裏。全年客運量74萬人次,貨運量20萬噸。
西林縣山清水秀,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有高峽平湖——萬峰湖景區,它與馬嶺河峽谷、萬峰林三位壹體有機連結成為壹條黃金旅遊線。有、水江、八萬水源洞、周邦洞 群、那勞岑氏建築群、古商埠達下、古鎮火柴等,還有震驚中外的古句町國古跡銅棺、銅鼓古跡銅棺、銅鼓等人文景觀。
農業
西林地處慎、黔、桂三省(區)交界處,是典型的山區林業縣,發展糧食生產是建國以來歷屆縣人民政府的主攻方向。
八素水庫位於者窮鄉東北 6公裏。是全縣諸水庫中較大的壹座,壩高 20米,壩頂長17 8米,寬 3米,有效庫容 98萬立方米,水面面積10公頃(150畝),灌溉64.67公頃(970畝),水能儲藏量18千瓦。
媽篙水庫位於老窮鄉北部 8公裏壩長 80米,壩高 22米,壩頂寬 4$。那哈水源保護區為水庫的主要水源。正常蓄水量 105萬立方米,水面面積匕公頃,水最深處 10米,可灌溉農田64.67公頃(970.05畝)。
松 樹
八橋水庫位於西平鄉八橋村邊。壩長 110米,高19.25米,頂寬2長。水庫集渭社、八表、渭華 S條溪水。正常蓄水量為105.7萬立方米,最深16.5米,灌溉面積120公頃(1800畝)。
龍潭水庫位於那位苗族鄉。壩高23.5米,長78米,頂寬3米。水面面積26.4公頃(396畝),水最深達22米,灌溉面積 120公頃( 1800畝),同時供那佐電站發電用水。
羅雄水庫位於馬蚌鄉。壩長150米,高20米,壩頂寬5米。蓄水量115萬立方米,水面面3.3公頃(50畝),灌溉面積120公頃(1800畝)。
央達水庫位於者窮鄉。壩長 179米,。壩高 19米。蓄水量 125fi立方米。水面面積10公頃( 150畝),灌溉面積 144公頃( 2160畝)。
龍灘排洪道位於弄汪鄉。全長8600米,深3米,寬1.5米,其中隧道長 86米,隧洞高2米,寬3米。排洪流向自東而西,流向雲南省廣南縣的龍地穴、者山氣等地。
還有電灌設施***76處,灌溉水田達 190公頃( 2850畝)。
重工業
西林縣重工業主要是建材和有色金屬工業。建材業有西林縣水泥廠和正在興建的縣糧食局建材廠。西林縣水泥廠於1975年建成投產,1987年經技術改革後年產 425號普通水扼5000噸。1993年5月,又在距縣城論裏的周邦河口將老水泥廠的壹個生產點擴建為能生產4.4萬噸水泥的分廠,可在 1995年底建成投產,預計年創產值可達500萬元。
有色工業企業有礦產開發公司、銻冶煉廠、銻礦選廠、鐵合金廠、活性炭廠等。銻礦及銻冶煉是西林工業的支柱。為挖掘工業潛力,進壹步開發銻礦產品,西林縣礦產開發公司在柳州物化勘探大隊、廣西地質二隊的協助下,作了大量的地質勘探工作並加強采掘。
1986年以來,西林縣先後創辦了銻冶煉廠、銻礦選廠和銻白車間。銻礦選廠生產的70%純硫化銻精礦的質量標號較高,曾獲廣東省人民政府的除砷技術進步獎,其選礦回收工藝達90%以上。銻白車間生產的銻白質量上乘,被鑒定為國際特級產品,並批量打入國際市場。這三個廠在 198啤分別生產優質精銻 315噸、銻礦 884噸、硫化銻粉精礦621噸。
目前,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正積極目除技術,勘探和開發黃金、銻礦,前景看好。
輕工業
西林縣酒廠壹 1970年建廠,主要以本地特產黃精、靈芝分別與大米酒配合泡制成黃精酒、靈芝酒等滋補飲用酒。這兩種酒酒質優良,清醇爽口,具有多功能滋補效果。
西林縣果脯廠—1986年興建。所產的山楂果脯系列產品很受市場歡迎。
目前西林縣***有鄉鎮集體、股份制、私營企業***2591個。近年,人民政府積極幫助企業依靠科技提高產品質量,發展了壹批科技型企業,並實行重點投入,重點扶持政策,使鄉鎮企業的發展速度與經濟效益同步增長。古障茶葉加工廠和古障油桐榨油廠是鄉鎮企業中效益較好的廠家。
林 業
西林縣到處是土山土坡,氣候溫潤,發展林業有優越的條件。全縣林業用地占縣境總面積的 81%,現有森林153.22萬公頃(229.83萬畝人占全縣總面積的50.75%,森林蓄積量730.32萬立方米。近年來林業收入是縣財政收入的大頭,縣林業稅收占縣財政收入的40%。
多年來,縣人民政府就把封山育林、造林滅荒列為全縣直至20世紀末的“綠色希望工程”,動員全縣人民大興林業,大辦林場。也鼓勵各方人士投資或集股辦林。
經濟林主要有油桐、油茶、八角、紫膠、山植、板栗以及各種水果林、竹林、栲膠等。1994年油桐面積5181公頃(77727畝),油茶面積 280.5公頃(3349.5畝),其他如山杏子、板栗、核桃、柑桔等面積280.5公頃(4207.5畝)。
在縣境西南部,有自然生長著的、呈原始生態並列入國家壹級保護的古珍稀植物、被稱為“活化石”的樹該,又名桫欏。
樹幹較大的直徑有20~30厘米,高 10多米,狀似棕櫚,樹葉長在頂端,對長1米多,如鳳尾羽毛0狀。它是和恐龍同時期的史前植物,世界上現存已不多,是研究古地理學。古生物學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氣候變化等重大科學課題的難得的活標本。
在營林過程中,縣裏十分重視林種結構的調配,註重林業長、中、短效益的結合,既營造杉、松等用材林,又發展水果、油桐、油茶、杜仲等經濟林帶,向名、特、優營林規模推進。
副 業
茶葉生產
西林種茶的歷史悠久,歷來與雲南形成連片的茶葉生產區,但過去的生產是壹種自流狀態。1983年縣山區扶貧辦公室(後改“經濟開發辦公室”)開始在王子山下的古障鎮小規模種植生產白毫茶,得名”王子山白毫茶”(見第壹章《土、特、名、優產品》壹節有關內容)。 1990年起縣人民政府制定了壹些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發展茶業。縣經濟開發辦公室牽頭開辦了古障、黃果園、大房、央達四個茶場,帶動全縣。1994年,公裏耕種茶樹22.33公頃(3350畝),全縣新老茶樹面積***666.67公頃(1萬畝),***生產茶葉37500公斤,總產值75萬元創稅利28.5萬元。縣裏決定加大對茶葉生產事業的投入,力爭使王子山白毫茶產地成為百色地區為數不多的茶葉基地之壹。
其他經濟作物
烤姜、烤煙、油桐、薏米、雲耳等經濟作物,在西林山區有很好的發展條件,縣裏很重視這些經濟作物的生產,現雲耳年產已達3噸,其他幾種產量也在上升,將逐步擴大生產計劃。
畜、禽、水產養殖
縣境氣候溫和,林豐草盛,有得天獨厚的畜牧業發展條件, 1994年大牲畜存欄73162頭,比上年增長2%。牲畜、家禽的出售所得是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部分。
西林境內河網密度比廣西河網平均密度還高,每平方公裏多0.11條水道。馱娘江、南盤江、清水江、西洋江是理想的天然水產養殖場,所產的油魚、溝魚竿魚類味鮮湯甜。近年來,在縣人民政府的倡導下,有關單位和廣大農戶積極建塘、圍堰養魚,並利用河溪和山塘、水庫搞網箱養魚。主要飼養草魚、鯉魚、白鰱魚、羅非魚、塘角魚等,年產值28萬元。
土特產
油桐:用油桐籽榨取的桐油,具有廣泛的用途。是機械、器具、船舶、車輛、農具、家具的優等塗料,又是國防、化工、建築等部門的工業原料。現西林縣已種油桐4693.公頃,其中有收面積1666.7公頃,年產桐籽215.6萬公斤。以者夯、古障、馬蚌出產最多,占全縣60%。1994年,全縣產油柚籽3288噸,每年可出口油柚籽250-300噸左右,創外匯達21萬至26萬美元。
茶油:茶油是用油茶樹果六榨出來的油,是縣裏的主要食用油。它油色黃亮,芳香,食用口感好,耐儲藏,很受市場歡迎。
西林種植油茶歷史悠久,各鄉鎮均普遍栽種。解放後,油菜種植以弄汪鄉的弄汪、弄合、峨沙和西平鄉的木頂、皿帖壹帶最多,那裏被譽為“油茶之鄉”。茶油除供縣內食用外,還大量外銷,每年為縣財政創收6O多萬元。
烤姜:烤姜是由生姜喬皮後放入烤爐內烤幹而成。西林生姜,皮薄肉厚,鮮辣溫香,質嫩可口,水份含量少,宜於制作烤美。這種烤姜保留了鮮姜原味,易於保藏和運輸,使用價值高。不僅是去膻解腥的好配料,還可以配藥,有驅風禦寒,健胃益脾,活絡生肌等功能。故馳名中外,被中國糧油食品進口公司列為名牌產品,遠銷歐美、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深受用戶稱贊。烤姜成為西林縣經濟收的主要來源之壹。
全縣烤美主要集中在者夯、古障、馬蚌、八大河四鄉(鎮),其產量占全縣86%以上。
薏米:又名薏谷。壹年生禾植物,果實橢圓,仁白色,春種秋收;旱地、水田均可生長,壹般畝產 10po 15 0公斤;境內的瑤族喜歡種植,意米實用價值高,既作壹般食物,也能去濕、健胃、補牌,夏天用意米煮粥能補肺清熱,又能治療小便熱淋。近年經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著米還是壹種抗癌藥物。主要產區在西平、弄汪、那佐,年產量占全縣75%以上。意米除在國內銷售外,又是外銷的大宗土特產品之壹,遠銷香港、澳門、南洋等地。
烤煙:是將采下來的煙葉放火烤房烘烤而成。西林與雲南接壤,所產烤煙質量也與雲煙接近,屬清香型,顏色金黃,厚薄適度,油潤豐滿,燃燒性好,煙味醇和。
廣西已將西林定為廣西優質去煙生產基地。1994年,西林縣烤煙產量為37.367噸。
古障白毫茶:這種條因產於古障鎮而得名,又稱“王子山白毫茶”其特點是葉芽肥大,葉尖有白毫,葉質純嫩,形似銀針。經中國茶科所化驗,壹葉含有多種有利身體的微量元素。它茶色青綠,滋味郁香,回味性強。 1985年,古障白毫茶被全國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定為國家級良種。1989年,廣西桂林茶科所用淩雲、古障白毫茶為原料,研制成“茉莉白毫茶”,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優質茶葉產品,遠銷摩洛哥、西德等國家。
西林“三珍”:西林縣所產的鷹嘴龜、山瑞、水魚被譽為“西林三珍”。“三珍”均屬龜科爬行類物。鷹嘴龜,俗稱大頭龜,頭呈三角形,嘴啄狀如老鷹嘴;山瑞,又名山龜,顏色為深褐色,背上有很多凸起的肉瘤,生活習慣與鷹嘴龜相似;水魚,學名鱉,又叫團魚、腳魚、甲魚,其顏色為暗草綠色,背上光滑,習慣生活在河溪、池塘或水田中。“三珍”的肉體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碳水化合物等強身健體的營養萬分。特別是鷹嘴龜,是“三珍”之最。它全身是寶,龜腹甲、龜掌、龜油、肝、膽、蛋都是名貴藥物。可醫治哮喘、氣管炎、肺病等。“三珍”又是著名的山珍佳肴,常用來招待貴賓。
西林麻鴨:因全身羽毛呈麻斑點而名。習慣於山間水田、水溝覓食,尋食能力強,養易肥。與眾不同的是,鴨肉並無腥味,且骨脆肉嫩,鴨場也很甜美。“白軌麻鴨”是西林特有的壹道菜譜。
西林縣氣候環境適合養鴨,全縣各地均可飼養,以上黃、古障麻鴨最為出名。
西林水牛:是全國13個地方良種水牛之壹。其特點:個高體大,胸寬背闊,肢大肉多。而且性情溫順,體壯力大,役用性能好,每天可連續役用6小時。每小時可耕作水稻0.36-0.51畝。
西林水牛發育快,繁殖力強,成活率和產肉率均較高,肉質上乘,是理想的役用牛和肉用牛種。縣內草場遍布,牧草繁茂,河溪也多,適宜發展養牛。西林水牛除本地耕作和肉用外,還在大量銷往外地。
旅遊資源
八行水源巖
八行水源巖,在普合苗族鄉境內,位於縣城東偏北15.6公裏處。從馱娘江的八行河口,沿著八行河逆水上行2.5公裏有壹座大石山,山下石縫間有十多處地下水噴湧而出,這就是八行河的水源了。水源頭左上方約200米的山腰,有壹個大巖洞。入洞走十來步又見壹洞直下數米深,水聲丁冬作響,用強光電筒照去,可見壹大水塘,水塘側上方沖下壹股水,水大時,其聲轟隆,水煙徐徐上升。這水洞口的側面又另有壹洞位山頂斜斜而上,當地人稱為”通天洞”。
周邦洞群
距縣城東北面7公裏的周邦村有壹巖溶地貌,這裏***有巖洞19個,如耕牛洞、犀牛洞、三角洞、仙人洞、顏家洞、黃雲貴洞等等,其中以仙人洞和耕牛洞最奇特。
仙人洞,進入洞口即有壹幅幅石簾像 排空的瀑布傾瀉,又有壹排排石柱,有個臺架宛如神座,垂掛著幃簾。那些石筍、石柱有的像武士,有的像釣叟,壹有的像書生。還有幾處“大廳”、“窄道”,大洞、小洞、叉洞曲暢勾連,有通出山外的“天窗”,有垂直而下的“無底洞”。
耕牛洞,洞口橫扁形,有3個“大廳”。第壹“大廳”長約8米,高約2.5米;過去,隔幾塊石扇,有壹圓拱形空間,即是第二大廳。廳高約20米,底面寬約400平方米,“廳”中央垂下壹大石鐘乳,已經著地,往裏走,沿曲折窄道到50米深處,有壹圓形“無底洞”,往往又有壹約5米深的洞,搭梯而下。才到洞底,再爬過壹個石崖,前行50米,頓覺豁然開朗,原來到了第三“大廳”,石景還勝過剛才走過的任何“大廳”。
古家寨日出
縣城東北14公裏的普合鄉巖臘村的壹個山頂上,有個苗家寨子叫古家寨。晴日,在這裏面向東南方,可以俯瞰大半個西林縣的山山水水。清晨觀日出,堪稱壹奇。
黎明前,先是東方極遠處呈現壹片魚肚白的天空,黑色的山影上泛起幾朵淡淡的紅雲。頃刻間,半天現出彩霞,整個天地壹派斑斕異彩。
太陽出來了。開始是壹段”紅線”,很快,變成壹項”紅帽”,霎時又變成二個“紅盤”,桔紅,鮮亮,但不耀眼。
這時,霧海上升,群山下沈,古家寨成了將被“淹沒”的孤島。透過茫茫霧海空隙,可以看見山下的河川、田園、道路、農舍。
太陽在升高,變黃,變白,燦燦發光了。霧氣也在上升,終於全部擁抱了古家寨,四處茫然壹片。待等幾陣清風吹過,雲消霧散,古家寨又見到燦爛的陽光時,已經時近中午了。
古商埠達下
縣城東南66公裏處,有個屬那佐苗族鄉的達下村。這裏高山峽谷,西洋江自西向東經過村前。從這裏的碼頭乘搭木船下航可到達雲南富寧縣的剝隘街,並可轉到百色、南寧。古代,這裏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貿經商必由之路。河岸上的巨石有船索綁紮的痕跡,從碼頭上去,是壹幢幢兩層的古式樓房,順著山坡坡勢,縱橫成排成列,從山腰擺到山腳,呈梯形街景。
街道全是石條鋪砌的,縱向的道路修成臺階石級,是碼頭延伸到山腰的部分。還有壹間突出的房子,是清時政府設立的稅關。全村則60多戶人家,無田地,無畜欄雞舍,壹看就知道不是耕田種地的農村,而是渡船搬貨的商埠。清嘉慶年間,西洋江江水比現在大得多,五六尺長的兩頭高翹的防浪水船運來”廣貨”、”洋貨”,載去山貨、土貨。達下成了雲、桂邊境貨物集散的埠頭。盡管埠頭不大,但還留有與經濟相應的文化遺址:如龍王廟、佛堂、關帝廟、私塾學堂等。
古鎮八柴
西平鄉火柴村位於縣城東南30公裏的雲、桂兩省(區)交界處,民國27年以前,這裏是兩省邊境壹個重要集鎮,叫火柴街。它地跨兩省(區),村街南段歸雲南廣南縣管轄,北段屬廣西西林縣管轄,各設行政機關(清代叫“把總管”),行政權不能越界施行。八柴街,每逢地支卯酉兩日成圩,是這壹帶最熱鬧的市集。原來,街北山頭有座白帝廟、街南坳口有座農王廟,街中還有座佛堂,佛堂中有巨型觀音塑像。和尚、尼姑長住於此,香火四時不斷。佛堂有固定的田產。八柴原有塾館,是西林最早最完善的塾館之壹。
如今的八柴還保留壹條南北走向的石條鋪的古街,還有街頭銜尾的閘門、斷垣。
那勞岑氏建築群
那勞鄉那勞村是清光緒初年雲貴總督岑毓英和清末兩廣總督、四川總督岑春煊的老家。這裏有岑氏經明、清兩代建起來的家宅、廟宇、紀念物等建築群。
岑懷遠將軍廟:岑懷遠,南宋邊將,是明朝上林長官司岑子成之遠祖。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加大將軍銜。上林長官司岑氏土府遷居那勞村後建廟,清光緒元年( 1875年)岑毓英擴建成四合院,有神堂、兩廂房和閘門,占地180平方米。神堂神匾甚是堂皇,廊檐也甚寬敞,左右走廊分別以紅包六柱木架,上署鐘、鼓各壹,鐘、鼓均畫有龍鳳。
岑氏宗祠: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分前後院,後院四合,後廳是神堂,兩廂房是陳列室,前廳中間是大門,天井四角有花圃,中間有方形石臺上有繪著飛鶴的六角形亭子,名"鶴亭"。大門外有寬闊的趟廊,兩剪伸出的八字墻,上畫兩只大老虎,大門下來是十二級臺階,臺階邊到八字墻基各有壹塊較大的花圃,兩棵大苦楝樹緊靠臺階。臺階腳才是方形外院,院外對著大門有壹面照壁,壁面畫巨龍戲珠。祠堂占地約400平方米。
岑氏內院:占地300平方米,是那勞岑氏建築群中最為古老的部分。明代襲上林長官司始遷府到那勞寨的岑密初建,地居全寨最高點。
宮保府:岑氏建築群中規模最為宏大的建築,因岑毓英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受授皇宮“太子少保銜”,簡稱"宮保",於是家宅即稱"宮保府"。它坐座於那勞寨中央,占地面積1347平方米。始建於清光緒二年(1976年),光緒五年落成,原有大小8棟,逐步擴建到13棟。
增壽亭:岑毓英二北岑毓祥的第三個兒子岑增壽的身後紀念建築物。光緒十年(1884年)建,磚木瓦結構,亭作八角狀,上下三層,底層壁-畫至今可見部分。占地面積80平方米。
南陽書院:是那勞岑氏族塾,是教學的地方。有院門、壹廳、二廳、兩廂房及壹間廚房。二廳設孔座,又叫聖堂主。
2019年3月15日,西林縣上榜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9年3月,西林縣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左右江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