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張學良有多少錢從他老爸那搞了多少

張學良有多少錢從他老爸那搞了多少

張學良的產業起源於其父張作霖。張作霖在東北創業之初,曾經在黑山八道壕煤礦有壹份股產。後來礦主劉甲山無力償還越來越多的債務,便將該煤礦兌給張作霖。從1922年開始,張作霖委托閻廷瑞和王正福先後代為管理這家煤礦。由於張家不斷地向煤礦投資,使八道壕煤礦日產原煤數十噸,利潤豐厚,直到1931年“九壹八事變”為止。第壹次直奉戰爭前夕,張作霖的產業已從東北向華北擴展。1919年張作霖在英租界購得壹所小樓。是年,張作霖發現天津恒源紡織有限公司是壹處可供聯合經營的產業,當時這家華北最大的紡織公司面臨資金短缺、產品供銷緊張的局面,張作霖見有利可圖,遂出壹筆巨資入股。不久,由於該公司中絕大多數的股份均為張家持有,恒源公司很快就由張作霖來獨家經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將天津恒源紡織有限公司的股產抽出,獨自回東北,在沈陽建成了東北第壹家奉天紡紗廠。張作霖主政東北期間,還分別在大亨鐵工廠、東北銀行、大通鐵路、奉海鐵路、惠臨火柴公司等大小企業中有股份和投資。張作霖晚期在註重發家和積蓄財產的同時,也進行必要的房地產開發。除沈陽大南門、小河沿、北陵、等處的房產之外,在他興兵進關、問鼎中原以前,還分別在大連老虎灘、遼寧楊崗子等處購買了消夏別墅。1925年他在天津購得別墅壹所,1926年在北京購得順承郡王府(今全國政協所在地)作為自己到京時的臨時行轅。這些房地產大多系張作霖在世時置下的家業。 張學良將軍於1928年秋子承父業以後,由於其性格使然,與其父親的斂財嗜好截然不同,他註重的是東北財政之盈虧,而決不計較私產的有無。張學良的經濟收入主要依靠每年東三省保安總司令應得的俸薪,以及父親生前留下來的資產。他本人在位主政期間,從不肯以權力來謀取張氏家族的私利,甚至連父親從前留給他的壹些商產實業也疏於管理,壹些房地產也被他丟在腦後。 1920年春天,張作霖在東北黑龍江的太來縣又購得新地400萬公頃,並與日本財團首腦大倉喜八郎合資開辦中日興發公司,這家合營公司主要經營東北的糧食和土特產及東北地區所特有的畜牧業,成為當時張氏家族的主要經濟來源之壹。此項經營在1928年張作霖死去以後,張學良出於對日本的義憤,下令抽回所有張家股份,決然中止與日本公司的合作。少帥寧可放棄豐厚的收入,也決不與日本商人做生意,此事受到東北各界人士的贊許。 此外,張作霖主政東北時,也註重依靠關東臨海地區的優勢做生意。1919年,張本政在遼寧經營的營口輪船公司發生經濟虧損,張作霖慨然借資三十萬東北幣,支持該公司度過難關。此後張作霖即將他所資助的二十萬東北幣作為入股該輪船公司的投資,成為張氏家族另壹經濟收入。直至1928年張作霖逝世,張本政的政記輪船公司始終向張氏家族分紅。但張學良在1929年執政以後,中止了與這家輪船公司的關系,收回了當年父親的投資。 1930年以後,張學良雖然手中握有東北和華北的軍政大權,但他除了為趙壹荻女士和幼兒張閭琳在天津租界購買居所外,很少置辦私人財產。1931年“九壹八事變”發生後,日本關東軍闖入位於沈陽市大南門的張氏帥府,將張學良存在這所舊宅裏的貴重物品及他多年精心珍藏的古董及名人字畫劫奪而盡。不久,日本關東軍總司令本莊繁大將,派兵用兩列火車將張學良本人的私產裝運至北平。這是因為早在十年前本莊繁即在東北奉系軍閥中充任東北軍隊的顧問,在此期間本莊繁與張氏父子私交甚篤。所以,當那批屬於張學良的私人財產運到北平前門火車站時,馬上就有壹日本特使前往順承郡王府張學良官邸求見。張學良馬上怒斥本莊繁的特使,並嚴厲要求日本特使將那兩車屬於他的私人財產運回沈陽,否則他將下令將那些財產在火車站上焚燒以示抗議。數十年後,張學良對此事仍然耿耿於懷。1990年夏天張學良在臺北接受日本NHK電視采訪時,說了下面壹段話: “本莊繁把我的私人財產送來兩火車,他派壹個人來,給我寫了壹封私人信。我收到信,跟那個人說:我的東西我不收,我絕不收。我們兩個人雖然過去是朋友,關系很不錯,但是現在就等於敵人壹樣。我是軍人,作戰不是為了保護我自己的財產,他這樣對我,等於羞辱我。我對來人說,妳務必將東西運回去,我家裏怎麽擺的,妳給我怎麽擺上。假如妳不拿回去,我就在北京火車站放火燒了……” 後來,本莊繁只好命令前來北平運送張學良私產的官員原封不動地將兩火車財產運回沈陽。可是,這批屬於張學良的私人財產,後來卻被日本關東軍瓜分劫取。雖然這批東西最後被日本軍人所竊奪,但張學良不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而犧牲民族大義的品格,在當時的確威震敵膽,令日寇不得不另眼相看。 清理私產,不計多寡 1945年抗戰勝利後,張學良在北平的壹批舊部朋友,鑒於張氏財產在日本投降後無人接收的現況,決定由彭相庭向在南京的宋子文寫信,請求由宋出面向蔣介石懇請發還張學良。這本來就是壹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加之有宋子文等人從中斡旋,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蔣氏的首肯。1946年2月,彭相庭托東北元老莫德惠親往張學良當時的幽禁地貴州息烽,轉達歸還北平財產的意思。當時,張學良已被蔣介石幽禁了整整十年。對外界所發生的事情知之不詳。這位壹生視金錢和財富為身外之物的愛國將軍,對於在北平的產業本是視若等閑,但出於對朋友們的盛情隆意不易拂逆,便執筆給當時正在西安居住的胞姐張冠英(又壹名首芳)寫了壹封家書。從中不難看出張學良對待財富的態度: 首芳大姐: ……關於財產清理委員會的事,現在詳細說明壹點:這件事是平津的前輩朋友們,承他們的好意發起的,亦曾向最高當局申明,由彭相庭、來貴田、胡若愚給我來信,問我可否辦和如何辦。我已回信他們,並指告明白。組織壹個委員會,選定幾個人與此事有關或辦事方便的故舊為委員,並已指定宋子文、張輔帥為最後負責有決定權之人。宋是我的最好朋友,張為咱們的父執輩。以宋為委員長,並且授予全權處理。另設壹些列席委員,指定了家人和幾個親戚,這是我叫大家全知道內容是怎麽壹回事,可是無發言權或幹涉清理委員會的事,以免七嘴八舌,妨礙負責之人,您也是列席委員之壹。 陜西的房地產業蒙您勞神,我得謝謝您,我要說明的:鹹陽和平涼城外有壹塊地是我私人的,現在請您也不必查詢。平涼的地,那不是我的私產,是我準備給東北流亡關內的眷屬住宅和生產的,如同西安城外的村子壹樣,那錢也不是公款,也不是我的私產。另外,他們有壹個委員會,負責人高子欽,請您註意。 財產多少,在何處,我是弄不十分清楚的。除了爸爸給留下來的,我自己買的房子、地,或者股票等等,不是為了好玩,就是為了幫朋友忙。我從來不十分註意它們的。如果有人存心欺我騙我,那!我是不甘心的,余者我向來抱著‘楚弓楚得’的原則,我希望您也是這樣。咱們不會餓死的,就是餓死亦是應該了,‘暴民暴物’,也不曉得做過多少罪孽事,‘披發冠纓’為義,吾願為之。如果因為錢財事,和人爭長爭短,那,我是不肯做的。如果我知道他是胡花,就是親兄親弟,我壹毛也不拔的。我這脾氣,想您會曉得的,我希望您也這樣做! 財富意味著富裕的生活、尊貴的地位、出眾的能力和成功,在某種意義上,它是人生價值的體現。正因為如此,許多人對財富孜孜以求,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來換取金錢。與此相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過眼雲煙”是世人對金錢名利的另壹常用的說詞。1995年1月28日,張學良寫下壹首抒懷詩:“白發催人老,虛名誤人深。主恩天高厚,富貴如浮雲。”縱觀張學良的壹生,視“富貴如浮雲”乃是其對待財富的真實寫照,它揭示了張學良人生的另壹面。 子承父業,重義輕利 張學良的產業起源於其父張作霖。張作霖在東北創業之初,曾經在黑山八道壕煤礦有壹份股產。後來礦主劉甲山無力償還越來越多的債務,便將該煤礦兌給張作霖。從1922年開始,張作霖委托閻廷瑞和王正福先後代為管理這家煤礦。由於張家不斷地向煤礦投資,使八道壕煤礦日產原煤數十噸,利潤豐厚,直到1931年“九壹八事變”為止。第壹次直奉戰爭前夕,張作霖的產業已從東北向華北擴展。1919年張作霖在英租界購得壹所小樓。是年,張作霖發現天津恒源紡織有限公司是壹處可供聯合經營的產業,當時這家華北最大的紡織公司面臨資金短缺、產品供銷緊張的局面,張作霖見有利可圖,遂出壹筆巨資入股。不久,由於該公司中絕大多數的股份均為張家持有,恒源公司很快就由張作霖來獨家經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將天津恒源紡織有限公司的股產抽出,獨自回東北,在沈陽建成了東北第壹家奉天紡紗廠。張作霖主政東北期間,還分別在大亨鐵工廠、東北銀行、大通鐵路、奉海鐵路、惠臨火柴公司等大小企業中有股份和投資。張作霖晚期在註重發家和積蓄財產的同時,也進行必要的房地產開發。除沈陽大南門、小河沿、北陵、等處的房產之外,在他興兵進關、問鼎中原以前,還分別在大連老虎灘、遼寧楊崗子等處購買了消夏別墅。1925年他在天津購得別墅壹所,1926年在北京購得順承郡王府(今全國政協所在地)作為自己到京時的臨時行轅。這些房地產大多系張作霖在世時置下的家業。 張學良將軍於1928年秋子承父業以後,由於其性格使然,與其父親的斂財嗜好截然不同,他註重的是東北財政之盈虧,而決不計較私產的有無。張學良的經濟收入主要依靠每年東三省保安總司令應得的俸薪,以及父親生前留下來的資產。他本人在位主政期間,從不肯以權力來謀取張氏家族的私利,甚至連父親從前留給他的壹些商產實業也疏於管理,壹些房地產也被他丟在腦後。 1920年春天,張作霖在東北黑龍江的太來縣又購得新地400萬公頃,並與日本財團首腦大倉喜八郎合資開辦中日興發公司,這家合營公司主要經營東北的糧食和土特產及東北地區所特有的畜牧業,成為當時張氏家族的主要經濟來源之壹。此項經營在1928年張作霖死去以後,張學良出於對日本的義憤,下令抽回所有張家股份,決然中止與日本公司的合作。少帥寧可放棄豐厚的收入,也決不與日本商人做生意,此事受到東北各界人士的贊許。 此外,張作霖主政東北時,也註重依靠關東臨海地區的優勢做生意。1919年,張本政在遼寧經營的營口輪船公司發生經濟虧損,張作霖慨然借資三十萬東北幣,支持該公司度過難關。此後張作霖即將他所資助的二十萬東北幣作為入股該輪船公司的投資,成為張氏家族另壹經濟收入。直至1928年張作霖逝世,張本政的政記輪船公司始終向張氏家族分紅。但張學良在1929年執政以後,中止了與這家輪船公司的關系,收回了當年父親的投資。 1930年以後,張學良雖然手中握有東北和華北的軍政大權,但他除了為趙壹荻女士和幼兒張閭琳在天津租界購買居所外,很少置辦私人財產。1931年“九壹八事變”發生後,日本關東軍闖入位於沈陽市大南門的張氏帥府,將張學良存在這所舊宅裏的貴重物品及他多年精心珍藏的古董及名人字畫劫奪而盡。不久,日本關東軍總司令本莊繁大將,派兵用兩列火車將張學良本人的私產裝運至北平。這是因為早在十年前本莊繁即在東北奉系軍閥中充任東北軍隊的顧問,在此期間本莊繁與張氏父子私交甚篤。所以,當那批屬於張學良的私人財產運到北平前門火車站時,馬上就有壹日本特使前往順承郡王府張學良官邸求見。張學良馬上怒斥本莊繁的特使,並嚴厲要求日本特使將那兩車屬於他的私人財產運回沈陽,否則他將下令將那些財產在火車站上焚燒以示抗議。數十年後,張學良對此事仍然耿耿於懷。1990年夏天張學良在臺北接受日本NHK電視采訪時,說了下面壹段話: “本莊繁把我的私人財產送來兩火車,他派壹個人來,給我寫了壹封私人信。我收到信,跟那個人說:我的東西我不收,我絕不收。我們兩個人雖然過去是朋友,關系很不錯,但是現在就等於敵人壹樣。我是軍人,作戰不是為了保護我自己的財產,他這樣對我,等於羞辱我。我對來人說,妳務必將東西運回去,我家裏怎麽擺的,妳給我怎麽擺上。假如妳不拿回去,我就在北京火車站放火燒了……” 後來,本莊繁只好命令前來北平運送張學良私產的官員原封不動地將兩火車財產運回沈陽。可是,這批屬於張學良的私人財產,後來卻被日本關東軍瓜分劫取。雖然這批東西最後被日本軍人所竊奪,但張學良不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而犧牲民族大義的品格,在當時的確威震敵膽,令日寇不得不另眼相看。 清理私產,不計多寡 1945年抗戰勝利後,張學良在北平的壹批舊部朋友,鑒於張氏財產在日本投降後無人接收的現況,決定由彭相庭向在南京的宋子文寫信,請求由宋出面向蔣介石懇請發還張學良。這本來就是壹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加之有宋子文等人從中斡旋,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蔣氏的首肯。1946年2月,彭相庭托東北元老莫德惠親往張學良當時的幽禁地貴州息烽,轉達歸還北平財產的意思。當時,張學良已被蔣介石幽禁了整整十年。對外界所發生的事情知之不詳。這位壹生視金錢和財富為身外之物的愛國將軍,對於在北平的產業本是視若等閑,但出於對朋友們的盛情隆意不易拂逆,便執筆給當時正在西安居住的胞姐張冠英(又壹名首芳)寫了壹封家書。從中不難看出張學良對待財富的態度: 首芳大姐: ……關於財產清理委員會的事,現在詳細說明壹點:這件事是平津的前輩朋友們,承他們的好意發起的,亦曾向最高當局申明,由彭相庭、來貴田、胡若愚給我來信,問我可否辦和如何辦。我已回信他們,並指告明白。組織壹個委員會,選定幾個人與此事有關或辦事方便的故舊為委員,並已指定宋子文、張輔帥為最後負責有決定權之人。宋是我的最好朋友,張為咱們的父執輩。以宋為委員長,並且授予全權處理。另設壹些列席委員,指定了家人和幾個親戚,這是我叫大家全知道內容是怎麽壹回事,可是無發言權或幹涉清理委員會的事,以免七嘴八舌,妨礙負責之人,您也是列席委員之壹。 陜西的房地產業蒙您勞神,我得謝謝您,我要說明的:鹹陽和平涼城外有壹塊地是我私人的,現在請您也不必查詢。平涼的地,那不是我的私產,是我準備給東北流亡關內的眷屬住宅和生產的,如同西安城外的村子壹樣,那錢也不是公款,也不是我的私產。另外,他們有壹個委員會,負責人高子欽,請您註意。 財產多少,在何處,我是弄不十分清楚的。除了爸爸給留下來的,我自己買的房子、地,或者股票等等,不是為了好玩,就是為了幫朋友忙。我從來不十分註意它們的。如果有人存心欺我騙我,那!我是不甘心的,余者我向來抱著‘楚弓楚得’的原則,我希望您也是這樣。咱們不會餓死的,就是餓死亦是應該了,‘暴民暴物’,也不曉得做過多少罪孽事,‘披發冠纓’為義,吾願為之。如果因為錢財事,和人爭長爭短,那,我是不肯做的。如果我知道他是胡花,就是親兄親弟,我壹毛也不拔的。我這脾氣,想您會曉得的,我希望您也這樣做! 我現在想起了張江陵的壹首詩,錄於您,您看多麽大氣!‘千裏捎書為壹墻,讓他幾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人當如此…… 弟良手奏 五月三十日 從這封在貴州幽禁時寫給胞姐張首芳的信,足以看出張學良對家產的豁達態度。 濟貧捐藏,告老歸終 張學良在沈陽和北平期間,非但不註重私產的增值,而且還不時用自己家中的錢款接濟民眾,如捐款建立同澤中學、新民小學和投資東北大學的擴建等。壹次,東北大學壹名赴美參加奧運會的普通運動員沒有路費,張學良得知後便捐了款。到西安後,他為流亡在外的東北大學用私人的錢款代為購買地皮,以建立臨時校舍。諸如此類,張學良私人捐款的事不勝枚舉。 張學良愛好收藏古今字畫,這是他個人花費中最大的開支,也是他唯壹樂於花錢的地方,倘若發現了散失在民間的古畫國寶真跡,他甚至不惜重金加以收買。張學良將軍多年來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所羈押,六十年代他以上將軍銜退役時,本來應得壹筆巨額退休金,可是卻被軍統特務當局無理扣發。由於沒有經濟來源,他的身邊自然不會有值錢的金銀珠寶。但是,雖然數十年受到嚴厲的“管束”和監禁,張學良仍然帶有壹些他看得比生命還珍貴的書籍和古代字畫等等。這是張學良在人生最困難的時期,相依作伴的珍貴文物,其中大部分系張學良當年從東北家鄉輾轉西安、北平、奉化、重慶、湖南、貴州等地,萬裏迢迢帶到臺灣的。這些書籍中包括歷史、宗教、美術、哲學各類,還有壹些日本學者研究其父張作霖的著作,尤其其中有張學良對中國歷史、特別是《明史》和王陽明哲學研究的成果、心得筆記、野史稗鈔之類,價值十分珍貴。 1994年,張學良決定在夏威夷永久性居住以後,於4月委托在臺灣的侄女張閭芝,代他將保留在臺北舊居裏的壹批收藏品帶到索思比文物拍賣會上進行拍賣。這是張學良幽居半個世紀以後,首次對自己的多年隨身藏品進行公開處理。張學良之所以處理這些跟隨自己歷經艱險後幸存下來的珍貴文物,其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將用於赴美定居以後的生活之資。因為張學良自從1936年失去自由以來,近半個世紀的幽禁生活中,他是沒有壹分錢收入的,只能依靠著自己從前的壹些積蓄度日,而壹旦去美國那種高消費的國家生活,沒有生活費是不行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張學良晚年生活的狀況。 張學良多年收藏的字畫、書法、詩稿等文物,大多出自於明清和民國的中國著名畫家文人之手,包括他收藏了七十年之久的歷代畫師謝元、吳道子、徐渭、鄭板橋等名家的絹本手卷真跡。藏書中明朝思想家王陽明和黃宗羲的著作為數最豐,都是當今罕見的孤本。在近半個世紀的流放遷徙中,張學良克服種種世人難以想像的危險困境才將這些稀世文物保存迄今。在張學良幽居期間隨身帶著的這壹批無價財產之中,許多明代書籍上面,幾乎都有張學良親筆所作的眉批。壹些心得筆記字跡工整,見解獨具慧眼。在壹些英文書刊上還可見到張學良對壹些字、詞閱後所加的詳細註解。聖經、明儒、宋元學案上張氏所加的註釋都是用工整的毛筆小楷,本身就有珍貴的文物價值。在陽明哲學等書籍中,張學良甚至整理出可供後人披閱的人名、地名目錄索引。以上這些彌足珍貴的圖書,在1993年張學良即將第二次赴美前夕,被無償地捐獻給臺灣東海大學圖書館,約計2000冊之多。東海大學在接到張學良的這批捐贈後不久,即做出在該校開辦“張學良圖書紀念室”的決定,以便讓這批珍貴的藏書向海內外研究者開放。 張學良將軍在夏威夷海濱定居以後,他的身邊仍然保存有最後壹些珍貴的藏品。這是他壹生中最喜愛的收藏,所以,即便到了美國有許多地方急需用錢,他也沒有舍得賣掉。1995年,當張學良將軍在夏威夷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對他進行的“口述歷史”采訪期間,獲悉該校有為他與趙壹荻女士開設壹處“書齋”式展館的計劃時,經過慎重考慮,他決定將帶在身邊最後的壹批收藏品,也無償地捐獻給哥倫比亞大學,作為開辦展覽館之用。這些收藏品多為張學良幽禁期間所讀閱的《明史》各種珍貴孤本、善本;他在貴州陽明洞時期所寫的許多學習《明史》的心得筆記、對所搜集到的《明代野史》進行加工整理的文稿;國民黨壹些軍政要人給張學良的親筆信函;張群、張大千、何世禮等在臺密友之間互贈的詩詞書畫;家書;收藏的古今名家印章;張學良各歷史時期的珍貴照片冊等等。還有趙壹荻女士的各種珍藏品:照片集;她協助張學良在貴州幽禁時期整理的《明史》文稿;她代為搜集的《明代野史》手稿;1959年以後信仰基督教所寫的《好消息》、《新生命》和《真自由》等宗教著作的手稿,以及晚年代替張學良給國內友人執筆寫成的文電手稿等等。這些珍貴的藏品送交給哥倫比亞大學以後,受到了該校的重視,遂決定馬上在該校的圖書館內成立“張學良和趙壹荻書齋”,以便將上述重要文物公開展出。1996年10月21日,哥倫比亞大學舉行書齋的開館儀式。該館由張學良題寫了“毅荻書齋”的館名。來自舊金山、洛杉磯和華盛頓等地的中外學者千余人參加了在哥倫比亞圖書館所舉行的開館儀式。至此,張學良身邊最後壹批私人藏品也不再歸屬於私人。 2006年12月6日,為紀念“西安事變”70周年暨張學良逝世5周年,張氏帥府首次展出張學良將軍生前的生活用品。由於大量珍貴藏品在張學良生前早已捐出,在推出的“張學良遺物展”區內僅有30件左右張學良的遺物,包括張將軍晚年喜歡的聖誕樹,陪伴張學良將軍度過晚年的壹架黑色輪椅,及輪椅後面裝有血壓器、安全帶、扇子等生活用品的掛兜。另壹件張學良晚年健身穿的運動服,還是當年百歲生日時,張學良弟妹謝雪萍在北京為學良將軍挑選的禮物。這些都是張學良去世後,張氏帥府通過與其子女張閭瑛、張閭琳聯系後赴夏威夷征集到的物品。 視財富如浮雲的張學良 李軍強

  • 上一篇:QQ空間值得收藏的愛情說說: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
  • 下一篇:收集《寵物小精靈》漫畫中出現過的所有角色的名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