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

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

張騫西域問佛名的故事

《魏書》(卷114)《史記勞誌》記載,漢武帝元年(122年至117年),派大將霍去病討伐匈奴。霍去病率軍從臯蘭追到居延海,殺了匈奴單於。匈奴部下的首領起了沖突。邪惡的坤王殺了秀土王,帶領五萬多部下投降漢朝。霍去病從戰利品中得到了兩尊匈奴金像。霍去病班師回朝鮮後,將這兩尊金像獻給漢武帝。漢武帝以為是大神,就把這兩尊高十余尺的金像放入甘泉宮。漢武帝不怎麽拜神,但經常帶領大臣燒香拜神。這是佛教和道教東傳的開始。

西域開放,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到大夏問金像的名字。張騫從西域回來後,對漢武帝說:“大夏旁邊,有壹個毒國,另壹個叫天竺,那裏有浮像(佛)。”從此,中國開始聽到伏圖(佛)的教導。

在莫高窟初唐323窟北壁西側,用全景連環畫詳細描述了這個故事。* * *共有五組圖片,整張圖片都是凹的,每組圖片都有壹個問題列表,有的清晰還存在,有的不清晰。

第壹組圖位於全圖右下方:有壹個國王,手持香爐,跪拜;左右大臣分屬三人,彎腰雙手交叉,持弓。

墨書單標題:“漢武帝求其追隨者為兇奴,得黃金【人】張玉兩,列於甘泉宮。皇帝是壹個偉大的神,經常向他致敬。”

這組圖片是漢武帝得到壹尊金像,和大臣們壹起祭拜。

第二組圖片位於全圖右上方:壹座宮殿,匾額上寫著“甘泉宮”四個字。廟裏有兩尊金像,頭上壹個發髻,長袍,已經是佛的形象了。

標題列表只剩下方框,文字不清晰。

這組圖片顯示漢武帝在甘泉宮陳列了兩尊金像,並經常祈禱。

第三組圖片,位於全圖的下部,是壹個國王騎在馬上,左右八個大臣,後面跟著壹個拿著曲柄傘蓋的侍者。國王對面,壹個人舉著水竿跑來說再見。後面有兩個侍從,牽著兩個結,牽著四匹馬。立即攜帶貨物絲綢。

圖中間是榜名,上面寫著:“前漢中派有個金人,莫明其名,是西夏王後張騫問名之時。”“前漢中宗”銘文可能是畫家的筆誤。

這組圖片顯示的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向漢武帝告別。

第四組圖片位於整張圖片的左下方:壹人先騎,兩名隨從後騎,穿行在荒無人煙的山間。

列表中只剩下框了。這些字難以辨認。

這組圖片展示的是張騫帶領隨從,跋涉在出使西域的路上。

第五組圖片位於整張圖片的左上方:三個人走到壹個西方的方形城市,兩個人舉辦兩個節日。城內佛塔巍峨,城外兩僧入城望。

單子上只剩下四個字:“(到)夏天”。

這組圖片顯示:張騫帶領隨從前往大夏國,見到了大夏國的僧人、寺廟和佛塔。[註釋]

①大夏國:西域古國。《史記·大宛列傳》說: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裏,媯水以南。舒威、隋書、新舊唐書均稱大夏為土霍洛國,後為大月氏所滅。在今天的阿富汗,它也被稱為犍陀羅國。

② ③身毒和天竺:都是古印度的老字號。[後記]

1.這個故事是根據舒威(卷114)的《釋老誌》翻譯並寫成的。原文見《舒威》卷八,3025頁,依據中華書局標準。

第二,這個故事見下面的佛經:

(1)歷代三寶卷二。參見《鄭達·臧》第49卷,第29頁。

②洪光《明記》卷二。參見《臧》,第52卷,第1頁。

③《佛陀全集》(卷三十五)。參見《鄭達臧》第49卷,第328頁。

第三,研究這個故事畫的作品。參見:

(1)馬世昌先生《莫高窟第323窟佛感物語圖》,見《敦煌學》第65438期+0981。

(2)孫斯林先生寫的《從張騫出使西域的地圖談佛教的東傳》。參見蘭州大學敦煌學課題組編《敦煌學》第二集,第128頁。

(3)金維諾先生寫敦煌壁畫中的中國佛教故事。見藝術研究1958否。1.

第四,這個故事涉及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有爭議。史學界爭論的焦點是,霍去病打敗匈奴,獲得兩個金人,這是歷史事實嗎?但是這兩個金像是佛像嗎?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是歷史事實。但是去西域的目的是問金人的名字嗎?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這只是佛教徒偽造歷史,編造的故事。目的是將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提前,從而提高佛教的地位。但在唐朝的歷史著作中,佛教傳入中國。漢武帝時期,匈奴把金人當佛像供奉。詳見馬世昌先生《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應故事畫》。敦煌研究院孫斯林先生認同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應該是漢武帝時期。霍去病的金人是佛像。雖然不是佛經傳入中國的開始,但卻是佛像傳入中國的開始。詳見孫斯林先生《從張騫出使西域地圖談佛教東傳》。來源見附錄(3)。

受訪者:靠墻站著——高級經理6級3-22 20:17

錢引種石榴的故事據張華《博物誌》和陸機《舒雲》記載,石榴大約是在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後引種的,當時在土林被稱為安石榴或安石。

介紹石榴傳奇

張騫介紹石榴,還有壹段傳奇故事。在西域的Xi安,張騫的家門前有壹棵石榴樹。它原本就因為缺水而幹瘦。張騫很珍惜它,經常給它澆水。幾年後,它長得茂盛,像火壹樣盛開。後來,張騫回中原前夕,突然來了壹個女人,要求和他壹起去中國。張騫怕她是想逃跑的利益國宮女,拒絕了她。

張騫回國,帶著活了很久的石榴樹,卻在途中被匈奴人俘虜。慌亂中,他不知道石榴樹丟在哪裏了。當他回到長安,在城外遇到迎接他的漢武帝時,突然壹個穿紅綠衣服的女人氣喘籲籲地向他跑來。

張騫很驚訝。不就是那個要求壹起回中土世界的女人嗎?張騫問她為什麽,姑娘含淚答道:“我只是想報答澆水的恩情。”說完力竭倒地不起,然後變成了壹棵石榴樹,正是張騫丟的。張騫恍然大悟,把故事講給漢武帝聽。漢武帝大喜,命花匠將它移植到禦花園中。從此,中土世界就有了石榴。後人因此尊張騫為五月石榴花神。

西域十三年

讓張騫名垂青史的是他的冒險精神和成就。他從西域引進了許多動植物,如血馬、苜蓿、石榴、葡萄、黃瓜等。為漢朝國力的增強和漢民族農業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為他多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交流的渠道,促進了東西方的了解和交流,於是絲綢之路就產生了。可以說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創者,是我國歷史上第壹個世界級的英雄。他是中國最偉大的冒險家,與唐朝的玄奘和明朝七下西洋的三寶太監鄭和齊名。寫史記的司馬遷稱他為“掏空西域”;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稱他為中國古代“第壹奇人”。

  • 上一篇:床上用品尺寸對照表
  • 下一篇:微信頭像插畫風格女-有哪些女生可用的好看的微信頭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