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2015年5月12日,美國西雅圖
這是我第壹次前往北美,也是我第壹次以個人身份出國。過去到法國等國家考察,都是參加中國作家協會舉辦的活動。但這次不同,此行的目的也不太壹樣。我希望借此機會開拓自己的眼界,通過接觸、體會、感悟多領域的文化氣息,讓我承載的文化能得到新的發展。所以,此行意義非比尋常。
我們的生命其實有許多種可能性,當我們放下壹些執著、面對壹些未知、走向壹些新的領域時,世界就會在我們面前展開。所以,我們不要局限於壹個小小的地方和壹個小小的自我,要讓自己盡可能地發現壹種新的可能性,去看看更多的活法,去看看更多的文化,去感受更加精彩的世界。
生活處處充滿神奇,當妳接觸到壹些真正優秀精彩的人和物時,妳才會知道人生該如何努力、該走哪個方向、該如何自我完善。我們此行的意義,就是融入、了解這個世界,了解如何用優秀的傳統文化慢慢地影響這個世界。在這個時代,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的。這種影響就像此刻的海面,輪船勻速前進,在平靜的海面上劃出壹道巨大的痕跡,浪花向船體兩側撲去,又拍起壹群新的浪花。
坐渡輪去香港機場果然是好主意,因為沿途的海景很美。明朗的天空上飄著魚鱗狀的雲,海面很平靜,只有航船行駛時激起的波瀾在蕩漾。行程的愜意讓我們忘記了時間,仿佛才過了壹小會兒,香港機場就在眼前了。此時,大約是下午五點。
香港機場跟北京機場很不壹樣,這裏就像壹個巨大的超市,裏面有各種各樣的商鋪,人流量很大,購物的人非常多,也許因為這裏有免稅區。但我們沒有去購物,而是直接找地方候機。向導和本次北美行的策劃文韜說,他是某家航空公司的金卡會員,能享受貴賓服務,於是帶著我們去了那家航空公司的貴賓室,我們因此享受了壹次壹流的服務。不過,對我來說,其實哪兒都差不多,人少些,有地方坐,安靜壹點當然更好。這裏還有免費Wi-Fi和各種飲料美食,但我只要了壹碗相對樸素的雲吞面。能自主選擇時,我壹般都會吃得非常簡單,我常說“世界,我不迎合妳”,在飲食態度上也是這樣,我不會因為穿了西裝就點西餐,也不會因為進了高檔餐廳就點鵝肝,我隨身帶的還是糙米餅(誌願者買給我的零食),絕不會因為受到禮遇,進入更大的世界,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這種性格總是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到臺北機場的時候,已經是北京時間晚上十點了,這裏比廣東涼爽很多,機場的感覺跟香港的有點像,也很大,購物中心壹個挨壹個,香水、巧克力、瓷器等商品琳瑯滿目,刺激著過往旅客的購物欲,這壹點也跟香港機場很像。不過,這兩個機場的風格還是有所不同的——它們的書店不壹樣。大家都知道,我去任何地方都必逛書店,包括機場,之所以我在香港機場沒有逛書店,而是直接找地方候機,是因為香港機場的書店裏沒啥可看的書。裏面大多是壹些關於大陸政治方面的圖書,也可以說是新聞或杜撰類的圖書,很少看到藝術類、文學類或經典性的作品。但是,在臺北的機場書店裏,書籍種類相對豐富很多,無論是傳統文化書籍還是經典叢書,這裏都有。在臺北的機場書店裏,我會心甘情願地“耗”上壹段時間,但香港機場的書店沒有這種吸引力。
我還在臺北機場的書店裏買了壹本書,書裏寫了很多1958年到1962年之間發生在中國的故事。我很早就開始收集這方面的資料,至今已收藏了很多,但這本書是壹位外國學者寫的,書中涉及的資料、素材等內容比較新,我沒有不買的理由。不過,這裏買書確實很貴,壹本書就要三百九十九新臺幣,折合成人民幣將近八十九塊錢。可見,臺灣人對文化確實很重視。相反,內地的壹些城市卻有很多書店將圖書論斤賣——在他們的眼裏,書籍也許等同於豬肉了。如果他們的意思是,文化、圖書就像食物壹樣重要,那麽也說得過去,但真實原因大概不是這樣,甚至剛好相反,圖書對他們來說就像壹堆垃圾,他們看著心煩,想盡快清理出去。看到類似的現象,我總會有些心酸。因為,在那些論斤稱的書籍之中,有時仍會出現幾本好書,但即使是很好的書,在不看書的人眼中,還是壹錢不值,多麽可悲。這其實不僅僅是寫作者的可悲,更是壹個民族的可悲。因為,在臺北,估計我們不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在美國也許更不會。聽壹個學生說,很久很久以前,美國有壹部非常受歡迎的電視劇,專門反應美國人的日常生活,那部電視劇中幾乎所有人都看書,包括那些有可能被人覺得“淺薄”的人物也看書,而且他們看的不是關於如何賺錢、如何鍛煉口才、如何盡快積累大量財富的書,而是經典文學作品。如果這真是美國人的生活,那麽我們在文化素養方面跟他們實在有著太大的差距了。
香港機場和臺北機場在商品方面也有不同,香港機場銷售的衣服、香水、皮包等商品都是名牌,可見香港人很註重名牌,或者說去香港購物的人很註重名牌。而臺北機場的商店裏更多的是工藝品,包括壹些傳統文化的工藝品等。從這個小小的細節,就可以看出兩座城市的文化底蘊之間的差距。臺北是壹個有底蘊的城市。
我想,這些差距也許跟兩地的背景有很大關系:香港過去是殖民地,壹直被英國人統治,傳統的中國文化已經逐漸消逝,所以香港人的思想跟西方非常接近。聽說,在香港,傳統新年相對冷寂,聖誕節才是壹年中最喜慶的日子。而臺灣,雖然是壹個獨自飄零的小島,卻將傳統文化相對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在文化底蘊上更接中國本有的地氣。
這次只是路過臺灣,在這裏轉機去西雅圖,所以我們沒有多待,按點上了開往西雅圖的航班。在大約十壹個小時的飛行後,我們抵達美國西雅圖。當時,已是昨天當地時間的晚上七點多。時差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從數據上看,我們似乎多活了好幾個小時(因為我們“回到”了昨天),但事實上還是壹樣。所以,時差的存在,證明時間只是壹個幻覺,是人類賦予自己的個概念。
選自《堂吉訶德在北美》
雪漠(XUEMO)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