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M3徠卡的徠卡·M3

M3徠卡的徠卡·M3

1954年,在當時西德科隆舉行的攝影器材博覽會上,徠卡公司公布了壹款日後贏得歷史榮譽的相機,也就是今天仍然很受歡迎的旁軸名機“徠卡·M3”。當然也發展到了有AE功能的M7,有測光功能的MP,但畢竟不能忘記M型原型機的歷史。

事實上,M3是在徠卡·巴納克模型的許多缺點之後的壹個改進模型。首先是鏡頭卡口的改進,將螺絲孔(俗稱L孔)改為插接式M孔,使鏡頭更換更快。取景器也由雙目改為單目,有50MM、90MM、135MM取景器和自動視差補償系統。取景器由膠合在壹起的微小棱鏡組成,光學結構是徠卡相機所有取景器中最復雜的。正是因為這個特點,我們才有了自誇的取景器放大倍數0.91倍。如此高的放大倍數使得取景器中的主體看起來很明亮,對焦精度很高,這是M3最大的魅力。

然而,出於成本考慮,M3之後的M型徠卡M2繼承了M3取景器的結構,但進行了簡化。

M3的繞線也由BARNACK型號的圓形旋轉型改為手柄型。快門旋鈕也統壹成壹個。更進壹步的變化是,裝片時不僅去掉了底蓋,還可以打開壹個不同於現在單反的獨特後蓋,方便裝片。

可以說,M3的出現對世界相機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可以被稱為“M3沖擊波”。壹直是徠卡競爭對手的蔡司因此退出了35MM旁軸相機的競爭。壹直在努力追趕德國相機的日本,終於看到了自己與來自M3的對手在技術實力上的差距。我深感在旁軸機上趕不上德國的日系相機廠商,已經放棄了與徠卡在旁軸機上的競爭,轉而發展單反相機。正是這種變化,導致了日本廠商單反引領的攝影時尚潮流,最終讓日本廠商威脅到了徠卡的生存(當然也有當時德國勞動力成本暴漲的原因),這是後話了。可以說,M3充分展示了徠卡的技術水平,同時也把徠卡從此陷入困境的繩子套在了脖子上,因為徠卡壹直沒有推出能超過M3的機器。

M3是66年54到12生產的,壹共23.5萬臺(68年底還是22.6萬臺),徠卡68年專門生產的機身編號是1206962-1206999。按這個計算應該是13,因為67年都沒生產,這是我根據數據說的。)大部分是德國工廠生產的,但也有壹部分是加拿大工廠生產的,比例大致是30: 1。黑色機身約占1.3%,只有近3000套。因為比較稀有,二手市場的價格貴得離譜,是普通型號價格的5-10倍。根據徠卡的記錄,為西德軍隊制造了143輛,占總數的0.06%。與M2、M4和M5相比,M3的生產單位數量最多,也最受歡迎。

雖然距離停產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M3因為壹直站在側軸機的最高峰,所以長期保持著很強的人氣。M3高精度的機械性能、流暢的操作感和精湛的鍍鉻工藝已經超越了相機作為工具的概念。可以說,保存手工藝品是為了讓攝影師喜歡。所以壹定有人認為我在褻瀆他的神器,我只是在胡說八道。不要太認真。徠卡M3的機身編號正好是從第700000到1164865結尾(這個說法不包括特殊定制的計算。其實我上面說了,66年結束後,68年做了壹批特供機,編號:1206962-1206999。

在12 (14)的制作期間,M3也有很多改進。最著名的變化之壹是卷軸手柄。從機身編號700000~915250,為2通,從915251,繞組改為1通,現在其他M機普遍采用。快門速度也被改變了。國際上當時采用的是初始M3,即:1、1/2、1/5、1/10、1/25和1/50。其實M3如果粗略分類,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2 .下載,國際快門式;2膠片下,快門相等;壹槍。

在IIIf以下,徠卡·巴納克型號的取景器只能使用50毫米鏡頭。如果使用其他鏡頭,必須安裝額外的取景器。不過M3內置了50 mm、90 mm、135MM的取景框,所以當安裝不同的鏡頭時,取景框會自動換成與鏡頭匹配的。而且為了了解鏡頭即使不裝鏡頭的拍攝範圍,從No開始。785801,機身正面增加了壹個取景器開關手柄。

表帶正面的大金屬鉤也由950000改成了小尺寸,位置也改成了機身前方的斜側。除了M2之後的M5,所有車型都是如此。這也可以說是M3外貌的壹大變化。

如果我們想做進壹步的細微區別,最初的M3正面有3個螺絲,背面有2個螺絲,但正面只有1個螺絲。初始圓形手柄中央確認貼膜是否正常安裝的標誌是壹個橫向切開的槽,中間的變成壹個粗點,後面的變成兩個點。

徠卡·M2在1958年被出售後,M3的部分逐漸與M2成為共同的部分。比如取景器中的測距儀加了M2上指示拍攝深度的標誌,回片手柄也像《M2》後期的造型壹樣小型化。此外,在M3生產結束時,鏡頭安裝按鈕,像M2,消除了周圍的金屬圈。

據國外的徠卡愛好者說,近6000套黑徠卡(壹說3000套,我覺得更準確)和少量軍用的都是M3的寶貝。此外,最早的有角的頂部沒有。701300在M3被視為珍寶。正如我在本文前面提到的,M3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使得我們的選擇更加廣泛。根據常識,經過局部改動的新型號更貴,更受歡迎,但這個常識不適用於M3。有喜歡初始雙芯片的,也有只喜歡單芯片的如果妳之前沒接觸過M3,那就先根據資料了解壹下各種規格的M3,有條件的話帶著這臺機器去相機店自己摸壹下,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那種。這種做法在中國可能更難,事實上,妳可以從信息中找到妳最喜歡的M3。如果妳有這個過程,即使妳沒有成為M3專家,妳也可以對徠卡有所了解。

在這裏,我只能根據日本雜誌上的文章給大家簡單介紹壹下日本市場。歡迎其他地方補充DX。

從世界各國市場來看,可以說徠卡是日本最貴的。正是由於日本人對徠卡的不合理崇拜,M3在市場上被炒到了天價。日本市場和其他市場壹樣,根據外觀價格差別也是天壤之別。最便宜的在654.38+0.5萬日元左右(654.38+0萬人民幣以上),程度好的在40萬日元以上(2.7萬人民幣以上)。如果是出於實用的原因,只要還過得去就可以考慮便宜的外觀,但是壹定要找機械動作好的那種。在當時的利茲公司也有壹個轉變。雖然在二手市場機身號是兩次,但實際上已經改成壹次性的了。這種改裝產品比機身號定的價格便宜多了。

作為M3的缺點,人們經常列舉出取景框與廣角鏡頭不對應。使用35mm鏡頭時,是買帶輔助取景器的鏡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眼鏡),還是買單獨的輔助取景器?基本上,M3是壹個適合50毫米鏡頭的機身。如果35mm鏡頭為主鏡頭,買M2比較合適,內置35mm、50mm、90mm取景框。

其實還有壹個選擇,就是可以買柯尼卡的Herxar RF。取景器有六種:28、35、50、75、90、135mm,徠卡所有的M系列鏡頭都可以使用沒有問題,連徠卡的L口加個擋板都可以用。還可以進行AE自動曝光,也可以輕松加載。詳見我上次發的帖子《柯尼卡Hexar RF詳解》。畢竟,徠卡球迷最喜歡的是它的鏡頭,而不是它的身體。我也這麽認為

還有壹個選擇,就是科西納介紹的貝薩-R2。這款機器也采用了可以使用M頭的名為VM port的機身,但是只有35、50、75、90 mm四種取景框,似乎這款機器沒有柯尼卡的RF那麽轟動。

我開始收集關於徠卡的信息,只是為了買M3。看完之後,我明白了。嗯,這篇文章出來了,現在正在出售。也許因為我沒有體會到徠卡文化的魅力,我仍然認為射頻很容易使用。

是時候停下來了。寫得越長,就會變成老太太的又醜又長的裹腳布。好吧,在這裏!

再來壹段。因為M3也需要曝光表,所以大多數人用徠卡的頭和射頻作為機身。M3適合在家玩,拍東西,有點落後。M7還可以。每個人可能都有同樣的經歷。AE機用多了以後,靠經驗和目測的能力不如以前了。現在靠經驗來強調曝光,有點不科學。

  • 上一篇:幫我找到以下人員的詳細信息
  • 下一篇:情侶之間的小情話文案館(精選99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