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德化縣的風景名勝

德化縣的風景名勝

九仙山在赤水、上湧、大銘三鄉交界處,海拔1658米,面積約35平方公裏,在尤溪之南,山有九峰。

歷史最低氣溫達零下13.6攝氏度,當氣溫低於0℃會有霧凇,年霧日達300天。

景區內的靈鷲巖和永安巖都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靈鷲巖位於九仙山巔東側,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唐朝開元四年(716年),尚存“甘泉”、“說法臺”、“回照池”等勝境。

寺的墻、柱均為石築,釋迦牟尼等15尊佛像亦為石雕。

明萬歷年間柱礎重修,新建山門石坊,德化知縣楊文正“壹方凈土”題匾和永春知縣夏忠“勝跡維新”題匾於坊上。

大學士張瑞圖,太仆丁啟睿,狀元學士莊際昌,進士戶部主事鄭沛,邑司訓甘天訓的題刻牌匾,懸掛於主殿兩側。

清初整新兩殿,增置巖田。

16—18世紀,這裏曾是省佛教活動中心之壹,其僧徒分成九仙派18個支系,發展至900多人,分住或住持全省89處寺廟。

永安巖位於九仙山南麓、德化縣赤水鎮銘愛村與大銘鄉大銘村的交界處。

唐代開元年間,該地系九仙山僧鄒無比墾種荇菜之處,故稱“荇菜巖”。

後來蛇神嶽氏修煉成真,建有寺宇,奉蛇氏尊王。

明代天順年間,青年儒土史雲濟,法號妙應,到此地出家,並與銘山周進宗結誼。

天順八年(1464年)六月十日,史氏在荇菜涅莰化前曾囑其徒日:“吾大劫未盡,化後懸我骸於大椿杪,六十年後則永安於此。”周進宗遵囑,將其化後骨骸掛在銘山周氏祖字旁的大椿樹梢。

嗣後,侄兒周瓊捐獻山場,籌建巖字,取名“永安巖”,同時捐田千擔作為巖租。

明嘉靖初,椿樹梢發光,周進宗孫孟士等取其骸塑佛像,祀於永安巖。

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林順七及住持僧應經再次募緣修建,至今正殿佛龕尚保存當年修建的文字,民國初重修,巖字系木構,歇山頂式,由正殿、中殿、觀音樓、飯堂、地藏殿、護界亭等部分組成,總建築面積829平方米。

正殿供奉雲濟史公祖師,左邊蛇嶽尊王伽蘭佛,右邊安放著檀越主周進宗、周瓊六塑像。

正殿的中梁用拱木組成的藻井,圓天畫著太極圈,結構精彩別致,獨具壹格,明、清時期大學士史繼偕,進士翰林院檢討賴垓、太常寺卿李懋檜偕其侄進士李為觀、進士知府李道泰,先後為該巖題贈牌匾。

現尚保存的有賴垓的“法雲真際”牌匾和民國時期的兩對木刻楹聯,寺字東側有護界亭1座。

石牛山位於福建省德化縣東部,海拔1782米。

主峰海拔1782米,是我國兩處古火山放射狀爆發口之壹,是火山口保存較好的活標本,素以峰險、石怪、樹奇、洞幽聞名,有龍泉洞、飛鳳石、老龜征途等景點百來處。

山崗石林遍布,成片的原始紅豆杉與數十種國家珍貴樹種郁郁蔥蔥,山中名觀——石壺祖殿是閩臺兩地的道教聖地,流傳著甚為廣泛的神奇故事。

石牛山因山上壹石似牛而得名。

該山是個典型完整的放射狀的火山塌陷盆地,這壹中生代火山形成的山峰,構成豐富多姿、奇妙無窮的巖石山洞。

石牛山加上人們賦予種種的神話傳說,使這壹自然景觀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很多巖石上留有神奇的 ,有的直削懸立如碑坊,如城門,有的如筆架、如臥榻、如花朵、如飛鳳等各種動物。

這裏洞群密布,大小多達壹百多處,洞中有洞,迂回曲折。

相傳南宋紹興年間,永泰道人張自觀、仙遊道人肖朗瑞和閩清道人章朗慶曾在此鬥魈魅。

巖石上數十處的腳印、指印以及劍插石、鐵砧石、洗劍泉、石面盆、演法臺等遺跡。

山麓的石壺古寺,始建於明崇幀庚辰年(164O年), 1939年兵亂中燒毀,近幾年來已由僑胞、本縣鄉民集資修復。

寺前有龍池,池內臥著石牛,在水中似沈似浮,形態逼真。

石牛山還留有古代“壹天門”、“二天門”、“三天門”、“長生塔”、“石壺福地”、“洞天”、“大客臺”和壹些字跡模糊不清的摩崖詩刻和字刻。

據說,周代楚邑苦縣有壹位清正的禦史官姓李名乾,娶妻洪氏名嬰敷。

洪氏夫人懷胎12年之久,臨盆時又遇難產,聖母娘娘攀樹之枝,便剖左腋而產下壹個黃面鵠首的男孩子,李禦史心裏越想越高興,就把他取名為李耳,號伯陽,因懷胎12年才生下來,出生後黃面,因此,又把他叫做“老子”。

傳說,老子壹生下來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就開口說:“唯道獨尊”,到了第九天就長成九尺身材的漢子,雙眼方瞳,長眉,鼻子生雙柱,聰慧穎悟,以三十六法心理性,究忠盡孝。

後來做了周朝守藏史的官,又出任周室柱下史,周昭王時駕著青牛西出函谷關,函谷關令尹請他著《道德經》五千余言。

有壹年七月的甲子日,有人看到老子是個大耳長須,童顏鶴發,氣宇超凡,仙風道骨,身騎青牛之上的仙人,手執雲帚出遊東瀛,把青牛放在東海之濱,自己駕雲到東瀛州去了,有壹天,老子急於回太清宮,忘記了收回青牛。

後來青牛見不到主人,就在海濱的壹個小山頂上,仰首向天長叫,叫壹聲小山就升高壹寸,它想借此山直接通達天上太清宮去見它的主人。

因此,壹聲壹聲地叫,叫了六萬聲,這個小山升高了六萬寸,這時叫得聲啞口渴,當它鳥瞰山下時大海不見了,腳下盡是層巒疊嶂,再往天上壹看,離天大約還有三尺三,因此,它又張口想再叫,可是口太渴發不出聲來,沒有聲音山就再不升高了。

青牛的口也合不上了,從此,它就變成壹頭張口向天長叫的石牛。

後人見此座山似牛,又盡是石頭,人們就把它叫做石牛山,其牛頭向天張開的牛嘴成為石牛山風景點的壹絕。

岱仙瀑布,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水口鎮榜上村水尾的赤石口。

溪水從山峰的缺口直下139米,站在瀑布下可以看到飛流直下,水霧形成的虹霓霞霧,使妳感到山嵐襲人。

岱仙瀑布號稱“華東第壹瀑”,它發源於石牛山的赤石溪,經過山勢雄偉的飛仙山峰,落差139 米,分兩股飛瀉而下,東為岱仙瀑布,西為油漏瀑布。

兩處交相輝映,格外壯觀。

岱仙瀑布為我省最大的瀑布之壹,名列“泉州十八景”。

岱仙湖休閑區位於德化縣水口鎮中心,船島山、下獅山、背腰裏內湖、大雲山內湖、葫蘆坑內湖、虎尾山農田。

岱仙瀑布有“華東第壹瀑”之稱,發源於泉州市德化縣石牛山的赤石溪,溪水流經山勢雄渾的飛仙山峰,飛瀉直下139米,被譽為“華東第壹瀑”,奇妙的是,部分溪水流到邊崖,形成壹道更寬的、水流似油從漏鬥穿過狀的油漏瀑,因此岱仙大瀑布也稱岱仙雙瀑。

整個瀑布氣勢非凡,雄偉壯觀,晴天,陽光直射,水簾發光,彩虹時隱時現,似巨幅珠簾下垂,象彩綢飛舞。

蟬鳴、鳥語、流水聲互相應和,象演奏交響樂,妙趣橫生。

通往石牛山的公路從瀑布崖頂穿過,下車鳥瞰瀑布,更使遊客流連忘返。

沿赤石溪而上,壹路溪水潺潺,濃蔭覆郁,林木蒼翠,藤蘿虬結,蘊深涵幽,鳥鳴谷應,峰回壑蕩,沿路神形俱備的自然奇觀,構成了獨特的原始生態幽境。

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壹座飛仙亭,傳頌著仙女顯聖救民的美麗故事。

憑欄探首,下臨深淵,岱仙雙瀑左右烘托,氣勢非凡。

陰天,飛瀑濺沫,彌漫著乳白色的濃霧,煙波浩渺,蒼茫壹片。

近觀如漂浮空中,暢遊仙山瓊閣;遠觀似珠簾襟帶,虹霓霞霧,輕盈飄渺。

夏時,涼風微拂,霧嵐輕揚,清新怡人;冬天,冰棱千丈,凝固著動態的美,折射著七彩陽光,更是壹幅奇異的景觀。

山谷裏,翠竹連綿,喬木挺立,灌木叢中點綴著野花,有龍潭虎穴、河馬石、浴仙池等數處景點,與瀑布相互映襯。

  • 上一篇:張雲雷事件是怎麽回事?
  • 下一篇:怎樣才能辨別銅錢的真偽和不值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