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青蛙在溫水中享受,時間越長,水越來越燙,但青蛙卻沒了壹躍跳出水的實力。
人就像這青蛙壹樣,在溫水中待的時間越長,越難走出來。
同樣的,花也是如此,花若是壹直在花盆裏生長,大部分也只能是觀賞性的花卉。像桃花、梨花這種,需要開花結果的,往往都是在土地裏生長,空間夠大,也更能汲取周圍的養分。
心理學裏有個詞叫作“花盆效應”,說的是如果人在“花盆”中待久了,就會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如果不去改變,我們或許將永遠生活在命運安排好的“花盆”裏。
這種“花盆效應”就跟“溫水煮青蛙”很相像,都是那種時間壹久了,就只想享受安逸的生活,不願意重新跳出來。
其實,花盆裏的花的生長空間,和在井底生活、而不願意出來的青蛙的生活空間,沒有什麽兩樣,都是狹小的、封閉的,沒有任何伸展空間的。
就像早些年,我在選專業的時候,父母那輩的建議是選擇像醫護類、教育類的專業,畢業後能夠回到老家,進入當地的學校或醫院,有份穩定的工作,後半生能夠過得順遂。
但我並沒有如他們的所願,大學畢業後,我選擇了四處闖蕩。就像《三十而已》中的王曼妮,向往大城市的繁華,雖然壹直以來未能紮根,卻因為環境不同,讓自己的眼界開闊了。
最後 她選擇出國留學,如果換做是壹個沒在城市待過,到了30歲的女性,是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趁年輕,多出去走走。不要成為井底之蛙,壹輩子都在壹個城市度過了。世界很大,每個地方都有著每個地方的風采,去領略不同的美,同時也能打開自己的眼界,真的還挺好的。
我們可能會因為“花盆”好看,而買下它。帶回到家中,發現用它種花,不實在,它的瓶口太小了;用它插花,怎麽看,怎麽不搭。
於是,它被“遺棄”在了倉庫,吃了滿滿壹瓶子的灰。最後,在壹次家庭大掃除中,它因為礙事,直接被丟進了垃圾堆。
的確,不管是什麽東西,如果除去了外表,壹無是處的話,往往最終都會被拋棄掉。
其實不管是“花盆”,還是做人,只有靚麗的外表,沒有實際的用途的,要麽是布滿了灰層,要麽是被社會所拋棄。
20~30歲的人,可以因為容貌,吸引到別人的眼球。但是30歲往後,外表的優勢漸漸沒了,又能靠什麽呢?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內在,讓自己成為壹個有用的人。
我有個表妹,曾經高考失利,進入壹個二本院校。但她沒有自暴自棄、抱怨上天的不公,而是努力學習,別人在玩的時候,她在學習。
而且,她170的個子,長得很美,原本可以靠顏值而活的人,選擇了靠實力,這也使得“花瓶”這個詞,從來沒有在她身上出現過。
因為她的刻苦,還沒畢業就被世界500強的企業招收。我相信,能獲得這份成就的,不可能只憑她姣好的面容,她的學識和能力才是最要緊的。
這是個優勝劣汰的社會,能夠在社會中生存很好的人,往往是那些肯學習、肯吃苦的人,絕不會是坐享其成的人。
“花盆”就像是壹個舒適圈,適應了的人,是不願出來的,因為它提供了空間和足夠的養料。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的壹個故事:
在古代的壹戶富豪,家中有壹個兒子,從小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就連出門,也都是八擡大轎的待遇。
後來遇到兵敗,富豪壹家在逃跑途中,不慎走失,分開之前,富豪的母親給兒子脖子上,掛了壹圈的燒餅,並告知他說:“兒啊,以後的路,就得妳自己走了,妳可壹定要活下來。”
但沒想到的是,富豪的兒子卻被活活餓死,但臨時前,他的脖子上,卻還掛著壹大半的燒餅。
這個故事雖然有些荒誕,但透露出來的深意,卻是極為深刻的,但凡富豪的兒子懂得變通,跳出舒適圈,轉動燒餅,他也不至於那麽慘。
教育學的“舒適圈理論”說到: 人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會因為生活安逸而不想動腦筋;但若把人帶到比較險惡的環境,人經歷了挑戰和痛苦,反而會變得成熟。
所以,學會擺脫舒適區,擺脫好看不好用的“花盆”,便至關重要。具體怎麽做呢?
①請把“我要是……”這樣的假設從生命裏去除,這樣的假設只會讓自己對現狀越來越不滿和憤怒。
②學會與不同層次的人社交,找到學習的對方,以及努力的方向;
③萬事萬物,開頭總是難的,所以,剛開始慢壹點沒有關系,最主要的是要堅持,這樣量變才能引起質變;
④要居安思危,培養危機意識,不要成為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的前浪”,比如隨著時代變化,公交車上撤掉了售票員,如果妳是她們,又該何去何從,未雨綢繆總是對的;
⑤努力提升自我技能,成為妳所在領域的達人,或是公司崗位上不可或缺的人,這樣,妳才更有跟老板探討工資的底氣和能力,否則,妳連辭職的勇氣都沒有。
“花盆效應”理解起來,其實很簡單,但理解只是第壹步,更為重要的是在行動上。
畢竟,好看不好用的“花盆”,總將會被拋棄,只有那種有具體使用價值的“花盆”,才會歷久彌新,即使成為老物件了,也有收藏價值。
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像野菊花,任憑風吹雨打,也不怕,而不是成為像玫瑰壹樣的溫室裏的花朵,來壹點挫折,就折斷了自己的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