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寶貝屋攻略》;“在家生孩子的新高度”;“親子科學實驗班在輔導”;解鎖這些室內親子遊戲。
可以用眼花繚亂來形容。父母愛之如子。像我這種“收藏家”的人,壹個個來收藏,滿足感不亞於網購和掃貨。
但是有些家長給它添了麻煩。
壹個媽媽跟我抱怨說,前段時間放假,女兒總是纏著我陪她玩。我忙著做家務或者刷新聞,沒時間和她說話。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轉發的親子遊戲,終於下定決心壹個壹個的和她玩,但是總覺得她不配合,最後還是分手了。平時纏著我陪我,但是妳主動找我玩就很尷尬了。哎,做父母好難啊!
是啊,在這個被迫呆在家裏的長假裏,有多少家長和孩子每天都在想盡辦法互相辱罵。有些親子遊戲和陪伴策略只是想象中的美好,操作起來卻是那麽的困難!
難點在哪裏?
正如這位母親所說,“比如用水彩和孩子做美術遊戲時,孩子總是弄得到處都是顏料,我每次都忍不住生氣。”我打掃的時間比玩的時間多。制作出來的作品也和網上展示的大相徑庭。
比如下棋遊戲,孩子看不懂規則,總是不遵守。說了她兩句就不哭了,真沒意思!
再比如,專家說看繪本,編故事,有助於提高創造力和想象力,但是孩子不聽,她也說不出什麽。
我知道我應該多陪陪妳,但是我真的不能。這有什麽問題?"
在抱怨的同時,這位母親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壹些問題。有幾點值得分析。
彌補妳的內疚。
母親對孩子有很強的負罪感,陪伴的最大目的似乎就是為了彌補這種負罪感。過去,我忙於工作、娛樂、聚會等。有理由不陪別人。但現在,時間就在眼前,空間只在家裏,沒有理由拒絕陪伴。當妳找不到原因的時候,問題就消失了。
完成任務。
陪伴孩子,對於這位母親來說,是壹個壹直掛在備忘錄裏,卻長期被忽視的任務。在這個“不得已”的長假裏,她不得不硬著頭皮陪著。
確認自己。
陪伴,我是壹個好爸爸好媽媽。這大概是這位媽媽乃至很多家長的內心獨白吧。“我犧牲了這麽多時間陪妳,我為妳做的已經夠多了。如果妳還是過得不好,那不是我的錯。”
學點東西。
這位媽媽,她女兒今年3歲。她選擇了壹個對她孩子的年齡來說很難的遊戲。出發點是好的,還是希望孩子能受到藝術的熏陶,或者鍛煉邏輯思維,或者提高創作素質。無論如何,我希望孩子們能學到壹些東西。但是,這種鼓勵年輕人成長的陪伴,不僅破壞了孩子的自信心,也消磨了父母的耐心,讓他們疲憊不堪。
至善論
明明按照網上安利的步驟,結果卻走樣了,就像妳買的衣服聞起來不像模特壹樣。結果不僅是“貨不對版”,在陪伴的過程中也是壹地雞毛,和想象中完全不壹樣。
可見這位媽媽很重視陪伴,但似乎太辛苦了,事倍功半。我把這種陪伴模式稱為“親密陪伴”。
3.陪伴是育兒領域的大道理,沒有育兒專家會否認陪伴的重要性。很多家長也知道,只是做的時候感覺不壹樣而已。
我們都知道,玩手機不是陪伴,而是陪伴。但是當我們放下手機,準備獻身公司的時候,卻不知所措。
眾所周知,陪伴有壹個很高大上的形容詞,叫做“高質量的陪伴”,但是並沒有壹個公式來計算什麽是“高質量”。
我們都知道“爸爸媽媽,妳不陪我,我就長大了。”作為父母,那種煩惱、遺憾、急躁也是愛的表現,但很多時候妳就是無法突破那道屏障,繞來繞去,打回原形,回到平時的壞格局。
我有壹次在圖書館看到壹個媽媽帶著孩子看繪本故事。母親在這個腦袋裏壹字不差地仔細讀著,表情和語氣裏有壹種她恨鐵不成鋼的淡淡怨恨;在另壹端,孩子不時扭動著身體,翻著白眼。看得出他在精神上盡力配合行刑,但身體上什麽都聽不進去。母子分離。他們的身體很近,但他們的心卻相距甚遠。
不可否認,陪伴已經成為很多父母沈重而糾結的負擔。陪伴,浪費時間,犧牲自己,生氣;不要陪我。我為我的孩子感到難過,因為我良心不安。
我的壹個工作狂朋友很少花時間和他的孩子在壹起。他經常說自己用的是優質公司,周圍的人都很佩服他。但其實他偷偷跟我抱怨,雖然他經常“標榜”自己有個優質公司,但其實他跟孩子在壹起的時候經常發脾氣,有時候還忍不住打他們,感覺自己是個“渣男”。
什麽是高質量的陪伴?有壹些量化的標準,比如持續獨占時間,避免隨意互動,註意聽課等等。但是,高質量的陪伴,既不苛求,也不是百分百的陪伴。
如果我們很難區分“高質量”和“高需求”以及“100分”,我們最好把對陪伴的期望值降低壹點,先做“合格的陪伴”。
什麽是“合格的公司”?
(1)弱化任務原則。
陪孩子是任務嗎?我想很多家長很難不把它當成壹項任務。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對孩子的小事感興趣。
但是,如果我們把陪伴孩子的任務提升到和孩子完成作業差不多的層次,那就沒必要了。毫無疑問,雙方都會增加家長滿足孩子陪伴心理需求的負擔,把孩子配合家長完成陪伴變成壹項艱巨的任務。
所以在陪伴中要盡量弱化任務,不要把陪伴看得太重,否則容易走過場,形式化。
狀態>內容
科胡特說:什麽樣的父母比他們做什麽更重要。
父母的陪伴比他們做什麽更重要。孩子吸收的不僅僅是父母做的事情,還有父母做的時候的情緒、態度、氛圍。
很多家長都有這種經歷。他們陪不陪孩子,怎麽陪,都會和孩子有類似的矛盾。這是因為關系模型在那裏,妳玩的東西都是那個味道。
所以,對妳來說,陪伴孩子的愧疚感、逼迫感、沈重感,或者壹種隨意、無憂無慮、輕松的狀態,比妳陪孩子玩高智商遊戲還是低智商遊戲更重要。
不要太嚴格
陪伴不是讓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做事,也不是實現孩子預設的完美想象,而是壹種平等的交流和愉快的互動。
就像開頭提到的那位母親,當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做出的作品和別人展示的作品有很大的差異時,她就產生了心理落差,從而否定了自己和孩子。
有壹次,我和5歲的兒子玩遊戲。他選擇了跳房子。當時我很不屑,覺得這個遊戲太幼稚,難度不大。但是孩子真正玩起來還是很難的。有那麽壹瞬間,我怨恨他有多蠢。
後來才知道,孩子的感官和協調能力還在發育。我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把我認為簡單的東西投射到他們身上。我本質上誤解了他們。
不要指望教會孩子什麽。
很多遊戲確實可以寓教於樂,讓孩子從中學習壹些核心知識。但是,不要試圖把“教孩子什麽”放在第壹位。
壹位媽媽曾經帶著孩子走進我的咨詢室,問了壹個問題:孩子能從妳身上學到什麽?
這是對心理咨詢的誤解。
或許,在咨詢室裏不聽真話的學習,是孩子在咨詢中最大的收獲,也是最有效的治療。
同樣,在陪伴的時候,家長也不要指望孩子會產生什麽功利的東西,從而給妳增添靈氣和成就感。如果允許孩子做壹個沒有價值的人,他的價值可以更自由的分配。
強調適度和限制。
如果有人說“妳的孩子缺乏陪伴”,妳的第壹反應可能是整天陪在孩子身邊,不離不棄。這樣的陪伴對父母來說是壹種折磨。
溫和的公司。父母需要承認,不能整天圍著孩子轉。
另外,陪伴不是簡單的填滿孩子的時間,而是讓孩子在獨立和融入的時候及時換擋,更好的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
照顧好妳的感受。
上面提到了“狀態>:內容”,但內容也很重要。家長在腦海中安排陪伴場景時,不僅要考慮孩子的接受程度,還要盡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可行的玩法。
陪伴應該是兩情相悅的事,孩子開心父母也不可能開心。
比如,如果妳對環境的清潔度有心理強迫癥,盡量避免選擇清潔量大的遊戲。如果妳厭倦了講故事,就不要強迫自己每天晚上給孩子讀101個故事。
說到講故事,我分享壹件小事。
有時候看繪本,給孩子講故事,我都聽膩了。壹天晚上,孩子纏著我給他講書裏的故事,我拒絕了,因為我太累了。我突然靈機壹動:反正都是在講故事。為什麽不說說我自己的真實故事呢?
於是,我對孩子說:“媽媽給妳講我小時候的故事,好嗎?”孩子欣然同意。
我發現當我切換頻率講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別人的故事時,我感到神清氣爽,我的語氣,語調,神態等等。完美融合在壹起,感情滿滿。
但是,孩子從來沒有想過,聽媽媽真實的故事比聽書本上虛幻的故事更專註、更深刻。他會記得很多細節,熱情地提問,好像都和自己息息相關。
從此,講自己的故事成了我睡前陪伴的法寶。後來我發展到讓孩子的父親也給孩子講自己的童年,或者讓孩子回憶自己的過去。
這是全家人都樂意做的事情。畢竟大家對自己的事情都特別熱心;而且聽者的感情特別容易被調動起來。
我想表達的是,妳不需要把陪伴想得那麽高,好像妳壹定要認真對待,不需要嚴格按照大眾所期待的“官方”模板。有時候,得心應手的創意、主題、靈活的方式和風格,能讓陪伴滲透到它的深層意義。
人們常說,陪伴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修行的過程。如果妳有親密的夥伴,也許是時候放松壹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