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女子的發式已發展得非常成熟了,發髻形制可謂千姿百態,名目繁多。總體上分為兩種類型:壹種是梳在顱後的垂髻,壹種是盤於頭頂的高髻。
漢代最流行的垂髻是“椎髻”。早在戰國時期,居住在西南地區的婦女,就已有梳椎髻的習俗,秦漢時更盛行於世,並傳至中原。因其樣式與帶把的木制棰子十分相似,故名。這種發式主要用於普遍婦女家居。在《後漢書·逸民列傅》中記載著這樣壹個故事:東漢詩人梁鴻,為人高節,娶同縣女孟光為妻。在出嫁那天,孟光穿著豪華,裝飾入時,不料過門之後,梁鴻七日不予答理。孟光知悟,“乃更為錐髻,著布衣,操作而前”,梁鴻見之大喜,不禁贊曰:“此真梁鴻妻也!”。可見在當時,梳這種發髻是壹種賢淑與勤勞的象征。不僅漢族人喜梳,這個時期的少數民族也頗喜愛梳綰椎髻,且不分男女。《漢書·西南夷傳》:“此皆椎結,耕田,有邑聚。”又《朝鮮傳》:“聚黨千余人,椎結蠻夷服而東走出塞。”《後漢書·度尚傳》:“初試守宣城長,悉移深林遠藪椎髻鳥語之人置於縣下,由是境內無復盜賊。”而且不僅老百姓愛梳,兵士也有梳椎髻者:《漢書·陸賈傳》中便載:“賈至,尉佗 結箕踞見賈。”服虔註:“ 音椎,今兵士椎頭髻也。”可見,椎髻因其簡潔易梳,在漢時是下層人民普遍喜好的壹種發式。這種下垂式的發髻,在整個秦漢婦女發式中壹直占主導地位。(圖四-6)
漢代另壹種流行的垂髻,便是名重壹時的“墮馬髻”了。漢時的墮馬髻梳挽時由正中開縫,分發雙顳,至頸後集為壹股,挽髻之後垂至背部,因酷似人從馬上跌落後發髻松散下垂之狀,故名。粗看起來,這種髻式與椎髻比較接近,不過它另在髻中分出壹綹頭發,朝壹側垂下,給人以發髻松散飄逸之感,這正是墮馬髻的基本特征所在。關於這種發式的出現,可謂眾說紛繪,有說其始於西漢武帝之時;也有人說始於東漢桓帝時,為梁冀之妻孫壽所作,故又有“梁家髻”之稱,後壹種說法似比較可信。《後漢書·五行誌》中載:“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始自大將軍梁冀家所為,京都 然,諸夏皆仿效。”另有《後漢書·梁冀傳》中載:“(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可見,這種發式在當時是壹種非常妖媚的發式,因此流行起來也是情理之中的,在漢代的諸多文物資料中這種發式均可見到。墮馬髻雖然風行壹時,但流行時間並不很長,東漢以後,梳這種發髻的婦女便逐漸減少,至魏晉時,已完全絕跡。到了唐代,雖又見其名,但樣式卻與漢式名同而實異。墮馬髻之後,代之而起的是“倭墮髻”。“倭墮髻”是由墮馬髻演變而來的,梳法是集發於頂,挽成壹髻,朝壹側下垂,與唐式墮馬髻形制基本相同,通常作於年輕婦女。漢樂府《陌上桑》詩中那美麗的羅敷便是:“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這種發式歷魏晉而至隋唐五代,近千年來壹直受到女士的青睞。
漢代女子除了梳垂髻比較盛行外,梳高髻也很流行。漢代童謠中便有:“城中好高髻,四方且壹尺”的說法。但因其梳起來比較繁索,故多為宮庭嬪妃、官宦小姐所梳。而且,在出席像入廟,祭祀等比較正規的場合時,是壹定要梳高髻的。例如漢代命婦在正規場合,多梳剪氂幗、紺繒幗、大手髻等。這裏的幗,指的是“巾幗”,是古代婦女的壹種假髻。這種假髻,與壹般意義上的假髻有所不同。壹般的假髻是在本身頭發的基礎上增添壹些假發編成的發髻,而幗則是壹種貌似發髻的飾物,多以絲帛、鬃毛等制成假發,內襯金屬框架,用時只要套在頭上,再以發簪固定即可。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更像壹頂帽子。如廣州市郊東漢墓出土的壹件舞俑,頭上戴有壹個特大的“發髻”,發上插發簪數枝,在“發髻”底部近額頭處,有壹道明顯的圓箍,當是著巾幗的形象。除此之外,漢代宮庭中流行的高髻還有很多,多為皇帝所好,令宮人梳之。如“漢高祖又令宮人梳奉聖髻”,“(漢)武帝又令梳十二鬟髻。”“(漢)靈帝又令梳瑤臺髻”,另外,還有反綰髻、驚鵠髻、花釵大髻、三環髻、四起大髻、欣愁髻、飛仙髻、九環髻、迎春髻、垂雲髻等,數不勝數。漢代婦女髻上壹般不加包飾,大都作露髻式。
不論是梳高髻還是梳垂髻,漢代婦女多喜愛從髻中留壹小綹頭發,下垂於顱後,名為“垂髾”,也稱“分髾”。前面講的墮馬髻便是如此。“漢明帝令宮人梳百合分髾髻”,自然也是如此。另外,漢代還有壹種因形制散亂而得名的不聊生髻,顧名思義,當也是如此,而且或許還不只垂下壹綹頭發。漢武帝的上元夫人還喜愛作壹種名為“三角髻”的發式,“頭作三角髻,余發散垂至腰”。這雖不屬“垂髾”,但卻與“垂髾”有著異曲同工之情趣,即顯得飄逸、灑脫、隨意而不拘緊。這種發式風格直到魏晉仍盛行不衰,自唐以後,便很難見到了。
漢時婦女的鬢發,初時仍如秦制,修剪成直角狀,到了東漢末年,不少地區的婦女都將鬢發整理或彎曲的鉤狀了,這與思想意識的轉變當有直接的聯系。
據迄今為止的文物史料所表明,秦漢時期大多流行平髻,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飾,以頂發向左右平分式較為普遍。高髻只是見諸於少數貴族女子的壹種發式。秦有望仙九鬟髻、淩雲髻、垂雲髻等。漢有墜馬髻、盤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與此同時,這壹時期的發式妝飾也已日趨流行。
九鬟仙髻:自秦代開始在貴族女子中盛行。鬟意為環形發髻、九鬟之意是指環環相扣、以多為貴。仙髻之名則來自於神話傳說,漢武帝時王母下凡,頭飾仙髻,其美艷超群。故這種美與仙所結合的產物,自然為當時的貴婦所青睞,奉之為高貴華麗的發式之壹。
墜馬髻:“墜馬髻者,側在壹邊”。“髻式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狀,墜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古人描繪此種發髻既有嫵媚之色,又具嬌柔之態。其式樣如同騎馬墜落之態,故名之墜馬髻。這是當時最具特色,且歷史上最富生命力的壹種發式。自漢始,直至清代亦有之,只是歷代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如今我們在西安任家坡西漢墓出土陶俑中,湖北江陵鳳凰山出土彩繪木俑上就能見到漢墜馬髻的形象。
分髾髻:此種發式形近垂雲髻,始於漢代。在髻尾留髾或結辮式,並加裝飾帶。梳分髾髻行走時,左右晃動,上下跳躍加之於裝飾帶似錦上添花,確實活潑可愛。現時壹般認為此發式可能是受少數民族辮發的影響,並佩上裝飾帶來進壹步強調該發式的個性美。
在同壹時期,與發式相配套的各種妝飾也開始流行開來。“步搖”乃是壹種附在簪釵上的裝飾物。《拜名》:“步搖,上有垂珠,步則動搖也。”由此而得名。今天我們可以從壹些漢代石刻及帛畫中壹睹其風采。“步搖”壹經出現就風行開來,直至唐代貴婦仍偏愛將步搖作美發的裝飾物,而且其華麗程度大有發展。
“巾幗”是當時的另壹類型裝飾物,是用假發編制成為形似發髻的頭套。使用時只需直接將其套在頭上即可。現今從廣州市郊東漢墓出土陶俑上就能見到“巾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