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 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 乎 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微雨眾卉新,壹雷驚蟄始。我們即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壹個充滿動感的節氣——驚蟄。
驚蟄是多彩的,桃花綻放花蕾,柳樹抽芽,黃鸝鳴翠柳;蜜蜂采蜜忙,燕子銜泥築巢,農忙也開始了。
在這個特別的春天,很多風光我們無緣得見,也不能去盡情郊遊踏青,但,沒有什麽能阻擋春天的到來, “壹年之計在於春”,科學羋盒為幼兒園準備了 驚蟄節氣主題活動方案和有趣的科學實驗 ,讓重返校園的小朋友們,收獲滿滿,不負大好春光!
1.了解驚蟄節氣的由來及習俗,感受驚蟄帶給我們的文化情趣;
2.通過科學實驗,讓大家在動手動腦中加深對節氣的印象;
1)關於驚蟄節氣
驚蟄,又名“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時間在每年的3月5-6日。驚蟄反映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驚蟄的標誌性特征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氣盎然,俗語“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蟄蟲。
此時,“九九”已盡,氣溫回升,萬物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
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達到12 至14 ,較雨水節氣升高3 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此時,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北方地區也漸漸入春,春耕由南到北漸次展開。
溫馨提示: 驚蟄期間,細菌也開始滋生,這個季節也特別容易引發感冒,小朋友們要註意預防流感哦~
2)驚蟄習俗
驚蟄的主要習俗有蒙鼓皮、驅蟲、打小人、吃梨等。
蒙鼓皮。 響雷是驚蟄節氣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壹手持錘,壹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驅蟲。 驚蟄為仲春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壹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
打小人。 在民間有驚蟄當日,打小人、去晦氣的習俗。驚蟄萬物萌蘇,天地雷動,人們祈求美好的生活,憧憬幸福的未來,“打小人”習俗正是如此。驚蟄“打小人”習俗,婦人壹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壹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妳個小人頭,打到妳有氣冇定抖,打到妳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吃梨。 驚蟄有吃梨的習俗。這是因為驚蟄後天氣明顯變暖,人們容易口幹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吃梨,對身體很有滋養作用。
實驗壹:空氣炮
驚蟄萬物萌蘇,天地雷動,人們會打小人來去晦氣,今天,我們來壹起制作個空氣炮,聽著怦怦怦~的響雷來打小人吧。
實驗材料 :剪刀、氣球、紙杯、、透明膠、紙卡等目標物體
實驗步驟:
1. 用剪刀把紙杯底部剪壹個洞;
2. 用剪刀剪去氣球嘴;
3. 把氣球套在紙杯的杯口上,用透明膠帶固定;
4. 壹手抓住杯子,用小口對準目標,另壹只手拉動氣球,發射。
實驗二:驅蟲香囊
驚蟄會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讓我們來制作香囊來驅蟲吧!
實驗材料: 香囊包、茶葉包、藿香、紫蘇、艾草、丁香、藿香、薄荷、陳皮
實驗步驟:
1、把中藥用手捏碎;
2、把中藥放進杯子中進行攪拌;
3、把混合好的中藥粉倒進茶葉包中;
4.最後把茶葉包放到香囊中。
瘟疫始於冬,盛於春,止於驚蟄,這個規律有科學依據嗎?
中國古老歷法壹次次驗證: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千百年來,發生在中國的歷次瘟疫都是按這個規律始終的。那麽,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首先病毒需要中間宿主,這些中間宿主大部分生存空間都是陰冷潮濕、洞穴為主,且大部分非食肉動物。病毒的存在可能與陰冷潮濕等生存環境有關。其次,病毒在高溫45 (有的病毒需要在60 以上)以上存活概率很低,這也是病毒選擇中間宿主,包括人類並能存活傳播的原因之壹。病毒的生存可能與溫度有關。還有就是病毒傳播是有規律的,人傳人也有很多形式,但是病毒除了物理傳播邏輯,病毒可能還有時間傳播邏輯。
雖然已經到了驚蟄,小朋友還是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哦~
願小朋友們擁有壹個忙碌充實的春天~
#驚蟄##二十四節氣##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