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輻射
光輻射是核爆炸時溫度幾百萬或幾千萬度的火球輻射出的光和熱。可引起皮膚灼傷、視網膜灼傷和閃盲;如果吸入熱空氣,也會導致呼吸道灼傷。光輻射還能使木材、棉花、橡膠、塑料制品熔化、碳化、燃燒,使火藥燃燒熔化;它也能引爆炸藥並引起火災。
2.沖擊波
沖擊波是爆炸瞬間形成的高溫火球猛烈膨脹並壓縮周圍空氣而形成的高壓空氣翻騰。它以超音速向四周傳播,隨著距離的增加,傳播速度逐漸變慢,壓力逐漸減小,最後變成聲波。沖擊波的直接殺傷是由於超壓擠壓人體的內臟和聽覺器官,產生的動態壓力使人體被甩出,撞擊地面或其他物體。間接殺傷是指沖擊波破壞的物體(如倒塌的房屋)或投擲在人體上的物體造成的傷害。沖擊波還能摧毀工事、建築和武器裝備。
3.早期核輻射
早期核輻射是指核爆炸前十秒鐘內釋放的R射線和中子流。前者以光速行進,後者可以達到每秒幾千米到幾千萬米。兩條線都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早期核輻射會導致人和牲畜的放射病。
4.核電磁脈沖
核爆瞬間釋放的R和X射線與周圍的分子、原子相互作用產生大量帶電粒子。這些粒子高速運動,在爆炸中心周圍形成強大的瞬時電磁場,並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擴散。這是核電磁脈沖。核電磁脈沖場強高、頻譜寬、傳播速度快(光速),作用範圍遠大於光輻射、沖擊波和早期核輻射。它能在導體中感應出很大的瞬時電壓和電流,幹擾或破壞無保護的電子設備、電路和元件。
5.放射性汙染
放射性汙染是核爆炸產生的放射性墜塵對地面、水、空氣、食物、人體和武器裝備造成的汙染。對於受照射人員來說,放射性物質的各種射線會使他們患上放射病。放射性汙染通過空氣、水或食物進入人的口、鼻和身體組織,也會引起放射病。
6.核武器的綜合破壞力
核爆炸發生時,上述所有殺傷和破壞因素幾乎同時發生。因此,人員和武器裝備的殺傷和破壞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7.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破壞力與其威力直接相關。有兩個參數經常被用來描述核武器的威力:
(1)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爆炸時釋放的總能量,通常用TNT當量來衡量。它代表產生相同能量所需的TNT炸藥的重量;常用噸、千噸或百萬噸TNT當量,有時簡稱“當量”,1噸TNT炸藥爆炸釋放的能量約為4183兆焦耳。外軍目前裝備的核武器已經形成了壹個完整的不同威力系列。特大當量核武器,如前蘇聯的SS-9洲際戰略導彈,單彈頭當量2500萬噸;最小的核武器,比如美國的w54特種核地雷,當量只有10噸。
(2)核武器的特定威力
核武器的比功率是其功率與其重量的比值,單位為TNT當量噸/千克或簡稱噸/千克。比功率是核武器發展水平的標誌。數值越高,發展水平越高。
1945年美國對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的比威力為0.3 ~ 4.5噸/公斤。1989年美國生產的三叉戟2 D5/MK5潛射導彈的w88核彈頭當量為475萬噸,比威力為2.35千噸/千克。
目前壹些核武器具有“等效可調性”,即同壹枚核彈的威力可以在壹定範圍內變化。比如美國的B61核彈有四種當量,調整範圍在0.5 ~ 34.5千噸,可以根據戰術需要直接在航母上靈活調整。
三。核武器的分類
(1)根據能量釋放原理,核武器可分為裂變核武器和聚變核武器:
1,裂變核武器(原子彈)
壹個重核(如鈾-235和鈈-239)分裂成兩個或幾個質量相近的較輕的核,這種現象稱為核裂變。利用鈾-235或鈈-239原子核的自持裂變鏈式反應原理制成的核武器稱為裂變核武器,通常稱為原子彈。
通常原子彈中鈾-235和鈈-239的裂變電荷處於亞臨界狀態,不會發生核爆炸。起爆時使用常規炸藥,使處於亞臨界狀態的裂變裝藥瞬間達到超臨界狀態,產生自持裂變鏈式反應,以爆炸的形式釋放反應能量。
根據起爆方式,原子彈可分為槍式和內爆式。前者的核裝藥由幾個亞臨界鈾-235或鈈-239組成。化學炸藥的爆炸使其接近,達到超臨界狀態,實現核爆炸。後者利用化學炸藥的爆轟,通過內爆壓縮亞臨界狀態的裂變物質,使其密度增大,達到超臨界狀態,從而實現核爆炸。
2.聚變核武器(熱核武器、氫彈)
輕核相遇並聚合成較重的核,稱為核聚變。聚變反應只能在極高的溫度(幾千萬度)下發生,所以又叫熱核反應。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高於裂變反應,1 kg氘(符號:D)和氚(符號:T)混合物完全聚合釋放的能量是1 kg鈾-235裂變的4倍以上。
利用氫同位素氘、氚等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原理制成的核武器,稱為熱核武器或聚變武器,通常稱為氫彈。目前熱核反應的條件只能靠原子彈爆炸來提供。所以,目前所有的氫彈都是以原子彈為“導火索”,引發聚變反應,也就是所謂的“初級”。氫彈中發生熱核反應,由高能中子誘發重核裂變的部分稱為氫彈主體,也叫副體。氫彈的第壹級和第二級按照特定的組合包裝在同壹個彈殼裏。
3.中子彈(增強型輻射彈)
以高能中子為主要殺傷因素,相對減弱沖擊波和光輻射作用的核武器,稱為中子彈,或稱“增強輻射彈”或“弱沖擊波強輻射彈”。
中子彈是壹種小型、低當量的氫彈,以氘和氚為聚變材料,以最低核裂變當量的炸彈為“觸發器”,使中子輻射大大增強,沖擊波、光輻射和放射性汙染相對減弱。根據計算,當量為1000噸的1中子彈在150米高度爆炸時,其瞬時核輻射殺傷半徑可達800米,相當於當量為1000噸的1原子彈,而沖擊波對建築物的破壞半徑約為550米,小於原子彈。
中子彈觸發器的特點是可以用較少的裂變材料釋放更多的能量,以滿足氘氚聚變反應所需的高溫。總的來說,它的技術要點是:用臨界質量小的鈈239代替鈾235,使電荷減少到1/3;向裂變觸發器中加入少量氘氚混合物。中子彈的爆炸過程大致如下:首先,化學炸藥的爆炸引發鈈-239的裂變反應;然後鈈239的裂變反應在“觸發區”引發氘氚混合物的聚變反應,產生大量高能中子,促進鈈239裂變,釋放更多中子,進壹步提高“觸發區”的溫度。這個過程叫做“中子反饋”;這種用於中子彈的觸發器被稱為“強化原子彈”;最後,裂變反應產生的高溫高壓引發了聚變材料區氘氚的聚變反應。
中子彈是壹種戰術核武器,能有效殺傷人員,對付裝甲集群目標。對建築物和武器裝備的傷害很小,放射性汙染也很輕。適合局部防禦作戰。
(2)核武器從作戰目的角度可分為戰略核武器、戰術核武器和戰區核武器;從投放方式來看,可分為核導彈、核航空炸彈、核炮彈、核深水炸彈、核水雷、核魚雷、核水雷等。:
核導彈是帶有核彈頭的導彈,可以從陸地、空中、水上和水下發射。按其作戰目的可分為戰略核導彈和戰術核導彈兩大類。
核彈是裝有核裝置的炸彈,通常由飛機投擲,用降落傘減速,以保證投彈飛機的安全。世界上唯壹用於實戰的核武器是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顆核彈。
核炮彈是火炮發射的載核炮彈,常被用作戰術核武器。比如美國XM-785 155 mm榴彈炮的核彈頭,威力為2000噸TNT當量。
核地雷是裝載核裝藥的地雷,用於攻擊集束裝甲目標。它們能在敵人主攻方向的狹窄區域炸出大坑,造成大面積汙染,遏制敵人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進攻。2000噸當量的核地雷,可以摧毀爆炸中心200米範圍內的坦克和裝甲車。
核魚雷是裝有核裝置的魚雷,由潛艇攜帶,用於攻擊大型水面艦艇、艦隊、商船隊、港口、基地、大型海岸工程等目標。美國MK-48-5魚雷有核裝藥型。
核深水炸彈(Nuclear depth bomb)是壹種裝有核裝置的炸彈,用於攻擊潛艇等水下目標。TNT當量為10000噸的核深水炸彈,在水下爆炸時,可擊沈或嚴重損傷1公裏範圍內的潛艇。美國核深水炸彈仍在服役。
核地雷是帶有核裝藥的水雷,用於破壞敵艦或阻礙其行動。1 ~ 20000噸核地雷爆炸可對700 ~ 1400米的艦船造成中度損傷。
(3)國外將要研發的幾種核武器。
1.核定向能武器
以核爆炸能量為動力源的定向能武器稱為核定向能武器。這類武器利用核彈釋放的巨大能量激發或驅動產生高能激光束、粒子束、電磁脈沖、等離子體等。,並使其定向發射,使其有選擇地攻擊目標,能量更加集中,具有可控的特殊殺傷和破壞目的。
核定向能武器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核激發X射線激光器
用核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激發激光工作物質產生X射線激光的裝置稱為核激發X射線激光器。這種激光器的機理試驗是在80年代中期進行的,還沒有做成武器系統。如果這種激光器能研制成功,它將具有重量輕、瞬時發射的優點。它只能在高空使用,可能的用途是摧毀來襲的大規模齊射核導彈,也可能用於攻擊天基平臺。
(2)核電磁脈沖炸彈
利用大氣層上方核爆炸產生大量定向或非定向強電磁脈沖破壞敵方通信系統的核武器,稱為核電磁脈沖彈,或稱EMP彈。它是美國正在研究開發的“第三代核武器”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仍處於探索和預研階段。
其作用可以舉例如下:壹枚威力為百萬噸TNT當量的普通氫彈在高空爆炸,最大電場強度可達1 ~ 65438+百萬伏/米,其所能覆蓋的地球表面主要頻譜範圍為100 ~ 100Hz(高度為400公裏的核爆炸)。如此強的電磁脈沖作用於電子系統、設備和通信系統,可以產生非常高的瞬時感應電壓和電流,從而造成損壞或瞬時電磁幹擾。
2.其他核武器
(1)沖擊波炸彈
以沖擊波效應為主要破壞因素的特殊性能氫彈。它的確切名稱是減少殘留放射性炸彈,縮寫為RRR炸彈。
1980年,美國宣布研制成功沖擊波炸彈,稱這種炸彈的放射性沈降比同等威力的純裂變武器低壹個數量級以上,光輻射的破壞作用也明顯降低。
沖擊波彈的破壞作用與常規武器相似,可以用地面或近地面的核爆炸摧毀敵方堅固的軍事目標,產生的放射性沈降較少;爆炸後不久,我們的部隊就可以進入爆炸區域。所以更適合在戰場上使用。
(2)感應放射性炸彈
壹些添加的核素(如鈷-59或鋅-64)受到核爆炸釋放的中子照射,誘發大量半衰期長的放射性同位素,從而增強放射性汙染核武器。
參考資料:
/question/514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