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荊楚網-楚天都市報[微博]陳軍2014-09-19 08:13
我要分享
345
持身份證手機卡前往轉入方申請
轉網條件
●手機號必須實名登記
●手機不欠費
●未與轉出方簽訂在網約定期限限制協議 (購買合約機、參加運營商優惠活動等,在約定期限內不能轉網)
如何辦理
●持身份證件、手機卡到轉入方營業廳申請辦理
●待轉出方審核通過後與轉入方簽訂入網協議辦理新手機卡,次日淩晨3點以後才能使用新卡,新卡生效前,老卡仍能使用
昨日,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宣布,按照工信部的部署,我省將於20日開放攜號轉網試驗,屆時三家電信運營企業的移動電話用戶均可實現相互攜轉。
準備就緒三家運營商可以雙向轉網
所謂攜號轉網,即用戶在不改變自己的手機號碼的前提下,能夠轉成其他運營商的用戶,並享受其提供的各種服務。
昨天,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宣布,20日起,湖北攜號轉網試點將實現“雙向轉網”,即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移動用戶,以及中國移動除TD專用號段157、188、虛擬號段170外的其他移動用戶之間可以互相攜號轉網。這意味著,全省4500萬移動電話用戶將在運營商的選擇上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工信部在2013年將湖北、江西、雲南三省納入號碼攜帶試驗範圍。經過1年的努力,我省三大運營商***投入9340萬元,用於技術改造、人員培訓等相關工作,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值得註意的是,試驗提供攜帶範圍限定在同壹個本地網內的移動電話號碼,如武漢的用戶只能在武漢電信、武漢移動和武漢聯通之間攜轉。
前提條件轉網手機號須是“自由身”
據記者了解,手機用戶想“跳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轉網前必須首先跟原“東家”算清楚賬。
省通信管理局方面介紹,辦理攜號轉網必須符合以下條件:申請人手機號碼是以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該號碼目前仍處於正常使用狀態(非掛失、停機等);申請人轉網前必須結清之前所有資費賬單;申請人如果與現電信運營商簽訂有在網約定期限限制協議的,申請人應當事先與現電信運營商解除在網約定期限限制;攜號轉網可能影響與該號碼相關聯的號碼付費或資費套餐使用的,申請人應當事先與現運營商辦理相關業務變更。
運營商人士透露,如果用戶尚有余存話費,這些話費也不能帶著轉網,須先到當前運營商辦理退費。申請成功後,在原運營商享受的積分、優惠、信用度等將無法繼續使用。
如何辦理前往轉入方營業廳申請
明起,全省移動電話用戶如需攜號轉網,可持有效身份證件、攜帶號碼所對應的有效移動電話識別卡(手機SIM卡)到攜入的電信運營企業營業廳申請辦理。
如果找人代辦,代辦人需同時持申請人以及代辦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單位用戶申請時需同時持單位有效證件、經辦人有效身份證件及授權委托書。
明起,三大運營商官方網站、客服熱線、營業廳等渠道將公布攜號轉網的有關通知,運營商自辦營業廳將開放辦理攜號轉網業務。不過,運營商的合作營業廳是否提供該服務,需要用戶向其客服熱線咨詢。
記者獲悉的大致流程為:用戶可攜帶有效身份證明及SIM卡,向攜入方提出轉入申請,攜入方系統向攜出方發出通知,5-8分鐘確認獲批後,攜入方與申請用戶簽訂入網協議。隨後,攜入方將免費發放新的SIM卡,但新卡要等到次日淩晨3點以後才能安裝使用,在此之前用戶仍可使用攜出方的網絡通話。
此外,用戶可在申請當日工作時間內撤銷申請,兩次號碼攜號轉網時間間隔至少為120天。如果申請失敗,用戶可首先向相關運營商咨詢或投訴,對電信運營企業投訴處理結果不滿意的,可向湖北省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進行申訴,申訴受理電話為027(12300)。
提醒
攜號轉網可能需更換手機
按照文件規定,只有本地移動手機能夠進行攜號轉網,無線上網卡則不能辦理攜號轉網業務。
需註意的是,轉網可能涉及到更換手機。希望轉網的用戶最好先了解轉向網絡的特點,考慮是否承擔換手機的成本。如移動、聯通的手機用戶攜原號碼轉入電信,必須使用CDMA制式手機;電信用戶攜號轉入移動、聯通,也可能涉及換手機。
轉網須註意短信接收問題
此前,天津、海南等地試點攜號轉網後,壹些轉網用戶無法收到銀行、證券等第三方發來的通知短信。業內表示,轉網用戶之所以收不到短信,是因為用戶雖然轉了網,第三方卻無法得知這壹情況,因此也就無法及時調整。
昨日,支付寶有關人士稱,用戶攜號轉網後,無須修改支付寶賬戶綁定手機。如用戶發現通知短信收不到,可直接撥打支付寶客服熱線95188,說明情況後,客服將協助更新運營商信息即可。
招商銀行客服人員回應說,攜號轉網初期可能會出現無法正常接收短信的情況,但後期肯定會恢復正常。客戶如遇到轉網後無法接收短信或驗證碼,可撥打招行客服熱線95555,轉人工服務後要求網銀團隊協助解決。
觀察
試點期轉網可能叫好不叫座
通信觀察人士項立剛表示,與3年前相比,2G主導的電信市場已經變成了2G/3G/4G***存的市場,消費者對資費的敏感度下降、運營商間的價格差別也在減小,攜號轉網在市場上的優點日趨減弱。
由於手機價格壹路走低,現在很多消費者擁有兩部或以上的手機,分別承擔通話和上網的功能,轉網積極性也不如以前高,因此可能出現“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此前,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報告曾提及,攜號轉網申請成功率不高的原因是運營商為避免用戶流失,通過技術手段人為設置各種門檻,阻止用戶攜出,或者通過小額補貼方式,使許多用戶被拒之門外。另外,由於運營商系統中實名制信息登記不準確,導致用戶攜號轉網申請被拒絕。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