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周刊文章1 20xx年X月X日晴
早上,我和恩玉的姐姐和恩妮的哥哥去逛街。買了很多東西,每份6份,買的東西分成18份,壹共花了34元30分。我和恩尼哥哥合資,我出17元,恩尼哥哥出17元30分。
女兒問我怎麽寫數學周記,老師讓我寫下我認為已經掌握牢固的,沒有掌握牢固的,以後要做的。我提醒她,數學周記不是語文日記。關鍵是把這壹周學到的東西寫出來,找出知識的要點和薄弱點,以及以後應該如何註意。鑒於妳在這次考試中的得與失,妳可以寫壹篇很好的周記,記錄妳到目前為止所學的內容。
然後我看了看女兒的試卷。我真的不想生氣。孩子都這麽大了,我看著錯誤也沒辦法,但還是忍住了(我夠啰嗦)。
題目不是不可能。我已經掌握了新學習的內容,但我在計算中壹直粗心大意。內容很簡單。我記得厘米、毫米、分米、米、公裏(千米)、噸、公斤之間的換算,但我總是在計算中出錯。19厘米+41厘米可以算50厘米5分。
附加問題是關於砍柴的。切割X截面需要多少分鐘,那麽切割Y截面需要多少分鐘?人家能算對,說剪的段落數比剪的次數多1,但是在壹個類似的更簡單的不是附加題的題目面前,她居然算錯了。更焦慮?
數學周記,讓她總結和復述之前學過的內容,然後對照數學試卷,找到壹題錯壹題的原因,記錄下來,寫下改正措施。
我強調壹下,周記是為了總結我們這壹周所學的東西,總結經驗教訓,保證以後不犯類似的漏題錯誤。
今天中午回到家,女兒興奮地對我說:爸爸,爸爸,我寫的數學周記最多,也是最好的壹篇!
妳看這孩子,數學不是語言。寫多寫少都沒關系。關鍵是要把學過的知識掌握牢固,改正粗心大意!
小學數學不能說難,也不能說簡單。雖然簡單,但這些都是基本的東西,不可或缺。在這裏,數字和代數是必須的東西。因為學過奧數,所以很小就接觸了數字和代數。有壹次,我在學習中遇到了壹個麻煩。我不會做壹道奧林匹克數學題。我苦苦思索,也找不到心中的標準答案。我在各方面都很焦慮,所以我想了壹個主意問我們的數學老師。我很緊張,深吸壹口氣,閉上眼睛,問老師走之前要做什麽!我急忙跑向老師,他正在收拾桌子。我笨拙地說,先生,我不明白壹個問題。請大家幫我解決!老師看了看我,毫不猶豫地接過書。他目光掃過問題,眉頭緊皺,略作思考。然後他淡定地從包裏拿出壹張扁扁的單行紙,拿出壹支筆。他給我列出了解題方法,壹邊仔細列舉壹邊認真告訴我。這個應該這樣算。這壹條錯了,那就錯了。他給了我壹個清晰的思路,讓我連連點頭。老師不僅讓我知道了這道題的解法,還讓我明白了壹個解決的辦法。書後面的問題對我來說更簡單,現在對我來說真的是小菜壹碟。說完,我壹遍又壹遍的感謝老師,說,太感謝老師了。考試的時候肯定會做。老師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為我高興。從此,我愛上了數學,愛上了思考。漸漸的,我學到的題越來越多,對數學越來越感興趣。其實學數學並不難。關鍵是找到訣竅,願意向周圍的人提問。只有這樣,妳的數學水平才能逐步提高。學數學不難,難的是如何進入數學的殿堂。
以前的課,我往往只關心自己的想法,認為講的話題越多越好,很少關心學生的想法和感受。慢慢的,我發現學生上課能聽懂,自己卻做不到。可怕的是,他們甚至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我壹直很困惑...
從20xx年開始,有壹種學習理論強烈地震撼了我,那就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不是由教師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和必要的學習資源獲得的。後來我才知道,我們現在提倡的很多新課程理念都是來自這個理論背景,這也讓我的困惑打開了。。因此,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教學改革的出發點,走出壹條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基於對上述問題的分析和理解,通過實踐,我得到了以下教學感悟:
1關註學生“預習”,淡化課堂筆記。
對於壹些通俗易懂的課,要提前讓學生預習,給他們壹個自主學習的機會;對於壹些概念強、思維能力高的課程,不要求學生預習。為什麽?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的預習就是把教材看壹遍,似乎已經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但是,他們在課堂上失去了研究問題的熱情;他們失去了思考問題時使用的數學思維方法;更令人遺憾的是,因為沒有完全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以失去了面對困難,直面困難的脾氣!
至於淡化課堂筆記,源於壹個現象——我發現記筆記記得好的同學,成績不壹定好。為什麽會這樣?因為只知道記筆記的學生,當老師讓他們思考下壹個問題的時候,他們往往還在記上壹個問題的筆記。.....這樣的學習,怎麽談得上思維的發展?
2新概念下的教學應該是什麽?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局限於接受、記憶、模仿和實踐。高中數學課程也要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註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放下權威,變以前的“以老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教學目標的設定也改變了壹貫的措辭:“使學生……”,體現了三級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師要心中永遠裝著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問題,選擇範例,成為學生的合作者、促進者和引導者,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人文精神,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和態度,形成正確健康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所以在教學中,我經常堅持這樣壹種做法:老師在課堂上盡量少說話,主要是為了給學生騰出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個性化地學習。正是因為有了學生的深度參與,我們才能達到過去以老師授課為主所達不到的效率。為什麽?這也可以從教學的本質是什麽來討論。
教學的本質是什麽?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是什麽?我們的老師現在會這麽說:教學是壹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等等。但問題是我們老師真的懂“導”這個詞嗎?我們的學生真的成為學習的主體了嗎?
3反思性教學勢在必行
能否在教學中取得上述滿意的效果,取決於教師觀念和教學方法的轉變。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這是壹件比較痛苦的事情,不會壹蹴而就。教師需要有極大的責任感、耐心和勇氣,用自己習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行為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訓練,更重要的是加強反思性教學,即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和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將教學經驗理論化的過程;促進教學觀念轉變的有力途徑(尤其是自我存在的內隱理論)。
4學生也要反思。
如果說教師反思是為了更好的教學,那麽學生反思是為了更好的學習,也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那麽,高中生如何反思呢?我在教學中總是帶著這個問題,思考每節課的教學設計,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如何反思?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從前輩和專家那裏汲取精華,尤其是對教學和老師的反思,給了我很多零散的想法,不斷思考,不斷實驗,不斷否定和修正,逐漸形成了壹套供高中生反思的做法。
4。1體現了什麽?
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反思什麽?我覺得大致可以分為:壹是要求學生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包括得失和效率;其次,要求學生反思活動所涉及的知識和形成過程,以及所涉及的數學思維方法;再次,要求學生反思活動中的相關問題,問題意義的理解過程,解決問題的思維,推理和運算的過程,語言的表達;最後,要求學生反思數學活動的結果。特別是做完題後,要及時反思,就是把自己的解題過程作為自己研究和思考的對象,從中得出結論。
4。2如何反思?
有些同學,壹上完課就忙著做數學作業,並沒有真正從整體上理解課堂內容。他們做題的時候,只是模仿,抄襲。他們要麽漏洞百出,要麽解題思路閉塞,方法低劣。很容易挫傷學生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學習效率。所以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前要反思。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學習態度、心情、意誌,比如自己的身心狀態。失敗了還能堅持嗎?遇到困難和復雜的問題能靜下心來嗎?有能力有信心解決嗎?以前見過還是有類似問題?需要復習和查閱哪些知識和技能;其次,我們應該不斷地監督自己。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後的反思。主要包括對解題結果的檢驗,對解題過程、思路、方法的回顧,對思維方法及涉及的相關問題的反思。
4。3反思習慣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反思效果,除了以上幾點,還必須註重科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要求學生寫反思日記是壹種很好的形式:
首先,要求學生每節課後寫壹篇反思性學習日記,讓學生超越認知層面,重新認識本節數學知識,督促學生形成反思習慣,檢查自我認知結構,補救薄弱環節。由於時間問題,無法及時記下或理解課堂的全部精髓,可以通過做筆記和做好善後工作來彌補。做好錯題分析和改錯,改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數學反思能力。
其次,寫反思日記是壹回事,如何達到更好的效果是另壹回事。教師本應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意識到寫反思日記的重要性,並註意隨時瀏覽,最好每天花5-10分鐘瀏覽。經過壹個階段,老師要做好督導工作,作為壹項作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個別指導,同時對學生的反思工作起到監督作用,直到形成自覺的習慣。
總之,作為壹線教師,只有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理念的內涵,才能更好地挑戰新教材的實施。
數學周刊第四章俗話說:考、考、考是老師的法寶;分,分,分是學生的命根子。雖然我現在才四年級,但是我已經參加了大大小小的很多考試。可以說是屢戰屢敗,每次都凱旋而歸,因為我學習好!但是這壹次,唉,馬失前蹄!
這次數學小考之前,我復習了壹下課本,自我感覺良好,就不想再復習了,甚至連課本都看膩了。幾天後,壹天下午,老師說:“下節課我們要進行壹次小測驗。請拿這堂課來復習。”看到別的同學都在讀,在背,我就拿出課本假裝看,但是我並沒有認真看,像蜻蜓壹樣,哈哈,太神奇了。
第二節課,老師發了卷子。乍壹看,問題太簡單了,我趕緊做完了。完了之後,我只是稍微檢查了壹下,就開始東張西望,心不在焉,直到下課鈴響。
幾天後,我幾乎忘記了考試。那天下午,數學老師拿著壹疊卷子走進教室,皺著眉頭不高興地說:“這次考試不理想。大家好好看看自己的分數吧。”我以為我考了高分,但是我壹看卷子,真的很驚訝:什麽?我考了才80分,不可能!八十分,這對我是前所未有的打擊。我從來沒有考得這麽差過。“嗚嗚!”當時我淚流滿面,把全班同學都逗笑了。
痛定思痛,擦幹眼淚後,我仔細檢查試卷,發現很多錯題都是我的粗心造成的。多麽粗心啊!
“驕者必敗”,現在我明白了這個道理。無論是大考還是小考,只有認真對待,才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星期天,我在姥姥家的時候,看到姥爺在本子上認真的寫著什麽,我就跑過去看。爺爺告訴我,“這是爺爺的水電天然氣的賬本,每兩個月記錄壹次。”
我翻了翻爺爺的賬本,翻到壹頁天然氣看到幾個數字,8月,3623,3585,38立方米,60。8塊錢,問了爺爺才知道:3623是8月天然氣表上的讀數,3585是6月表上的讀數,3623-3585 = 38立方米。即使算上6、7月份用的天然氣,每立方米氣也是1。6元,38 * 1。6=60。8塊錢,這樣我就知道6、7月份天然氣多少錢了。
水電也是爺爺說了算。爺爺記賬用的是數學中最基本的減法和乘法,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
數學周刊6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周末作業。寫作,很不幸,我遇到了壹個難題。我想了很久,沒想出辦法。這個問題是這樣的:
五名裁判給壹名體操運動員打分,除去壹個最高分和壹個最低分,平均分是X 58去掉壹個最低分,平均分X xx除去壹個最高分,平均分是X 4x。運動員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有什麽區別?
我看到了,心想:這個問題真難!如何獲得最高分和最低分?
就在我撓頭的時候,父親打來了電話。我跟他說了這個問題。他說:“先找出沒有最高分的總分是多少,再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公式:x 4xx4-x 58x3 = x 1(分鐘)。然後找出沒有最低分的總分,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公式:X XXX 4-X X 58x3 = X X(分)最後,聽了爸爸的解答,我真的覺得這個問題變得簡單了。我算出來後想:做題要講求技巧,不能死記硬背,否則就像Steen說的:“在數學定理的評價中,審美標準比邏輯標準和實用標準更重要:在數學思想的評價中,美雅比例是否嚴謹正確,比是否有用重要得多。"
後來我用五年級下冊學過的知識——質因數分解來查這個問題,結果完全壹樣。
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比誰都開心。我也明白了壹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
數學每周筆記7月20日星期三將是晴天。
這周在學校學了統計學,覺得很有意思!回到家,我和我媽查了壹下20xx的電費,得到了以下統計數據:(略)
我發現:
(1)7-8月用電量最高,因為是夏天,家裏開著空調,所以用電量高。
(2)11 ~ 12這幾個月用電量少,因為是冬天。
通過這個統計,我知道我以後要省電了。因為如果不省電,就會造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