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先民與羊有著特殊的關系 ,他們視羊為神,將其視為重要的精神文化載體。對藏族民俗文化中的羊的分析 ,可以揭示藏族文化的***性和個性 (林繼富)。
苯教傳說藏區的第壹頭羊——神羊拉哇泊欽——是根據創始祖什巴葉曼欽波的意願創造出來的。藏羊與藏族的靈魂不滅傳說思想密切相關, “獻羊”就昭示藏族民眾對豐衣足食的期望和渴求,對自己守護神所獻神羊,經過清水洗禮、煨桑誦經後不能剪毛、不能屠宰直到老死。遇到重大節日,藏族家庭會在自家門框上放置壹只纏有五色羊毛的羊頭作為驅災消攘的門神來膜拜。而在招魂、驅鬼等儀式中,藏族常將羊的頭骨常常被作為法器寶物使用,認為羊頭具有招回靈魂 、驅除妖魔、鎮壓邪惡的功用。在藏族古代葬俗中,羊又在引渡死者靈魂進入天國時扮演兩種角色:為死者贖身和為靈魂引路。
在藏族民間語義中,古代藏族稱羊或“山羊 ”為“央”,意思是吉祥。藏文詞義中以羊為神脈胳十分清楚:即羊神(山神)---祖先神(部族稱號 、保護神名 、贊普名號)---央(善神吉利 、美好)。藏族民間語義中保存了諸多原始羊文化的思想內涵 ,為客觀 、公正評價羊文化在我省宗教學、文化學、美學、民俗學上的功用和地位提供了可靠保證。
青海農區信奉佛教、道教的各族群眾,在農歷七月選吉日辦“插箭節”,以村寨為單位祭祀壹方山神。人們在山尖上用方木制作圍欄,欄內置放木桿上端削成簇狀的木箭、樹枝和木制大刀、長矛等,纏經幡,掛羊毛,祈禱吉祥如意,和諧永在。
青海民間還以羊油為主要原料,做成手工蠟燭娛神娛人。舊時,西寧兵部街有壹楊蠟匠,專營壹斤多重的敬神大蠟,呈三角形,蠟桿長九寸,曝曬不化,可點燃三天三夜。
二、民俗
藏族婚俗,男方第壹次到女家時,會讓小夥子吃煮熟的羊脖子,通過觀察他吃肉的技巧,來考驗其耐心和毅力,從而來衡量是否會過日子。在壹些地方,漢族騎馬到藏族老朋友家做客時,藏家婦女就會悄悄地用羊毛編織精致的馬韁繩,客人離開時,她們會拉住馬換上新韁繩,寓意為連接起朋友之間的友誼,因此馬韁繩又是漢藏友誼的紐帶。
循化、化隆壹帶,藏族幼兒周歲宴時,請娘家人坐上席,敬羊胸叉。河湟地區壹些地方,則在定親時,專門將羊圈打掃幹凈鋪草待客,即取吉祥之意。這壹代的回族、撒拉族從提親到定親,講究送藏羊肉方子,齋月則用羊方子做“開齋禮”。撒拉族把送彩禮叫行“麥海勒”,其慣常做法是送羊4只。回族在新媳婦生育時念喜經,做“阿給依”——生男兒要宰羊2只,生女孩宰羊1只以示慶賀。
河湟地區,漢族定親或送禮時,也專門將羊肉方子、禮酒等壹並擺上大紅面櫃,以示吉祥,喜慶待客更少不了羊肉。新娘上馬時要背日月寶鏡,鏡為銅質圓形,前月後日,用羊毛紅頭繩穿過,此俗相傳為文成公主所留,意為安慰女兒遠嫁,表示陰陽相合。長輩去世後,姑娘女婿還要給亡靈敬獻全羊壹只,意取孝心、吉祥之意。
土族娶親,男方帶壹羊腔子送到女家,傍晚,迎親者再將壹只白母羊送到女家作為姑娘的替身後,才能娶親。土族待客席用的“麻哈方子”,是將煮熟的大塊羊肉盛於盤中,肉上插刀子,刀柄上拴壹撮白羊毛,以示祖先遊牧來歷。
蒙古族娶親時女方設全羊席,新郎要將煮熟的羊脖子從中掰開,以檢驗其智力和體力,稱“飲布渾察爾”,食時,只用小刀以考驗其技巧。新娘娶到後,新人要手拿羊肩胛骨交拜天地,新婚3天內,新人皆吃羊脖子,象征夫妻關系堅固難分。待小孩到3歲時行 “剪發禮”——送羊給小孩並成為其永久財產。
西寧舊時新婚,姑娘出嫁陪贈品中以有壹對大紅羊皮箱為榮。這種羊皮箱選用囫圇無孔、平整大方的上等藏羊皮整張制成,線條平整細致,棱角分明,搬運輕巧,結實耐用。
用藏羊腓骨精心制作的旱煙桿,俗稱“羊腳巴”,壹頭包以銀或銅煙殼,壹頭再安上配套的煙嘴,用久後其內管被煙熏成咖啡色,油光鋥亮,不僅能有效過濾尼古丁,也是民間把玩的工藝品。民間多用完整的公羊頭骨做成工藝品,取吉祥、祛禍、避邪,今已普及。
三、服飾
藏羊皮衣及毛織品是高原各民族取暖禦寒的生活必需品之壹,素以貨真價實、質好耐用著稱。《史記·夏本紀》有雲“織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序”,意即繳納毛布(褐子)和皮革的有昆侖、析支、渠搜等處,這些地方都在黃河上遊青海境內。
藏羊皮毛制成的服飾種類十分繁多。僅皮衣,就有反縫孕大領、光板皮成衣、五碰頭、銀釘卯等;就質材說,有毛密、板厚、絨大、輕巧的秋板,防紫外線、防寒防熱、不怕日曬雨淋的生鞣秋板,皮質柔軟、纖維緊密、富於彈力的藏式生鞣皮板,穿著莊重大方、雍容華貴九道彎的黑白羔皮;就民族風格說,有維吾爾族、回族喜愛的前袢形、虎搭爪,藏族喜愛的藏式大領皮襖、藏式袢襖、藏式坎肩、尕半長、嘟嚕皮褂、斜打壹桿旗,漢族的反縫皮衣、對襟坎肩、長袍、大衣等;蒙藏族風格的帳房皮貨是西寧皮貨的獨特產品,其圖案大方明朗、寓意豐富,還有做工精巧、技藝高超的大廳帷幔皮貨,色彩鮮艷、動感強烈,內涵豐富,將皮草與刺繡相結合,張掛於家中佛堂、客廳、堂屋等顯要之處以視其富足。牛羊毛織造的毛褐子、毛氆氌壹直是我省的傳統產品,玉樹所產的毛氆氌久享盛譽。
四、飲食
青海冬長夏短,群眾十分看重郊遊,舊時每逢三月三,人們就會攜親友、牽活羊、沐浴三春艷陽,這也是青海現代茶園的來由。
西寧民諺說:“七月二十二,羊肉糊茄兒”,是日,人們絕早給財神趙公元帥上香,晚上吃“羊肉糊茄”和羊腸面,祈願財運長久。還有“過冬至,宰聾子”之說,“聾子”,即羊,仍取吉祥、安康之意。
被譽為是“餐中之尊”全羊席,蒙古族將其稱為“烏察”,做法是先將羊胴體卸為大塊,煮半熟後連成整羊爬臥之狀置於大盤,先請客人觀賞,而後再行食用。
以胴體為主要原料的青海系列藏羊飲食,不僅影響大西北,而且蜚聲中外。其中的手抓羊肉,因其肉質細嫩無腥膻味,醇香可口而聞名遐邇。藏族以吃剛煮熟的肉為快事,稱“開鍋肉”,食時壹手抓肉壹手拿刀,通過割、挖、剔、片等刀法將骨頭刮得凈光;回、撒拉族煮吃手抓時,在湯中不放佐料,以白條肉為上品,瞅準火候出鍋,食時再撒上椒鹽,則清香可口,風味自成;漢族吃手抓羊肉,多在煮好的肉中復放其他佐料爆炒,再醮以油潑辣子、陳醋,肉味香辣可口,令人食欲大增。
西寧飲馬街“集賢館”的羊肉泡饃,肉爛、湯鮮、味美。其做法是將精選的頭等羯羊配以各種調料後裝入布袋,每天下午下鍋煮肉,用硬面將鍋縫糊嚴,晚上八九點撈出,剔骨後在案板上攤平,壓以木板,上置重石,到次日才切為方塊,入盤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