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房四寶”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
2、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
3、筆墨紙硯:指毛筆、黑墨、宣紙、硯臺。
結構:偏正式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筆、墨、紙、硯。
示例:“天子被逼不過,只得命取紙筆。婢子隨即捧過文房四寶。”(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壹回)
典出:“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玩君與予。”(宋·梅堯臣《再和潘歙州紙硯》)
擴展:舊時對紙、墨、筆、硯四種文具的統稱。硯臺,別名潤色先生,文房四寶中能傳世最久的壹寶。文房謂書房。
北宋蘇易簡著《文房四譜》,壹名《文房四寶譜》,敘述這四種文具的品類和故實等。這些文具,制作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歷代都有著名的制品和藝人。
如安徽涇縣(原屬寧國府,產紙以府治宣城為名)的宣紙,歙縣(原徽州府治)的徽墨,浙江吳興(原為湖州府治)的湖筆,安徽涇縣(原屬寧國府,產筆以府治宣城為名)的宣筆,廣東高要(原為肇慶府治,古名端州)的端硯,以及與端硯齊名的有甘肅省的洮硯、歙縣(原歙州府治)的歙硯。
擴展資料
1、宣筆
毛筆的歷史更為悠久,秦朝之前各地對毛筆的叫法不壹,楚國稱毛筆謂“聿“(籲),燕國稱筆謂“弗”,秦朝統壹中國後實行“書同文”,毛筆才有了統壹的名稱。宣筆可以說是毛筆的起源。因為很久以前宣城就有“毛穎之技先天下”之說。
關於宣筆的由來,自古就有蒙恬造筆說法。唐代韓愈所著《毛穎傳》記載,公元前223年,秦將蒙恬率軍南征伐楚,行至中山地區(即宣城境內),具體方位有兩種說法,
壹說中山在今宣城市宣州區和涇縣壹帶;另壹說中山在今江蘇省溧水縣境內。據《元和郡縣誌》二十八卷記載,中山在宣州溧水縣東南十五裏處,因唐宋時期宣州府地域廣泛,溧水縣屬宣州管轄。
蒙恬發現中山兔肥毛長,質地最佳,於是以竹管為筆桿,兔毛(又稱紫毫)為筆頭制作毛筆,世人稱“蒙恬筆”,為宣筆的鼻祖。
關於蒙恬造筆之說,史界有爭議。據考證,秦之前已有毛筆。如1954年在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戰國墓就出土了楚國毛筆,該筆長462.5px,直徑10px,筆鋒長62.5px;筆桿系竹制,筆頭為兔箭毛,與蒙恬筆的區別為該筆用傳統的夾纏法固定筆頭,即將筆頭夾在劃為四片的竹桿頭上,以麻絲夾纏,並塗上漆汁。
從這裏可以看出,蒙恬並不是毛筆的發明者,而是對毛筆的制作進行了歷史性改良。即將筆桿壹端鏤空做成筆腔,再將筆頭置入腔內,這樣制出來的毛筆與夾纏法制出來的毛筆相比有三大優點;壹是筆頭整體固定在筆腔內,可以長期保持渾圓狀態,利於書寫;二是筆頭可以保持端正的位置;三是更具有穩定感。所以毛筆至今壹直延續蒙恬創制的筆腔式樣不變。
古代毛筆與現代毛筆還有壹個區別,就是古代毛筆為了便於人們別在頭發或冠巾上隨身攜帶而將筆尾部削尖,因此古人有“簪筆”之說。
自秦到唐宋制筆主要集中在宣城,並與宣紙壹起長期被列為“貢品”。宣筆的制作壹向以選料嚴格,精工細作著稱。
據考證,制作上乘的宣筆所用之兔毛應為秋天所捕獲的長年在山澗野外專吃野竹之葉,專飲山泉之水的成年雄性毛兔之毛,而且只能選其脊背上壹小撮黑色彈性極強的雙箭毛。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取之不易。只有這樣的兔毛所制成的毛筆才能達到尖、齊、圓、銳的要求,也才能被書畫大家視之為“掌上明珠”,稱之為“珍寶”。
所謂尖、齊、圓、鍵是這樣的含義;
尖:筆鋒要尖如錐狀,功用為利於書寫鉤、捺等筆畫;
齊:筆毛鋪開後,鋒毛平齊,功用為利於吐墨均勻;
圓:筆根為圓柱體,圓潤飽滿,覆蓋之毛均勻,功用為書寫時流利而不開叉。
鍵:筆鋒在書寫繪畫時有彈性,能顯現筆力。
兔毛(紫毫)之珍貴,有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紫毫筆》詩為證: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州之人采為筆,千萬毫中揀壹毫,每年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
兔毛(紫毫)之珍貴更有唐律為證。唐律中把“宣筆”列為“貢品”,並作出“歲貢青毫六兩、紫毫三兩”之明確數量規定。用兩為計量單位,且只有六兩和三兩在唐律所列出的“貢品”中可能是僅此壹項。
歷代文人雅士盛贊宣筆。以詩詞歌賦來表達自己對宣筆向往,或表達使用宣筆的感受,或表達從朋友處獲得宣筆的激動心情。
以大書法家黃山谷《謝送宣城筆》詩為例,詩人寫道:
“宣城變樣蹲雞距,諸葛名家捋鼠須,壹束喜從公處得,千金求買市中無”。從該詩的三四兩句可看出當時宣筆的代表作——諸葛筆只能從朋友處獲得饋贈,即使花上千金,在市面上也買不到,用如今的話說,諸葛筆是特供品。
當代書畫大師劉海粟先生盛贊宣筆,隨書“宣筆縱橫,蟬蛻龍變”八個大字贈與涇縣宣筆廠,並親自監制蓮蓬鬥筆。
自秦到唐宋,宣城制筆名家輩出,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諸葛氏。史料記載其家族大多操持此業,所制之筆均為東晉和唐代大書法家王羲之,柳公權等購用的寶品,此二人均向諸葛氏寫過“求筆帖”求筆,或贈友或自用。古人贊譽這種諸葛筆為“硬軟適人手,百管不差壹”。
宣筆歷史上也與許多名人有故事。僅舉兩個成語故事,其中的主人公與宣城有密切關系。壹則為“夢筆生花”。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李白才華橫逸,壹輩子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為什麽呢?據說李白小時侯,曾夢見所用的筆頭生花,醒後便文思敏銳,以鬥酒詩白篇之豪氣聞名天下,人稱“詩仙”。酒喝多了,朦朦朧朧中都能作詩。
另壹則為“江郎才盡”。《夢求註》記載,南北朝有壹個人名叫江淹,其年少時曾夢見壹人送給他壹枝五色筆,其人自稱郭璞。江淹從此以文章聞名天下,但此事不見史傳。
雖送筆無記載,但還筆卻有記載。據《南史·江淹傳》記載:江淹曾夜宿冶亭,夢壹老人,自稱郭璞,他對江淹說,我有壹支筆在妳手中,已用了多年,現該還給我了。江淹便從懷中取出五色筆還給老人。從此,江淹便才思衰竭,再無美文佳句傳世。“江郎才盡”就成為人們才情文思衰退的代稱。
到了元代,宣筆因統治者的輕視,再加上當時宣城壹帶戰事頻繁,筆工紛紛南流避難,宣筆隨即被湖筆取代,這種局面直至改革開放後才得以改變。
2、湖筆
湖筆的產地在浙江吳興縣善璉鎮。湖筆選料講究,工藝精細,品種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細的如繡花針,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點。
尖:指筆鋒尖如錐狀;齊:筆鋒撮平後,齊如刀切;
圓:筆頭圓渾飽滿;健:筆鋒挺立,富有彈性。
湖筆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類;
按大小規格,又可分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種。湖筆,又稱“湖穎”。
穎是指筆鋒尖端壹段整齊透亮的部分,筆工們稱為“黑子”,這是湖筆最大的特點。這種筆蘸黑後,筆鋒仍是尖形,把它鋪開,內外之毛整齊而無短長。
這壹帶的山羊,每只平均只出三兩筆料毛,有鋒穎的也只有六錢。壹支湖筆,筆頭上的每壹根具有鋒穎的毛都是在無數粗細、長短、軟硬、曲直、圓扁的羊毛中挑選出來,具有尖圓齊健,毫細出鋒,毛純耐用的優點。
“黑子”的深淺,體現鋒穎的長短。湖筆壹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善璉湖筆的成名,與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有密切關系。號稱“日書萬字”的湖州人趙孟頫,他對當地湖筆制作技藝,十分關心和重視。
據《湖州府誌》載:他曾要人制筆,壹管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這種嚴格的質量要求,壹直流傳至今。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壹筆”和“毫雖輕,功甚重”來形容制筆技藝之精細和繁復。湖筆具備尖、齊、圓、健的特點,稱為湖筆的“四德”,所以有“毛穎之技甲天下”之說。
湖筆:亦稱湖穎,是“文房四寶”之壹,被譽為“筆中之冠”。中國的毛筆,起源甚早,而“湖筆”之聞名於世,當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國以宣筆為最有名氣。蘇東坡、柳公權都喜歡用宣州筆;元以後,宣筆逐漸為湖筆所取代。
據《湖州府誌》記載:“元時馮慶科、陸文寶制筆,其鄉習而精之,故湖筆名於世。”“湖州馮筆妙無倫,還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揮翰手,不嫌索價如珍珠。”人們願以千金重價求買湖筆,足見其聲譽卓著。湖筆的故鄉在浙江湖州的善璉鎮,相傳秦大將蒙恬“用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外衣)”發明了毛筆。
後蒙恬曾居湖州善璉改良毛筆,采兔羊之毫,“納穎於管”,制成後人所稱之“湖筆”。改制湖筆成功後,便將技藝傳給善璉百姓,使之當地幾乎家家出筆工,戶戶會制筆。2000多年的歷史,漢、晉、隋、唐、宋、元時期及當代筆工各領風騷,湖筆已深深融入了這塊土地。
因此善璉建有蒙恬廟供之。蒙恬去世後,善璉筆工不忘筆祖恩惠,捐銀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又稱蒙溪。每當蒙恬和筆娘娘生日(相傳為農歷3月16日和9月16日)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千百年來,在善璉集會膜拜筆祖,企盼筆業興旺,這類民俗活動壹直沿續著。
湖筆又稱“湖穎”,這是它的最大特點。所謂“穎”,就是指筆頭尖端有壹段整齊而透明的鋒穎,業內人稱之為“黑子”。“黑子”的深淺,就是鋒穎的長短,這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並、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壹毫”和“毫雖輕,功甚重”來形容制筆技藝的精細和復雜,所以有“毛穎之技甲天下”之說。
湖筆的成名,與元朝大書畫家趙孟頫有關,他對當地的湖筆制作技藝,十分關心和重視,據《湖州府誌》記載:他曾要人替他制筆,即使壹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要求非常嚴格,這種嚴格的質量要求,壹直流傳至今。現發展有羊毫、兼毫、紫毫、狼毫四大類、近三百個品種。1983年鄧穎超副委員長訪問日本,曾帶數百套湖筆作禮品贈送給日本朋友。
3、徽墨
徽墨產於徽州地區的屯溪、歙縣、績溪等地。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徽墨以松為基本原料,滲入20多種其他原料,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澤黑潤、堅而有光、入紙不暈、經久不褪、馨香濃郁及防腐防蛀等特點,宜書宜畫。高檔徽墨有超頂漆煙、桐油煙、特級松煙等。
徽墨的生產始於南唐。創制人是奚超、奚廷父子。唐中葉至唐未,由於藩鎮之亂,連年征戰,大量的人口和經濟重心南移,奚氏壹家由河北易水(今易縣)南遷,為黃山白嶽之奇和練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
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時得皖南的古松為原料,又改進了搗松、和膠等技術,終於創制出“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經久不褪,香味濃郁的佳墨。南唐後主李煜,雅愛書法繪事,將召奚廷擔任墨務官,井賜給“國姓”的獎勵。於是,奚氏全家壹變而為李氏。李廷成為古今墨家的宗師。宋宣和年間,就出現了“黃金易得,李墨難求”的局面。
宋時,隨著制裏亞的繁榮,形成了“徽人家傳戶習”以及“新安人例工制墨”的盛況。黟縣的張遇、黃山的沈桂、歙州的潘谷、新安的吳滋,等等,都是十到十壹世紀制墨業的著名人物。
張遇是油煙墨的創始人,以制“供禦墨”聞名於世,其“龍香劑”為歷代收藏家追來的瑰寶;沈以占松煤用脂、漆滓燒之,得煙極黑,名為漆煙,人稱其墨“十年如石,壹點如漆”;吳磁所造之墨的妙處在於“滓不留硯”,曾得宋孝宗犒賞緡線二萬的獎勵。
風靡壹時的制墨高手潘谷,被世人譽為“墨仙”。他制的“松丸”、“狻猊”等墨品,具有“香徹肌骨,磨研至盡,而香不衰”的優點,被稱為“墨中神品”,他晚年不幸落水溺死後,蘇東坡寫下“壹如入海尋李白,空看人間畫墨仙”的詩句悼念他。
4、宣紙
宣紙因產於古宣州而得名。有壹千多年的歷史,宣紙生產主要集中在涇縣。宣紙因質地細薄、棉韌、潔白、緊密而著稱於世。 以耐老化、拉力強及不變色為最大特色,有“千年壽紙”之稱。紅星牌宣紙獲全國著名品牌。
宣紙宣筆產於涇縣,至今已有壹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史籍對宣紙的記載,最早見於唐。唐乾符年間,書畫評論家張彥遠著《歷代名畫淚》中雲;“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臘之,以備摹寫。”這說明唐代造紙術已頗發達,並開始把宣紙用於書畫了,但制作水平尚不高,仍需“用法臘之”,方可“摹寫”。
另據《舊唐書》記載,唐天寶二年(公元七四三年),江西、四川、皖南、浙東都產紙進貢,宣城郡壹地獻紙尤為精美。到南唐時,後主李煜監制的澄心堂紙。“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落光潤,冠於壹時”,可謂是宣紙中之精品。宋代大畫家李伯時,曾用澄心堂紙畫了壹幅《五馬圖》,流芳百世。
5、歙硯
我國四大名硯之壹。因取石於古歙州(今歙縣)的龍尾山,故稱“歙硯”。歙硯已有壹千二百多年歷史。歙硯石質堅韌,具有下墨快、不損筆鋒、墨水不涸、洗之易凈等特點,其中“堅潤”二字體現了歙硯的特色。歙硯的品種繁多,其中以羅紋、眉子為上品。
歙硯始於唐開元年間。據五代陶谷《情異錄》記載,唐開元二年,玄宗賜給宰相張文蔚、楊沙等人的“龍鱗月硯”,就是歙州產的壹種較為名貴的金星硯。可見,歙硯的傳世至少有壹千二百余年了。
由於歙硯石包青瑩,紋理縝密,堅潤如玉,磨墨無聲,深得南唐元宗李景的喜愛,故在歙州設置了硯務,並把硯工高手李少微招為硯務官;專理制硯事宜。南唐後主李煜稱澄心堂紙、李廷墨、龍尾棗心硯為天下之冠,使歙硯聲名益振。
五代末,江南戰亂,硯坑淹沒,制硯業日趨衰落。直到宋朝景年間,校理錢芝到歙縣任職,遣人找到了被淹沒的硯坑,便采取措施,疏浚溪流,石乃復出,制硯業重又興起。以後嘉祐年間,再次征民工開掘。於是,歙硯生產又壹次呈現繁榮景象,精品不斷問世,並湧現出以周全為代表的壹批雕硯高手。
在此期間,壹些論述領硯的專著,如《歙州硯譜》、《歙硯說》、《歙石辨》也相繼刊印。如今,在安徽省博物館內,尚保存著壹批解放後出土的宋代歙硯,其石質堅潤細密,雕琢古樸雅潔,了無繁縟之飾,看後令人爽心悅目。
歙石的地質年代後屬震旦紀,距今十億年,是壹種泥質粘板巖,廣東端石的地質年代為泥盆紀,距今四億年,是壹種泥質變質疑灰巖。歙石的平均硬度,為四度左右,比端石高零點五度。由於歙石堅潤,故有“多年宿墨,壹濯即瑩”的優點,為端石所不及。歷史上,贊美歙硯的詩文甚多。
如北宋書法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都對歙硯作過極高的評價。蘇軾有首詩雲:“羅細無效角浪平,米丸犀壁浦雲泓,午窗睡起人初靜,時聽西風拉瑟聲。”
同見詩人對歙硯迷戀的程度了。曾任端明殿學士的書法家蔡襄,偶得壹方歙硯後喜吟道:“玉質純蒼理致精。鋒芒都盡墨無聲,相如聞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把保歙硯比擬為價值連城的和氏璧,這足以說明壹方精品聯現是何其珍貴而難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