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文言文李是吾家果

文言文李是吾家果

1. 李是吾家果 花亦吾家花文言翻譯

李子是我本家的果子,李花也是我本家的花。

出自清代人李漁所撰寫的《閑情偶寄·李》

清代人李漁所撰寫的《閑情偶寄》,是養生學的經典著作。它***包括《詞曲部》、《演習部》、《聲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飲饌部》、《種植部》、《頤養部》等八個部分,論述了戲曲、歌舞、服飾、修容、園林、建築、花卉、器玩、頤養、飲食等藝術和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闡發了自己的主張,內容極為豐富。其中,《頤養部》總論養生,是壹篇重要的養生文獻。

李漁(1611-1680),原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後改號笠翁,還常署名隨庵主人。壹生跨明清兩代,飽受戰亂之苦。中年家道中落,靠賣詩文和帶領家庭劇團到處演戲維持生計。壹生著述頗豐,主要有《笠翁壹家言全集》、《閑情偶寄》、《笠翁十種曲》、《十二樓》、《無聲戲》等。有人認為長篇小說《回文傳》、《肉蒲團》也可能出自他的手筆。

2. 若仙李之盤根,則又與靈椿比壽翻譯

原文:若仙李之盤根,則又與靈椿比壽。

參考譯文:像仙境中的李樹壹樣盤根錯節,就可以同有靈性的椿樹的壽命相比了。

原文出自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之《種植部●李》:

原文

李是吾家果,花亦吾家花,當以私愛嬖之,然不敢也。唐有天下,此樹未聞得封。天子未嘗私庇,況庶人乎?以公道論之可已。與桃齊名,同作花中領袖,然而桃色可變,李色不可變也。“邦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邦無道,至死不變,強哉嬌!”自有此花以來,未聞稍易其色,始終壹操,涅而不淄,是誠吾家物也。至有稍變其色,冒為壹宗,而此類不收,仍加壹字以示別者,則郁李是也。李樹較桃為耐久,逾三十年始老,枝雖枯而子仍不細,以得於天者獨厚,又能甘淡守素,未嘗以色媚人也。若仙李之盤根,則又與靈椿比壽。我欲繩武而不能,以著述永年而已矣。

參考譯文

李子是我本家的果子,李花也是我本家的花,本應當對它有所偏愛,但是我不敢。李唐王朝擁有天下時,都沒聽說這種樹得到什麽封號。連天子都沒有私下庇護它,何況我這樣的老百姓呢?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評論它就可以了。李花和桃花齊名,都是花中的領袖,但是桃花的顏色可以變化,李花的顏色卻不可以改變。“國家治理得好,不改變困頓時的節操,這是真正的強硬;國家治理不好,到死也不改變節操,這也是真正的強硬。”自從有這種花以來,就沒聽說花的顏色有壹點改變,始終如壹,嚴守節操,受到汙染也不會變黑,這真是我們李家的成員啊!至於顏色稍有壹點變化,冒充是同壹宗族,卻沒被這壹家族接受,就給它加上壹個字以示區別的,就是郁李。李樹比桃樹更能耐久,年過三十才開始變老,即使老得樹枝枯萎了,果實仍然很豐滿。這是因為它得天獨厚,又能夠甘於淡泊,沒有用姿色取媚於人。像仙境中的李樹壹樣盤根錯節,就可以同有靈性的椿樹的壽命相比了。我想繼承它的品質卻做不到,只有通過寫文章來使這些品質得以長久流傳下去了。

3. 顧履識家文言文翻譯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經常在門外懸掛鞋子作為標誌。壹天他出門,到了中午,忽然下起暴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進來。到了接近傍晚的時候,他回到家,卻沒有看見鞋子,驚訝地問:“我家搬走了嗎?”他來回走動卻不進去。他的妻子看見了他,說:“這是妳的家,為什麽不進屋呢?”愚蠢的人說:“門口沒有掛鞋子,這就不是我家。”妻子說:“妳難道不認識我了?”愚蠢的人仔細察看了他的妻子,這才恍然大悟。

顧履識家,也稱不識自家。形容極度愚昧,不會靈活轉化的人。

原文:曩有愚者,常於戶外縣履為誌。壹日出戶,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歸,不見履,訝曰:“吾家徙乎?”徘徊不進。妻見而怪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毋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識吾?”愚者審視之,乃悟。

4. 姚弋仲文言文翻譯 閱讀答案

姚弋仲,南安赤亭羌族人。年少就英武堅毅,不謀劃經營產業,只把收容貧苦撫恤孤弱作為要務,大家都既敬畏他又親近他。永嘉年動亂,向東遷徙到榆眉,用布包著嬰兒背在背上跟從他遷徙的戎夏等民族的民眾有幾萬人,自稱護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風公。劉曜平定陳安的時候,讓姚弋仲做平西將軍,封為平襄公,把他分封到隴上。等到石季龍攻下上邽,姚弋仲勸說他說:“您手中擁有十萬兵眾,正是施行權力制定策略的時候。隴上有很多英雄豪傑,秦地的民風勇猛剽悍,即使是治理策略隆正他們也遲後順服,如果是治理策略不正他們會先期反叛,應該遷徙隴上的豪俊,使它的核心力量空虛,借此來加強京城的力量。”石季龍采納了這個意見,奏報石勒讓姚弋仲代理安西都督、六夷左都督。後來晉豫州刺史祖約來投奔石勒,石勒依禮優厚的對待他,姚弋仲呈上奏章說:“祖約為害晉朝,逼死太後,對國君不忠,可是您寵幸他,我擔心奸邪之風,禍亂的萌發,這是它的開始啊。”石勒認為他的意見很好,後最終殺死了祖約。石勒死了以後,石季龍掌權,想起姚弋仲的話,就將秦、雍等地的豪俊遷徙到關東。等到石季龍廢掉石弘自己稱王,姚弋仲借口生病不去朝賀。石季龍多次召見,才赴朝,臉色嚴厲地對石季龍說:“為什麽石勒握住妳的手臂把石弘托付給妳,妳接受托付竟然反過來要篡奪王位呢?”石季龍畏忌他的剛強正直,因而沒有責怪他。遷任持節、十郡六夷大都督、冠軍大將軍。性格清正儉樸,為人耿直,不修飾自己的官儀,多次呈上正直的言論,沒有什麽顧忌的,石季龍非常器重他。朝廷裏面重大的議決,他沒有不參與決斷的,公卿也畏忌他而推重他放低自己的身份。武城左尉,是石季龍寵幸的姬妾的弟弟,曾經侵擾他的衙署,姚弋仲逮捕了他,列舉他欺壓威脅的情狀,下令叫手下人殺了他。左尉叩頭謝罪,頭都流血了,手下人也諫勸,才沒有殺他。他的剛正、堅毅,都是像這之類的。石季龍末年,反叛的太子侍衛梁犢在滎陽打敗李農,石季龍非常恐懼,快馬急招姚弋仲。姚弋仲率領他的部屬八千多人駐紮在南郊,自己輕騎趕到鄴。當時石季龍病了,不能及時召見姚弋仲,屬下把他帶到領軍省,賞給他自己吃的精美食物。姚弋仲發火不吃,說:“召見我討伐叛賊,難道是來討食物的嗎?我不知道皇上是死是活,如果讓我見壹面,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憾。”屬下把這話告訴了石季龍,才引他去覲見。姚弋仲責備石季龍說:“妳的兒子死了才開始發愁吧?竟然愁到生病的地步。兒子小的時候沒有讓品行端正的人好好輔佐,以致讓他們自己殘殺。妳的兒子自己也有過失,責求他的手下過於嚴厲,所以反叛了。妳長期生病,所立的兒子又小,如果不勤查,天下壹定會亂。應當憂慮這個,不要煩勞擔心叛賊了。梁犢等人因為有想要回到故地的想法,所以壹起做了奸邪的叛賊,所做的事兇殘狠毒,這是註定會被擒獲的。我請求以死效命做壹回前鋒,讓我壹舉而結束叛亂。”姚弋仲性情率直,習慣對別人無論地位高下都用妳稱呼,石季龍寬容他也不責備他,在座上就拜授他使持節、侍中、征西大將軍,賜給他鎧甲戰馬。姚弋仲說:“妳看老羌我可以擊潰叛賊還是不能?”於是在庭中披上鎧甲跨上戰馬,鞭馬向南奔馳,沒有辭別就出門了,於是消滅了梁犢。因為功勛加封可以持劍步行上殿,進朝堂後不用趨行,晉封西平郡公。姚弋仲有四十二個兒子,常常告誡兒子們說:“我本來是因為晉朝大亂,石家對我很仁厚,所以想要討伐他們的奸臣賊子來報答他們的恩德。如今石家已經被消滅,中原沒有領主,自古以來沒有戎狄作天子的。我死後,妳們就歸順晉朝,壹定要竭盡為臣的節義,不要做不道義的事情。”於是派遣使者前往請求歸降。永和八年,去世,時年七十三歲。9

答案B.修:修飾,裝飾

10

答案C.(①寫遷徙;④表現其剛正:其剛直不回,皆此類也。)

11.

答案C.(“姚弋仲責備石季龍苛責下人”有誤,“苛責下人”是石季龍兒子的過失,是梁犢反叛的原因。)

12.

參考答案(1)石季龍忌憚他的剛強正直,因而沒有責怪他。(“強”、“而”、賓語前置各1分)(2)我不知道皇上是死是活,如果能見上壹面,即使死去也沒有遺憾。(“壹見”“雖”“恨”各1分)(3)(姚弋仲)於是在庭中披上鎧甲跨上戰馬,鞭馬向南奔馳。(“貫”“策”“南”各1分。)

5. 文言文陶靖節在家,郡將候陶,值其酒熟

是只要翻譯妳摘錄的這部分嗎?

譯文:

陶淵明在家。郡守在壹旁等候陶淵明,正好陶的酒煮好了,。。,等到鞋子到了,陶淵明直接穿上,沒有半點遲疑。

陶靖節:即陶淵明,私謚“靖節先生”。

郡守。郡守兼領武事,故稱。

候:等候。

值:正好,恰巧。

其:代詞,代陶淵明的。

及:等到。

履:鞋子。

至:到。

著:穿。

而:表順承。

疑:遲疑,停頓。

6. 文言文 趙仲卿傳翻譯

趙仲卿傳

趙仲卿,天水隴西人也。性粗暴,有膂力,周齊王憲甚禮之。從擊齊,攻臨秦、統戎、威遠、伏龍、張壁等五城,盡平之。又擊齊將段孝先於姚襄城,苦戰連日,破之。平齊之役,以功遷上儀同,兼趙郡太守。

王謙作亂,仲卿使在利州,即與總管豆盧績發兵拒守。為謙所攻,仲卿督兵出戰,前後壹十七陣。及謙平,進位大將軍,封長垣縣公,邑千戶。

高祖受禪,進爵河北郡公。開皇三年,突厥犯塞,以行軍總管從河間王弘出賀蘭山。仲卿別道俱進,無虜而還。復鎮平涼,尋拜石州刺史。法令嚴猛,纖微之失,無所容舍,鞭笞長史,輒至二百。官人戰栗,無敢違犯,盜賊屏息,皆稱其能。

遷兗州刺史,未之官,拜朔州總管。於時塞北盛興屯田,仲卿總管統之。微有不理者,仲卿輒召主掌,撻其胸背,或解衣倒曳於荊棘中。時人謂之猛獸。事多克濟,由是收獲歲廣,邊戍無饋運之憂。會突厥啟民可汗求婚於國,上許之。

十七年,啟民窘迫,與隋使長孫晟投通漢鎮。仲卿率騎千余馳援之,達頭不敢逼。潛遣人誘致啟民所部,至者二萬余家。其年,從高颎指白道以擊達頭。仲卿率兵三千為前鋒,至族蠡山,與虜相遇,交戰七日,大破之。突厥悉眾而至,仲卿為方陣,四面拒戰。經五日,會高颎大兵至,合擊之,虜乃敗走。追度白道,逾秦山七百余裏。時突厥降者萬余家,上命仲卿處之恒安。以功進位上柱國,賜物三千段。朝廷慮達頭掩襲啟民,令仲卿屯兵二萬以備之,代州總管韓洪、永康公李藥王、蔚州刺史劉隆等,將步騎壹萬鎮恒安。達頭騎十萬來寇,韓洪軍大敗,仲卿自樂寧鎮邀擊,斬虜首千余級。

明年,督役築金河、定襄二城,以居啟民。時有表言仲卿酷暴者,上令禦史王偉按之,並實,惜其功不罪也。因勞之曰:“知公清正,為下所惡。”賜物五百段。仲卿益恣,由是免官。

煬帝嗣位,判兵部、工部二曹尚書事。其年,卒,時年六十四。謚曰肅。

翻譯,沒找到

7. 文言文:蘇子美居杜祁公家

讀書佐酒元 陸友仁蘇子美①豪放不羈,好飲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讀書,以壹鬥為率③。公深以為疑,使子弟④密覘⑤之。聞子美讀《漢書·張良傳》,至“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⑥,遽撫掌曰:“惜乎,擊之不中!”遂滿飲壹大白。又讀,至“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於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撫案曰:“君臣相遇,其難如此!”復舉壹大白。公聞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壹鬥不為多也。” (選自《研北雜誌》)

註釋①蘇子美:即宋代詩人蘇舜欽,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嶽父。

③率(lǜ):標準。

④子弟:家中的晚輩。

⑤覘(chān)偷看。

⑥副車:帝王外出時隨從的車。

⑦始臣起下邳(pī),與上會於留指張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後與劉邦於留縣相會的經歷。上,指劉邦。

譯文:蘇子美為人豪放不受約束,喜歡飲酒。他在嶽父杜祁公的家裏時,每天讀書,(他邊讀邊飲酒,)以喝完壹鬥為限度。杜祁公(對此)深感懷疑,就派家中年輕的晚輩去偷偷察看他。正聽到子美在讀《漢書;張良傳》,(當他)讀到張良與刺客偷襲行刺秦始皇,刺客拋出的大鐵椎只砸在秦始皇的副車上(這壹段)時。他突然拍手說:“可惜呀!沒有打中。”於是滿滿喝了壹大杯酒。又讀到張良說:“自從我在下邳起義後與皇上在陳留相遇,這是天將我送給陛下呀。”(蘇子美)又拍桌子說:“君臣相遇,竟如此艱難呀。”又喝下壹大杯(酒)。杜祁公聽說後,大笑說:“有這樣的下酒物,壹鬥不算多啊。” 蘇子美的為人:熱愛讀書,喜歡飲酒;性情豪放不羈

8. 文言文〈健忘者〉的翻譯

原來有壹個人健忘,走路時,走著走著就忘記停止,睡覺時,就忘記起床。

妻子很擔心,說:“我聽說某地有壹位醫生,很嚴重的病都能治,妳不如去讓他治壹下?”這個人很高興,於是騎馬,帶著箭出門了。出門沒多遠,突然想急著上廁所(大便),就下馬把箭插到地上,把馬系到樹上,任由它小便。

接著看到他左邊的箭,嚇了壹跳:“危險啊,這射出來的箭幾乎射中我!”又看到右邊的馬,非常高興的說:“剛才雖然虛驚壹場,但是能牽到別人的壹匹馬,也不錯了。”等上馬的時候,踩到了馬尿,生氣的說:“哪裏來的畜生,把我的靴子弄臟了!”於是原路返回。

壹會就到家了,在門外徘徊,自言自語:“這是誰的家啊,莫非是醫生家?”他妻子出來了,知道他又忘記了,就罵他。他瞪著眼睛說:“我和妳向來不認識,妳為什麽出口傷人啊?”他妻子把他拉進門內。

9. 杜瑛傳文言文翻譯

元史杜瑛傳

原文

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長七尺,美須髯,氣貌魁偉。金將亡,士猶以文辭規進取,瑛獨避地河南緱氏山中。時兵後,文物雕喪,瑛搜訪諸書,盡讀之,讀輒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諸掌。間關轉徙,教授汾、晉間。中書粘合珪開府於相,瑛赴其聘,遂家焉。與良田千畝,辭不受。術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發視,輒止之,後來居有果得黃金百斤。其不茍取如此。歲己未,世祖南伐至相,召見問計,瑛從容對曰:“漢、唐以還,人君所恃以為國者,法與兵、食三事而已。國無法不立,人無食不生,亂無兵不守。今宋皆蔑之,殆將亡矣,興之在聖主。若控襄樊之師,委戈下流,以搗其背,大業可定矣。”帝悅曰:“儒者中乃有此人乎!”瑛復勸帝數事,以謂事不如此,後當如彼。帝納之,心賢瑛,謂可大用,命從行,以疾弗果。中統初,詔征瑛。時王文統方用事,辭不就。左丞張文謙奏為提舉學校官,又辭,遺執政書,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異端邪說害之也,橫流奔放,天理不絕如線。今天子神聖,俊乂輻輳,言納計用,先王之禮樂教化,興明修復,維其時矣。夫善始者未必善終,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興化,以拯教百千年之禍,仆恐後日之弊,將有不可勝言者矣。”人或勉之仕,則曰:“後世去古雖遠,而先王之所設施,本末先後,猶可考見,故為政者莫先於復古。茍因習舊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難乎!吾又不能隨時俯仰以赴機會,將焉用仕!”於是杜門著書,壹不以窮通得喪動其誌,優遊道藝,以終其身。 ——選自《元史列傳八十六隱逸》(有刪節)

譯文

杜瑛字文玉,他的祖先是霸州信安人。杜瑛身高七尺,長著好看的胡須,氣質相貌魁偉高大。金將滅亡的時候,壹些讀書人還打算憑借文章言辭積極進取,杜瑛獨自躲避到河南緱氏山中。當時的戰亂之後,禮樂制度被損壞,杜瑛搜集到了很多書籍,並且都閱讀了,讀後就不忘記,而且探究文章的主旨,古往今來的得與失都了如指掌。輾轉遷徙,在汾、晉間教授學業。中書粘合珪在相地擔任開府壹職,杜瑛人其聘請前往,於是就在那裏安了家。粘合珪給他壹千畝的好田,杜瑛推辭沒有接受。占蔔的人說杜瑛人住處下面有別人收藏的金子,家裏人想打開看看,杜瑛就制止了,後來住這裏的人果真得到了百斤黃金。杜瑛就是像這樣不隨便得到東西。已未年間,世祖向南征伐到了相地,召見杜瑛詢問計策,杜瑛言得得體的回答說:“漢、唐以來,君王依仗的用來治理國家的就是法令和軍隊、糧食罷了。國家沒有法令不能立國,人沒有糧食不能生存,動亂時沒軍隊就不能守國。現在宋對這三者都蔑視,大概將要滅亡了,振興天下就在聖主了。如果掌探襄樊的軍隊,把軍事交付手下人,來攻打對方的背後,建國之業就可確定了。”世祖非常高興,說:“讀書人中竟有這樣人才!”杜瑛又在幾件事上勸說世祖,認為事情不像這樣做的話,以後壹定會那樣。世祖接納了他的意見,心裏認真為杜瑛是賢能的,說他可以重用,讓杜瑛跟從他前行,後來杜瑛因病沒能成行。中統初年,詔書征辟杜瑛。當時王文統正主管事務,杜瑛推辭沒有前往。左丞張文謙上奏薦舉杜瑛為提舉學校官,又被杜瑛推辭掉,他送給執政者壹封書信,大略說:“先王的主張不明確,那是壹些歪理邪說傷害的,人們肆意而為,天理受到威脅,形勢危急。如今天子聖明,人才聚集,言聽計從,先王的禮樂教化得以修整恢復,就在這個時候了。有壹個很好開端的不壹定就有壹個好的結束,如果不能追根溯源,明確法令端正世風,興起教化培育良材,來拯救幾百年來禍患,我擔心以後的弊端多的將是不能說盡的。”有人勉勵他來做官,杜瑛就說:“後世雖然距離古代很遠,但是先王的設置實施的東西,輕重先後還可以看到,因此執政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恢復前人主張。如果沿襲已有的弊病,來要求合乎先王的意旨,不也太困難了嗎!我又不能順應潮流而變化來把握時機和際遇,那麽做官又有什麽用呢!”從此閉門寫書,完全不因為困窘、通達或得與失而動搖他的誌向,悠閑自得於學說與技藝間,來終了壹生。

  • 上一篇:攝影筆記壹瞬光影——溫暖唯美系人像攝影養成攻略(未完)
  • 下一篇:春天來了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