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雙城之戰》的成功,給遊戲IP影視化做了壹個很好的榜樣

《雙城之戰》的成功,給遊戲IP影視化做了壹個很好的榜樣

我們會發現壹個規律,任何IP(成名文創作品)最初壹般只在壹個領域發展,在具有足夠影響力後會逐漸延伸到其它領域。可能小航母這樣說有點抽象了,我們換個更具體的例子來說。

JK羅琳的《哈利波特》,最初是小說,後面演變到了系列電影,電影壹戰成名後又衍生出電子 遊戲 ,周邊等。像這樣的IP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例如《寶可夢》,《漫威》,《星球大戰》,《魔戒》等。

就像音樂,壹首曲子最初可能是在鋼琴上演奏,但是只要足夠有名就會出現吉他版,小提琴版,甚至嗩吶版。

也就是說壹個IP可能誕生於小說,或者 遊戲 。但是最終可以延伸到漫畫,周邊模型(手辦,樂高),電影,電視劇,動漫,甚至是歌劇等多個領域。同壹IP在不同領域擴張,本質上是擴張影響力,隨著影響力的擴張也會伴隨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通俗的說就是影響力越大越值錢,所以持有這些IP的公司會不惜余力的擴張影響力。

但是以上說的僅僅是理論可行,很多東西實際壹操作就裂開的經典案例太多了。 遊戲 上也有無數的經典IP,例如《使命召喚》,《光環》,《刺客信條》,《最終幻想》,《生化危機》,《英雄聯盟》等。 遊戲 廠商也嘗試擴張IP除 遊戲 外的領域,其中壹條路叫 遊戲 IP影視化。

影視化也是 遊戲 IP擴張最符合直觀邏輯的壹種模式,畢竟 遊戲 和電影最相近,電影敘事手法,電影鏡頭運用在很多3A 遊戲 中被使用的淋漓盡致。但是奇怪的是 遊戲 IP影視化擴張卻總是讓人很不滿意,甚至有壹些非常大牌 遊戲 IP的電影拍得壹塌糊塗。

盡管 遊戲 和電影在很多地方有相似之處,但是 遊戲 IP改電影總是表現不是很讓人滿意。遊改電影最成功目前應該是《生化危機》和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版本的《古墓麗影》。實話實話,盡管這兩個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表現也挺差強人意的。

如今《古墓麗影》 遊戲 還在壹部接壹部出,電影2018年拍了壹部重啟作就沒聲了。《生化危機》系列電影早期拍得挺好,後面壹部比壹部偏離 遊戲 設定,壹部比壹部爛。反觀《生化危機》 遊戲 ,就算變成日本人不擅長的FPS視角也壹樣好評如潮,炒個冷飯重置壹下老版本《生化危機》依舊賣爆。

上面說的還算是好的,有很多大牌 遊戲 IP改電影更是慘不忍睹。

暴雪《魔獸》電影,要不是中國票房給力連本都回不來。

日本國民級IP《最終幻想》,2000年時候,執行副社長阪口博信為實現自己多年夙願,宣布投入巨資拍攝《Final Fantasy - The Spirits Within》,耗資1.6億美元的《Final Fantasy - The Spirits Within》票房慘敗。這也為史克威爾與艾尼克斯合並埋下了伏筆,之後便有了如今的SE。

《刺客信條》電影,我是壹個《刺客信條》系列正傳大多數都通關的玩家,看我的雲裏霧裏,昏昏欲睡。

《怪物獵人》電影,就算沒有私貨內容,那個電影也是爛片中的戰鬥機。

上面提到的 遊戲 IP《最終幻想》,《生化危機》,《刺客信條》,《怪物獵人》,《古墓麗影》,《魔獸世界》誰在 遊戲 圈不是呼風喚雨的壹方強者?為什麽偏偏拍出來的電影就是沒有達到這個IP在 遊戲 圈相同的效果,或者說地位。

還有壹部分 遊戲 IP改電影,雖然口碑好,但是小眾,就是只是在自己小圈子裏熱鬧。對於IP來說,壹定意義上來看並沒有達到通過影視化擴張影響力的目標啊。

當然有個例外,就是《寂靜嶺》。電影繼承了 遊戲 的三元世界觀(現實世界,表世界,裏世界)的設定,也借鑒了 遊戲 的部分怪物設計,但是兩者的主要劇情是有區別的。 遊戲 和電影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成功,算是個特例。

值得壹提的是保羅·安德森導演,這人非常熱衷於 遊戲 IP改電影、代表作《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女主角就是她老婆米拉·喬沃維奇。保羅·安德森是好萊塢導演中最熱衷 遊戲 IP影視化的導演,也是好萊塢導演中最會魔改 遊戲 設定的導演。

其實如果大家好好思考壹下,會發現壹個神奇的事,那就是盡管 遊戲 和電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 遊戲 IP影視化其實非常難,拍成電視劇或者動漫難度稍微低壹點,拍成電影非常難。

首先在聊這個之前,小航母先給大家講壹個概念,就是信息量不同會影響壹個人對於壹件事的判斷和認知。

這裏還是小航母給大家講個我自己設計的例子:

事件A:鄰居王先生在修剪自家草坪,王太太突然開著自家車把王先生撞倒了。

事件B:鄰居王太太懷疑王先生有外遇,於是請了壹天假,假裝去上班。實際上跟蹤王先生,王先生看自己老婆去上班了就去和情人約會了壹天,這些全被王太太看在眼裏。快到王太太下班時間,王先生又快速跑回家,裝模作樣給自家草坪除草。這時候王太太開著車回家,越想越氣,於是壹上頭,壹腳油門把王先生撞了。

這時如果有人告訴妳事件A,大多數人第壹反應是:王太太是 汽車 失控了還是沒有看見。但是如果有人先告訴妳事件B,這時候又來壹個人告訴妳事件A,妳壹定會覺得第二個人告知妳的是廢話。這就是信息差,讓人對於同壹件事不同理解。

同樣 遊戲 改電影第壹個難點就存在於小航母上文說的這個例子中。壹般電子 遊戲 像《使命召喚》這種比較快餐的單人劇情在6小時左右,像《巫師三》那樣的RPG 遊戲 ,劇情在幾十個小時左右。而且這些時間給玩家灌輸的不僅僅只有壹個故事,還有 遊戲 的世界觀,以及很多細節上的設定。

遊戲 和電影不同, 遊戲 需要玩家去互動,這更會加深玩家對於 遊戲 中信息的記憶。那麽第壹個難點來了, 遊戲 IP改電影要如何把 遊戲 幾十個小時講的故事壓縮到壹個2至3小時的電影中呢?

這還才是第壹個難點,第二個難點就算電影把故事壓縮好了,那麽如果只是復述 遊戲 劇情,那麽為什麽不直接去打 遊戲 ,看電影的意義是什麽呢?

接下來第三個難點,如果電影要拿出壹些 遊戲 沒有內容,那麽這個新內容要怎麽做才會讓 遊戲 粉絲覺得合理,不是所有新內容都會得到玩家認可,這又是壹個難點。

第四個難點,對於沒有接觸過 遊戲 的觀眾來說,要怎麽給觀眾講解原IP世界觀,而且又得讓玩過 遊戲 的觀眾感覺電影有自己的東西,這要如何去平衡,這也壹個難點。

第五個難點,要在影視作品中,尤其是電影中還原某些 遊戲 造型,道具,以及場景。這投資成本是非常高,如果只是小眾狂歡必定血虧,那麽還要迎合大眾的口味。但是過度迎合大眾口味,又會被原IP粉絲指責魔改,那麽如何去平衡又成了壹個難點。

把 遊戲 IP做成動漫或者連續劇,難度會比做成電影小壹些,但是也不得不去面對上面這些問題。

而且還有不少把 遊戲 影視化僅僅想靠 遊戲 熱度,賺壹波熱錢,割 遊戲 粉絲韭菜。通常這類影視作品本身質量奇差無比,還敗人品。要不就是打著 遊戲 的名號,其實電影內容和 遊戲 沒有太大關系。

《雙城之戰》在發布前小航母看過新聞,但是沒有看到鋪天蓋地的宣傳。11月7日淩晨英雄聯盟S11世界總決賽才結束,《雙城之戰》就在同壹天流媒體上映,我壹開始以為就是蹭《英雄聯盟》熱度做的壹個動畫,品質不會太高。

但是當我看完九集的《雙城之戰》後,我對這個劇的評價只能用“無與倫比”來形容。出色的畫面質感,精雕細琢的場景設計,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塑造,以及節奏非常舒適的劇情。即使沒有《英雄聯盟》這個IP的加持,《雙城之戰》也依舊是頂級的動漫作品。

《雙城之戰》真正做到了即使妳沒玩過《英雄聯盟》這款 遊戲 ,妳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甚至開始對《英雄聯盟》產生興趣。這就是 遊戲 IP通過影視化擴張影響力的表現。

對於《英雄聯盟》玩家來說,電影中登場的 遊戲 人物:黑默丁格,維克多,金克斯,蔚,傑斯,艾克,凱特琳,煉金術師(疑似登場)每壹個都塑造的有血有肉,而且和我們 遊戲 玩家潛意識中該有的形象差距並不大,沒有違和感。

《雙城之戰》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加入兩位戲份很重,但是目前沒有在 遊戲 中出現過的角色。皮城和祖安各有壹位,分別是女議員梅爾,以及希爾科。這兩個角色出現,也就是小航母上文說的有別於 遊戲 的新內容。而且這個新內容做得非常平衡,平衡在於這兩個角色很重要,戲份也很多。但是並沒有喧賓奪主,風頭並沒有蓋過凱特琳,金克斯,蔚,以及傑斯這四個角色。

《雙城之戰》並沒有魔改《英雄聯盟》世界觀,反而是把《英雄聯盟》設定非常好地詮釋了出來。尤其是金克斯那股瘋勁。金克斯是《英雄聯盟》2013年9月上線 遊戲 的角色,如果妳經常在 遊戲 中使用這個英雄,妳壹定會記得金克斯有壹句臺詞 “我有最美好的初衷”。 在2021年《雙城之戰》中還是爆爆的金克斯,為了救所有的同伴,第壹次使用了不穩定海克斯能量石,很可惜她炸死了兩個同伴還被蔚責備,然後蔚被警官帶走。金克斯以為自己被拋棄就變得瘋瘋癲癲,她的初衷確實是好的,不是麽?

《雙城之戰》給 遊戲 IP影視化做了壹個很好的榜樣,沒有魔改 遊戲 設定,也沒有脫離 遊戲 世界觀;有 遊戲 之外的全新內容,但是並沒有喧賓奪主;適合 遊戲 玩家,也適合之前沒有接觸過該 遊戲 的觀眾;有著《英雄聯盟》這種超級IP的加持,卻要靠自己的質量去贏得口碑。

《雙城之戰》最厲害地方在於,這是壹個大眾向的作品,能讓非 遊戲 玩家觀眾開始對《英雄聯盟》世界觀感興趣,同時還能讓《英雄聯盟》玩家看了如同看了粉絲向作品壹樣的熱血沸騰。

小說,電影,動漫,漫畫, 遊戲 本質上都是IP的載體,同壹IP在不同載體上能散發出不同的魅力。作為壹個玩家,其實很多人都希望在 遊戲 之外的地方看到自己喜歡的IP,不是麽?

最後強調壹下,《雙城之戰》真的很值得去看,即使妳不是《英雄聯盟》玩家。

  • 上一篇:故宮是如何華麗變身網紅的?
  • 下一篇:無損音樂合集分享(壹)154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