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古文化遺址 1、千戈莊龍山文化遺址 位於現北孟鎮千戈莊西南50米處,南北長20余米,東西寬100余米,內涵不太豐富,暴露較少,曾出土素面加沙黑陶器殘片。 2、石埠西村商周遺址 位於現石埠鎮西村西50米牛頭埠南坡,東西長200余米,南北寬100余米,文化層厚1.5米。內涵豐富,有大量的陶片和獸骨,上周時代的繩紋器物殘片多有出土。1981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博陸山周代遺址 位於飲馬鎮山陽村北(西距濰河約1000米),整個遺址坐落在博陸山西南坡上,西北東南向,長300余米,寬200余米,陶片暴露較多,出土有豆把,罐口沿,鬲足等標本,現藏市圖書館。 (二)古城遺址 1、故城遺址 位於龍池鄉利漁村東南方約2000米處,南北寬200余米,東西長300余米,古城址比周圍地面高出1余米,被利漁村民拓為耕地。遺址有許多被鹽堿腐蝕的陶片,紋飾難辨。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密鄉故城遺址 位於圍子鎮古城村。故城遺址東西南北各500米。解放後群眾用土將四周原有城墻殘基取平,但遺跡尚存。西墻北端,開挖了1條寬20余米、深2米的南北大溝,暴露出許多磚瓦陶片和壹口古代水井,井壁有陶圈壘成,現已淤平。遺址出土文物有:卷雲紋瓦當、"齊化法"刀幣、銅戈、銅鏃等。 3、都昌故城遺址 位於今昌邑市第壹中學、昌邑師範、市人民醫院、市檢察院駐地,北城墻在現檢察院北側,南城墻在市人民醫院南端,東與西關相鄰,西與劉家辛戈毗連,東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昌邑壹中基建時出土許多漢代陶器,現藏市圖書館。昌邑師範南側曾掘出壹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館基建,挖出漢代陶片及卷雲紋瓦當若幹。 4、膠陽故城遺址 西漢時為膠陽候國,位於塔耳堡鎮高陽村。遺址南北長450余米,東西寬300余米,高陽村坐落其上。城址破壞嚴重,面貌全非,在該城內只能發現漢代的磚瓦殘片。 (三)古墓葬 1、埠頭戰國墓 位於現石埠鎮埠頭村北100米的土埠頂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徑約22米。墓室為土穴,內有積石,穴長寬各約3米。1977年,從封土底部挖出器物若幹,其中有銅敦壹件,玉璧殘部壹件,水晶扳指壹件,水晶環兩個,瑪瑙環、玉環各壹件,銅帶勾壹件,骨器兩件。這是戰國時期卿、大夫的墓葬。 2、高陽候墓 位於塔耳堡鎮高陽村西南約1000米處,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約10米,"文革"期間將封土取平,現可辨墓道口痕跡。此冢即高陽候孫並之墓。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固王冢墓群 位於雙臺湘南興福、北興福村西,虞河東岸。原有墓葬九座,稱為"九頂蓮花冢",並各有其名--鬥冢子、升冢子、簸箕冢子、蓋墊冢子、半邊冢、東高廟、西高廟、焦冢子、仙姑冢,到底那座是固王冢尚難斷定。"文化大革命"中,有四座被挖,五座尚存。在被挖的仙姑冢與升冢子中出土了壹批陶器與銅器。陶器主要有盉盉、耳環、雞形器、鳥形器等,全為泥制灰陶,造型生動;銅器有印章、洗、帶勾、勺、駑機等,非常精致,其中銅印為方形長、寬、高均為2.3厘米,上有四個篆字"劉小字印",頂有橋式鈕。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東漢墓葬。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大埠漢墓 位於都昌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畫像石2塊,長1.1米,寬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這是壹座東漢墓葬。 5、林家埠漢墓 位於石埠鎮林家埠村南150米處,墓葬封土高約3米,底徑約7米。1975年在墓南側開挖排水溝時,發現銅壺1件,重15公斤,還有瓷壺2件,現已不存。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漢代墓葬。 6、黃福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西北,昌邑縣印刷廠東,墓室為石頭結構。原有封土高約10米,四周圍有磚墻,院門向東,並有臺階數級可攀。院內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楊士奇所撰墓碑兩塊,墓道兩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馬,為明代禦葬,抗日戰爭期間,墓室被盜,"文化大革命"期間,圍墻被拆,石人、石馬被砸。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黃元禦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南300米處,風土高1.5米,底徑2.5米,墓前有石碑壹座。1985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昌邑姜氏祠堂
姜氏祠堂坐落於昌邑城裏南隅十字街南巷壹號,解放路中段路西。現有正廳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南大門壹間及東西耳房各兩間。西院北屋五間,南屋五間連大門壹間。占地面積約九百平方米。祠堂建築全部為磚木結構,青瓦覆頂,脊飾吻獸。正廳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頭梁端篆刻自東向西分別為“福、營、邱、分、派、壽”六字。大門十柱落地,門枕為精雕石鼓。壹九八六年確立為昌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壹九八九年政府撥款,將其修繕壹新,署文物管理所。壹九九七年博物館成立後歸屬其管轄至今。二零零七年成為省重點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請成為國家重點。 據史書記載,“姜氏受姓於姜水,著於營丘,大於齊之桓景,而後繁衍於濱海諸郡”。昌邑壹派則於宋末靖康年間(1127年-1128年)由寧海彤嶺(金朝寧海州彤嶺,現山東省乳山市徐家鎮峒嶺村)遷來,始祖為喜公,傳六世後無考。壹世祖為文慶公,於元代自黃縣遷來。經六百余年繁衍,現已成為昌邑望族。姜氏名人輩出,遠者史書有載,此不再贅,近者於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八世祖民望公均為禦醫。六世祖鏜公官為南直隸鳳陽府通判。自清康熙始,我族更顯赫壹朝,十壹世士禎公,後入旗籍改李姓,官至江西、廣東巡撫,為清初肱股大臣、封疆大吏。其子煦公任蘇州織造三十二年,長期兼視兩淮鹽漕禦史,後進階戶部右侍郎、大理寺卿。其侄焯公累升徐州知州,另壹侄煌公在刑部為官,曾出資興築濰河堤防,至今受益。 尊宗敬祖,必建祠堂,此前昌邑姜氏各村各自修祠,規模卑小,不便祭奠。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昌邑姜姓闔族議定,在城裏購地壹段,建先祠壹處。由衷四、雲衢二公率先捐資,***集錢五百二十緡。先建正廳五間,東西廂各三間,並於廳西新營北屋五間,南偏九間,大門壹間及四周墻垣。道光八年,可法公又出私田數畝,用每年所收田租之息作為祠堂修葺管理及祭祀之費。民國八年至十壹年(1919年-1921年),續濤公率縣內二十六村並族人六十三人,***集資壹萬余千錢(每千錢當銀元壹元),對祠堂進行重修。姜泊莊其璐公壹人捐資五千元,占全部捐資的壹半,至今為人稱頌。新中國成立後,將祠堂收歸國有,不再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