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春秋墓有7個鼎,形狀各異,但都是附耳的。敦是壹個環扣,有三只腳和兩個對稱的環耳。
九個編鐘已經是按鈕鐘的形式,這是按鈕鐘的壹個相當早期的例子。兩件鼎的作者是之子耿耳,其年代為春秋中期晚期,故村墓應為春秋中晚期之交的墓葬。
侯馬窯遺址出土的陶模有3萬多件,其中可鑒定的有1000多件,可匹配的有1000多件。其中,早期陶器的花紋裝飾簡單,有扁擔紋和紋紋,與公瑾青銅器上的細扁擔紋壹模壹樣。
公瑾青銅器制作於公元前537年,代表了春秋中後期的風格。到了後期,大部分的陶扇都有浮雕圖案,有的圖案非常復雜豐富,與河南輝縣發現的壹對趙萌壺和壹對智者鑒賞家的圖案相同。
《智君子》鏡上的浮雕比趙更發達,年代也更晚。碑文中的“治君子”可能是治堯的最後壹代,公元前453年被漢、趙、魏所滅。因此,這種浮雕式的裝飾始於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春秋末期,盛行於戰國初期。
晉國的青銅鑄造技術在春秋時期的各國中處於領先地位。侯馬陶器模型上的圖像和浮雕圖案顯示了晉國先進的青銅鑄造技術。
如晉國的鳥獸龍壺,器形渾圓,頸寬腹深,外有鼓。蓋子和耳朵都丟了。該物件的主要裝飾是鳥頭怪物和龍圖案的龍交織在壹起。
紋飾之間,有老虎、豹子等動物的食人圖像。腹部飾以壹群鵝,鵝昂著頭,彎著脖子,體現了晉國青銅鑄造業的高度。
相傳秦公貴發現於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墓地。在秦景公制造時,它是秦公貴的禮器,在秦漢時期被用作容器。嘴略呈腹部,動物的頭和耳朵較大。蓋沿和口沿飾以動物眼睛的交線,器皿上的動物頭像倒置,圈足飾以鱗片,其余飾以橫條。蓋沿和口沿之間還有方向相反的浮雕獸首,很奇怪。
上面有銘文104,分別鑄在容器和蓋子上。蓋以碑文五字,記秦公做此簋。器皿和蓋上刻有9個秦漢之間的文字。銘文都是蓋章的,這種制作青銅器的方法只在這種情況下見到。擺放整齊的碑文字體嚴謹,在微樂中奮發圖強,顯示出剛強豪邁的氣概,這也是春秋時期秦國的生動寫照。
河南隰縣司夏楚墓發現的王子武鼎,是春秋時期楚國的青銅器。它是單獨鑄造和焊接的。它采用了榫卯等新觀念,技藝高超,是當時世界壹流水平。
原來,這是壹套用失蠟法制作的七鼎。鼎上刻有“王子武”字樣。七個鼎由大到小排列,稱為鼎,王子武鼎是最大的壹個。
鼎口小,腰大,腹鼓,底平,足三蹄。口緣有兩只長方形的小耳朵,上面附著六只龍形的猛獸。獸口咬鼎口沿,持鼎腰箍,使鼎有煙中上升之感。肚子裏全是浮雕龍和弦。在內腹部和蓋子上發現了銘文。
這個鼎是楚王的弟弟楚莊王的兒子,也是楚國令尹王子武的兒子,也就是玉子的器物。這件器物已經成為研究楚文化的標準器具。鼎內壁鑄有銘文***84,描述了王子武器皿的用途,歌頌了他的功績。
春秋時期,齊歡之子孟江湖是齊侯為田桓的父親制作的壹件祭祀用的器皿。高0.22米,直徑0.13米。銅壺頸部內壁銘文為142。碑文記載,田的父親死後,齊桓公懇請周王為死者舉行各種儀式。
田,田武玉,娶了齊侯的女兒為妻。齊桓公死後,齊國內部紛爭不斷,逐漸失去了統治地位。到齊景公時,政權已經下移到卿大夫,卿大夫之間的合並鬥爭越來越激烈。
在鬥爭中,田武玉先後消滅了欒、高,壯大了自己的勢力。公元前481年,田昌殺了齊建公,從此田完全控制了齊國政權。
在此期間,各地區逐漸相互溝通。比如吳越流行的細線雲雷紋,在楚國也發現了,原本在北方使用的鉤也傳到了南方,從物質和文化的角度反映了東周大壹統的歷史趨勢。
華南吳越春秋時期的代表性青銅器是吳王夫差的劍,高0.45米,口徑0.73米,重45公斤。
簡是壹種盛水的容器,日常生活中有時用來盛冰塊。這個裝置的形狀像壹個平底的大桶。腹部兩側有虎頭狀的動物耳朵,兩耳之間的口緣旁有壹個老虎爬嘴,用來探水。
全身飾以密密麻麻的扁蛤龍紋3周。器皿內壁有兩行銘文13字,記載吳王夫差以青銅為鑒,是吳王夫差宮廷中的禦用之物。
這只耳朵上的動物臉的前額裝飾有壹只長鼻子的動物,比裝置的嘴高。另外兩面是裝飾過的
立體卷尾雙角龍,兩條龍爬上墻頭,咬住鏡口,目光炯炯地窺視著鏡子,十分傳神。
除了立體的雙龍之外,劍的口部和腹部都飾有密密麻麻的龍紋。這種纏繞盤旋的龍紋,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
同時,吳王夫差的青銅劍也是佳品,劍刃鋒利,花紋飽滿。劍譚以綠松石獸面紋裝飾,劍身附近刻有“攻武王夫差,自用”字樣,為武王夫差所用。吳王夫差的許多武器都被發現了。
吳王闔閭之子夫差,公元前495年繼位,次年擊敗越王勾踐,隨後北上逐鹿中原。
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和晉定公在河南商丘縣南部的黃池結盟。春秋五霸之後,當隱居在東南的吳越在中原的周朝皇族衰落,諸侯之間的爭霸戰爭愈演愈烈的時候,吳越和中國之間爆發了壹場激烈的戰爭。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親自率領吳軍攻打越國,越國戰敗。越王勾踐忍辱求和,去吳國侍候夫差。後來勾踐通過了《嘗膽》。三年後,他在皇池社的幫助下攻占了吳國的首都,並殺死了吳國的王子朋友。
在這場不斷的戰爭中,吳越和中國建立了大規模的軍隊,而廣泛使用的武器之壹就是劍。劍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短兵器,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組成。
劍身細長,兩邊有鋒利的刀刃,頂端匯聚成鋒面;劍柄較短,用於手持。因其作用主要是格鬥中的推刺,故又稱“直兵”
越王劍是越王勾踐歷經數年歷練精心鑄造而成。據《吳越春秋》和《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專門請龍泉鑄劍師歐冶子鑄造了五把寶刀,分別名為湛盧、春君、謝勝、魚腸、闕闕,都是罕見的以鐵為泥的寶劍。
據說越是被吳國打敗,勾踐曾經把、謝勝、禹昌三把劍獻給吳王闔閭求和,但是因為吳王沒有辦法,湛盧的劍就“自行其是”去了楚國。為此,吳楚之間爆發了壹場戰爭。
歷史上,楚國和越國的關系曾經有過非常密切的時期,越王勾踐也把女兒嫁給了楚昭王。勾踐的女兒生下了後來的楚惠王。
越王勾踐的寶劍,在湖北江陵王山墓的棺槨中,墓主人的左側發現,插在壹個彩繪的木鞘中。也許這就是越王勾踐給他女兒的嫁妝吧。埋在地下2500多年的劍,依然如新,拔出來,冰涼發亮,沒有生銹。
越王勾踐的劍長55厘米,長8厘米,寬4厘米。劍身細長,有中脊,刀刃鋒利,前部彎曲凹陷。劍首卷成箍狀,裏面鑄有11個同心圓。劍身布滿規則的黑色菱形隱紋,劍身正面鑲嵌藍色玻璃,背面鑲嵌綠松石。
劍有兩行鳥印銘文,* * *鑄八金鳥印銘文:“越王淺作劍”。劍身上的兩個凸箍鑄造精美,是吳越名劍之壹。劍身飾有菱形花紋,劍柄與劍刃相接的兩側也用藍色玻璃鑲嵌著精美的花紋。
無論是勾踐劍的形制發展還是材質搭配,此劍無疑是我國青銅短兵器中的稀世珍品。
越王勾踐的劍,含銅約80% ~ 83%,錫16% ~ 17%,還有少量鉛和鐵,可能是原料中含有的雜質。
銅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是壹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壹般不容易生銹,這也是勾踐的劍不生銹的原因之壹。
而且在同壹把劍上,各個部位的合金成分都不壹樣,是根據需要準備的。劍脊需要韌性好,含銅多,不易斷;劍刃需堅硬,故含錫多,可使劍鋒利;劍的花紋含有高硫,硫化銅可以防止腐蝕,保持花紋華麗。
據研究,這種復雜的復合金屬工藝是通過兩次燒制和鑄造,然後復合成壹體而制成的。這種工藝最近才被外國人使用。
壹把埋在地下2500多年的古劍,鋒利得不可思議,閃爍著耀眼的綠光,寒氣逼人。二十多層復印紙,劍從中間完全斷了。難怪是中國收藏第壹劍,享有“天下第壹劍”的美譽。
勾踐劍上的花紋是用錫做的。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表面裝飾種類繁多,其中就有錫的使用。青銅的明黃色和錫的明白色相映成趣,光彩奪目,美不勝收。
但錫有兩個缺點:壹是硬度低,容易劃傷,只能填充在劍身的花紋裏;二是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使光澤暗淡,失去裝飾的意義,所以這種方法壹直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越王劍身菱形隱格工藝是吳越劍極具裝飾性的工藝,這也是人們喜歡吳越劍的壹個原因。越王勾踐這把劍的劍首是由11極薄銅片做成的同心圓。
在距離勾踐寶劍發現地僅1 km的另壹座春秋時期的墓葬中,又發現了吳王夫差的矛。這把矛上還裝飾著黑鉆石圖案,保存得很好。其鑄造技術和工藝之美可與越王茍簡佩筠相媲美。這把劍和矛是世界公認的吳越青銅兵器中的雙寶石。
我們再來看這個春秋晚期的祭祀罐。高0.33米,長0.58米,重10.76公斤。形似牛,故名“祭祀罐”。壇子腹部中空,頸背部三點,中間點套壹壺狀器皿,可自由取出。根據其結構特點,可以確定它是壹種溫酒的器具。壺狀容器盛酒,前後腔用於倒熱水。
此瓶裝飾華麗復雜,構圖新穎。牛的頭、頸、身、腿等部位飾有盤曲的龍蛇紋組成的獸面紋。仔細觀察,獸面托著兩條龍。龍的上半身從獸臉的上方伸出,下半身被獸臉的雙角鉤住,向兩側延伸。牛頸和罐狀容器上飾有老虎和犀牛等動物的浮雕,栩栩如生,造型精美。
這頭祭祀牛的鼻子上還有壹個環,說明至少在春秋時期,已經用穿鼻的方法來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