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春節通常在臘月二十三開始祭竈,節日裏燃放煙花爆竹。
民間有“官三民四船工五”的說法,即臘月二十三政府舉行祭祀,二十四壹般百姓,二十五府船舉行祭祀。祭祀竈神的儀式稱為“讓竈”或“讓竈”,壹般在黃昏舉行。壹家人到了廚房,擺好桌子,在廚房墻上的神龕裏給竈王爺上香,擺上供品,跪拜磕頭,放鞭炮,讓竈王爺“上天說好話,下世保平安”。放鞭炮成了竈神的重要程序之壹。
祭竈和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壹周後的30號晚上,竈神帶著壹家人應得的吉兇來到人間。竈神被認為是指引天上諸神的。其他的神過年後都會再上天,只有竈神會在別人的廚房裏呆很久。迎神的儀式叫“接神”,對竈神叫“接竈”。除夕夜廚房通常是連在壹起的。然後只要換上新的廚燈,就可以在廚龕前燒香放鞭炮了。
臘月二十三,中原城鄉會燃放第壹輪鞭炮。城市居民忙著買麻糖、火等祭竈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竈的準備工作和隆重的祭竈儀式是在震耳欲聾的槍聲中開始的。舊時開封有句話:“臘八,祭竈,過年時,姑娘要花,小夥子要槍。”所以說到“祭竈”,中國的城鄉都會有壹種“年味”。
祭祀竈神,次日二十四,習俗是大掃除。除了為新的壹年的環境打掃屋子,也要把所有的倒黴和不吉利都掃出去。壹些地區的民俗也是想辭舊迎新,以迎財神。他們把屋子打掃得幹幹凈凈,然後焚香禮拜,吹響鞭子,爆炸迎接上帝的光臨,從而祝福他們的家人平安富貴壹年。
打掃完房子,就二十五歲了。這壹天的習俗是磨豆腐。除了磨豆腐過年,這壹天在北京和天津也要迎接玉帝。迎客時要放鞭炮,燒香祭拜,家家戶戶都要興高采烈,祈求玉皇大帝保佑、長壽、消災。這壹天不能咒人,否則玉皇大帝聽見了,會受到責備,後患無窮。
2008年26的民俗是割肉,中原還有壹個重要的習俗:蒸饅頭。蒸饅頭不僅是為了吃,也是為了預測來年的運勢。如果饅頭蓬松、光滑、均勻,那麽來年自然會蒸蒸日上,所向披靡;如果饅頭太硬,不對稱,蒸籠裏肯定有家養的鬼或者野生的鬼在搗亂。這將需要壹些祈禱或虐待,甚至放鞭炮,以嚇唬局勢。總之,要避免在新年到來之前,所有的事情都出問題,從而影響下壹年的運氣。
在傳統的民俗中,人們在壹年的27日和28日要理發和洗澡。在鄭州,有“二十七挑精兒,二十八挑傻子”的說法。北京有句俗語叫“二十七洗病,二十八洗邋遢”。中原民俗這兩天也會殺雞鴨,準備豐盛的年夜飯。此時,城鄉各處都能聽到鞭炮聲,夜空中已經開始綻放五顏六色的煙花。
二十八日在豫北農村,民俗也貼“畫”,其中有壹種叫“嘎(音譯)”,即寫對子,貼在門上。在壹些地方,人們習慣在貼對聯時燃放鞭炮來增添樂趣。這時,四合院的庭院通常像朱利安壹樣,紅得像緞子,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29的民俗是喝酒。老習慣,人散了蠟就走了。當天晚上,幾十個人在鄰近的大村帶領下,提著燈籠,敲著鼓,拿著香軸,到各村的廟裏點蠟燭,燒香箔,放鞭炮,意圖祭祀神靈驅邪,送福音。送壹個村,另壹個村,田野燈火通明,鞭炮齊鳴。解放後,這壹習俗逐漸消失,但祈福、祭祀、放鞭炮的民俗從未間斷。
除夕的前壹天也被稱為“小除夕”。豫北壹些地方,習慣上在家設宴,拜“年”,戶外燒香(稱“天香”)。壹般在球場前拍三天。
節前這段時間是孩子們的天堂。這個時候學校已經放假了,家裏的事情也沒必要插手。瘋狂的玩是最開心的事。記得小時候的這個時候,我總是帶著所有的零花錢,到世界各地買槍。壹些槍支攤位經常被包圍。那時候錢少,我們買槍都很小心,省時間。無聲炮在被引爆前被打碎扭曲。街坊有人要拍,大家都要看,這是大事。那熱鬧的場面和氣氛至今難忘。
在北方大部分地區,除夕的民俗是揉仁煮。也就是捏扁食物和油炸食物。這兩項工作是臘月三十最緊張最艱巨的工作。打包的扁食應該夠30個晚上和初壹第壹天吃。我壹直忙到下午5點左右。扁食包好後,豫北農村民俗要先煮壹鍋,撈成小盤。主婦會在家裏燒香燒紙為先人祈福,家裏的男人會擡著去墳前祭祖。每個墳前都會放壹個小碟,燒個炮磕頭,然後就把菜炒了。除夕夜鄭州的餃子也有飯前放鞭炮的習俗,但更多的是辭舊迎新。
除夕是指臘月的最後壹夜,與春節(正月初壹)相連。“除夕夜”中的“除”字,是“去、變、交替”的意思。除夕是“月窮舊歲盡”的意思,也就是在這裏去掉舊歲,換上新的壹年。這是農歷年的最後壹夜。因此,期間的活動都是以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放鞭炮也成了活動的重頭戲。
午夜,新年鐘聲響起,鞭炮聲震撼了整個中國大地的天空。此時,屋內燈火通明,庭前火花四射,屋外喧鬧震耳欲聾,將除夕夜的熱鬧氣氛推向了高潮。在《清景帝紀聲》壹書中,潘榮弼對當時除夕燃放鞭炮的情況作了如下記載:“除夕子夜,子夜相會,門外寶火爭榮,鞭炮聲如浪,遍官民,通宵達旦。”
今天除夕放鞭炮更是氣勢磅礴。每當零點鐘聲響起,城鄉天空炮聲四起,地動山搖。少則壹千鞭,多則壹萬鞭,多則數萬鞭,幾十萬鞭接連爆炸。早上醒來,門紅了壹地。出門拜年,總是踩著厚厚的鞭炮和紙片,像天鵝絨的紅地毯。年,然後真的來了。
農歷正月初壹叫元日,是新年的頭。第壹天淩晨,鞭炮聲更大,更鋪天蓋地。溫州地區家家戶戶第壹件事就是搶著開門。整個城市到處都是鞭炮,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明年”。人們還習慣於打“開門炮”。壹般先放壹串小鞭炮,稱為“百子炮”;再放兩個大鞭炮。只放三輪大鞭炮,表示壹年的瘟疫可以解除,也表示迎接新的壹年。俗話說得好,越早開門越好。象征著今年隨便做什麽都壹帆風順,發財致富,農民豐收。有的地方,開門炮的時候,喃喃地說:“開門開炮;財富也到了,幸福也到了。“壹般鞭炮和裏皮的皮膚都是紅色的。燃放後,紙花滿地,五顏六色,光芒四射,形成滿屋。
在北方大部分地區,新年第壹天去餃子吃早餐是壹種民俗,也是新年的第壹餐。飯前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是去餃子的時候)。過去流行放炮的時候,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是鍋碗瓢盆,長鞭壹響,興旺的新年就來了。
北京農村初中初壹的早上,很多舞獅班和秧歌隊會敲鑼打鼓到各個村子拜年,主持人會放鞭炮歡迎。
往年槍種少,選擇余地不大。現在的鞭炮種類還蠻多的,最常見的有“單響”、“雙環”、“鞭”等,顏色千余種。
放鞭炮沒什麽大區別,只是具體意義不同。在江蘇開門要開三槍,意思是“升三級”。黎明前可以聽到絡繹不絕的鞭炮聲,因為人們相信鞭炮放得越早,就會越興旺。有些地方的開炮要按照通書規定的時間和方向燃放。燃放時,先在屋內點燃鞭炮,然後開門,向外放槍,同時說“壹切都好”。這樣的鞭炮應該從天亮壹直放到天亮。
商人燃放鞭炮還有另壹個目的:他們在除夕燃放鞭炮,以便在新的壹年裏大賺壹筆。但是按照老習俗,敬財神應該是第壹位的,放鞭炮應該是最後壹位的。傳說如果妳想發財,鞭炮會響到最後。放完鞭炮回到家裏,大家做的第壹件事就是拜天地、拜神、祭祖。南方人祭拜祖先後,在歷書中查找今年的吉祥方向,點燈籠火把,提鍋提酒,焚香放鞭炮,開門出行迎接西天,稱之為“出天方夜譚”或“出門在外”。這個習俗是為了獲得好運,祈求上帝保佑壹年順利。
人們在正月裏做的事情多是吃喝玩樂,但幾乎每天都有特定的標題。初二到初五,這幾天是新年裏除了元旦以外最重要的日子。
初二拜年的人很多,也是出嫁的女兒帶著老公孩子回娘家拜年的日子。海南民俗,結婚第壹年回娘家過年,要自備鞭炮,在門前放壹串鞭炮,以示預告。
舊日的第二天,豫東壹些村莊早早響起了鞭炮聲、喇叭聲和哨聲,騾馬穿梭,絡繹不絕。人們滿懷喜悅,走親訪友,享受節日。
在北京,這壹天也是要拜神的,閩南也是援助這個案子。當地民俗以臘月二十六為端官,正月初二為頭官。這兩天用三祭來祭拜福德神,土地爺,叫做當官。俗話說,尾官做得晚,頭官做得早。所以初二祭神的時候,要在香火點燃之後馬上放鞭炮,據說只有這樣,福德·沈正才能很快拿到錢,為自己賺大錢。
在東莞,除了初二祭神,還有開年的習俗。這壹天店家會給土地神祭出三個祭品,叫做開店。至於開年,是指中午祭神之後,帶著雞鵝豬肉去娘家拜年。放鞭炮已經成為祭祀、英雄事跡、慶典等必不可少的東西。
第三天是去墳墓和哀悼已故家人的日子,也被稱為“第三天”。中國很多地方的民俗都有供品、燒香跪拜、放鞭炮的習俗。有些地方還認為初三是窮人節,要專門放鞭炮,叫做“送窮人”。第三天不是壹個好玩的日子,人們不喜歡在這壹天旅行。在江浙地區,初三被視為“小年”,與初壹相同。
在壹些地方,農歷四月的第四天被認為是上帝回家的日子。準備壹些祭品給竈神,叫“等神”。他們認為上帝應該晚壹點回家,他回來得越晚,玉帝就越愛他。在閩南,正月初四是把竈神接回家的日子。但是,必須在第三天晚上燒掉“馬雲”來照亮上帝,讓他在童年時騎馬來到人間。另外,第四天下午要為他們準備三個祭品,然後放鞭炮,讓神靈各就各位。這就是取神的完成。
到了梅縣的第四天,依然是男女相愛的日子。他們都盛裝打扮,在街上放鞭炮,放煙花,四處遊蕩,盡情享受節日。如果壹個尋找香味的男人能遇到他的如意郎君,那就太好了。
初五,俗稱財神生日(北方也是初二),是希望財運亨通的人必須準備祭品迎接神靈的日子。商家和商店對此特別重視,有些在這壹天開門以示好運。比如《賈青錄》說:“初五,是路透神的生日,金鑼鞭炮齊鳴,牛奶準備好了。為了爭奪市場,妳必須早起迎接它,這就是所謂的路透。”壹些急於發財的商人在第四天晚上開始接盤。他們鳴著金鑼,鳴著金槍,常常喝著“路酒”喝到天明,這叫“搶路”。
初五,有的商家也吃“財神酒”。在北京,商店在初五後開門時會燃放鞭炮,這被稱為“鬼崩”。壹些北方地區的商家在初五之後燃放鞭炮也很受歡迎。每個人都希望鞭炮能破除過去的厄運,迎來新的壹年財源滾滾。
上海的商家在初五的時候在大廳中間掛了壹幅趙元帥的新畫像。除了三祭之外,其余供品極為豐富。香燭點燃,滿屋燈火通明。接著,室內外燃放鞭炮,此起彼伏,全城轟鳴,聲震數百裏。而且連續不斷,它的聲音和力量對第壹天的早晨來說太強了:“鞭炮接不上,財神忙著爭。”我只希望今年生意好,為什麽不在五更的時候接送呢?"
天津人稱初五為“破五”。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案板要叮當作響,讓鄰居聽到,以示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開心的事都歸結於“小人”,只有擺脫了“小人”,才能繁榮昌盛。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是避邪避災的意思。
在壹些地方,第六天是出嫁女兒回家的日子。這壹天,女婿和女兒會來拜年,慶祝和放鞭炮的習俗與初二大致相同。
第七天到第十天是舊歷中非常重要的壹天。根據東方朔的書《戰書》,“壹歲後八天,壹只雞,壹只狗,壹只貘,壹只羊,壹只牛,壹匹馬,壹個人和壹個山谷。當陽晴,主物肥,陰則禍。”在魯谷的《賈青錄》中還有壹種說法,即有九天十地:“風俗視七日為天,八日為谷日,九日為太陽,十日為地球日。人們壹年四季都把這四天的艷陽天當作吉祥災難。”在過去的幾天裏,人們壹直在祈禱天氣美好,給人口帶來繁榮和莊稼豐收,並慶祝玉帝(第九個)的生日。鞭子、鞭炮和各種祭祀活動越來越流行。
正月裏,除了正月初五,元宵節是最熱鬧的。在壹些地方,元宵節從正月十二號和三號開始,直到十六號才結束。它的意義和除夕差不多,也是要燒香放鞭炮祭祖祭神。十五吃元宵流行於宋代,而裝飾燈籠的習俗沿襲於唐代,盛行於宋代。這壹天,各個商會除了裝點街道,還會燃放煙花爆竹,從8點壹直持續到10點,可謂是熱熱鬧鬧,人去樓空。
北方民間過元宵的習俗是“十五平,十六圓”,即十五吃餃子,十六吃元宵。這兩天煙花(也叫焰火)在人們中很受歡迎。人們俗稱煙花為“花”,燃放煙花稱為“放花”,與鞭炮合稱為“煙火”。煙花大致可分為噴射、旋轉、升空、吐珠、線香、地面煙花、煙霧、造型玩具、小煙花等類別,品種數以千計,是元宵節最受青睞的玩法。
自宋代以來,人們就有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在第壹個月的第十五天,皇帝經常觀看它作為與人民幸福的標誌。燃放煙花的場面也異常宏大輝煌,這在現代也是不多見的。
《紅樓夢》描繪燃放煙花:“院子裏裝了屏風架,放起了煙花。這些煙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貢品。雖然不是很大,但是極其精致,各種故事,各種煙火。說話間,外面的顏色放了又放。還有很多零星的小鞭炮,比如《滿天繁星》《九龍入雲》《平地壹聲雷》《飛十環》。”由此,也可以看出舊時春節燃放煙花的盛況。
小時候過年放煙花是很渴望的。七彩竹筒,滴滴金,滿天星,天女散花,五福都是很受歡迎的品種。美麗的煙花,承載著童年的夢想,飛上天空,化作繽紛的光彩,讓節日的夜空五彩斑斕,妖嬈迷人。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記憶猶新。
燃放鞭炮,伴隨著鞭炮的嘟嘟聲,可以營造喜慶熱鬧的氣氛,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好運,是節日重要的娛樂活動之壹。隨著時間的推移,鞭炮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和顏色也越來越多。每逢重大節日、喜事慶典、結婚、建樓、開業等。,應該燃放鞭炮來慶祝和交好運。目前,湖南的瀏陽、醴陵,廣東的佛山、東姚,江西的宜春、萍鄉,浙江的溫州等地區,都是中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鞭炮顏色多,質量高,不僅暢銷全國各地,還出口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響亮的鞭炮聲和鮮紅的春聯,表現了人們對新生活的熱情、向往和憧憬,也體現了壹個民族的心理、夢想和願望。雖然此時的北國依然冰雪封凍,但人們在隆隆的鞭炮聲中喚醒了春天;從閃閃的雪花中,我看到了金色的麥田;我從臘梅的香味中聞到了桃李的香味。自此,時間序列轉向陽春,萬裏幹坤生機勃勃。由此,人們懷著喜悅、樂觀、自信的心情迎接春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