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寧還在世但不能再主持工作的時候,斯大林利用他的“無限權力”,特別是分配幹部的權力,創造了官僚等級名稱的錄音(номенклатра)。1923 165438+10月8日,俄羅斯* * *(布)中央委員會決定了選拔分配領導幹部的任務,中央委員會決定批準三種類型的官員軍銜名單表格。在排名第壹的官員名單中,大約有3500個最重要的領導職位,包括最高國家經濟委員會各局的負責人、信托和辛迪加的領導人以及大型工業企業的領導人。2號官階表,包括部委局副職和其他同等職位;排名第三的是地方領導幹部。到1924年初,中央確定的領導幹部總數為13163人。地方政府也制定了自己的官員排名表。比如烏拉爾州委規定,州領導幹部人數為1066人。但是,只有地方領導幹部最重要的職位是由中央決定的。
因為官階表包括了最重要的崗位和職位,這些職位的人選都是事先經過中央委員會審定的,免職也必須經過中央委員會批準。官階榜壹詞的推廣,使得擁有這些職位的領導幹部逐漸轉化為擁有自己的利益、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的特殊社會群體(註:見【俄】ан。博哈諾夫等:《20世紀俄羅斯史》,莫斯科阿斯特出版社,俄文版1996,第244-245頁。)。
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前所長阿爾巴托夫在《蘇聯政治內幕——局內人的見證》壹書中談到了斯大林時代的特權制度。他寫道:“按照這個體系的層次——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中央委員、人民委員會、各局局長等。,每個級別都有自己的壹組權限。戰前,享受這種特權的人範圍相當小,但這種特殊待遇本身就很優厚。”戰後取消配給制後,“特權很快又開始擴大。形式多種多樣:幾乎免費擁有別墅、專車、免費早餐、免費午餐(或象征性支付)、節假日去休養所、養老院的大量出差補貼、‘醫藥費’(每月工資節假日發)。然而,在斯大林時期達到頂峰的是所謂的‘錢包’,即領導人的工資補貼。這種額外的支付可以從幾百盧布(當時的貨幣)到幾千盧布不等,視職位而定。信是裝在皮包裏秘密寄出的,不上稅,就算交了黨費。舉個例子,壹個部長除了當時的工資,還能拿到2萬多盧布,相當於1.960改革後的2000多盧布。”(註:蘇聯政治內幕——知情人的見證,新華出版社,1992,第310 ~ 312頁。)
這樣,斯大林時期就形成了官僚特權階級體系。這些被列入官階表的高級領導幹部是黨和經濟管理的最高級別,享有很大的權力和優厚的待遇。這不僅僅是在物質條件困難的情況下對領導幹部的壹種關懷。從這個荷包體系的規模和後來的發展來看,斯大林有著深遠的意圖。斯大林創造了這樣的制度,並在戰後實行了特定的工資制度。實際上,他試圖以“親民與威風相結合”的方式將蘇聯高級領導幹部重新團結在自己身邊,盡力完成當時制定的高速追趕任務,忠實地服從自己的指揮。他壹方面給領導幹部各種優待,同時直接掌握黨和國家以上的安全機關,讓這些高級領導沒有安全感,經常處於恐怖之中。斯大林用各種手段將列入官階名單的高級幹部置於他的嚴密控制之下,使他們難以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有化”的財產;另壹方面,當時* * *的意識形態和革命者的信仰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註:參見《20世紀俄羅斯史》,莫斯科阿斯特出版社,俄文版,1996,第570頁。)。
但由於官僚特權制度本身對領導幹部具有巨大的腐蝕作用,所以在斯大林還活著的時候就出現了很多領導幹部以權謀私、以權謀私的現象。馬林科夫在蘇聯十九大報告中列舉了幾個這樣的例子。例如,在壹些經濟企業中,少數工作人員“實際上試圖將委托給他們的企業變成自己的私有財產。”“這些領導人認為他們可以做任何事情,他們可以完全無視國家和黨制定的法律法規,他們可以違反蘇聯法律,他們可以采取各種任意行動。”在壹些黨組織中,壹些領導人墮落了,甚至貪汙公款,盜竊國家財產。
斯大林死後,特別是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時期,官僚特權階級擺脫恐怖控制,得到穩定發展後,更加腐敗專橫,最後把蘇* * *和蘇聯拖上了亡黨亡國的道路。斯大林創造了特權階級制度,雖然壹時達到了壹定的目的,但長期的嚴重後果卻是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