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無雙》這部電影,究竟想說什麽

《無雙》這部電影,究竟想說什麽

《無雙》這部電影,究竟想說什麽

1

世界上最多人喜歡的仿真畫是什麽?是錢。有了人類對金錢的狂熱,才有超專業級別的假鈔制造集團。《無雙》講了壹個假鈔集團覆滅的故事,加上主角亦真亦幻,分飾兩角的講述和表演,簡直讓人目不暇接。但這部電影想說的,其實遠遠比這個故事復雜。

2

先講講《無雙》的故事。我們知道,故事總有主角,而觀眾對故事的感情實際上是對主角的感情。如果觀眾不喜歡主角,那麽這個故事講得再好,都是失敗的。《無雙》的主角自始至終只有李問壹人。李問就是“畫家”,但他的故事卻分為了“李問的”和“畫家的”,看似有兩個人。之所以這樣,是為了表現李問心中善惡的力量壹直在交戰。他時而軟弱如雞,時而兇狠如狼。或許,“軟弱”也是他的壹種有效武器,為了讓他的對手低估他,最後被他所敗。李問是復雜的。面對殘暴的敵人,面對不遵守“行規”的夥計,他不講人情,不留活口,冷酷無情。但對於愛情,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弱者,甚至連表白的機會都不給自己,也許因為他的內心深處異常自卑,雖貴為地下王國呼風喚雨的主宰,在真實世界裏卻既不可能擁有身份,也不可能擁有愛人。他的內心很清楚:他的價值僅僅在於造假,而“假”的價值,只能在他編造的故事和人生裏。因此雖然身價千億,李問卻難以擁有正常人的生活。這就是他的悲劇,也是最可同情之處。觀眾對這樣的李問是同情的。

3

“如果只看到白與黑,他永遠也不可能當主角”。電影中,李問的分身“畫家”反復談了“主角”兩個字。什麽是主角?有兩種理解,第壹種,自己即是主角,自己即主宰命運。第二種,主角是壹種角色,既主宰自己的命運,又主宰他人的命運。主角這個詞是誘人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當主角。作為偽鈔集團的首腦,李問腳踏黑白兩道並能呼風喚雨。靠著制造假鈔,他獲取了巨額財富。他看似已經成為了“主角”。但拋開他的造假天賦,李問實則為人木訥,不善言談。在他暗戀的阮文那裏,他甚至只能做壹個“影子”,阮文至始至終,只記得他曾是他的鄰居,與他沒有任何交集。如果李問信仰的“主角邏輯”就是“金錢邏輯”,那麽金錢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雖然豪擲千金,呼風喚雨,他也時刻受到死亡的威脅。和壹個普通人壹樣,李問也受盡命運的嘲弄,最終和並不愛的女人壹同葬身大海之中。

4

拋開故事,《無雙》究竟想說什麽?其實就是真與假。因為確實存在兩個世界,真實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表述為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亦可。人每天都生活在這兩個世界中,客觀世界雖是相同的,主觀感受人與人之間卻天差地別,冷暖自知。擁有真實,是人的願望,甚至可以說是奢望。因為真實不是客觀存在、觸手可得的,而是需要不斷破除自己的“妄見”才能尋到的,這個歷程異常艱苦,而常人很難達到。

因此人們對於真假的態度也是遊移不定的。選擇真實,即選擇艱辛,要面對無數的矛盾和痛苦。比如李問。他其實可以放棄自己的出身,做壹個普通人,以普通人的身份向阮文求愛。但他沒有。也許是因為壹個真實的身份對他來說是遙不可及的,甚至是異常沈重的,因為他沒有活在真實生活中的勇氣,也無法面對求愛遭拒的可能。在故事中,他看到了阮文愛上了其他人,自己此生都不可能得到她,於是采取了極端的方式進行報復,綁架了她和她的未婚夫,並將情敵殘忍殺死。他對真實世界的態度是敵視的,甚至不惜“殺死”真實,滿足自己的幻想。

對平常人來說,真實世界中的生活永遠是雙面的,而在主觀世界中,生活是單面的,永遠是人臆想中的假象。比如面對失敗,無懼真實的人會反思自己努力不夠,客觀分析自己的優劣勢,而懼怕真實的人會推卸責任,把失敗歸咎到運氣、時機、性格等方面。只有無懼真實的人,才能擁有真實,但它的代價是巨大的。因為真實無時無刻不提醒妳面對自己的短處和不足,面對自己的陰暗面。在人生的某個時刻,我們是否對當時的自己極度失望?而面對人類種群的某些行為,歷史中那些無比黑暗的章節,我們是否以生而為人感到羞恥?

離開“自我是完美的”這個假象,生活也遠遠不是完美的。每個人在工作、交友、家庭上都擁有無數的問題。面對上司和同事,我們疑慮重重又小心翼翼;面對朋友,我們看似大度無私實則小肚雞腸。面對愛人和孩子,我們重重挑剔,對壹點兒小錯大發雷霆。對於親人,我們不知該近還是該遠,仿佛彼此都是刺猬,進退兩難。但這壹切都是真實的。完美只存在於想象,現實中永遠沒有完美的自我,更何況完美的他人。我們對於自己和他人過高的期望,其實都是自欺欺人。

5

回到《無雙》,李問的悲劇源於他不能面對真實的自己。而我們呢?從李問的身上,也許多少都能找到點自己的影子。面對所愛,有多少人能勇敢向前,哪怕機會渺茫?面對金錢,有多少人能拒絕誘惑,甘守清貧?面對自己不愛的人和事業,多少人是抱著僥幸的心態,能多得壹些利就多得壹些,內心毫無半點愧疚之感。我們能面對那個殘暴、冷酷的自己嗎?在愛人孩子面前,我們肆無忌憚,像個暴君。面對對手,面對可能損失的利益,我們冷酷無情,壹定要把自己的那份奪回來,絕不容他人染指自己的利益。我們無時無刻不再幻想登上人生舞臺的巔峰,主宰金錢、地位、命運。我們模糊了黑白、真假,活在自己的王國裏,擁有壹頂並不存在的王冠。我們稱王,我們驕橫,我們以為自己無所不能。

6

李問是可悲的,因為在臨死前那壹刻,他才意識到自己錯了,而且錯得無可救藥。他絕不是個蠢人,亦不是個庸人,而是太過聰明。《無雙》其實還想說,聰明往往是聰明人的墓誌銘。有了聰明,人才想取巧,才在不斷地取巧中越來越得意,越來越自大。李問的悲劇,在於他的自大,聰明帶來的自大。他自認為自己造假的技能天下無雙,他自認為編造的故事天衣無縫,自認為自己能夠逃脫法律的制裁。而自大終究是壹個氣球,過大是要爆的。“善泳者溺於水”,悲劇從他選擇生活在故事中就註定了。

7

人究竟要向善,還是為惡,聽起來仿佛老掉牙。但這個問題之所以復雜,是因為人的復雜。因為向善是有心的,為惡是無心的。普通人的惡不像那些大奸大惡之徒,可能是微小的,甚至不易察覺。比如言語,每個人可能都因沖動說了些恨不得咬了舌頭的話。比如念頭,壹念閃過,可能黑暗地自己都擡不起頭。比如作為,可能當時不覺得,事後越來越後悔。壹念之處,即天堂,即地獄。糾正念,可能要禪修,可能要正心誠意、格物致知,可能要徹底懺悔……無論怎樣,念是善與惡的源頭,還有言語、行為、前因、後果。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要把握住念,言語、行為,以致前因、後果。

不要事後後悔,因為永遠是追悔莫及。

  • 上一篇:有關世界經濟的論文
  • 下一篇:朋友圈十句最經典的話語,句句真金,值得收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