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馮老師的《每日100》這本書,希望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更重要的是從生活的美好中體會到“走出苦海”。
生活是壹片苦海。管好物欲可能是擺脫物欲的捷徑。通過妳日常的戀物癖,去愛妳應該愛的東西,非常愛,長久愛,和妳愛的100的東西有足夠好的關系。這些東西可以成為妳快樂的源泉。
馮老師說,這本書幫助他解決了壹個心理問題,克服了“抓痕癥”。想想自己,買的物品不喜歡它有瑕疵或者有劃痕,用的物品有劃痕也會有點不舒服。這本書告訴我們,劃痕是妳的印記,是妳和愛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劃痕越多,接觸越多,妳們之間的關系越深。
這麽壹想,我心裏的問題好像融化了。以後可以更好的接受“劃痕”了。之前,我用“沒有什麽是完美的”來說服自己。
這本書給出了三個簡單的方法:定義100個事物,使用100個事物,與這100個事物產生愛和糾纏。
松浦彌太郎有愛物的觀念,非常重視清潔的習慣。我也喜歡幹凈。潔癖能給人帶來快樂。
他還建議每個人都應該使用東西。買了就用,用了就會有劃痕,這是天道公理。所以不用怕刮花,用就好。
以前喜歡把漂亮的東西藏壹段時間,怕穿破。這兩年突然意識到,東西要拿出來用,只有用才能發揮它的價值。W先生在這壹點上做得很好。我記得他說過:東西壹買就拿出來。其實是有道理的。
還有壹點:物的使用原則是有情有愛。這些東西日日夜夜陪伴著妳,讓妳愛不釋手,覺得彼此很親密。這是壹段重要的愛情。
因為妳對東西有壹種熱愛的感覺,所以妳不會後悔買了它。生活中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總希望它能陪伴我們很久。
“每日100”讓妳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最重要的東西,而不用太在意那些不必要的東西。
物質有能量,物質文明是第壹文明。沒有物質文明,就沒有精神文明。我們去了主要的博物館,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東西。精神只有附著在物質上,才能被表達、留存、流通。所以,羨慕物質文明,享受物質欲望,並不可恥。我們應該有審美意識,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物欲如何管理,為什麽要在拜物教這件事上做減法?馮老師指出三點:
1.日益增長的物欲並不能讓人幸福。妳最大的快樂來自於期待。
增加不僅能讓妳開心,也能讓妳不開心。如果不是壹直用,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占地。
3.把錢花在刀刃上。把錢花在真正能讓妳開心,妳能喜歡的事情上。
我們怎麽做減法?馮老師教導我們:
1.妳應該列出妳的物質欲望清單。列壹個妳喜歡的10-100的物品清單,仿照作者的例子,不少於10的物品。列出妳的日常用品,吃喝睡。列出妳喜歡的、妳能用的和妳離不開的東西。
2.設置兩個維度。壹個維度是重要性,相當於X軸。從不重要到非常重要,第二個維度是可用性,相當於Y軸,從可用性差到可用性好。
3.把妳選中的100個物品扔到這兩個軸形成的平面空間裏。
4.做個取舍。妳自己決定。有精力就拿壹些,沒精力就掐掉。
保留這個重要又容易得到的部分,壹定要放棄這些不重要又非常難得的東西。
書中感人的金句:
1.越是不能給別人看的東西,越應該好好利用,這樣會充實自己的內心。
東西不是給別人看的,但最後妳要舒服。比如床上用品和內衣要讓自己舒服。也喝壹些好茶和好酒
2.每周買花壹次。我非常重視把有生命的美好的東西放在生活中,並且珍惜它們。
我不是每周都買花。我偶爾會買壹束花。我會在家裏養壹些花花草草,好好珍惜。花能帶來清新的感覺,讓人心情愉悅。
3.成為妳周圍壹切的重要朋友,並認真對待它。
任何東西都有不好的壹天,我會選擇修復它,繼續使用它,豐富而專註的生活就此開始。
對於物品,如果它們壞了,我會修理它們。尤其是電器,比如冰箱、電飯煲、抽油煙機等。,希望能物盡其用。
越年輕越應該花錢,不然四五十歲買劣質產品會被嘲笑。
6.多花點錢在年輕人身上。年輕的時候,多花點錢。不要再被我嘲笑了。
7.為了過好有質量的生活,我們應該嘗試許多失敗。
小時候經常買壹些東西,便宜的,劣質的。看了這幾段,我明白這也是壹些經驗和嘗試。哈哈。希望以後的生活不要買劣質產品,被更多的優質單品包圍。
8.讀書和旅行其實很像。兩人都追求孤獨。閱讀是壹個人踏上的旅程,旅行是獨自開始的閱讀。
9.書櫃不僅僅是用來把書放在壹個整潔的空間裏,也是個人的壹道風景。只有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和氛圍,才能稱之為真正的書櫃。
我也要把家裏的書櫃整理壹下,盡量讓它散發出獨特的氣息。
10.壹百個項目有壹百天。壹百天裏,有壹百種美。
此外,在49歲時辭職,馮先生在50歲生日前幾個月失去了全職工作,開始了新的生活。這提醒了我,我們可以在未來做壹些新的和喜歡的事情。開始不壹樣的生活。
要知道“日日100”強調的是“愛”。妳與物之間,妳與人之間,最終的意義是喜歡,是快樂,而不是看那些高低貴賤,眉目傳情,用愛去迎接那些,用那些,留著那些。
最後,我們可以列出100個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看看我們喜歡什麽,需要什麽,應該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