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地區,原屬昆山縣臨江鄉,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改屬嘉定縣。元、明隸屬不變。清初高橋鎮屬依仁鄉,仍隸嘉定縣,雍正三年改隸寶山縣,乾隆二十四年曾設寶山分縣縣署,宣統二年屬高橋鄉。民國17年屬高橋區隸上海特別市。建國初,仍屬高橋區隸上海市。1956年屬東郊區,1958年屬浦東縣,1961年並入川沙縣。鎮區水運以界浜為主,西接高橋港通黃浦江,東接浦東運河,橫貫鎮區。陸上客運以大同路東站為樞紐;81路公***汽車通宵行駛於滬高之間,高川線通往川沙縣城,高高線抵達高行,高中線西連中興鎮,高三線北通淩橋及三岔港等地。
高橋鎮的西南地區為石化工業基地。市、縣屬工廠和鎮辦工業都分布在鎮區。1985年底鎮辦工業企業5個,職工617人,年產值973萬元。網花、絨繡是該鎮傳統手工工藝品,高橋松餅為傳統的名特產。國營商業49個、集體商業56個、個體戶338個。市場繁榮,文教衛生設施有:高橋、育民2所完全中學,小學2所,幼兒園4所及文化館、圖書館、電影院、體育場、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等。高橋鎮文物古跡有:明永樂帝禦碑,現存高橋中學校園內,並建亭為護;雙井,古高橋拆除後,舊址北堍建雙口井得名。民國17年《遷橋築路記》石碑1塊,現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
[編輯本段]湖北鹹寧高橋
高橋鎮?位於大幕山北麓,鎮內村級公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二級公路東臨大幕黃沙,西接107國道,架起了內聯千家萬戶,外接五湖四海的橋梁。高橋全鎮國土面積96平方公裏,轄10個村,169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6萬畝,其中水田面積2.1萬畝;山林總面積8.1萬畝,森林覆蓋率42%,楠竹3萬畝;林場2萬畝;水面面積2.2萬畝,大型水庫3座,1萬方以上塘堰47座,精養魚場6個。
2004年,工農業生產總值9030萬元,其中工業6498萬元,農業2532萬元,實現財政收入45萬元,農村人平純收入2478元。全鎮糧食作物總量13643噸,油料1424噸。近年來,高橋鎮***投入資金260萬元,實現了高橋街道的硬化、綠化、亮化;15萬伏輸變電站和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已經完工;建起了5座聯通、移動手機通訊基站;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2000門;四通八達的有線電視傳輸網給高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為高橋經濟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平臺。
作為農業大鎮,農業資源豐富。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板塊式開發,集約化經營,規模式種養的發展思路,實行產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培育了壹批基地,扶持了壹批專業戶,培訓了壹批經濟能人,構建了壹批產業,興起了壹股農業產業化的生產熱潮。2004年,高橋鎮先後建起了以劉英香菇基地、禮興養殖廠、堰頭綠化苗木基地、白水畈蘿蔔基地為代表的龍頭產業,湧現出了壹大批種養專業大戶。在鎮黨委、鎮政府富民政策的鼓勵下,在專業戶的帶動下,目前全鎮有500余人加入到辦基地和生產專業產品的隊伍中來,成為高橋鎮農業壹道亮麗的風景。
在註重農業特色化、產業化發展格局的同時,該鎮還註重深化產品的加工,實施農業產品品牌發展戰略。2004年初,政府出資,鎮農業技術服務公司負責開發高橋鎮幹蘿蔔、幹蘑菇、幹豆角等山鮮菜特產,成功註冊了高橋“碧水青山”幹鮮菜的商標品牌,使高橋鄉土產品在國內市場從此擁有壹席之地。與此同時,高橋白水畈的蘿蔔、劉英香菇、肉兔品牌運作計劃已付諸實施,高橋鎮的農業正向產業化、集約化道路穩步邁進。
在工業發展上,黨委、政府始終遵循區委、區政府“化風險、打基礎、求發展”的九字方針,依托當地豐富的資源優勢和改革搭建的良好平臺,緊緊咬住招商引資發展工業不放松,牢固樹立“興工強鎮,引資富民”招商觀念,大打“鄉情”牌,巧念“回歸”經,從而使該鎮的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工業企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04年,該鎮***引進項目7個,協議總投資4900萬元,到位資金1120萬元。該鎮立足資源優勢,揚長避短,打好資源招商牌。引進了武漢江夏區老板投資300萬元,成立高坪礦產開發公司,開發石灰石、白雲石,區供銷社下崗職工自籌資金280萬元,成立興隆采礦廠,開發石灰石,使高橋成為武鋼集團最大的煉鋼輔助材料基地。高塘村風化石資源豐富,利用這壹優勢,引進重慶市老板,投資興辦新型強力頁巖磚廠,做到物盡其用。2004年,光礦石開發壹塊,全鎮年產值突破3000萬元,利稅30萬元。立足資產優勢,盤活存量資產,引水活源。不但註重開發新項目,也註重盤活原有的閑置資產。高橋紙廠,因經營管理不善,三年多已沒有生產,該鎮從福建引來老板投資80萬元,改造設備和工藝流程,及時轉產,使老廠重新煥發生機。鎮機械廠破產後,廠房閑置多年,他們聯系當地美籍華僑劉平炎支助家鄉創業,投資1200萬美元創辦雙佳竹木(鹹寧)有限公司,從事生產出口仿古家具,為高橋工業發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立足生態優勢,大力抓好旅遊綜合開發項目。鎮黨委、鎮政府以著名的軍事工程“131
[編輯本段]廣東湛江高橋
高橋鎮(Gaoqiao Town)位於廣東省西部,瀕臨北部灣,為兩廣三市的交界處(兩廣:廣東&廣西,三市:廣東湛江市、廣西北海市、廣西玉林市)。轄區面積76平方公裏,海岸線長達25公裏,8個村委1個居委會,108條自然村,總人口3.1萬人。
高橋鎮靠山面海,屬南亞熱帶氣候,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盛產廉江紅橙、荔枝、龍眼等名優水果。尤以紅橙最為盛名,紅橙以其果大型靚、皮薄肉紅、汁多化渣,甜酸適中而著稱,1984年被列為國宴佳果。高橋鎮是"廉江紅橙"原產地之壹。
高橋紅樹林為全國面積最大紅樹林生長基地,現已設為廣東湛江國家級紅樹林保護區之核心區,其連片面積達4萬畝,有紅樹林種類24種、多種海洋動物373種、鳥類170多種,風景迷人,有海上森林公園之譽稱,大文豪蘇東坡在往合浦任職時曾在此留下足跡,1999年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環境保護教育基地。2001年,中荷合作廣東雷州半島紅樹林綜合管理和沿海保護重要項目在高橋實施。
更多高橋紅樹林資料:高橋紅樹林
國道325線自東至西貫穿高橋鎮全境,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重要骨幹——渝湛高速與國道325線在高橋境內交匯。高橋距湛江市區、北海市區約壹小半時車程。近年來,高橋鎮充分發揮地緣資源優勢,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現有紅橙面積1.5萬畝,形成了盛豐千畝紅橙基地,席草陂、牛皮河紅橙專業村,沿325國道3公裏紅橙產業帶的生產格局。海洋產業發展快速,建立了德耀、紅寨5000畝海水對蝦、膏蟹養殖基地。高橋紅樹林被列為廉江八景之壹,沿325國道以通達、廣茂等龍頭的非公經濟蓬勃發展。
[編輯本段]廣東清遠高橋
?
高橋鎮位於清遠市清城區東南部,東鄰從化縣,北接佛岡縣。鎮以駐地名。明代漸成圩集,因附近架設壹座高大木橋跨湞江廟河,故名。1977年成立高橋公社,1986年設鎮。2003年,清城區將高橋鎮撤並入源潭鎮,原高橋鎮所在地設立高橋社區,全社區650戶、3618人,這裏村民以搞種養業為多,有養母豬的,有養魚的,有養雞的,辦果園種砂糖桔的,有連片承包田地種稻谷的。2004年社區人平收入僅2700多元;2005年就漲到了3500多元,2006年增至3900元。2007年達到4300多元。高橋社區街道集市容貌煥然壹新,改善了墟鎮的整個環境;辦起了醫療室,群眾小病在社區就可治療,健康有了保障;辦起了文化室,群眾學知識用知識的氛圍越來越濃。社區集體收入也從2004年的4萬元增至2007年的12萬元。他們引進的草皮種植場也在當地群眾致富中發揮了效益,農民又收租金、又拿工資,效果很好
[編輯本段]湖南長沙高橋
郵編:410145
面積:103平方公裏
人口:3.1萬
長沙縣轄鎮。1949年屬沙田、石門鄉部分,1956年分屬百祿、耕慶鄉,1958年屬百祿、高橋公社(後統屬高橋公社),1983年置高橋、範林鄉,1994年建高橋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48公裏,面積112平方公裏,人口3.1萬。鎮政府駐高橋。長平省道過境。轄橋裏、雙鳳、百祿、峽山、螺嶺、虹橋、中南、高橋、澗山嶺、白石源、鳳山、塗沖、松竹、範林、金橋、嶽龍、興隆、耕慶、洞裏、思公、幸福、萬金22個村委會和河塘、茜草塘2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印刷、皮革、電機、農機等。農業主產水稻、生豬、楠竹、茶葉。紅茶有近百年生產歷史,精制“高橋銀峰”、“湘波綠”列全國名茶。大革命時期農協主席、紅軍高級指揮員柳直荀,前中***中央統戰部長、中顧委副主任李維漢出生於此。紀念地有“直荀紀念館”、“維漢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