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文化遺產,我們腦海中總會浮現起中國厚重的歷史文化。但現如今,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讓越來越多時尚的元素擁有了與文化遺產結合的機會。
故宮發布的“萌版”雍正形象,手中折扇正是故宮文創產品。
實景舞臺秀《印象?西湖》的表演場面。
頭戴灰色帽盔,身披墨綠鎧甲,這是騰訊近日推出的三個“長城小兵”形象,分別代表山海關、娘子關、偏頭關,把萬裏長城的形象擬人化。騰訊表示,在未來“長城小兵”將會推出動漫和手辦,與消費者見面。與此同時,《王者榮耀》團隊也宣布加入騰訊發起的“長城妳造不造”計劃,推出全新遊戲英雄“長城守衛軍”,以此方式宣傳長城文化。
隨著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已經具備了挖掘傳統文化遺產資源的自覺。通過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把文化遺產向公眾介紹,並在此基礎上調動各方資源,形成保護文化遺產的合力,是當下我國文化創意發展的壹個重要方向。
把文化遺產打造成IP
近些年來,IP產業風靡全國,成為了文化產業增長的重要動力。IP,是知識產權的縮寫,廣義上講,是指被大眾廣泛接受和認知,擁有開發潛力的文學藝術作品,或者文化實體,甚至文化概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國為世人熟知的歷史文化遺產,都屬於可以開發的文化IP。
將文化遺產打造為IP,故宮走在了前面。
故宮早在2010年就在淘寶開通了網店,銷售周邊產品,但因為設計風格和營銷手段都較為傳統,壹直不溫不火。自從2014年開始,故宮充分發揮想象力,結合網絡熱點和流行品位,打造了壹批“腦洞大開”的周邊。比如朝珠耳機、容嬤嬤針線盒,還有結合穿越劇紅人雍正皇帝推出的“朕亦甚想妳”折扇,都獲得了年輕人的青睞。
據了解,目前故宮文創產品的年銷售額已經超過了10億元,而在這背後,是故宮9000余款精心打造的文創產品支撐的結果。目前故宮藏品超過186萬件套,其中包含超過53000件繪畫、75000件書法、28000件碑帖,這些都成為了故宮開發文創產品的基礎。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做文創的壹條捷徑,就是從這些豐富的藏品中,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比如,提煉藏品圖案到文創產品設計中,或者把各種宮廷元素,牛、馬、侍女?提取出來做創意產品。只要趣味性、互動性夠強,產品就會受歡迎。
在國家博物館的網絡商店,壹批文創產品也有不俗的銷量。壹款金步搖夜光書簽,總銷量達到了7670件。另壹款以明清瓷器為原型的夜臥燈,則賣出了4674件。據記者觀察,這批銷量靠前的文創產品,標價大多在幾十元人民幣的區間,而且做工精細,並有相當的實用性。產品素材則來自於杏林春燕碗、紅山玉龍、圓明園獸首、四羊方尊等國家博物館的經典藏品。
“文創+”是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走文化創意與文化遺產結合的道路成為各個文化單位廣泛實踐的背後,是我國文化建設頂層設計對此提出的壹系列指導和要求。
在2014年,國辦印發了《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幹意見》。這份意見指出,要依托豐厚文化資源,豐富創意和設計內涵,拓展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利用途徑,促進文化遺產資源在與產業和市場的結合中實現傳承和可持續發展。
2016年,國辦又轉發了文化部等部委印發的《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幹意見》,要求深入發掘文化文物單位館藏文化資源,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力爭到2020年,逐步形成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文化創意產品體系。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解讀“十三五”文化建設綱要時就指出,要鼓勵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紀念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文化文物單位開發各類文化創意產品,推動歷史文化資源真正“活起來”。
從根本上來說,用文創推動文化遺產的發展,不僅要運用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更是要走壹條市場主導,創新驅動的市場化道路。開發好的文化創意產品,需要在人才運用、管理機制、品牌運作上,都跳脫出僵化的既定模式,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
故宮方面的介紹,“爆款”文創產品的誕生,是因為招聘了壹批“有毒的設計師”。而在過去,事業單位的招聘或者通過應屆生招聘,或者通過體制內的平行調動,很難短期收獲大批專業人才。提高產品質量,就必須打破體制壁壘,掃除身份障礙,營造有利於創新型人才健康成長、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
而對於文化單位來說,文創產品開發銷售也存在“收支兩條線”的限制。上海博物館、浙江博物館等9家***建國家級博物館,平均每個單位文創產品年銷售收入可以達到1000萬元以上。資金如何管理,如何使用,成為了問題。對此,2016年國家也明確,文化文物事業單位的文創開發取得的收入,按規定納入本單位預算統壹管理,可用於加強公益服務、藏品征集、繼續投入開發、人員績效獎勵等,調動了資金的活性。
商業成功以外,還要有更高追求
雖然通過文化創意對文化遺產進行開發,成為了業界的***識,也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現狀仍然不容樂觀。有媒體援引《藝術市場》的報道稱,2016年全國4526家博物館,具備文創開發能力的只有2256家,盈利的僅18家,比例不到1%。
這樣的現狀後面,是產品雷同、性價比低、不接地氣等國內文化遺產周邊產品開發長期以來積攢的問題。
旅行愛好者小吳向記者透露,現在市面上的博物館文創產品大致分為兩類,壹種是高仿品,這些東西雖然好,但是笨重而且昂貴,旅行的時候不可能買;壹種是明信片、鑰匙扣、水杯這類大路貨,雖然有壹點特色,但這類周邊壹般比較貴,如果沒有做得太精彩,也不至於讓人有消費的欲望。
“購買文創周邊,並不是購買實用品,我想購買的,是物品背後的文化內涵,這個才重要。”小吳說。
除此之外,相比於博物館藏品這類實體文化遺產,我國的山川湖泊、歷史工程、傳統藝術等文化IP,由於概念相對寬泛且所有權不夠明晰,導致文化開發力度還不夠。
2003年起,“印象”系列舞臺秀風靡全國,《印象?麗江》《印象?劉三姐》《印象?大紅袍》等產品風靡全國。此類實景舞臺秀,立足旅遊目的地,意在通過全國頂尖的導演和演出團隊,展示當地的文化特色。但與此同時,這壹系列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比如壹度年盈利6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印象?西湖》,確實實現了商業上的成功。但是,舞臺搭建對西湖傳統景觀和生態環境破壞的風險,也引發不少人的擔憂。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時,如何做到商業、文化、生態的多贏,同樣是值得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