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之余又想起壽山石來。壽山石業界有個爭論了很多年的話題,說目前壽山石的市場只註重材質,材料好壹切都好,材料不好再好的工藝也沒人看重,導致原材 料與成品價格倒掛,“面粉”比“面包”還貴,是典型的“賣身不賣藝”。因此很多壽山石雕刻家、評論家和收藏愛好者紛紛呼籲,說不可重材輕藝。只不過,詬病 歸詬病,市場卻依然我行我素,依然“只以材質論英雄”,這讓人多少有些費解,究竟是順應市場的選擇,還是聽取這些飽學之士的建議?
其實說起來,這個問題在學界已有定論。國家級玉雕大師馬學武說:“首先是賞玉,其次才是賞雕。不能因雕而喧賓奪主,破壞了玉獨有的韻味。”他認為玉石不 經過雕琢固然“不成器”,然而,過度雕琢也必將失去玉石自身的本色。再往前追溯,近代學者章鴻釗先生《石雅》壹書中指出:“古人辨玉,首德次符”、“先秦 貴德不貴符”。也就是說,自古以來,在對於玉石的審美上總是將“德”居於首位,而“符”則是次要的。“德”即指質地,這壹點毫無爭議;不過對於“符”的認 識,收藏界就有了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是顏色,但從“符”的文字釋意來看,並沒有顏色的含義,因此有人認為“符”是指造型、文飾、符號等內容,但無論是顏 色還是工藝,都是相對於內在的質地而言的。就壽山石而言,它的“德”無非“溫、凝、細、結、潤、膩”六種,均是形容內在的質地。
當然並非所有品種的壽山石都能六德皆備,有此榮耀的僅“石帝”田黃而已,但是在選擇各個品種的壽山石時,人們依然首先以這六德作為標準,逐壹評判壽山石 的材質。究其原因,首當其沖在於只有“德”達到較高的品位,石質才夠優良,才能夠保證石材本身堅實綿密不開裂、不會因時間的侵蝕而受到本質上的破壞,也就 是所謂的“永恒性”,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收藏珍寶的首要評判標準和追z求目標。試想,若是材質“失德”,只有轉瞬即逝的短暫華美,那麽又有什麽收藏的意義 呢?這壹點,早在商周時期就為人們所認可,我們常在青銅器上見到類似“子子孫孫永寶用”的銘文結語,絕非空洞無物的套話,它實實在在地表達著作器者希望將 青銅器所代表的權勢與財富流傳於後世的強烈願望,而不易腐蠹絕滅的青銅材質,就成為了理想的載體。以此類推,無論是用於祭祀的禮器還是用於隨葬的明器,除 了青銅之外,無論金銀玉石,還是瓷木牙角,大多挑選能夠長久流傳的材質,不論材質之上所承載的是文明還是財富,材質的永恒也就意味著承載之物的永恒。好材 質是傳承的基礎,這便是壹開始中國古人追求材質的重要原因之壹。
如果說壽山石“六德”標準中的“凝”與“結”充分表達了傳統收藏中對於材質“永恒性”的追求,那麽“溫、潤、細、膩”更多的則是對於材質審美價值的判 斷。觀之潤澤,觸手生溫,細膩如同肌膚壹般的質感,成就了獨特的材質審美趨向。這種審美意趣與雕飾藝術無關,也與篆刻藝術無關,單純地從天然的石材上便可 品出壹番韻味,令人身心舒暢。《淮南子·說林訓》中有言:“白玉不琢,美珠不久,質有余也。”事物不假文飾,就天然地具有美感。從這壹點上說,材質之美代 表的是靜篤淳樸的自然之美,代表的是莊子所推崇的“至人者,原天地之美”的境界。所謂“大美謂之覆載之美也”,這種美源於自然也合於自然,並且是無限的。 這種美存在於自然無為之中,無需人工修飾,天地之美本自美之:“天地所包,陰陽所嘔,雨露所濡,化生萬物,瑤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潤澤若濡,摩而 不玩,久而不渝,奚仲不能旅,魯班不能造,此之謂大巧。”
“萬物有靈”,壽山石也同樣如此,人們可以從對壽山石材質的觀感中、從對壽山石撫觸時所感受的溫潤細膩中體會到大自然貫註其間的生氣,這又不僅僅是這壹 塊壽山石單獨的美感,有心之人甚至能夠體會到長期滋養著壽山石的土地、流水的深沈無私之美。人與自然萬物都是有靈魂的,而靈魂的交流就在於人與天然材質的 互動之中得以完成。這就是為何在傳統的收藏觀念中,人們對於天然之物特別推崇了。美的本質在於“法天歸真”——老莊的理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傳統審美取 向,使人們崇尚著不假人為的天然之美。以自然為工,成為了中國藝術的優良傳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人們在品位材質的天成趣味的同時,也感受到了 與雕刻藝術全然不同的另壹種美感。這種美感是人工永遠無法替代也永遠無法超越的,它不僅能夠獨立地引發人們的審美感受,更能夠與人工雕刻激蕩碰撞,產生令 人見之難忘的印象。
說到天然材質與人為藝術創作的激蕩碰撞,就不得不說到壽山石收藏推崇材質的又壹個重要原因——即好的材質也有利於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與藝術直覺。藝術 是主客觀的統壹體,自然之所以美,是因為它能夠喚起相應的美感聯想,“即景會心”、“感物起情”。美好的材質“生色動人”,觸動了藝術家的感情,或者與藝 術家某壹瞬間的靈感相契合,從而推動藝術家進行創作。這種情感的觸發只可能由好的材質來創造,若是劣質的、本身就缺乏美感甚至讓人厭惡的材質,是絕不可能 引發美好的創作靈感的。另外,好的材質有利於更充分地表現雕刻藝術本身。壽山石材質微妙質感的區別能夠襯托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參考:www.cnartn.org/6/11/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