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位於介休市城區東南10公裏龍鳳鄉張壁村,背靠綿山,面對綠野,海拔1040米,周圓1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整座古堡順塬勢建造,南高北低。從堡北向下俯視,左、中、右各有壹條深溝向下延伸。
堡南則有三條向外通道,堡西為窯彎溝,峭壁陡坡,深達數十丈。堡東居高臨下,有溝塹阻隔,可謂“易守難攻,退避有路”。堡墻用土夯築而成,高約 10米。堡有南北二門,中間是壹條長300米的街道。街東3條小巷,街西4條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北堡門築有甕城,南堡門純用石塊砌成,堡門上建門樓。街道兩側有典雅的店鋪和古樸的民居;幾座廟宇琉璃覆頂,金碧輝煌,點綴在堡內;還有抱柳的古槐和罕見的琉璃碑。到處是古跡勝景,古香古色。
張壁古堡建於公元619年,隋末劉武周為抗擊李世民,始築該堡。並在城堡地下構築了攻守兼備、可屯兵萬人的地道,距今已有1380余年歷史。
張壁古城堡為長方形,東西374米,南北244米,堡周長1.1公裏,堡墻為版築夯實,高約5~7米,東北角堡墻為唐代堡墻遺存;南堡門西側堡墻為明清時期堡墻。門上現有壹處燈桿,為“張壁點燈,介休看明”的信號燈,是古代軍事烽火臺的縮影。
張壁古堡壘南堡門離中空為“龍首”,門頭有龍首石雕,門下向南鋪設九道豎向紅條石路,象征龍須,向北的主幹道為“龍身”:為使“龍”型更加逼真,在清朝年間又專門將橫向鋪設街道的青石板起出,改為三道豎向的紅石板,以象征龍的脊背。主幹道兩側城中心偏北位置的水塘(原)、槐抱柳,***同象征 “龍”的兩腎和陳摶太極圖的陰陽魚。
張壁有壹個小小的用於拒敵的“甕城”,還有壹對小巧的鐘樓和鼓樓,具有完整的城市形態,這是與山西省其他地方很常見且保存完好的“村堡”相區別的非常重要的特征,不是壹般意義上的“村堡”,而是“城”。
在城市街巷組織上,張壁古堡主次街道分明,南北主幹道與東邊三巷,西面四巷構成“丁”字結構。堡內七巷為西場巷、賈家巷、王家巷、小東巷、西四巷建築錯落遞次,街巷格局嚴整。
在民居形態上,張壁古堡尚有我國多數古城均已消失的隋唐城市遺存的“裏坊”,巷門、門樓配備得當,若關門落鎖,可謂堡中有堡。堡內現有30余所堡保存完好的院落,住宅比鄰有序,民居與堡墻保有壹定距離,民宅大門與巷皆有臺階高度,並講究寬敞向陽,西四巷大多為張、王、賈、靳族富戶,門楣考究,磚、木、石雕精美,多為獅子滾繡球,喜雀登梅,鶴鹿回春等民間喜聞樂見的吉祥民俗內容。
在宗教建築方面,在只有0.1平方公裏的小城內,竟有七處以上的寺廟,實屬罕見:有“關帝廟”,道教“真武殿”、“二朗廟”;佛教“空王佛行宮”和“興隆寺”五座宗教建築,並有“地藏王菩薩殿”,“呂祖閣”遺址等,宗教建築年代較為久遠,多為明代以前的建築。更為難得的是,真武廟和空王殿碑為國內僅見,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古堡北堡門之空王殿為壹明代建築,佛像為三世佛,亦為明時所塑,水平較高,壁畫繪空王佛(誌超)成佛的故事。這三間小殿屋頂上明萬歷時的三彩琉璃鴟尾、樓閣、獅瓶、仙人走獸,都極精妙。尤為難得的是殿廊兩旁的兩通琉璃碑(明萬歷四十壹年燒造),極為罕見,在我國琉璃燒造上占有重要席位。
NO.2
浙江的烏鎮
烏鎮位於中國浙江省北部的桐鄉市境內,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壹,是壹個具有壹千三百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魅力名鎮之壹,烏鎮—中國江南的封面。
浙江烏鎮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形成水陸相鄰、河街平行的雙棋盤式格局。現存有大量明清建築,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築屋,深宅大 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壹體,呈現壹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舊木屋,還有清清湖水的氣息,仿佛都在提示著壹種情致,壹種氛圍。獨特的民俗風情、原生態的自然風光、千年積澱的歷史文化、綿延不絕的人文精神。
烏鎮主要旅遊景點:茅盾故居、昭明太子讀書處、烏將軍廟、匯源當鋪、修真觀戲臺、林家鋪子、唐代古銀杏、轉船灣、雙橋等。烏鎮依河道而建的廊棚極富水鄉韻味,是古鎮上典型的建築。
多姿多彩的民俗民情,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文化。深厚的人文積澱和亙古不變的生活方式使烏鎮成為了東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傳承伴隨脈脈書香,在這兒展現壹幅迷人的歷史畫卷。這是壹種與生俱來的美麗。
浙江烏鎮在1991年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烏鎮景區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20個黃金周預報旅遊景點之壹。
NO.3
雲南和順
和順簡介
和順鄉位於騰沖縣城以西3公裏處,和順的名稱源於"雲湧吉祥,風吹和順"的詩句,自古以來,這裏就是壹個文化發達,人傑地靈的地方。
她是文化和順。和順是中原文化與南亞文化、東南亞文化、西方文化碰撞的壹個窗口,蘊涵著“和睦順暢”的最佳境界。這裏屹立著全國藏書最多的鄉村圖書館;這裏有傳統民居壹千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壹百多幢,堪稱經典之作,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
和順可以領略到徽派建築粉墻黛瓦的神韻,可以欣賞到江南古鎮小橋流水的倩影,也可以尋覓到西方建築、南亞建築的元素。寸氏宗祠的南亞風格大門、艾思奇故居的歐式窗戶、“彎樓子”民居的英國鐵藝,都與四合五天井、三房壹照壁這樣的雲南古民居珠聯璧合地融為壹體。
洗衣亭、大月臺、總大門等古建築在全國古鎮中獨具特色。八大宗祠保存完好,族譜和宗族活動流傳至今。七大寺廟,佛、道、儒***存。這裏所有的道路、墻基院落都用火山石鑲砌而成,古樸典雅。六百年歷史薈萃了大量詩詞、牌匾、對聯、著作,豐厚的文化積澱,養育了哲學家艾思奇、緬甸四朝國師尹蓉、翡翠大王張寶庭、華僑領袖寸如東等壹批又壹批名商鴻儒和英才人傑。從古至今和順民風謙恭禮讓,古樸儒雅,地方風味飲食“三滴水”、“頭腦”更是堪稱壹絕。
僑鄉和順
她是僑鄉和順。和順是雲南第壹僑鄉。歷史上的和順人就是從大山裏趕著大馬幫沿著西南絲綢古道走南闖北,闖蕩“夷方”,至今有壹萬多人僑居海外,形成了“海外的和順”。
生態和順
她是生態和順。和順四面火山環繞,山上名木古樹郁郁蔥蔥,濤聲陣陣;蜿蜒的大盈江水白練般鑲嵌在廣袤的稻浪、黃花之間,靜謐而又耀眼;壹泓繞村碧水,魚翔淺底,河畔古柳如煙;濕地、龍潭、峽谷,鷺鷥、野鴨、老牛,梅花、茶花、稻花,活現了恬靜的世外桃源。
和諧和順
她是和諧和順。六千居民是和順文化的傳承者和創造者,他們的生活是古鎮靚麗的風景線——洗衣亭下村婦搗衣,讓人又尋回了那久違的古樸畫面;鄉村圖書館裏農民聚精會神讀書看報的動人情景,既是歷史更是未來;田園牧歌的生活令人心馳神往,久久陶醉其間。
和順今貌
歷經多少滄桑巨變,和順人以自己超常的智慧使古建築和文物奇跡般地保存了下來。改革開放後,和順以文化為靈魂,以保護為基礎,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豐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田園風光開展文化旅遊,壹躍成為雲南著名的旅遊聖地,走出了壹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是雲南省最為重要的文化生態村示範點。2003年,和順被《中國國家地理》、《時尚旅遊》等聯合推薦為“人壹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壹。
NO.4
內蒙古室室韋
藍天、綠水、白樺林,神秘的瑪瑙草原,時緩時急的河水養育著亞洲最美的濕地,也養育著這裏勤勞的人民,肥沃的河灘上走出了偉大的蒙古民族,溫暖的木刻楞房子就是華俄後裔繁衍之地,黃皮膚男人的智慧和藍眼睛女人的熱情造就了室韋——中國多民族和協***存的範例。
NO.5 南潯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位於江浙滬兩省壹市的交界處,北瀕太湖,東接江蘇省蘇州市,地處長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是湖州市接軌上海的橋頭堡,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距離上海、蘇州、杭州等大城市均為100公裏左右, 318國道和湖鹽公路貫通全境,京杭運河和長湖申航道、申蘇浙皖和申嘉湖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區域面積716平方公裏,轄9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人口51.4萬。
南潯文化底蘊深厚。早在南宋時期,就已“耕桑之富,甲於浙右”。當時南潯本地特產—“輯裏絲”出口占全國生絲出口的壹半以上,南潯由此成為近代中國絲綢工業的發源地、民族工業萌芽最早的地區之壹。因此也有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黃狗”之說。民諺稱之為“小小南潯鎮,可抵半個蘇州府”、“湖州壹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
NO.6
安徽西遞宏村
西遞位於皖南徽州黟縣(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城東8公裏處,始建於北宋皇佑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黟縣原屬古徽州,西遞地處徽州府西部,因設驛站"鋪遞所"而得名。宏村位於黟縣城北10公裏處,始建於南宋紹興元年,汪氏家族在此地建樓、攔河築壩、引水入村,距今已有800余年歷史。
西遞的明清古建築群是我國徽派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完好保存著120幢明清邸宅。西遞有著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塑造的"世外桃源"的生態環境和風情,該村落素有"桃花源裏人家"之美譽。
西遞以其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精湛超群的徽派明清民居、樸實純美的民俗風情,以及高超精巧的徽派木雕、磚雕、石雕,聞名於全國。最有特色的民宅有大夫第、膺福堂、敦仁堂、西園、瑞玉庭等。"胡文光牌坊"又稱"西遞牌樓",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是西遞的標誌。西遞村人傑地靈,培養出了明代荊藩首相胡文光、清代二品官胡尚贈、巨富豪商胡貫三等壹批國家棟梁之材和儒商。
西遞被專家、學者稱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中國明清民居博物館"。
宏村為依山傍水的牛形古水系建築村落,圍繞水系而建的100多幢水榭民居,保存完好,古樸典雅,各具特色。月沼形如"牛胃"、南湖酷似"牛肚",水清澈甘甜,九曲十八彎的水圳如"牛腸"穿庭入院。 人們在水圳濯洗菜蔬、衣裳是宏村特有的生活風景線。
宏村的古水系牛形村落堪稱"中華壹絕",開《仿生學》之先河。有"民間故宮"佳譽的清代民居 "承誌堂"是宏村古村落代表性建築,巧奪天工的"百子鬧元宵"、"唐肅宗宴官"等木雕群及漏窗石雕《四喜圖》奇美絕倫。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曾贊嘆道: "黟縣宏村建築文物是國家的瑰寶"。
宏村有"中國畫裏的鄉村"的美名。古宅老墻、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受到中外遊客、影視、美術、攝影藝術家們的高度贊揚。
在西遞、宏村,馬頭高墻、石雕漏窗、門罩門額是常景;民宅廳堂內懸掛字畫、楹聯,擺設鏡鐘瓶是家家的習俗。西遞還有著"拋彩球,選佳婿"的民俗。
NO.7
福建泰寧
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巖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丹霞地貌空間分布:北起龍湖鎮的天成巖往西南經上清溪、泰寧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後南轉至貓兒山、龍王巖、八仙崖(大牙頂)至龍安鄉,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龍王巖、八仙巖四個紅色盆地。平面上構成近似“人”形的分布格局,北東長34公裏,南北長29公裏,總面積 215.2km2,地勢總體由東北往西南逐漸升高,以記子頂、龍王巖、大牙頂壹線為大金湖丹霞地貌最高地帶,其中以八仙崖(大牙頂)為最高峰,海拔高度為 907.6m,該地帶也是峰、柱地貌發育最好最典型的地區,也是景點最集中地帶。在丹霞地貌的西南側還有花崗巖地貌景觀,中部有人文景觀,可劃分為5個風景區、11個景區、13個景群、160個景點
NO.8
廣西興安
連接湘江漓水的咽喉要害,兩次改寫中國歷史的神奇土地。壹條靈渠成就了中國統壹大業,更顯示先人們開山引河的智慧。守望陡門的陡軍把驃悍的秦地風俗植入楚越之間,所以這裏人的性格也剛也柔。古樹參天,古巷幽深,水街水清,靈渠有靈,興安,兩大水系鐘靈毓秀的地方。
2000 多年前,秦始皇統壹中國,在興安境內開鑿了壹條極具軍事價值和科學水平的人工運河――靈渠,溝通了長江、珠江水系,連接了湘江和漓江,與四川的都江堰、陜西的鄭國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興安鎮還是紅軍和國民黨軍湘江戰役的所在地,這場戰役是紅軍長征的轉折之戰。
NO.9
石灣概況
石灣--珠江三角洲壹顆璀燦明珠,它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東漢時期,這裏的文化和農業經濟已相當發達。石灣素有“南國陶都”之美譽,陶瓷生產始於唐,奠於宋,鼎盛於明清。《明詩綜》有載:“石灣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當時石灣陶瓷生產的地位。
清代,石灣陶瓷業進入鼎盛時期,方圓幾公裏的小鎮有陶瓷107座,陶瓷行業從業人數達6萬多人,從事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產和風格獨特的陶塑瓦脊、建築裝飾構件、陶塑神仙佛像、園林用品、外陳設品、文房用具、藝術人物以及花鳥蟲魚等美術陶瓷的生產,不僅經營著中國華南多個省、區的廣闊市場,而且通過 “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各國市場,成為當時生產技術和商品經濟都相當發達的陶瓷生產營銷基地,為當時佛山形成與湖北漢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列為全國商品集散中心“四大聚”之壹,為推進歷史經濟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今天的石灣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陶瓷產地之壹。
石灣陶塑造型生動傳神,產品不論人物、動物或器皿的刻畫,都致力於藝術典型化的塑造。每件作品都有鮮明的個性特征。石灣陶塑的又壹特點是胎釉渾厚樸實。它有胎壁厚、釉層厚的古雅厚重的特色。石灣的名釉品種繁多,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科學成就,在國內享有名望。由於造型和釉色互相配合,使產品有深邃的藝術境界,耐人尋味。技法多姿多彩是石灣陶塑的第三個特色。陶塑工藝產品生產的成型技法上,至今還保留著手印還和卷筒塑制空原作的傳統技法。同時根據普及品的不同要求,適當采用了現代的註漿成型技法,既保留了傳統的手工特色又滿足了大批生產的要求。
石灣公仔以其獨特的制作和表現手法、作品形神兼備而蜚聲海內外,成為中國工藝的壹朵藝術奇葩,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和贊賞,被許多國際知名收藏家和博物館收藏。轄區內的美術陶瓷廠有限公司更成為工藝陶瓷的翹楚,始終代表著行業的最高水平,接訪了多個國家的元首、領導人和大量的國際友人。
聞名於世的石灣琉璃人物瓦脊成為許多古代建築重要裝飾部分,在佛山祖廟、胥江祖廟、廣州陳家祠、香港大嶼山以及越南、緬旬、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地區的古建築中使用。,產品多出口歐美等國。幾千年的積澱石灣陶瓷文化殷實厚重,擁有河宕貝丘遺址、五百年薪火不斷的南風古竈、陶師廟、豐寧寺、美術陶瓷廠等眾多的陶文化旅遊資源。“走向新世紀當代陶藝家千年之燒”、“國際柴燒研討會”等大型活動的成功舉辦,有效地促進了中國與世界陶文化的交流。
南風古竈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既受到國家文化特別保護,也被開發利用為陶文化特色旅遊景區,又成為我國南方青少年學習陶瓷史、了解陶文化的教育基地。濃厚的陶文化氛圍培育出7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4 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和壹批陶藝家。悠久的制陶歷史培育了大批的陶瓷研發、生產、銷售人才,使石灣建築、衛浴和工藝陶瓷始終站在國內同行業的前列,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地址:佛山市
NO.10
江蘇同裏
同裏鎮位於江蘇吳江市東北,距上海80千米,距蘇州20千米,是壹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水鄉風格的古鎮。同裏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裏”。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裏”。同裏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圩),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