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卿(1908 65438+10月10—1993 65438+2月30日)是中國著名的畫家。字田蕓,惠安塗寨村下樓村人,祖籍全州。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畫研究會創作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主任、福建省政協常委、福建省文聯常務理事、福建民盟書畫協會主席、閩海水墨協會會長、華僑大學藝術系主任、泉州畫院名譽院長等。被聘為日本“墨影會”首席顧問。
中文名:李碩卿。
Mbth:李碩清
國籍:中國。
出生地:泉州市
出生日期:1908 65438+10月10。
死亡日期:1993 65438+2月30日。
職業:畫家
主要業績: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代表作:泰山殘雪、黃山雲霧、天臺瀑布等。
角色的生活
在寒冷中努力學習
李碩卿年輕時,家裏很窮,他和父親壹起賣蔬菜。他熱愛藝術和工藝,但他只能工作和學習。1962畢業於泉州西亭師範學校。父親病逝後不久,他在古城泉州成立了自己的畫室,以賣畫為生。1927年秋,憑著純熟的繪畫功底考入上海新華藝術學院,西洋畫班初三跳級。他勤奮上進,才華出眾。得到了學校國畫大師潘天壽、葛望的賞識和悉心栽培。他沒有辜負老師的教導和期望。他努力上進,持之以恒。他在短短壹年內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三年的學業。大學畢業時,他還學習了中國畫和海派的傳統技法,並在學校的畢業典禮上嶄露頭角。
旅行速寫
大學畢業後,李碩卿先後在惠安、南安、泉州、廈門等地的中學擔任美術教師,並在海江學院擔任教授。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他堅持業余創作。他思想進步,接受泉州地方組織的教育,把在泉州創辦的泉州尚美公司作為泉州地下黨組織的聯系點,支持革命鬥爭,為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的激勵下,李碩卿的中國畫藝術升華到了壹個新的高度。五六十年代是他藝術創作的黃金時期。1960年,周揚在泉州考察時,指示李碩卿的泉州工藝品公司每年花3個多月時間“遊山玩水”,從事藝術創作。因此,他有機會登上天臺,遊覽黃山,翻越雁蕩山,登上峨眉山,登上太姥山,登上泰山,登上廬山,在祖國的許多名山、名勝留下了他的足跡。
藝術創新
通過旅行和寫生,他的視野大開,技藝大提高,自然風光在作品中熠熠生輝。李碩卿的名作《移山填谷》是他在1956深入鷹廈鐵路施工現場,見證鐵路建設者的英雄形象,與天地鬥智鬥勇,內心深受鼓舞的大型國畫。這幅畫問世後,受到了國內藝術界的好評。1958年,這幅畫入選莫斯科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各參賽國僅選壹幅畫掛在展廳中央大廳,《移山填谷》享此殊榮,在國內外藝術界引起強烈反響。著名藝術評論家王朝文評價這幅畫說:“把《移山填谷》作為中國畫,特別是作為反映中國當前現實,展現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的雄偉面貌的作品,是中國畫的新聲音。”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蔡若虹在《全國文藝創作三十年總結》中指出:“當我看到第壹幅反映現實和創新的中國畫(指《移山填谷》)時,我非常感到這是中國畫重生的標誌。”《移山填谷》是李碩卿個人創作的劃時代傑作。它是中國當代中國畫創作的第壹朵新花,是中國畫創作史上的“新符號”,是中國古代傳統繪畫技法的第壹次“創新”。
此外,北京釣魚臺掛的武夷風景、香港福建商會的65,438+000寸武夷春光、中南海的國畫山水、中國美術館的六幅作品都是李碩卿的傑作。李碩卿已經80多歲了,仍然孜孜不倦地描繪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數百幅作品充分表達了畫家對中華大地的無限深情。
在生命終結時分散財富
畫家以寬廣開放的胸懷和壹絲不茍的真誠態度觀察自然。他以中國傳統繪畫技法為基礎,輔以西洋畫的透視、光色等技法,融中西畫於壹爐。於是,李碩卿剛毅清新、蒼勁飄逸的獨特風格,蘊含萬千情懷,不灑壹縷容顏。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了“1960”福建畫家李碩卿、陳子奮、李庚國三人畫展,分別在京、滬、福三地展出。南京國畫院和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分別為李碩卿舉辦了黃山和太姥山畫展。在1980,舉辦了藝術家李碩卿和大全琮的香港畫展。從此,李碩卿的作品被公認為國寶,不得隨意流散國外。李碩卿不僅是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也是著名的工藝美術家。他創新的竹編工藝,由他自己設計,在國內首創,包括像仿銅脫胎漆器、仿銅陶瓷等作品,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展出,為國家創匯,蜚聲海內外。入選《中國名人詞典·當代人物卷》、《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現代百名畫家傳》、《閩南現代歷史人物誌》等書籍。1992年6月,臺灣省美術家出版社出版的《李碩卿書畫作品集》收錄了196幅書畫,成為大陸畫家在臺灣省出版的第壹部書畫作品集。2月,李碩卿去世,享年86歲。去世前,他捐贈了6.5438億元人民幣作為李碩卿美術基金會的基金。他的兒子李克朗也是壹位中國畫家。李克朗作品《黃河過江》入選首屆全國山水畫展。其作品《鄉間小路》、《春水天上美》、《姜妍春雨》等在全國性雜誌上發表並獲獎,獲得社會各界好評。
數字年表
1908 10 6月10,福建泉州人。
1917年,我去了壹所私立學校“讀書”。
八歲就能臨摹七十二賢人畫像。
9歲就能把孔孟等七十二賢人畫得惟妙惟肖;
之後考入泉州唯壹的藝術學校泉州西亭藝術師範學校。在西畫老師的指導下,他對西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輟學後,他成立了自己的“青年畫室”,以賣畫為生。“青年畫室”使李碩卿在當時的泉州小有名氣。
65438-0927,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新華藝術學院西洋畫系三年級,師從西洋畫家朱老師。然而,當時在李碩卿的藝術生涯中任教的是著名的國畫大師劉海粟、潘天壽和王個簃。我親自指點他國畫的筆墨和技法,讓他以後既能接受中西繪畫,又能為將西畫的造型方法融入國畫的筆墨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1928 —1956,大學畢業,20歲左右。曾在泉州、惠安、南安、晉江等地的大學、中學任教。同時任教於泉州海江大學、泉州建國商學院、省晉江中學三所學校,兼任廈門中學、廈門美術學校教師。從教28年。
從1934到1947,年僅26歲的李碩卿成功創作了《秋去蜀岡》,最年輕的壹幅入選福建省美展。這幅畫是中西合璧,以中國畫為主,西畫為輔,在全省藝術界引起了轟動。
在抗日戰爭期間,創作了《日本暴力地圖》(65,438+00)、《漢奸末日》(8)。
自辦“薛璐”畫室,並在泉州出版的《福建日報》開設專欄“碩清賣雪”,開始以畫養畫。
1948中國美術年鑒出版《待卸》、《水磨》、《離別》、《努力》、《泰山殘雪》等五幅中國畫作品。
他根據自己貧窮的生活,創作了《窮人家》,登上了當時中國最著名的《上海美術》雜誌的封面。
1948 8月30日晚,他連夜創作了包括《蔣介石的末日》在內的20多張海報,張貼在泉州街頭,迎接泉州解放。
1952年2月,以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為主題,畫《軍柴運輸》,從省展、華東展到全國國畫展。
65438年至0955年,他在金雞閘寫生,用筆墨謳歌社會主義建設的失敗,精心創作了《破金雞填晉南》這壹宏偉的國畫巨作,不僅入選全國美展,還被中國美術館收購收藏。這是福建省第壹件被國家收藏的藝術作品。
65438年6月至0956年6月,我省開始修建省外第壹條鐵路——鷹潭至廈門鐵路。年近半百的李碩卿帶領6名年輕畫家在鐵路工地上寫生。7天時間,我畫了上百張素描。直到13稿才完成“移山填谷”。這幅巨幅國畫以武夷山為背景,這裏山巒高聳,怪石突兀,雲鎖峽谷。在峽谷底部,數千名鐵路工人正在緊張施工。以建設為主題移山填谷,展現了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的雄偉面貌。這就是中國畫的新生。
1957,他以為杭州八景,蘇州八景,泉州八景(今市區)。
1958起《移山填谷》入選1958年春季舉辦的莫斯科社會主義造型藝術展,懸掛於中央大廳,在國內外藝術界引起強烈反響。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王朝文在8月30日的《人民日報》1958中稱贊:“中國畫能否反映現實,特別是社會主義建設,壹直爭論不休。
從65438年到0959年,移山填谷還參加了在印度和日本舉辦的世界藝術展覽。李碩卿參加了莫斯科、新德裏、東京和北京的展覽,《移山填谷》四幅原作全部被中國美術館破例收藏。這幅畫還在《中國現代繪畫作品選》、《中國繪畫十年作品選》、《中國美術館藏水晶》等美術史上發表過。電影《行走在畫中》《歷史的卷軸》也是從“移山填谷”開始的。
從1960到1961,文化部部長周揚到全州,在會上見到李碩卿時,對當時的地委主要負責人說:“每年至少要用三個月的時間,給李碩卿足夠的條件去遊山玩水。於是他多次遊覽泰山、華山、黃山、雁蕩山、天臺山、太姥山、廬山、武夷山、長城等數十處名山名勝,創作了《泰山殘雪》、《黃山雲霞》、《天臺瀑布》、《太姥山奇石》、《武夷山勝跡探秘》、《花月疑雲》、《春到長城》。
從1962到1965,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走遍泉州,尋訪奇景,選景20余處。最後,他創作了泉州八景:鳳山春曉、東湖荷香、丘陵翠竹、雙塔飛天、玉毯風、玉毯風。福建人民出版社在文革前四次出版80萬冊。
這些作品單獨或與他人合作,反映了華僑對自然的征服和對家鄉新貌的建設,如《破金雞填晉南》、《惠女水庫》、《八婆渡海征服荒島》、《航天圖》、《華僑之鄉春曉》、《海上崛起回家觀光》等。這些作品大部分被國家收藏出版。
李碩卿每年數次登上清遠山,畫出了《清遠春曉》、《瑞香巖》、《虎奶泉》、《老君巖》、《彌陀巖》等膾炙人口的國畫。
1966年6月至1967年6月,“文革”期間,李碩卿被打被囚禁,家中的繪畫、素描和古董文物被洗劫壹空。他萌發了畫梅子的想法,用12開小宣紙畫梅子,磨練筆法,加深構思能力。在兩年多的時間裏,我畫了上百幅不同規則和結構的梅花國畫。李碩卿畫梅花有前後左右感,而其他人畫梅花只有前後左右感。方向感是他兩年多的辛苦和筆墨磨練出來的。後來著名的梅花作品有《苦寒出梅花香》、《寒年三友》、《紅梅聞香》、《迎徐》、《羅浮月牙兒》、《東風新聞》等,都是當時用小畫放大的。從畫梅子開始,他還下大力氣渲染紫藤、松樹、水仙、荷花、葡萄。晚年,他的花鳥畫和山水畫都已成名。
1968農歷10十月14是李碩卿的六十大壽,所以我為自己的人生畫了壹幅雪松國畫。他原名李松林,畫名為“大雪壓松柏,松柏挺拔”,表現了畫家逆境中的風範。
1969因“特殊嫌疑”被羈押在泉州工藝美術公司二樓。他穿著整潔,笑著,
1970,“牛棚”關閉。
李碩卿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的壹切冤屈都得到了平反。
1981年4月,新加坡華商代表團訪問泉州。1928新加坡總統50多年的學弟兼藝術顧問劉康先生大學畢業後,特意委托周英男、葉松英在全州聯系李碩卿。周英男送給劉康先生壹幅描繪新加坡海灘風光的西洋畫給李碩卿,李碩卿也送給劉康先生壹幅中國畫《雙塔在天》。
1981年在香港舉辦畫展,重繪泉州八景壹套。
1981年65438+2月香港華豐國貨有限公司舉辦“與林書畫展”。李碩卿帶來了150多幅山水花卉書法作品,港內報紙、電臺、電視臺的10多名記者以新聞、采訪、特寫、評論的方式稱贊李碩卿為“現代中國畫第壹人”。美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和東南亞的各界朋友專程來香港參觀。在港期間,他還應邀參加了香港書畫界的風雅集,互相交流繪畫技巧,並與20多位香港畫家合作,繪制了壹幅巨幅花卉國畫《五彩繽紛》。現場,李碩卿以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的身份,邀請港書畫雅集來福建舉辦展覽和寫生。
1992年6月,臺灣省美術家出版社出版了《李碩卿書畫集》,其中包括196幅書畫。藏畫在島內外都很受歡迎,洛陽有段時間很貴。
1992期間,李碩卿被日本墨會書畫社聘為首席顧問:墨會是日本最大的書畫團體,他們早就著手在日本東京、大阪等地舉辦李碩卿書畫展,但因李碩卿不幸去世而未能成行。
1992年秋,他還在清源山山頂寫生,最終完成了壹幅名作《清源山上看洛陽》,捕捉了清源山、他任教多年的華僑大學和洛陽橋的主要景觀。
1993年2月28日上午,也就是去世的前兩天,國立華僑大學校長莊到他家看望他。此時,李老已無力題詞,卻親自將壹幅梅花國畫交給莊校長,委托他轉交給壹位旅居菲律賓的華僑大學主任。這是他在世時送人的最後壹幅畫,也是他幾十年藝術生涯中唯壹壹幅沒有題名的畫。
從6月1993 11到去世前壹個月,他在畫桌上完成了人生的最後壹筆。
1993 65438+2月30日去世。
童年傳奇
李碩卿原籍惠安縣塗寨鎮農村,因家境貧寒,謀生困難,祖父母逃往全州。爺爺李培源壹頭帶著兒子,壹頭拉著棉絮往南走。路過洛陽橋時,小兒子餓了。他摸了摸口袋,只剩下七個銅幣了。這七個銅錢既是洛陽橋到泉州的路費,也是泉州後壹家人的生計。李培源只好狠心狠心,拉著快餓死的妻子和兒子繼續上路。
他們是土寨種菜的能手,但在泉州很難租到壹塊地。經過三天的輾轉反側,壹家人終於到了色牙山(其北部就是後來的泉州農校)。雖然王斯瑤山被稱為山,但它實際上是壹座布滿碎石的小山。淺的有半尺厚,深的有兩三尺。這壹大片都是無主荒地。李培元和妻子,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在貧瘠的土地上挖出了綠色的菜地。就在他們家憧憬美好未來的時候,當地的土豪劣紳看到壹個戶外的人公然在他們的地盤上種菜,於是派人到菜園裏搶菜。朝廷甚至把耕種的菜地判給了當地人。壹家人欲哭無淚。
農歷九月,李碩卿出生在王斯瑤。父親李清輝、母親劉看到小兒子天庭飽滿,五官端莊,眼睛又黑又亮,高興極了。但是前三個兒子都病死了,他們也很擔心第四個兒子蕭碩清。他的父母給他取名李松林,希望他像松樹壹樣在貧瘠的土地上茁壯成長。然而事與願違,不到壹歲的松樹突然和之前的三兄弟壹樣生病了。家裏沒錢看病,只能餵點白開水。就這樣,直到肖書慶昏迷不醒,他的父母以為他死了,哭著把他拖到了菜園角落的草棚裏。按照泉州人埋葬嬰兒的習俗,陶罐要作為小棺材。李培源眼含熱淚進城買了壹個陶罐,但當時兵荒馬亂,李培源扛著陶罐回家時已是黃昏。泉州人的另壹個習俗是日落後不能下葬,所以有權把蕭碩清放在草棚裏。令人驚訝的是,半夜裏,停屍房小屋傳來“哇,哇”的聲音。起初,極度悲傷的父母以為是鬼在尖叫,他們嚇得不敢動彈。後來哭聲越來越大,真的是我兒子的聲音,我就把他抱回去,把陶罐砸了。天亮後,附近的村民都來看新鮮事,說:“妳若活下來,必有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