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
勃蘭登堡門,柏林僅存的城門,是柏林城的標誌。以前由於緊挨著柏林墻,使它成為東西柏林分裂的代表建築。柏林墻倒塌後,於1989年12月22日勃蘭登堡門再次對外開放,成為統壹的象征。
這座以沙石為建築材料建造的柱廊式城門,於1788年至1791年由 C.G. 朗漢斯設計,仿照了雅典阿克波利斯(Akropolis)建築風格。兩側***有六個多立克式的圓柱,支撐著11米深的五條通道。1794年,勃蘭登堡門頂上裝飾了沙多(Schadow)塑造的四馬戰車及勝利女神塑像,指向東方的市中心。二次大戰期間,勃蘭登堡門四周的建築全部被毀。
巴黎廣場
巴黎廣場連接著勃蘭登堡門和富麗堂皇的菩提樹下大街。以前這裏曾是壹個練兵場,威廉壹世在這個菩提樹下大街的盡端建造了這個四方廣場。之後,廣場由各式城市別墅、大使館和豪華的阿德龍飯店所環繞起來。
整個巴黎廣場及其周圍建築在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柏林墻倒塌後,按其歷史原貌進行了重新修復。在修復過程中,這裏雲集了世界著名的建築師。在勃蘭登堡門的左右兩側的Liebermann和Sommer兩座建築是現今新建的壹對雙胞胎建築。其建築風格仿照了歷史上著名建築家Stüler的建築風格。德累斯頓銀行大樓的建造,避開了傳統的建築裝飾,同時又延續了巴黎廣場傳統的建築風格。
國會大廈 (Reichstag)
國會大廈(也稱“帝國大廈”)現在不僅是聯邦議會的所在地,其屋頂的穹形圓頂也是最受歡迎的遊覽聖地。它不斷更新的歷史映射著自十九世紀以來德國歷史的各個側面。
國會大廈建於1884至1894年,是保羅·瓦洛特在德意誌帝國成立之後為帝國議會建造的具有象征意義的建築。由於當時威廉二世的反對,建築上的銘文“為了德意誌人民”是在壹次世界大戰期間才被鑲上的。
1918年11月9日,議員菲利普·沙伊德曼通過國會大廈的窗口宣告***和國的成立。1933年2月27日大廈失火,部分建築被毀,失火原因不明。“國會縱火案”成為納粹統治者迫害政界反對派人士的借口。
二次大戰中,大廈遭到嚴重毀壞。1961至1971年間,大廈按保羅·鮑姆加藤的設計方案重建。重建的國會大廈對建築進行了簡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廈圓頂部分。這座曾位於柏林墻邊界上的大廈內曾辦有“德國歷史問答”展覽。目前,該展覽遷至德國大教堂中。東西德合並之後,德國聯邦議會決定重新遷入國會大廈。1994年至1999年,諾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廈最初的規模為藍本設計,對國會大廈進行了重新修建,建成為壹座現代化的議會辦公大樓,新建的穹形圓頂供人遊覽。1994年修復工程開始之前,國會大廈曾成為全歐洲最引人註目的藝術品:Christo 和Jeanne Claude 包裹國會大廈。現在,曾讓人爭議壹時的穹形圓頂已成為柏林城的新標誌。
聯邦總理府 (Bundeskanzleramt)
聯邦總理府是新建政府區最醒目的建築之壹。這座白色大廈是“聯邦紐帶”的壹部分。“聯邦紐帶”將新建建築連在壹起,同歷史建築國會大廈遙相呼應。
1991年6月20日,重新統壹的德國再次選擇柏林做為首都。之後,舉行了在施普雷河灣政府建築造型設計的投標活動。柏林建築師Axel Schultes和Charlotte Frank以他們的“聯邦紐帶”設計中標。“聯邦紐帶”橫跨施普雷河,將東西柏林連在了壹起。作為“聯邦紐帶”組成部分之壹的聯邦總理府由中間的九層主樓及較低向兩側延深的兩翼組成。建築上部18米高的半圓形是主樓的標誌。
聯邦總理府的玻璃外墻使建築透明、寬闊,12米高的石柱使玻璃外墻結構清晰,並產生了內外響應的透視效果。
聯邦總理府兩翼為辦公區,主樓入口大廳寬闊宏大,用於接待貴賓。透過總理會見層的透明玻璃或站在陽臺上,可以望到蒂爾加藤公園美麗的景色。用於接待國賓的貴賓接待庭院內,裝飾有西班牙藝術家Eduardo Chillida的巨型鐵質雕塑“柏林”。
禦林廣場 (Gendarmenmarkt)
禦林廣場(也稱“憲兵廣場”)是歐洲最美的廣場之壹,是遊客的必遊之地。廣場由德國大教堂,法國大教堂和音樂廳所環繞,美麗、和諧,令人流連忘返。
廣場從1688年開始由J.A Nering開辟建造,最初被稱為菩提樹廣場,以後稱作弗裏德裏希城廣場或新廣場。1736年至1782年,廣場由軍人所用,以此而得名“禦林廣場”。1777年後,廣場由Georg Christian Unger進行了整體統壹的設計和擴建。二次大戰期間,廣場毀壞嚴重。在紀念科學院250周年的慶典之際,廣場曾被改名為“學院廣場”,1991年,又恢復了“禦林廣場”的原名。
法國大教堂
法國大教堂是1701年至1705年由Cayart設計, 為從法國逃遷到柏林的胡格諾派教徒所建造的。長方形的中心建築在其長邊的兩側建有兩個半圓形建築。1780年至1785年,在禦林廣場的改擴建工程中,教堂按Gontard及Unger的設計,被加上了壹個醒目的塔頂。二次大戰中教堂毀壞嚴重,1977年被重建。
德國大教堂
著名的德國大教堂於1701年至1708年由M. Grünberg設計,Giovanni Simonetti建造,最初也叫做新教堂。1780年至1785年禦林廣場的改擴建工程中,由Gontard設計,加建了圓頂。二次大戰中教堂同樣被毀。1996年10月2日,經過重新修繕的德國大教堂重新對外開放。
音樂廳(劇院)
由Karl Gotthard Langhans於1800年至1802年在這裏建造的國家劇院,毀於1817年的壹場大火。普魯士著名建築師申克爾在劇院原址的廢墟上進行新建,將原有建築的殘余部分融入了新的建築之中。建築中間部分高大、寬闊,前面突出,建有埃奧尼亞式圓柱。在二次大戰期間被毀之後,最初階段只是被保護了起來,系統地修復工作直到1979年才得以進行。1984年,建造由劇院改為音樂廳重新啟用。
柏林大教堂 (Berliner Dom)
柏林大教堂原為霍恩措倫王室的宮廷大教堂,做為新教教堂同羅馬天主教教堂彼得大教堂相應。
1894年至1905年威廉皇帝二世時期,由Julius Carl Raschdorff設計所建。柏林大教堂是在舊的大教堂拆除之後,為霍恩措倫王族所建的宮庭及紀念教堂。不顧當時人們的反對,柏林大教堂上按照威廉二世的願望,建起了壹座裝飾華麗、帶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圓頂。二次大戰期間,教堂毀壞嚴重,1975年至1993年間得到了重新修復,但其原有裝飾進行了簡化。
教堂內部修飾富麗豪華,於同壹時期由同樣的建築家Raschdorff設計。其中最創珍貴的是大選帝侯及夫人Dorothea,弗裏德裏希國王壹世及王後索菲·夏洛滕的棺材價值連城。主聖壇是1850年F·A·Stüler的作品。
博物館島(Museumsinsel)
博物館島上的建築群是壹組獨特的文化遺產。島上的五座博物館形態各異,卻又和諧統壹,施普雷河從兩側流過,使它們的氣勢更加宏偉磅礴。
島的最南端,緊鄰宮殿大橋和柏林大教堂的是老博物館(Altes Museum),在它前面伸展著盧斯特花園。最北端是新博物館(Neues Museum)和老國家藝術畫廊(Alte Nationalgalerie)。面向西側的是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最外側的是博德博物館(Bodemuseum)。這組經過百年歷史建造完善起來的博物館群體建築在二次大戰中70%以上被毀,二次大戰之後,東西柏林分裂,博物館中的藏品也被分散在東西柏林多處。要對博物館進行重新修復,並將以前的藏品大部分物歸原處,還需要壹個很長的過程。1999年,這組博物館群落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五個博物館
老博物館建於1830年,由申克爾設計。內部的圓形大廳帶有高大的圓頂,將館內的古代藝術雕塑藏品籠罩在迷人的氛圍中。
新博物館建於1843年至1859年,由F·A· Stüler設計。新博物館是為分擔老博物館的藏品太多的壓力而建,曾展有人類發展史展覽,整個建築也依展覽內容,同歷史發展的各階段相呼應。二次大戰中的轟炸使新博物館成為壹片廢墟,重建工程由建築家David Chipperfield設計,預計到2007年完成。
國家藝術畫廊,現稱老國家藝術畫廊,建於1867年至1876年,同樣由Stüler 設計,由Johann Heinrich Strack 完成。最初意在建造壹個“科學家的殿堂”,建成之後卻成為德國十九世紀繪畫的收藏館。建築外層帶有高大、寬闊的階梯,和弗裏德裏希·威廉四世騎馬銅像。整個建築於五十年代被重新修建。自1997年起再次得到重修。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建成的博德博物館是帶有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建築強悍的圓頂和宏偉的入口大廳宛如橫跨在施普雷河上的壹條大船。當時的博物館大臣威廉·馮·博德將內部的展廳按照各各時代的風格逐壹進行設計。該館的修復工程將於2005年完成。館內的繪畫藏品現在可在文化中心的名畫陳列館內欣賞到。
島上最年青的建築是1930年建成的佩加蒙博物館,展有氣勢磅礴的宙斯祭壇,巴比倫的遊行大街Ischtartor及羅馬式的Milet大門。
電視塔 (Fernsehturm)
電視塔高368米,是柏林最高的建築,深受遊客的喜愛。塔上的觀景臺高203米,在觀景臺上可飽覽市容風光。
電視塔由壹創作小組集體設計,建於1965年至1969年,是“世界高塔聯合會”會員。塔身為鋼架水泥結構,高250米。塔身頂端的圓球為鋼架結構,圓球內***有七層。乘電梯40秒鐘可到達觀景臺。觀景臺上有天線咖啡廳,30分鐘自轉壹周,遊客可以在此看到整個城市嘆為觀止的景觀,盡享柏林城的魅力。塔身上邊是118米高的電視天線。
1969年至1972年,由Walter Herzog和Heinz Aust設計,在電視塔腳下建起了亭式基座。基座由三個帶有褶狀房頂的側翼組成。其中之壹,便是柏林旅遊營銷有限公司為遊客安排的旅遊信息咖啡館。
萊特車站 (Lehrter Bahnhof)
柏林新中央火車站是反響最為強烈的壹項建設工程。到2006年足球世界杯時,工程將全部完成,成為歐洲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
原萊特車站在二次大戰中被毀,新的車站建在原址處,除東西方向的特快列車軌道外,還新鋪設了南北方向的鐵路,四通八達。這種十字路口式的交通功能,在建築設計中也得到了體現。車站東西方向貫穿著鋼架玻璃結構的頂蓋,兩座平行結構的大樓將南北方向的頂蓋騰空架起,南北方向的鐵路則從地下通過。由此萊特車站巨大的頂蓋將成為德國最大的玻璃結構的頂蓋。這種網狀透明的大廳結構是現代火車站建築的壹個宏偉實例。
不僅由於其龐大的建築,同時也由於其前所未有的四通八達的鐵路連接,萊特車站成為柏林的建築史上壹項十分重要的壹項工程。
波茨坦廣場 (Potsdamer Platz)
波茨坦廣場是新柏林最有魅力的場所。其引人註目的建築集餐館、購物中心、劇院及電影院等於壹身,使它不僅吸引著觀光的遊客,也吸引著柏林人經常到此壹遊。而以前的波茨坦廣場只成為現在廣場中的壹小部分。
最初的波茨坦廣場只有壹個十字路口。之後,在這裏建起了波茨坦火車站,從而發展成交通最繁華的地區之壹,也成了首都生機勃勃的都市生活的代名詞。二次大戰中,廣場遭到嚴重毀壞。由於它地處美、英、法、蘇管轄區的交界處,並有柏林墻橫穿廣場,使這繁華壹時的城市中心,在戰後被淪為沒有人煙的隔離區。
柏林墻倒塌之後,波茨坦廣場曾是歐洲最大的建築工地。1993年至1998年間,這裏建起了戴姆勒·克萊斯勒區,其中有辦公樓、商店、飯店、居民住房、餐館以及Stella-音樂劇院和壹個卡西諾賭場。22層高的德比斯大樓(debis-Haus)由累措·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其巨大寬闊的正廳內設有Jean Tinguely的機械雕塑"Meta-Maxi"。與其相連的是壹家全景電影院和購物中心阿卡丹(Arkaden),內有各式商店,商品種類繁多。
2000年,座落在肯珀廣場(Kemperplatz)的索尼中心(Sony Center)正式開放,索尼公司的歐洲總部設置在此。七棟大樓環抱在壹起,被圍成的中心區寬敞明亮,上有壹帶皺褶的蓬式頂蓋。這組超時代的建築群還包括有壹家新的電影博物館、兩家電影院、壹家全景電影劇場、餐館和壹個叫做“音樂箱”的觀眾與“展品”可以交流的展覽。
帶有紅磚外墻的克爾霍夫大樓(Kollhoff-Geb?ude)內有歐洲最快的電梯,遊客可以乘此電梯上樓,飽覽市容風光。
東邊畫廊 (Eastside Gallery)
在1961年至1989年間柏林墻將當時的西柏林緊緊圍住,使西柏林同柏林東部地區和東德地區隔離開來。在1989年柏林墻倒塌及1990年德國統壹之後,柏林墻被壹段段拆除了。如今只有在很少的幾處還能看到壹些柏林墻的殘跡。
分離期間,彩色裝飾畫家和藝術家以墻代紙,柏林墻西側壹面曾是倍受青睞的做畫場所。柏林墻倒塌後,壹些著名的噴畫藝術家在長期保留墻段的東側壹面作畫,誕生了今日的畫廊。
1990年9月28日世界,最大的露天畫廊在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正式開放了。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1316達米的柏林墻段上,創作了不同主題的繪畫。1991年,這段柏林墻被列為保護建築。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Dimitri Vrubel的“兄弟之吻”,Gunther Schaefer的“祖國”,Gerhard Lahr的“柏林-紐約”等。這些繪畫在過去的幾年中遭到嚴重破壞,目前正在修復之中。
奧林匹克體育場 (Olympiastadion)
奧林匹克體育場建於1935年至1936年,由建築家Werner March為1936年奧運會“帝國運動場”的主會場設計建造。體育場最初設計可容納10萬觀眾,現在可容 納7.5萬人。目前這裏正在進行全面改、擴建,工程將於2004年完成。2006年足球世界杯決賽將在這裏舉行。
體育場由兩層帶柱走廊組成,馬拉松大門和巨大的露天階梯通向上層看臺。整個建築的設計深受納粹統治者巨型建築原則的影響,是巨型建築的壹個典型實例。
今天奧林匹克體育場仍然是許多如國際田徑比賽(ISTAF)的決賽場。德甲足球隊柏林赫塔隊的比賽以及許多大型活動也都在這裏進行。帝國運動場的組成部分之壹五月國民大會會場,最初是做為政治宣傳活動的場所,現在這裏是國際流行音樂會的主會場。另壹部分,是相鄰的仿古希臘露天劇場的森林舞臺。1936年奧運會,這裏是體操比賽場。如今,人們在這個綠色環抱著的森林舞臺舉辦露天音樂會,放映露天電影。
運動場上還有壹個鐘樓。在樓頂可以遠眺柏林城。壯觀的奧林匹克運動場,五月國民大會會場和森林舞臺也可盡收眼底,而森林舞臺壹般只有在舉辦活動是才能進行參觀。在鐘樓內懸掛有壹新澆鑄的奧林匹克大鐘,上面寫著: “我呼喚世界各地的青年 - 1936年奧運會”。
金艾撒塔
艾撒是德國人心中的勝利女神。上面的布蘭登堡門和金艾撒塔在同壹條大街上,相隔壹公裏左右。
東西德合並紀念碑
東西德合並紀念碑坐落在柏林市中心最著名最繁華的大街KURFUERSTENDAMM上。其寓意是:東西德的分裂就如人身上血脈的斷裂。至今,東西德的合並只是經濟,地理上的合並,而不是德意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