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理想課堂三重境界》1古今偉大事業與大學提問者必經三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在高樓,望天涯。”這個第壹名也是。“腰帶越來越寬,我不後悔。我為伊拉克消瘦。”這第二個環境也是。“我在人群中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個第三名也是。——王國維《人間詞話》
-題字
讀《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序言中我最喜歡的壹句話:放棄溜達,練好舞步——用新教育的有效教學框架約束自己,規範自己,以達到教育的自由,即隨心所欲,不逾矩。
有幸讀到了甘國祥的《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我讀他的書,如果聽他的課,我的語文課會像坐看流水壹樣閑適,或者像雷霆萬鈞壹樣,喚醒我幾乎沈睡的靈魂,聽生命綻放的聲音,聽生命歌唱的聲音,仿佛這不是壹個教室,而是壹幅大自然的畫卷在孩子的心中緩緩伸展。壹切都是那麽自然、和諧、寂靜。甘老師深厚的文學積澱,對教材的掌握、挖掘和拓展,對課堂的把握,對學生的指導,都讓我印象深刻。
壹,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
我們的老師上課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壹節課:老師充滿激情,學生充滿小手和興趣,壹節課的教學就在這樣的氛圍中落下帷幕。這樣的課堂成了師生雙方的才藝展示,那麽它是理想的課堂嗎?這種課只能叫單純的表演課。而怎樣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甘國祥老師的《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它基於紮實的教育理論、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大量真實的課堂教學案例,提出了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第壹重境界是落實“有效教學框架”中規定的教學內容,即通過“有效教學框架”表將課堂教學過程細化為幾個步驟,具體到師生每壹分鐘。第二種境界是探索知識的內在魅力,這是學生再現和探索知識的神奇過程。第三種境界是實現對課堂知識、師生生活、人生的深刻理解。
解讀第二、第三境界的啟示
1,實現三重境界的基礎——有效的教學框架
教學框架體現了兩個教學要素:教什麽和寫什麽,怎麽教和怎麽學。它是壹個基本的結構模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有針對性地描述課堂,還可以幫助我們反思和討論課堂。它的作用是讓所有參與課堂的人——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有壹個統壹的體系可以參照,而我們要實現的是壹個極其崇高的理想:讓教學變得紮實、有效、生動。它把課堂教學明確劃分為幾個板塊,在描述了核心部分的每個大板塊和不同的小板塊後,註明了要求解的目標的序號和該板塊可能需要的時間。讓每壹分鐘都有計劃,不會被老師隨意、不經意的講解所取代。最讓我感動的是“左手教右手學”的教學板塊,真正體現了課堂容量大、步子小、節奏快的特點,讓我們課堂的每壹分鐘都有計劃、有目的。特別是右手擋住學生學習的清單,改變了以往教案只寫教師教的做法,讓每壹位教師在思考教學的時候,都能想清楚學生的學習,保證每壹位學生在教學中都有足夠的、完整的、有序的訓練,真正體現“教”為“學”服務的教學思想。
2.確定課本中課文的坐標——“教什麽”和“怎麽教”
拿到壹篇課文後,大部分老師習慣於壹開始就思考“怎麽教”,卻忘了這個問題是為“教什麽”服務的,“教什麽”是為“這篇課文能教什麽”服務的。為了理解這篇課文有什麽值得教學的地方,教師需要像壹個讀者壹樣,盡可能全面、深入地解讀課文,對課文進行再創作,有意識地把它變成教學內容明確的語文教材,最終確定教學目標和內容。解讀文本的能力是教師的基本素質。
3、定向預習——課堂不再是從零開始。
如果說教學目標應該是所有課堂教學的主導理念,那麽對預習的重視和特殊對待就是新教育有效教學框架的壹大特色。如果說老師對教材的解讀是針對老師自己的預習,那麽定向預習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唯壹機會。只有兩者紮實有效的落實,才能實現第二、第三種境界。新教育預習的設計不同於我們傳統的閱讀識字的簡單操作。它是在確定三種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直指教學中的重難點而設計的綜合性、立體化預習單。它的目標是通過預習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讓學生以獨立的觀點進入課堂,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直接接觸問題和知識。所以這樣的課堂不再是學生思維碰撞的地方,課堂是學生能力展示和提升的地方,可以有效檢驗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4.訓練有素-行為和思維方面的專業訓練。
新教育提倡的“訓練有素”不僅僅是指訓練有素的學習行為,包括課堂上的壹些程序,學習壹般過程中的對話規則等。,還指學生訓練有素的思維,即養成壹種更專業的敏感度,能夠快速地對問題進行分類,搜索出最接近解決問題的工具和方案,並嘗試解決。從定向預習的布置、應用、檢測和評價,到課堂小組討論的分工、主持和有效性評價,課堂對話的傾聽和回應以及做筆記,課堂練習的時間、準確性和評價,特別是課內思維的漸進過程,到課後獨立完成壹些延伸作業,新教育強調對學生思維的專項訓練。
5.什麽是理想的課堂——探索知識的神奇之旅
課堂的中心應該是提出、理解和解決壹個問題的過程。優秀的課堂教學應該關註這種神奇的創造過程,這是師生圍繞壹個“問題-知識-文本”(教科書和考試提出的,與背後的深刻學科和更深層次的人類生活有關)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旅程。這段旅程將充滿疑惑、迷茫和挑戰,不可能完全沒有機械記憶、挫折和屈辱。但其核心是智力挑戰和思維訓練,是知識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出現時的驚喜和喜悅,是對復雜問題形成新的認識時的恍然大悟。
這是理想課堂的第二個境界。看完這壹章,感覺幹老師的神奇。他能不自覺地帶領孩子們探索壹個未知的領域,這可能是大多數老師都無法企及的,而他做到了!比如,他可以將《月光啟蒙》中母親的形象與月光的形象疊加,讓孩子很容易理解月光與母親、母親與故鄉的和諧統壹,在這種詩意的意境中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崇敬,感受故鄉文化對作者的滋養。用壹根哨棒,他就能召喚出壹個真正的民間英雄——個性鮮明的宋武;壹池荷花,讓《論語》中的“君子應孝”,《易經》中的“孝”,“君子自強不息的自強精神”,“愛蓮說中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等抽象概念變得簡單。
6.壹個理想課堂的終極追求——淵博的知識、社會生活和師生生活。
在老師看來,理想課堂的終極追求應該是達到這樣壹種境界:淵博的知識,社會生活,師生的生活,是教學中的壹種頓悟,需要長時間的,甚至是深厚的修養。甘老師所理解的課堂最終目標需要實現的最後壹個維度是:課堂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課堂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以高超的應對組織課堂教學,而且能夠認識到知識的內在魅力,以壹個真誠的探索者和睿智的求知者的形象,把學生帶到壹個他至少能夠欣賞的理想情境中。他理解的高度也是課堂和課程所能達到的高度,從而在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文本之間產生* * *聲,實現真正的對話。我淺顯地理解,教育要有壹種人文關懷,教育更要關註人的精神生活的成長。
在課堂上,他能使文字和課文復活,使課堂成為充滿生機的壹池春水。他與學生的對話是如此自然的雕琢,處處把學生引向更高的境界。沒有這種牽引的痕跡。好像學生的理解已經有了,不費吹灰之力,很自然。時刻關註學生是他上課的最大特點。他的智力挑戰,他的臨場和對話能力,都與始終關註學生息息相關。他能審視整個班級,快速判斷學生的發展並隨時做出反應和調整。他是真正將課堂從關註“教”轉移到關註“學”的理念付諸實踐的人。而且這種關註總是與學生思維的發展緊密結合在壹起,使得學生在他的課堂上不容易分心,而總是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這篇課文只不過是壹個例子。這個例子能說明什麽“道理”(中國知識)?文本既是某種真理的例證,也是中國的全息圖,幾乎包含了中國問題的方方面面。我們真正關心的不是壹節課,而是整個課程。課程是我們在這個旅程中所擁有的壹切:意誌、計劃、資源、行動、反思和正在建設中的經驗。課程是“道”,是我們用腳走出來的路。課程就是走過這條路走到路盡頭的人。反思自己走過的教育之路,渴望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努力,提高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文學積累,踐行自己的教育舞步。即使過程很艱難,我也願意努力,不為別的,只為向世界開壹朵屬於自己的花。那朵花裏可能有笨拙的模仿和不成熟的做法,但有什麽關系呢?只要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體驗,去實踐,最終壹定會收獲屬於我的那朵花。
對“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的思考2作為壹名教師,我們都期望自己的教學能夠流暢,達到壹種理想的境界。甘國祥《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就是這樣壹本好書。
理想的課堂也有三個境界:第壹是第壹章提到的有效教學的基本框架,為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種境界是發掘知識的內在魅力,強調學習過程中的“思考”。第三種境界是知識、社會生活、師生生活的深刻銜接,強調學習過程中的“詩意”。甘老師印證了壹個道理,任何壹個漢字,任何壹個詞,任何壹篇普通的文字,因為前人的匠心,都不是普通的壹堆文字,而是壹種心智的機動,壹種思維的錘煉,是文字歷史長河的又壹次獨特運用。
如何構建我們理想的課堂?
第壹,理想的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而不僅僅是教師展示教學技能的表演場所;理想的課堂是師生創造奇跡、喚醒沈睡潛能的時刻,而不僅僅是老師發號施令的地方;理想的課堂是壹段通往未知方向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想不到的美好,而不必遵循固定的路線;理想的課堂向在場的每壹個靈魂敞開溫暖的懷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悅是最顯眼的標誌,任何人都不會受到無情的攻擊,更不會被“法庭審判”。理想的課堂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種,而火種是由挑戰性的問題給予的。總之,理想的課堂體現了對人類生命存在和發展的整體關懷。
第二,教師要從傳授知識向促進學生發展轉變。教師應該關註學生的生活世界,打破他們的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對於學生來說,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並不壹定是統壹的、相互印證的。學生覺得學習是負擔,不是自己應有的責任。教室沒有了生機和活力,變得像壹潭死水。......
跟學生的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分離有關。
在備課時,教師要仔細思考學生在課本知識點方面積累了哪些生活經驗,現實生活中有哪些經驗可以作為教學的鋪墊,學生可以從哪些實踐活動中學習,加強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教師要關註學生的生命價值,給學生主動探索、自主掌控的時間和空間,不能忽視學生的生命價值和生命活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建立寬松的課堂氛圍,充分考慮學生發展的各種要求,精心設計各種活動,給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主動地動手、動腦、說話,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壹種獨立的活動。教師要關註學生的內心世界,點燃學生的激情,讓學生成為過程的體驗者和問題的解決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致力於創設情境,巧妙設計,創設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或問題情境,將靜態的知識傳授轉化為動態的問題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精神感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激情的創造,給學生展示。
對理想課堂三重境界的思考3這個暑假,我認真閱讀了新教育專家甘國祥的《理想課堂三重境界》壹書,深有感觸:
根據新教育研究,從教學活動基本框架的實施、知識理解的深度、主客體對話的質量三個層面來考察課堂的成敗,可謂理想課堂的三向境界。
第壹個境界是落實“有效教學框架”。
實現“有效教學框架”規定的教學內容,即通過“有效教學框架”表,將課堂教學過程細分為幾個步驟,每壹分鐘都具體到做什麽、怎麽做,讓師生有序、循序漸進。這是常規要求,也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
教學框架的主題由五個部分組成:
1.確定教學目標。
2.有明確方向的預習。
3.嚴謹的教學部分。
4.學生課堂個體學習的預設與調控。
5.教學反思。
第二境界:探索知識的內在魅力
課堂是展示真理的地方。應該是壹個提出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壹個將知識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進行探索和發現的過程。;教學不是重復前人設定的知識,而是重現這個知識的發現過程,重新體驗,散發知識的魅力。如果不把“問題-知識-真理”作為課堂教學和針對性思維訓練的核心,那麽老師們的精彩表現都是表面的,教育教學的真諦就不會被課堂上的師生所領會。課堂上緊張的腦力勞動被表面的熱情所取代,緊張的腦力勞動和有針對性的思維訓練是課堂教學的本質。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挖掘知識的內在魅力,從而打動學生,讓學生陷入深度思考,讓學生實現認知能力的發展,獲得求知的快樂。
第三境界:知識、生活、人生
課堂教學在實現人與知識的深刻* * *聲的同時,也實現了人際與自我的深刻* * *聲!我們可以說,課堂教學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再現,而且實現了人的復活——學生和教師的復活。理想的課堂教學需要實現最後壹個維度:課堂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課堂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我們希望在我們的課堂上,與其碾壓任何新覺醒的意識的天然好奇心,不如引導它走向最初的探究:人類、生命、社會、世界的真相是什麽?(埃德加·莫蘭)只有這樣,課堂上的師生關系,或者說學習的同構關系,才超越了以親密為基礎,以知識為標準。同構的成員變成了壹群誌同道合的人,他們都在為人類和自己的存在追求真理。學生只有深刻體會到課堂知識、社會生活、師生生活、人生,才能理解學習的意義。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再為了當前的期中或畢業考試而死記硬背,而是會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去探索世界的奧秘,去探索未來人類更美好的生活。
因此,要改變課堂現狀,必須研究課堂教學中師生狀態的諸多因素,課堂教學中師生活動的充分豐富性,以及如何開發課堂教學的生命潛能。
三重境界為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更明確的目的。
對“理想課堂三重境界”的思考4有效教學框架是新教育理想課堂三重境界的第壹重境界。掌握有效的教學框架可以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紮實、有效、充滿活力。
新教育的三個目標不同於新課程理論的三維目標。它們是不同層次的不同概念。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強調目標的整體性和統壹性,而新教育理想課堂的三類目標強調教學目標的分解細化和每個目標的唯壹性,可以更好地實施。
在《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壹書中,點擊量最高的詞是“知識”——探索知識的內在魅力;再現探索知識的神奇過程;知識,生活,生活都在響。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壹書中也強調,知識應該是活的,而不是成為不可移動的重物。遺憾的是,我們有時不得不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但本質上卻沒有精神生活。我的理解是,知識不是客觀存在的,不應該縮小到認知層面。
壹個好的老師需要帶領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有感動,有感動,有啟迪,有思辨,有挑戰,有迷茫。這壹切都歸功於教師們高度的專業意識、深厚的專業素養和高超的專業能力。反思自己的學習經歷,積極的心理活動很少,往往機械地記憶和理解。於是,很多知識就變成了無用的商品,直到逐漸被遺忘。現在很多學生都在強迫自己去學習,去掌握那個知識,然後吞下去。其實知識有它的魅力,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只有讓知識的獲取成為探索奧秘的神奇過程,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甘老師也為我們指明了壹個方向:課堂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再現,更實現了人的復活——學生和教師生命的復活。即理想課堂的第三境界:淵博的知識,社會的生活,師生的生活。
雖然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並不容易達到,雖然會經歷“漫長甚至艱辛的漸進修復”,但這種美麗的風景,至高無上的課堂境界,是值得我們畢生努力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