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森系公園拍攝指南,學會記錄自然生機

森系公園拍攝指南,學會記錄自然生機

胡子卉

____

美麗的風景不壹定要去遠方尋覓,城市之中也有自然之美。不能遠行的日子裏,我帶上尼康Z fc相機和尼克爾 Z 微距 105mm f/2.8 VR S鏡頭,在深圳重新發現了逛公園的樂趣。輕巧的機身伴隨我享受城市中忙裏偷閑的輕松時刻,記錄下了這座生態之城的美麗初夏,而微距鏡頭強大的近攝能力帶我發現了城市中不易察覺的處處生機。

壹、選擇輕便相機,讓拍攝更自由

深圳是壹座“公園裏的城市”,擁有全國城市中數量最多的公園。筆架山公園緊靠著福田中心區,從車水馬龍間側身拐進公園,幾步路就切換到了自然之中。為了近距離地觀察花草和昆蟲,我選擇將Z fc機身搭配尼克爾 Z 微距 105mm f/2.8 VR S鏡頭進行拍攝。這套組合輕巧便攜,單手持帶毫無負擔,讓我擺脫了攝影包的沈重負擔,全身心沈浸在自然的懷抱之中,隨心跑跑跳跳,也能隨時舉起相機記錄發現的美麗。

Z fc是尼康第壹臺配備全鉸接式取景屏幕的Z卡口無反相機,真正用起來才發現,全方向翻轉取景的屏幕有多方便。在自然環境中拍攝生態需要在高低各個角度取景轉換,而Z fc的自拍翻轉屏角度調整隨心,讓我不再需要用奇怪的姿勢遷就取景器,構圖和對焦都方便了太多,可以全身心沈浸在攝影中。

二、善用景深曝光,巧妙突出主體

初夏的雨後,空氣涼爽而清新,被雨水洗刷過的樹林更加鮮綠。發現壹棵姿態舒展的大樹,我跑到大樹旁,學它伸展身體,大口呼吸新鮮空氣。拍攝這張照片時,我選擇把相機完全放平在地上、低角度透過草叢拍攝,使用F2.8的最大光圈,把前景的草虛化成壹片柔和的淺綠,同時也遮擋了草坪上的雜亂元素。尼克爾 Z 微距 105mm f/2.8 VR S鏡頭在最大光圈下的成像非常出色,不僅能獲得高分辨率、低色散的主體,也能獲得柔美的背景虛化。

只要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即使熟悉的環境裏也總是有新鮮的變化,自然的生命力蘊藏在每壹個角落。雨後的樹洞上有悄悄探出頭的小蘑菇,我把相機角度放低,讓黑色的樹洞充滿整個畫面,同時擰動機身上的曝光補償機械波輪,在-2EV左右獲得了較滿意的影調。此時背景接近純黑,白色的蘑菇躍然於畫面之上。雖然尼克爾 Z 微距 105mm f/2.8 VR S鏡頭的放大倍率可以讓蘑菇的細節輕松充滿畫面,但我選擇離得稍遠,把蘑菇放在畫面構圖的下1/3,讓它顯得更小巧可愛。

三、熟悉對焦設置,應對復雜拍攝

Z fc雖然看起來小巧復古,但它可不僅僅是顏值擔當而已。機身內擁有多種對焦區域、對焦方式和主體識別設置,能讓我應對在戶外拍攝動植物的復雜需求。

雨後的山姜花上掛著水滴,是我最愛的清新初夏感覺。尼克爾 Z 微距 105mm f/2.8 VR S作為專業微距鏡頭,擁有1:1的最大放大倍率,配合Z fc的裁切系數,在屏幕上可以精確放大微小物體的細節。但近攝時景深非常淺,在戶外手持拍攝時,哪怕花朵在風中的輕微抖動都會讓圖片失焦。因為,我選擇將Z fc機身的對焦模式設為單點AF+連續伺服對焦(AF-C),用鏡頭敏捷的自動對焦補償因物體抖動導致的距離變化。而多重對焦系統合焦安靜輕快,讓我在手持拍攝微距時也有非常高的成功率。

不論是在樹枝上蹦來蹦去的調皮小鳥,還是朝著鏡頭小跑過來的貓咪,面對這些活潑好動的小動物,Z fc和尼克爾 Z 微距105mm f/2.8 VR S的組合都遊刃有余。拍攝這只林中出現的貓咪時,我將Z fc的主體識別類型選擇為“動物”,對焦範圍設置為寬區域AF,相機可以在雜亂的背景中準確識別出動物主體,對焦點牢牢咬住貓眼。鏡頭的步進馬達和多重對焦鏡片的組合能快速精準移動焦點,壹組連拍照片的清晰度都令人滿意。

除了近距離拍攝物體細節外,105mm的中長焦距還能勝任距離稍遠的動物拍攝。在公園深處,我突然遇見壹只赤腹松鼠從樹頂倒垂而下。Z fc和尼克爾 Z 微距 105mm f/2.8 VR S快速的對焦響應和連拍速度,幫助我記錄下了這個意外瞬間。雖然現場難以接近主體,但其鏡頭的高解析力讓我能夠後期裁切圖片,獲得接近長焦鏡頭的視角和成像效果。赤腹松鼠體色暗淡、接近樹幹,我在後期調整中選擇用Adobe的自動主體識別稍微提亮了松鼠的顏色並適當增強細節,並壓暗樹葉的高光,讓畫面顯得更油潤柔和。

而面對在花葉中穿行的白星花金龜和玉帶鳳蝶時,我選擇將鏡頭設置為手動對焦。拍攝這些昆蟲時,我希望發揮鏡頭的最高放大倍率,來顯現它們的美麗細節和金屬光澤。因此我選擇直接手動將鏡頭焦點固定在最近對焦,用相機的前後移動來跟隨昆蟲的運動。在適當的時候,我會開啟放大取景並使用高速連拍,在昆蟲運動過程中盡可能多地拍攝到清晰的照片。

在色彩表現上,Z fc也沒有沒有讓我失望。在屏幕上預覽JPG照片的色彩就十分自然悅目,使用WI-FI傳到手機上就可以直接出圖了。使用電腦後期調整RAW格式文件,調整起來也十分順手。

四、靈活設置光圈,自由調節景深

拍攝自然題材時,我們並不總是有固定的景深需求,既有希望用大光圈突出主體、虛化背景的時候,也有在極近距離拍攝時希望盡可能縮小光圈使主體清晰的情況。尼克爾 Z 微距 105mm f/2.8 VR S鏡頭的光圈可以從F2.8到F32之間調節(近攝狀態可進壹步縮小),為多樣的景深需求提供了物理支撐。

壹叢盛開的醉魚草,鮮艷的顏色和形態復雜的花序吸引了我。拍攝這張照片時,我希望使用盡可能大的光圈,讓背景虛化成柔和的純色。在微距狀態下,大光圈的景深愈發極淺,但我仍然希望主體合焦部分盡可能多。所以我微調距離和角度,讓原本正對花序的相機稍微傾斜,這樣可以讓白色的頂端和紫色的基部花瓣近似處在同壹焦平面,整個主體都顯得更加清晰。

除了均勻純色外,樹蔭光斑也是拍攝花草的漂亮背景。趁著雨後天晴,我蹲下身從低處仰拍逆光的花朵,此時林間的光點充滿畫面,可以形成夢幻的光斑。拍攝光斑場景建議全開光圈,此時光斑最圓,不易因縮小光圈產生不美觀的多邊形。在Z fc機身上,鏡頭外側因口徑形成的檸檬形光斑也恰好被裁切掉,讓背景光斑均勻美觀。值得壹提的是,我通常在微距鏡頭上加裝保護鏡,防止近距離拍攝時不小心磕碰、劃傷前鏡片。但拍攝這張照片時,刺眼的日落光線直射鏡頭,我選擇摘掉保護鏡防止出現反射鬼影。尼克爾 Z 微距105mm f/2.8 VR S鏡頭本身的抗眩光性能非常出色,納米結晶塗層和抗反射高清(ARNEO)塗層***同降低了鏡片反射率,畫面中完全沒有眩光和紫邊,色彩純凈清透。

而遇上這只體長不到1厘米的小跳蛛時,我的重點就變成如何獲得更寬的景深了。如之前拍攝昆蟲壹樣,我選擇手動對焦到最高放大率,前後移動相機,找到跳蛛眼睛最清晰的位置,之後不斷調整光圈來獲得最佳清晰度。雖然縮小光圈可以增加景深,但過小的光圈也會因為衍射導致焦點內的清晰度降低,也會在昏暗的林中使照片噪點增加。反復嘗試後,我使用F16拍攝,並使用壹盞LED照亮主體,為這個小家夥加上了“眼神光”。另外,值得壹提的是,很多非微距鏡頭因為殘余球面像差,在縮小光圈後焦點位置都會稍微改變,必須縮小光圈後精確對焦。而尼克爾 Z 微距 105mm f/2.8 VR S鏡頭色球差極低,並不存在明顯的焦點漂移,可以放心在最大光圈下對焦後調整光圈,對於微距拍攝非常方便。

逛完公園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等菜的時候,又忍不住細細端詳起手中的這臺相機。精致復古的設計、高精度的鋁制表盤、講究的蝕刻工藝…靜靜地擺在桌上時,看起來好像藝術品壹樣。不論是外觀還是觸感,Z fc都讓人回想起膠片相機時代,以及膠片攝影過程中“每壹張底片都要認真對待”的獨特趣味,但先進的智能操作系統和出色的性能表現,又無疑給它增添了 科技 的魅力。

對於已經用慣了近年來愈發沈重的相機鏡頭的我來說,Z fc替我找回了剛接觸攝影的純粹快樂。並不在於要去到最遙遠的地方、拍攝最極致的風景,也不在於追求極致的光學參數,僅僅只是認真地生活,像尋寶壹樣,發現身邊細小又真實的美麗,記錄並收藏這些瞬間。

  • 上一篇:有沒有寫關於鏡子的文章?
  • 下一篇:《耿警官筆錄》原來妳是這麽奶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