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樓觀臺的名勝古跡

樓觀臺的名勝古跡

壹、臺、寺、觀、院、塔

說經臺(即老子祠),為樓觀臺中心建築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海拔580米高崗上,相傳老子曾於此講經。始建於唐武德二年(619),蒙古太宗八年(1236)重修擴建。“說經臺萬峰環擁,三面屏開,大川橫展,周秦遺墟,漢唐故址,皆歷歷在指顧中,號地肺(即終南山)第壹福地”(《元重修說經臺記碑》)。明清有修葺,面積9432.5平方米。坐北向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有:山門、老山門、靈官殿、啟玄殿、鬥姥殿、救苦殿、後山門,中軸線兩側有配殿、廂房、碑廳,俱系明、清風格。中心殿堂啟玄殿,面闊3間,進深3間,歇山頂,青布瓦,擡梁式結構,檐下施旋子彩繪。另有唐以降諸代碑石42通,石獅2對,鐵鐘磬、鐵獅、鐵爐等。

大秦寺,在樓觀臺西約1.5公裏的塔峪村南秦嶺北麓,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始稱景教寺(基督教)。唐天寶四年(745)改稱大秦寺。唐寶應元年(762),郭子儀副使基督教徒伊斯重建大秦寺,成為全國4大景教寺之壹,教士信徒開大會慶祝50天。唐建中二年(781)建大秦寺塔,今存。塔身正8角形,8層,高約35米,塔基周長44米,塔頂完好,塔底層有塔心室,塔身已向西北方向傾斜。1957年5月31日陜西省公布大秦寺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出土震驚中外的《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敘述景教在唐朝150余年的歷史。(壹說出土於長安)。

大秦寺有正殿3間,已改為佛寺。蘇軾《大秦寺》詩雲:“晃蕩平川盡,坡陀翠麓橫。忽逢孤塔迥,獨向亂山明。信足幽尋遠,臨風卻立驚。原田浩如海,滾滾盡東來”。

延生觀,即玉真公主出宮入道處。在樓觀臺西約3.5公裏就峪口,曾稱玉真祠、升天臺。明嘉靖元年(1522)《重修古樓觀下院延生觀記》碑雲:唐睿宗女玉華公主修道於樓觀之北,道成飛升……明景雲間敕額名曰延生觀。李白《玉真仙人祠》雲:“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飈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化女泉道院,在說經臺西南約!.5公裏的前東明村南。院內有化女泉兩眼,傳說老子植杖化為女子,以驗弟子徐甲之心,及拔杖,水湧出,名化女泉。泉水清洌,清甜爽口。

衣缽塔,位於說經臺山門外山腳,為平面六角形三層樓閣式實心磚塔。建於清道光四年(1824),高10米,邊長0.95米。每層塔角有磚雕鬥拱,檐下有磚雕花草圖案,攢尖頂。底層南側正中嵌石刻銘記兩方,楷書。記道士朱教先等為其師劉合侖建造祝壽塔緣故、經過等。1990年修葺。

二、洞、池、爐、石、樹

迎陽洞,在說經臺東約6公裏鄉赤峪口內東山腰。為唐末道教祖師之壹漢鐘離修道處,系天然石洞。有人工修鑿痕跡,高3米、寬2.5米、深4.2米。洞口頂部鑿刻楷書匾額“迎陽洞”,上款不詳。洞口原有磚木建門樓,已毀。

呂祖洞,位於煉丹峰左側山谷的聞仙溝口,傳為呂洞賓修煉的地方。洞前有亭,亭左有七星樓。清康熙年間知縣馬芝重修。說經臺老君殿東墻存《二仙圖》,線刻漢鐘離與呂洞賓圖像。明萬歷年間,刻《說經臺呂公洞題詠》碣2塊,1鑲於道觀莊房墻壁(今四聖殿階前),1鑲於說經臺老君殿西墻。

吾老洞,位於樓觀臺西2.5公裏西樓觀山顛。明代萬歷四年(1576)重修。《重修吾老洞殿宇記》碑豎於吾老洞院內;康熙二十年(1681),知縣章泰重修。吾老洞寬1.5米,高2米,深6米。有1略呈圓形的大廳,可容20余人,然後直下3米,徑1.5米。前行,洞身拐向西南,徑1.65米,冷風襲人。清乾隆年間周至知縣鄒儒《吾老洞》詩雲:“吾老古洞名,有墓稱老子……遙遙幾千年,竟作先賢累,難怪洞中風,晝夜號不止。”

仰天池,在今樓觀臺主峰東南7.5公裏的顯靈山巔,海拔1350米,有小道盤旋而上,池面積約2畝,深2米。池旁八卦樓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亦稱棲真亭,8角2層圓頂。底層中安放老君石像1尊,明萬歷十四年(1586)造,高1.4米,彩繪,神態祥和,工藝精美。據民國《樓觀臺誌》載:仰天池,建於明天啟七年(1627),其域南至十老嶺,北至元始嶺,東至短剎溝,西至清水溝。相傳為老君煉丹醮火之用。清趙籲俊《仰天池》詩曰:“種竹連朝暮雨天,雨晴人在畫圖邊。朱樓翠閣山山寺,綠樹清泉處處田。徑僻遙聞幽馨發,林深時見老僧還。平生最愜瞿雲裏,到此渾忘濁世緣。”

臥牛池,清康熙《周至縣誌》載:臥牛池在宗聖宮西南百步。老子入關駕車之牛,徐甲牧之,臥於此地。

上善池,在說經臺前西涼亭南側,始建於元,亭為8角形,八卦懸頂。池用石砌,8角形,徑2.75米,深2.22米,內壁石龍吐水,終年不涸。世傳老君煉丹藥溶於其中。元至元二十年(1283)曾以此水化解時疫。元翰林院學士趙孟頫書“上善池”3字銘石,豎池北亭內,今存。

老君煉丹爐、曬丹石、丹井,位於說經臺南煉丹峰頂,海拔950米,距說經臺1公裏余。相傳有爐兩座,上日金爐,下曰銀爐,皆為老君煉丹的八卦爐。今峰顛之爐,是明代所建,磚砌爐竈形建築。坐北向南,南面辟磚拱卷門,磚砌穹窿頂。爐內原有老君石像,已佚。  清乾隆《周至縣誌》載:在縣東南三十裏有曬丹石,又有丹井,老子煉丹於此取水。民國《續仙境誌》錄舊誌雲:丹井在說經臺下,其旁有曬丹石,上有煉丹爐,皆仙跡也,今尚存。  響石(碾藥石),原置說經臺老君殿後院中央。世傳為老子煉丹碾壓之石。8角形,取八卦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之意,以木擊之,鏘然響亮,清越韻長。今存老子祠後。

古銀杏樹,在宗聖宮遺址北。為雄性,高16.2米,胸圍323厘米。日本有此樹的記載。1978年失火,僅殘留半邊燒空的樹身和幾股枝杈,依然蔥籠挺立。

系牛柏,在樓觀臺北1公裏處,傳為老子系牛之柏。清康熙《周至縣誌》載:系牛柏在宗聖宮山門內偏東,元至元元年(1335)三月,皇子安西王特遣提舉段德,斷石為牛安置其下,以顯當時之跡。元元貞元年(1295)夏立《古樓觀系牛柏記》碑於宗聖宮山門內東側。今柏高15米,胸徑1.3米,古貌蒼蒼,枝葉繁茂。《陜西森林》中的陜西古木,樓觀臺有:

三鷹柏,樹已枯,老枝虬結曲伸,極象3只雄鷹踞於枝頭,相互顧盼。

雌銀杏樹,在說經臺前院,高27米,胸徑1.23米,樹齡680年。

青檀,說經臺前有2株,高12米,胸徑0.3米,樹齡五六百年。

黃連木,在道觀西,高25.5米,胸徑1.04米,樹齡500余年。

皂角樹,在說經臺院內,高27.8米,胸徑1.03米,樹齡約四五百年。

大櫸樹,樓觀有數株。說經臺前的1株,高31.8米,胸徑1.72米,樹齡500余年。

榔榆,說經臺前有10余株,最大的1株高20米,胸徑1.72米,樹齡500余年。

1987年森林公園新建迎旭亭,懷蘇亭,聚仙亭,松濤亭,觀魚池,遇仙鐵索橋等。 宗聖宮遺址,在說經臺北1公裏今樓觀鎮西行村。元中統四年(1263)《重建宗聖宮記碑》載:原系春秋函谷關令尹喜故宅,後因老子於此講學而聞名,南北朝時創建道觀。唐武德二年(619)和元太宗八年(1236)相繼擴建。占地18150平方米,坐北向南,自南向北沿中軸線依次排列有山門、宗聖宮、玄門、列祖殿、紫雲衍慶樓、三清殿、文始殿、四子堂又名四聖殿等。“初入山門氣象幽,春風先到紫雲樓,雪消碧瓦六花盡,煙繞丹楹五色浮”(宋章子厚詩句)。“瑤花琪樹間霓旌,十二珠樓接五城”(元薩都刺詩句)。現均已毀。三清殿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內可見琉璃建築構件,覆盆狀石柱,蓮花、龍紋瓦當,以及條磚、板瓦等。另存宋、元、明、清諸代碑石15通,石牛1對,石獅2對。

會靈觀遺址,在說經臺東南200米聞仙溝東岸,創建於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元至順二年(1331)毀於水災。面積約350平方米。存殿堂基座,平面呈長方形,約50平方米。另有元大德四年(1300)立《重建會靈觀記碑》及蓮花紋、龍紋瓦當。會靈觀塔60年代尚殘存3層。為正方形閣樓式磚塔,公布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毀,存塔基,40平方米。另有條磚及塔基壓闌條石3件。

呂祖洞道觀遺址,在說經臺東南百余米。傳說道教八仙之壹呂洞賓曾於此修道。唐僖宗乾符年間鑿3孔土崖洞。明萬歷年間加建道院,占地290平方米,原有石牌坊、七星閣、八卦亭及圍墻。存明《重修呂祖洞碑》,石牌坊構件及條磚小板瓦。

玉華觀遺址,在說經臺東北近百米,是唐景雲中玉真公主修道的別館。開元十八年(730),李白為仕途之事,來此拜會玉真公主,作《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慰張卿》2首:“秋坐金帳館,繁陰晝不開。空煙迷雨色,蕭颯望中來…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獨酌聊自勉,誰貴經綸才,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元至無二十三年(1286)擴建,清同治初毀於兵燹。面積1000平方禾。中間可見正殿殿基,平面呈長方形,100平方米,磚石砌,高0.50米。另有條磚、板瓦、花草紋瓦當及長芳形石條等。

原始玉清宮遺址,在樓觀臺東5公裏外今集賢殿鎮村南300米。建在原始臺商阜上,建於元大德二年(1298),1966年被拆除。占地4500平方米,中部可見磚石砌正殿殿基,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50平方米。存有元大德二年《原始玉清宮記》碑,另有仰蓮、石柱礎、透花脊飾及條磚、筒瓦等。

遇仙橋遺址,在樓觀臺西約3公裏西樓觀西,就峪河上。據《周全縣誌》載,建於元代,傳有神仙於此相遇。原系半圓拱單孔石橋,東西向,長11米,寬3米,60年代被洪水沖毀。今存東西橋墩,系天然巖石稍加雕鑿而成,高約2.2米,寬2.5米。

老子墓,在樓觀臺西約3公裏西樓觀西300米。老子即李耳、字聃,生卒不詳,吞秋晚期(前500年左右)陳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人,曾任東周柱下史。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五千言。道教尊為經典。《水經註》載:就水出南山,北逕大陵四,世謂老子陵。墓在就峪口就峪河西岸,依山為陵,陵山海拔730米,頂有天然石洞,高2.18米,寬1.40米,深不可測。據明《重建吾老洞殿宇記》碑載,洞內有石函,葬老子頭蓋骨。原有吾老洞道觀,已毀。存有《重建吾老洞殿字記》碑及清乾隆四十壹年(1776)陜西巡撫畢沅立老子墓碑2通。

尹喜墓,在樓觀鎮西行村南200米,相傳尹喜為春秋時潼關令尹,春秋時天文學家。生卒不詳。墓地面積180平方米,有清道光年間立墓碑1通,青石質,殘泐較重,另有石羊1對,已湮沒於地下。1968年平整土地時被毀。墓碑現存宗聖宮三清殿西南,圓首,無碑額碑座,碑面雕有丁字紋圖案邊,中央隸書“周大夫尹喜墓”6大字。 尹喜祠,清康熙《周至縣誌》記:在縣東南30裏三清殿北,文始殿即其故址。明《終南仙境誌》雲:漢武帝立宮於觀北,曰:文始祠。唐初始建文始殿,金末毀廢。元大德間重建,大德七年(1303)落成,於殿前立《古樓觀重建文始殿記》碑,碑額雕文始真人坐像,碑陰書文始之殿4字。文始先生即尹喜。後毀於清。

南溪亭,樓觀東南。宋嘉祐七年(1062)二月,蘇軾奉詔減決囚犯到周至。蘇軾說:“既畢事,因朝謁太平宮,而宿於南溪堂,遂並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遊潭,十九日乃歸,作詩五百言。”有“投稿披綠荇,濯足亂清溝,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國秋”之句。南溪亭即蘇軾醉遊濯足處,今廢。

五郡城,《陜西通誌》雲,五郡城在周至東30裏,與古樓觀相近。《長安誌》言其城周三裏。《名勝誌》沿舊說,雲兄弟5人並居,此後為道觀。東坡《五郡城》詩曰:“古觀正依林麓斷,居民來就水泉甘。亂溪赴渭爭趨北,飛鳥迎山不復南。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蠶。……”蘇自註,“觀有明皇碑,言夢老子告以享國長久之意。”壹言五郡即五郡莊。民國22年(1933)著名歷史學家向達考察,今塔峪村即五郡城遺址。

樓觀另有企秀軒,今遺址不詳,有元張立道《企秀軒》詩等。

再生柏,清康熙《周至縣誌》載:“再生柏在說經臺老子廟前。有二,壹曰針,二曰灸,世傳老子駐軍說經於此,見二柏枯,即針灸之,復生,人以為靈異。其後灸柏毀於寇,今唯針柏存焉”。乾隆《周至縣誌》載:“針柏毀於兵火”。

洪妙庵,元初,樓觀主持李誌柔修復道觀有功,詔封同塵洪妙真人,賜金冠錦服,洪妙庵為其祠廟。始建於元初。至順二年(1331)山洪暴發,沖毀洪妙庵。明弘治十八年(1505)復建,正德十年(1515)竣工。有《重修洪妙庵記》碑。今碑及庵址無存,樓觀文管所存明碑拓片1張。據考,洪妙庵遺址在說經臺東300米的山麓。

  • 上一篇:梔子花系列
  • 下一篇:每周新遊預告01.02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