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調幽蘭》的發現
《碣石調幽蘭》的發現,有賴於清末書法家、收藏家楊守敬(1839-1915)。
楊守敬於1890年出任駐日使館參贊。在日期間,楊致力於收藏古籍,時任駐日大臣黎庶昌對楊此舉大力支持,並將國內已經散佚的二十六種、凡二百卷古籍在日輯刊,曰《古逸叢書》,其中就有寶素堂抄本《碣石調幽蘭》壹卷,原書序下註『壹名《倚蘭》』(為統壹起見,本文主要采用『猗』字)。
《碣石調幽蘭》系南朝梁末會稽人丘明所傳,『以其聲微而誌遠,而不堪授人』,後來在陳楨明三年(該年,陳為隋滅),將此曲傳給了宜都王陳叔明(南朝陳後主陳叔寶的異母弟弟,封宜都王),不少文章(甚至學術論文)中將『宜都王叔明』解為宜都人王叔明,實為謬誤。
據楊氏所按,原書為唐人真跡,這也是後世琴家所寶之處。
據《琴書大全》卷十《琴事·琴曲傳授》所載,陳叔明這壹脈承於劉琨,後『普明傳封襲,襲傳陳宜都』,普明或為此丘明。南朝宋人釋普明校對佛經《楞伽經》,此普明既為佛門弟子,稱丘明亦不為怪。此處為我臆測,關於魏晉南北朝至隋唐間的很多歷史尚無定論,還有待進壹步考證。
《幽蘭》溯源
中國傳統語境下,文人對蘭花有著特定的情感寄托,蘭花因其清幽高潔而被視為君子的象征,尤其用於表達不仕時的心境。
相傳孔子遊七十國,都得不到重用,最後從衛國返回魯國時,在隱谷中看到蘭花生長在雜草間。孔子認為自己有蘭花之香,應該被當時的『王者』禮遇,遂有生不逢時之嘆。於是停車援琴鼓之,而作《猗蘭操》。
《孔子家語·在厄》中所載:
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且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
東漢大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蔡邕在《琴操》中所載:《猗蘭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歷聘諸侯,諸侯莫能任。自衛反魯,隠谷之中,見薌蘭獨茂。喟然嘆曰: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乃止車援琴鼓之,雲: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何彼蒼天,不得其所。
逍遙九州,無有定處。
世人暗蔽,不知賢者。
年紀逝邁,壹身將老。
自傷不逢時,托辭於薌蘭雲。
《唐詩三百首》第壹首,張九齡的《感遇》系被貶荊州刺史時所作,其壹寫到: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韓愈《猗蘭操》,系被貶潮州刺史時所作: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采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其中都表達了與孔子同樣的懷才不遇而又孤芳自賞的傲嬌情緒。可以相信,正是藉由孔子及此曲,蘭花奠定了其君子之喻的地位。
《碣石調幽蘭》***四拍,或與曹操《碣石篇》相證。《碣石篇》為大文豪魏武帝曹操代表作之壹,又名《步出夏門行》、《隴西行》,組詩分為《艷》辭(序曲)及《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亦作《河朔寒》)、《龜雖壽》四章,真實地記錄了建安十壹年秋曹操八月東征,至建安十二年春二月還鄴的過程。現征引如下:
艷雲行雨步,超越九江之臯。臨觀異同,心意懷猶豫,不知當復何從?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
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镈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土不同
鄉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難。
錐不入地,蘴藾深奧。
水竭不流,冰堅可蹈。
士隱者貧,勇俠輕非。
心常嘆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幽蘭》在古譜中的其它版本
鑒於《幽蘭》的悠久歷史及其對於文人的特殊意義,《幽蘭》在不同的空間和時間流傳的過程中,誕生了不同的曲調和版本,甚至曲名也有《幽蘭操》、《猗蘭操》、《漪蘭操》、《幽蘭》、《猗蘭》、《倚蘭》、《漪蘭》之別。但在提到曲意時,基本都征引孔子生不逢時之嘆作為註解。
粗略翻閱了我所能見到的古譜,基本都收錄有《猗蘭》,限於學識淺陋,尚不能壹壹爬梳其異同,在此只作紙上談兵。
當代演奏版本
據吳文光先生在《<碣石調幽蘭>研究管窺》壹文中所述:
直到壹九壹壹年至壹九壹四年,京師琴家楊宗稷(字時百)先後用功三年對《碣石調幽蘭》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和實驗性的打譜,在確定《碣石調》的定弦為古琴正調弦法的基礎上,發表了《幽蘭古指法解》,隨後又刊行了《幽蘭減字譜》與《幽蘭五行譜》。
按查阜西的統計順序,迄至1956年,彈出《幽蘭》的琴人依次有徐立蓀、姚丙炎、吳振平、吳景略、管平湖、喻紹澤、薛誌章七人。有現代記譜者有徐立蓀、姚丙炎、管平湖、喻紹澤、薛誌章、陳樹三(三線譜譯本,基本根據楊宗稷《幽蘭》五行譜)。就我所見,有錄音行世的有管平湖、姚丙炎、徐立蓀三家。
吳老基本道出了自《碣石調幽蘭》重現中土後的重生歷程。
2010年1月上映的電影《孔子》主題曲名為《幽蘭操》,由王菲演唱,歌詞即改編自韓愈的《猗蘭操》: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於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歌詞較原詩而言,少了些許悲傷,多了些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