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建築-歸元寺
歸元寺簡介:
歸元佛寺,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漢陽翠微街西端,清順治六五四三八+零五年(公元六五四三八+零六五八年)由白廣法師所建。被譽為“世界上最具祈禱精神的寺廟”。現存建築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光緒二十壹年(1895)、民國初年。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區全國重點佛教寺廟。歸元寺現占地面積1.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目前有十個和尚,住持是龍隱大師。歸元寺南院的主體建築是羅漢堂,建於清朝道光年間。鹹豐二年(1852)毀於壹場軍事災難,光緒二十壹年(1895)重建,1902年竣工,距今已有200年歷史。著名景點有佛經樓、羅漢堂等。
武漢建築-歸元寺
歸元寺建築歷史:
初劍
歸元寺自創建以來,經歷了屢戰屢敗,屢興屢敗。它是由浙江省僧人白廣、朱風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創建的。
修復和重建
現存建築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光緒二十壹年(1895)、民國初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護文物古跡,不斷維護修繕歸元寺,使歸元寺煥然壹新。從1973開始,歸元寺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區全國重點佛教寺廟。
武漢建築-歸元寺
歸元寺建築規模:
太陽穴大小
歸元寺現占地面積1.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目前有十個和尚,住持是龍隱大師。寺內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水清澈碧綠,曲徑通幽,被稱為“漢之地”。也是湖北省佛教協會、武漢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歸元寺以其完美的建築、精美的雕塑和豐富的藏品而聞名。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和許多外國遊客,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政治家,如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都參觀了寺廟,並分別向寺廟贈送了禮物。
歸元寺位於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1983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佛教寺廟。現為湖北省佛教協會、武漢市佛教協會所在地。這裏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水碧綠,曲徑通幽,是“漢之鄉”。
建築風格
歸元寺由北院、中院、南院三個各具特色的院落組成。有藏經閣、大雄寶殿、羅漢殿三組主體建築,占地面積17500多平方米。北院主體建築為藏經樓,為亭式建築,兩側五開間,高約25米,頂部大脊,魚角動爪,飛檐,古樸精致;面對面,四柱通天,鳳凰晨曦,龍戲珠。整個建築精致壯觀,金碧輝煌。這裏有許多佛教文物,除了藏經外,還有佛像、文物、石刻、字畫碑刻和外國典籍。它是壹座佛教寺廟,在中國有大量的佛像收藏。太虛大師在1935年訪問緬甸時,仰光的佛教徒送給他壹尊由1噸玉石雕刻而成的悉達多喬達摩,供奉在這裏。這樣的佛像在中國只有三尊,另外兩尊分別在北京和上海上市。藏經閣收藏的佛經有:清代《龍藏》抄本、宋代《齋沙藏》抄本、清末民初上海印制的《八嘎藏》抄本。還有兩件寶貝:壹件是69歲的湖南衡山人李舜謙在清光緒元年(1875)所寫的“佛”字。“佛”字寫在壹張寬度不超過6寸的紙上,由金剛經、心經原文5424字組成。每個字只有芝麻大小,肉眼無法分辨。用30倍放大鏡看,筆法相當漂亮,是書法珍品。另壹個是《華嚴經》和《北京經》,是武昌的妙容和尚用血抄的,摻了金粉。字體很漂亮,堪稱精品。1948年,白楊封號歸元始寺。
歸元寺南院的主體建築是羅漢堂,建於清朝道光年間。鹹豐二年(1852)毀於壹場軍事災難,光緒二十壹年(1895)重建,1902年竣工,距今已有200年歷史。民間有句諺語:上有寶光(成都),下有西苑(蘇州),北有碧雲(北京),中有桂苑(武漢)。也就是說,這四座寺廟中的五百羅漢殿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佛教造像的精華。中國五百羅漢崇拜漢傳佛教始於五代。當時的王錢在天臺山方廣寺建造了500尊銅羅漢。五百羅漢這壹名稱最早見於五代《翟復辟碑》的記載,可惜今已不存。此外,南宋紹興四年(1134),高道肅記載了《江陰軍甘明大院羅漢尊豪碑》,對500個羅漢壹壹命名。歸元寺的羅漢堂呈田狀排列。四個小天井為巨大而深邃的大廳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采光條件。駱寒是按“田”字排列的。雖然廟裏有500尊尊者的雕像,但沒有擁擠感。這種建築模式既巧妙又合理。這裏的500尊羅漢是王父子在湖北省黃陂縣用九年時間雕刻而成。黃陂還是湖北的雕塑之鄉,泥塑傳統悠久,技藝嫻熟,藝術家眾多。該工藝采用“脫胎漆塑”,又稱“金身抱沙像”
羅漢堂外的地藏殿裏,供奉著地藏菩薩。寺內木刻神龕為極品,其中飛檐、魚爪、鳳凰晨曦、飛龍滾、浮雕吊柱、花卉、人物等極為精美絕倫,是我國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中級人民法院的主體建築是大雄寶殿。該寺始建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歷經多次維修。目前大雄寶殿重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大廳中央是釋迦牟尼的雕像,兩側是他的弟子阿難和葉佳。釋迦牟尼偏著左肩,雙膝而坐,肅穆無聲。佛像背面用樟木雕成“五龍抱聖人”的圖案。佛像前還有韋陀、彌勒佛和地藏的塑像。佛像後面是壹組島嶼觀音像。我看見觀音,壹個島,光著腳站著,周圍站著壹龍姑娘和小夥子。身後是壹座高達八尺的泥崖,碧波萬頃,波濤洶湧。整個雕像向前傾倒。人們擡頭望去,只見觀音的衣袖仿佛在洶湧的波濤上飄動著向妳走來,增加了宗教藝術的感染力,佛像前的祭壇是不可多得的木刻珍品。
武漢建築-歸元寺
歸元寺建築景點:
藏經樓
北院的主體建築是藏經樓。藏經閣建於1920至1922。它是壹座亭子狀的建築,有兩層和五個開口。高約25米,動物頭頂有大脊,魚角上有爪,鬥拱上有飛檐。古樸精致,四柱擎天,二鳳朝陽,五龍戲珠。整個建築,門窗,朱漆雕琢,精美壯觀,金碧輝煌。它是武漢唯壹的磚木結構古建築。這裏有許多佛教文物,除了藏經外,還有佛像、法器、石刻、木刻、字畫碑刻和外國經典。
佛經樓收藏的佛像有敦煌、雲岡、龍門、麥積山、炳靈寺、各地千佛洞的石佛、石雕等。藝術風格多樣,有金、銀、銅、石雕、木雕、瓷雕、泥塑、牙雕、玉雕等各種質地,還有壹些是東南亞國家的禮物。是國內收藏佛像較多的佛教寺院,部分文物為國內外稀世珍寶。比如壹尊玉雕的悉達多喬達摩,重達壹噸多,雕刻精美,技藝精湛。是1935年太虛大師訪緬時仰光的佛教徒贈送給中國的。像這樣精美的玉佛在中國只有三尊,另外兩尊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再如南北朝時期埋葬的觀音石像,體態輕盈,開胸有結,有流蘇,瓶身幹凈。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還有兩尊紅木雕刻的達摩像,是清代康熙初年的優秀木雕。兩尊塑像,壹坐壹立,個性十足,生動地展現了九年法面向墻,閉目沈思,超然物外的形態。
藏經閣收藏的佛經有:清代龍藏部,信***714分48櫃存放。宋版《巖沙集》影印本,共593封。清末民初在上海印了壹本《頻、賈、臧》(缺“冷”字)。清末民初,商務印書館影印了日文版的《續集》和《大正集》。此外,還有兩件令人驚嘆的寶貝:壹件是69歲的湖南衡山人李順年在清光緒元年(1875)寫的佛經。“佛”字寫在壹張寬度不超過六寸的紙上,由金剛經、心經原文5424字組成。每個字只有芝麻那麽大,肉眼看不清楚;如果放在30倍的放大鏡下看,字字細致,筆法優美,真是書法珍品。另壹本是民國初年(1915-1924)武昌高僧妙容臨摹的《華嚴經》和《火焰鏡》。字體很漂亮,很少見。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