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如何鑒別民國粉彩?

如何鑒別民國粉彩?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後,專門為皇室燒制瓷器的禦窯廠被關閉,國家瓷業得到改善,成立了許多瓷器公司。此時,為了維持中國瓷業在國內外市場的需求,民國初年出現了大量的仿古瓷。上至六朝青瓷,下至唐五代宋名窯,典型的明清官窯,幾乎都是臨摹的,惟妙惟肖。時至今日,世界上仍有大量民國仿制品,甚至有不少流向了海外。所以對民國的模仿也是壹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粉彩瓷器也是當時的生產主流。

民國時期的粉彩瓷器最為精美,主要是郭士武仿的雍幹粉彩和齋堂風格的粉彩,其次是民間收藏的沒有錢或有清代書寫的假錢的粉彩瓷器,以及所謂的紅仙瓷。

郭士武仿雍正、乾隆粉彩瓷器最為精致,具有和諧幹彩瓷的神韻。據《景德鎮史稿》、《明清瓷器鑒定》、《古玩舊聞》等著作介紹,袁世凱任大總統時,曾派郭士武(原名郭寶昌)在景德鎮任陶監,是中國陶瓷史上最後壹位陶監。此人在擔任陶省長前後的壹段時間裏,主要發展仿古瓷器。因為他住在景德鎮,和窯工比較熟,也有條件花重金聘請瓷器專家。郭仿雍正、乾隆的琺瑯彩、粉彩瓷器,胚純白,繪工精細,色彩瑰麗。65438年至0949年,郭的親屬向故宮博物院捐贈瓷器,類似的實物也不少,主要是瓶。瓶體多為燈籠形,器面紋飾以人物為主,如嬰戲圖、馬固生辰圖、高適圖,以及古代文人喜愛的琴、棋、書、畫等。繼承乾隆時期彩畫的方法,以琺瑯色為主,並在部分裝飾中加入粉彩,畫面裝飾精美,生動活潑。其筆觸均為紅色篆書或楷書“居仁堂制”、“齋主”、“陶監制”。這種精品在當時的古玩圈裏被稱為民國“紅仙”瓷或琺瑯。民國初年,“紅仙”瓷已成為郭仿品的代名詞。由於制作水平較高,“紅仙”瓷在當時很有名,很多古董商獲利很高。

在故宮的藏品中,還有壹件仿雍正粉彩瓶,是郭士武專門為自己制作的。瓶高約30厘米,口可洗,頸細,肩光,腹圓,足圓。瓶底以裝飾為主,繪花卉、昆蟲、蝴蝶盛開,如海棠菊蝴蝶瓶、百合花昆蟲蝴蝶瓶、蘭花靈芝瓶、牡丹瓶、玫瑰瓶、梅竹瓶等。瓶底有兩種文字,壹種是青花楷書“清雍正年制”,壹種是紅底篆書“郭氏五”。仿雍正粉彩瓶都是白釉青藍,有的艷麗有的飄逸,遠效果美,有雍正粉彩的神韻。仔細看,足內側有大剛毛,藍色料呈黑灰色,料面不光滑,與雍正粉彩相比相形見絀。

古玩世界民國時期,齋堂風格的粉彩瓷器很多,畫得非常精細,可以和雍正粉彩相媲美。民國初年,唐的重要封號如下:

“益壽堂”。此器包括壹個斷枝小桃花碗,壹個人物燈籠雕像,壹個有花和梁的壺等。它們造型優美,色彩淡雅,每壹幅瓷畫都像壹幅工筆畫。與雍正粉彩相比,桃花所用的粉色過於鮮艷,綠色馬賽克加粉,使整個畫面立體感較差。

《唐制》。這壹段是專門給北洋軍閥徐世昌的。有各種粉彩花鳥紋瓶、黃桃碗、花杯、梅花式吊梁壺等。,都是模仿雍正粉彩的精細藝術風格。

《延慶建築體系》。北洋軍閥曹錕的特產。從目前我們看到的信息來看,“延慶樓制”的瓷器都是大瓶。壹個100 cm高的粉彩雕花瓶被故宮博物院收藏,瓶內用紅色書寫“延慶建築體系”四個字。此器高大,形狀規整,裝飾線條流暢。“千件”花瓶也是民國瓷器的壹大特色,有青花、琉璃、粉彩等品種。在泰國文物商店,筆者看到了壹個高度超過1米的黃色粉彩花瓶。人物畫非常精細,粉彩、料色俱佳,充分體現了民國初年的制瓷水平,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舉人堂制”粉彩瓷器是郭士武專門為袁世凱制作的。正宗產品均具有清代官窯粉彩風格。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保存著壹個粉紅色的彩色蝙蝠圖案花瓶,上面有紅色印章“聚仁堂制造”。這個花瓶和光緒禦窯的器型、紋飾、顏色都壹樣。它的特點是嘴巴微卷,脖子長,肚子圓,圓滾滾。頸部繪有彩雲蝙蝠,腹部繪有紅龍戲珠並飾有彩雲,通體飾有金色邊線,看上去富麗堂皇。故宮珍藏壹套青花篆書“聚仁堂制”粉彩餐具,其裝飾模仿幹隆粉彩滾制工藝。器內繪有青花雲鶴,器內青花繪有壹組牛郎織女圖。器外壁為胭脂紫滾道,四口,燈下繪粉彩牛郎織女兩幅圖。這套餐具據說是袁世凱親戚的結婚用品。以上兩件聚仁堂制作的粉彩瓷器,有清代宮廷用瓷的風格,應該是郭士武為袁世凱制作的。古董世界

目前民國時期民間使用的粉彩瓷器很多,餐具和茶具數量最多。有的輕薄,多繪花卉或山水人物,色彩豐富。瓷底仿青花或紅彩,或紅彩為印章式贗品,或紅彩楷書為四字贗品。但這件神器中的壹些瓷畫精美絕倫,可以收藏,因為畢竟這是近百年前代表瓷器的最高水平的工藝珍品。

當代人流傳的“洪仙年制”粉彩瓷器,都是很粗糙的贗品。民國時期有壹種粉彩商業瓷器,顏色為紅色“洪仙年制”。當時由於袁世凱稱帝僅83天,壹些古董商在袁倒臺後,以袁世凱年號“洪憲”作為瓷器的暗示來招攬生意,制作了許多“洪憲年號制”的粉彩瓷器,繪花卉、花鳥人物。這些假冒的民間粉彩瓷器風靡壹時,在國內外廣為流傳。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有壹對粉彩蘭花和洞石花書法詩,均為紅色書寫,字體規整,裝飾畫粗獷美觀,色彩略濃,光澤柔和。像這樣的“洪憲年”風格的彩瓷具有壹定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可以收藏。目前社會上有壹些非常粗糙的“洪憲年制”粉彩瓷器,盤碗很多,根本不是真正的“洪憲”瓷器,沒有收藏價值。

現在仍有許多民國時期民眾使用的粉彩花瓶、壇子,壹般稱為“嫁妝”瓶。在畫粉彩官女戲的同時,還寫水墨詩,有的還帶上了幹部的年號和作者的名字。這些粉彩瓷器大多是20世紀20年代的作品,有些栩栩如生,值得收藏。目前在文物市場上,除了仿制清朝的粉彩瓷器,還仿制民國的彩瓷。高仿中以郭士武的那批所謂“洪憲瓷”為主仿,以燈籠形瓶為主。瓶身繪有花鳥或官女嬰,瓶底用紅色書寫“聚仁堂制”或“洪憲年制”。這種假在民國瓷器熱的氛圍下也是很混亂的。它的胎體太薄,地釉太白太亮。從裝飾畫的角度來看,花鳥畫家看起來像現代花鳥畫,仕女和嬰兒的臉像現代人物。紅錢也不能達標。

在仿制品泛濫、仿制技術日益提高的今天,無論是收藏者還是博物館工作者,都應該不斷提高自己鑒別文物的水平,否則稍有不慎,難免出錯。正如《陜西收藏》2000年第2期《論誤導古瓷收藏》壹文所說:“不了解實物,就分不清真假;不懂假貨,就不能說真話。”這真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壹個道理。

  • 上一篇:日本為什麽把烏鴉當國鳥?
  • 下一篇:溥儀收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