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的準備工作歷時壹年,在這壹年中展陳部的工作人員不辭辛苦,到各大古玩市場去調研、征集與展覽有關的民俗文物,並對所征集文物做深入研究。作為展覽的主要策劃和實施部門,展陳部正在做布展前的準備工作,根據展陳大綱的內容對展覽的全部展品,進行最後的核準,並請有關專家進行指導把關,保證展覽的成功舉辦。作為2006年第五屆民俗文化節暨第八屆東嶽廟會的重要展覽,北京民俗博物館將力求使此次展覽成為文化節的最大亮點。
圖說大年:老北京怎樣過春節
--------------------------------------------------------------------------------
編者按:中國的節日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近日,本網記者參觀了北京東嶽廟“北京民俗博物館”的“中國傳統節日文物展”,拍攝了與春節相關的文物數十件,根據節日活動,嘗試分“穿戴”、“張貼”、“供奉”、“壓歲”、“玩耍”、“吹打”、“器皿”、“文墨”等八類進行展示,以方便讀者直觀地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文化。
--------------------------------------------------------------------------------
圖說大年:老北京的春節——穿戴(多圖)
“過新年、穿新衣、戴新帽”,是多少人兒時最興奮的事情。舊時北京城的孩子們,過年時可以穿戴上這樣做工精致、喜慶吉祥、充滿民族風情的衣帽。
點擊查看更多圖片>>>
--------------------------------------------------------------------------------
圖說大年:老北京的春節--張貼(多圖)
糊窗紙、貼窗花、貼年畫、貼春聯、掛吉祥牌,是臘月裏很重要的事。代代流傳的這些民間藝術品,是民間的書法、繪畫、宗教、印刷、剪紙等眾多技藝的集中展示,也是老百姓祈福迎祥的重要寄托。
點擊查看更多圖片>>>
--------------------------------------------------------------------------------
圖說大年:老北京的春節--供奉(多圖)
某種意義上講,春節文化的源頭是祭祀文化。皂君(竈王)司壹家飲食、土地神保壹戶平安、財神掌天下錢財、福祿壽分別決定運氣、薪水和壽數。於是臘月廿三祭竈;除夕迎諸神;初二祭財神;初五迎五路財神……在壹元復始的特定的時刻,通過特定的儀式,向諸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壹家人幸福安康。
點擊查看更多圖片>>>
--------------------------------------------------------------------------------
圖說大年:老北京的春節--吹打(多圖)
年,不只是年畫、對聯、燈籠等等視覺的節日,也不只是年糕、餃子等等味覺的節日,它還是聽覺的盛宴。無法想像壹個沒有了吹吹打打的,沒有了音樂與歌舞的節日還能稱為節日。看著這些躺在博物館裏的樂器,耳畔似乎傳來或鏗鏘、或婉轉的聲音……
點擊查看更多圖片>>>
--------------------------------------------------------------------------------
圖說大年:老北京的春節--玩耍(多圖)
春節也是中國人徹底放松的日子。無論男女老幼,都能與親朋好友壹起找到自己的玩樂方式。而破五前不出遠門、婦女不使針線刀剪、門市不開張等等“禁忌”,更是以“強制性休息”的方式,給玩耍以時間的保證。
點擊查看更多圖片>>>
--------------------------------------------------------------------------------
圖說大年:老北京的春節--壓歲(多圖)
壓歲錢,是多少孩童過年時最高興的事,其意義早已超越了金錢本身的價值,蘊含了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看看這些精致的壓錢幣,揣在手裏感覺恐怕是今天的百元大鈔無法帶來的。
點擊查看更多圖片>>>
--------------------------------------------------------------------------------
圖說大年:老北京的春節--器皿(多圖)
盛放食物、衣物的器物,已不僅僅是收納、防潮、防蟲的工具,其本身也演化為壹種獨特的藝術品。與節日伴生的諸多藝術品壹樣,其制作、使用、收藏、傳承,既包含著恭敬的心態,又蘊含著審美的情趣。
點擊查看更多圖片>>>
--------------------------------------------------------------------------------
圖說大年:老北京的春節--文墨(多圖)
今天我們用手機給數十個人發短信,可能只需要幾分鐘。而壹個古人,坐在桌前研了墨,提起毛筆,用工整的小楷,以文言的形式,書寫壹封賀年節信,表達出的是主人怎樣的莊重感情啊。
中秋之夜,月團圓,人團圓, 給了人們壹個回家的理由,壹個相聚的時間。據央視壹套 10月6日晚間新聞報道,中秋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從今起將作為“文物”受到保護,今後將增強此類節日的傳統氣氛。
初看,這是相關單位開始重視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努力傳承五千年的文化氛圍。細想之下,我們不僅壹驚,傳統節日需要作為文物保護起來,過節的時候需要刻意增加傳統氣氛,這是否正說明,中國人引以為榮並為之驕傲的傳統文化正漸行漸遠?
今天社會的發展已經有些不倫不類,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西方文化的滲透勢不可擋,節日自然也在與時俱進。
目前在中國流行的西方節日比如父親節、母親節、情人節等,之所以盛行是因為它符合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禮儀。按中國傳統文化,百善孝為先,在父親節、母親節這天可以為我們的父母獻上壹份額外的孝心,讓父母為我們的長大高興,而且商家也更樂於推波助瀾,在這天打出各種各樣的折扣價,以此大賺壹筆。
西方的情人節將東方的情人節推到了前臺,不知是何時,2月14日,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人們突然發現我們中國也有自己傳承了幾千年的情人節,於是七夕變得重要起來,這也算是“洋節”的壹大貢獻了。可是突然受到這麽多人的關註,不知道牛郎和織女是受寵若驚還是覺得別扭?
我們在感受洋節濃厚的氣氛時,卻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老祖宗給我們定下的日子。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忘記了端陽的意義,忽視中秋的團聚,對聖誕的重視甚至超過了春節,以至於國家不得不采取相關的措施,保護傳統節日這壹珍貴的文化遺產,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在此可見壹斑。
文物是需要精心保護,放進陳列室的,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本該自自然然的進行下去,然而在整個社會都有些不倫不類的今天,它們卻只能靠刻意的營造,才能多少有些氛圍。不敢想,多少年後,我們的子孫真的只能在歷史博物館了解傳統節日了。
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七夕節 中秋節 重陽節
中秋節
八月十五
中秋節,又名八月半、仲秋節、團圓節。中秋賞月在唐代已經流行,到了宋代定為中秋節。中秋有供月神的習俗。全家人要在壹起吃象征團圓的月餅,還要給孩子買特色玩具——兔爺。
紙制兔爺 清代 玉兔搗藥圖印板 民國 月餅模具 現代 七巧板 民國
重陽節
九月九
重陽節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節、菊花節。重陽節起源於秋遊去災風俗,後來才演變為重九節。這天有登高、插茱萸、賞菊等習俗。這天又有敬老的習俗,故又稱為敬老節。
緙絲壽星中堂 清代 壽山福海圖撣瓶 民國 緙絲麻姑獻壽中堂 清代
下元節
十月十五
下元節,是道教的節日,相傳這天是三官大帝中水官的誕辰,水官是管理水域之神,民間這天有祭水神,祈求田地肥沃的習俗。
冬至節
十壹月
冬至節,又名冬節。冬至為二十四節令之壹,即在大雪後的第十五天,此日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是壹年中最為寒冷之日。這天皇家祭天,祈求天神保佑、國泰民安,人們則要開始畫九九消寒圖,迎接春天到來。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供蠟 民國
臘八節
十二月初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為臘八節。古代人在年末時,以獵物祭神靈,俗稱臘祭。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這天悟道成佛,亦稱成道節。這天有煮臘八粥的習俗。
銅香爐 清代
結語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是壹份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是民族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全球壹體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國社會轉型,傳統節日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如何搶救、保護民間文化遺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已成為當務之急。 北京民俗博物館通過壹年多的艱辛工作與努力,並在民俗專家學者的指導與幫助下,使展覽得以適時推出,希望通過展覽能夠喚起國人對傳統節日的重視,讓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不斷傳承下去,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