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教材的解讀
1.簡短文本。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和被侵略者摧毀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和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痛恨,激勵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該文語言簡練,結構嚴謹,構思巧妙。題目是“毀滅”,但是寫它輝煌的過去,毀滅美好的東西,用了很大的篇幅。這真是壹個悲劇,能引起讀者的悲傷和仇恨。第壹段總結圓明園被毀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並與文章結尾“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和建築藝術的精華因此化為灰燼”相呼應,作者的惋惜和憤怒之情躍然紙上。第二至第四段詳細介紹了圓明園的布局、建築風格以及文物的珍貴,再現了當年圓明園的宏偉。最後自然的壹段用簡潔準確的語言介紹了圓明園的毀滅。文章前後內容聯系緊密,壹贊壹抑,壹美壹毀,愛恨交織。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這段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熱情,是教學的重點。圓明園的輝煌已經成為歷史記錄。很難引導學生去閱讀,去感受,去想象,在腦海中重現它曾經的輝煌景觀。文章的標題是《圓明園的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繪昔日的輝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別出心裁,是教學中的另壹個難點。
選修本課程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結合閱讀、感受和想象,結合收集、整理和運用資料,再現圓明園輝煌壯觀的過去,讓學生銘記屈辱的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情懷。
2.文字分析。
不可估量:“估計”就是計算和計算的意思。“無法估量”是指圓明園的破壞損失巨大,無法估量。
星星拱月:圓明園主要園林有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除了三個花園,還有許多小花園。“拱”,繞。“星星拱月亮”,無數的星星圍著月亮轉,意思是很多東西都圍繞著壹個中心轉。“許多小花園...圓明園四周像壹輪月亮”描繪了圓明園的整體格局。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異常華麗耀眼。
精致:“精致”,精致靈巧;“清”,去掉多余的部分,讓空氣變得清澈。“玲瓏剔透”是指器物小巧玲瓏,精致奇妙。
西部景觀:“西部”指的是歐洲和美國。在長春園裏,有壹個景點叫“西樓”。這是壹座西式宮殿建築。石柱的柱頭都是羅馬式的,庭院裏的松柏灌木被修剪成模擬歐洲的幾何圖案,墻壁和道路的鋪設和石雕也是西式的。“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部景觀”這句話中提到的“西部景觀”就是指“西部建築”。這座西式宮殿建築占地100多畝。
二,教學目標
1.認識6個新單詞,寫出14個新單詞;能正確讀寫“估、失、宮、毀、寶、灰、舉世聞名、繁星點點、玲瓏剔透、亭臺樓閣、詩情畫意、天各壹方、珍奇珍奇”等字樣。
2.帶著感情讀課文。背誦第三和第四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的過程,激發熱愛祖國文化、痛恨侵略者的感情,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理解文章的表達特征。學習和使用搜索和整理數據的方法。
三,教學建議
1.本文以簡潔的語言和豐富的內涵介紹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因為當年的景觀已經不存在了,所以在教學中要註意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拓展想象力,讓學生對當年圓明園的輝煌景觀有個大概的了解。可以借助插圖,也可以在課前安排學生收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圖片、視聽資料,讓學生對圓明園有更多、更生動的了解。教師也可以增加壹些內容,幫助學生緊密理解課文,相關鏈接中的內容可供參考。文末的“選題”可在學完課文後整理,再結合“展示平臺”進行交流展示。有條件的話可以看電影《火燒圓明園》。
2.介紹“圓明園的輝煌往事”(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如果要有主題,可以在文章中找到高度評價圓明園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的三句話——“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位於北京西北郊”,“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和建築藝術的精華,因此化為灰燼”;抓住“世界聞名、博物館、美術館、珍品、精華”等關鍵詞,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麽人們給圓明園這麽高的評價?”在討論中,明確了作者從星月布局、風格各異的建築、收藏文物的珍貴性三個方面再現了圓明園的輝煌過去。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可以展示圓明園的平面圖,用不同的顏色標出三園和周圍的小園,弄清三園的大致方位和小園的分布情況,進而理解“星星拱月亮”的含義,分清哪個是“月亮”,哪個是“星星”。第三自然段的“中外勝景”和“幻境”概括了圓明園的建築和景觀。教學時要讓學生了解園中的景觀分為哪些種類,並填空、朗讀幫助學生總結,從而理解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的含義。畢竟圓明園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學生僅僅通過閱讀文章很難在腦海中形成壹個生動的形象。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信息。這不僅有助於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積極性,也有助於培養學生運用材料理解重點和難點的能力。有條件的班級還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創設的情境中,引導他們想象和談論最有趣的景觀。比如“我仿佛來到了美麗的鄉村,看到了滾滾的稻浪,聽到了潺潺的水聲,聞到了稻花香……”文中提到的景點,要註意喚起學生的學習體驗和生活體驗。比如,有些景觀在過去的學習中或收集的資料中已經知道,有些同學可能親自去參觀過。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課堂教學資源,要註意發掘,促進學生的感知和理解。
3.教學《毀滅》自然段要善用課後思考題。我們可以換詞刪詞,比如把“闖入”換成“進入”,刪掉“壹切、現實、任意、聯系”等詞。通過閱讀、比較、討論,體會這些文字的表達效果,有條件地播放電影《火燒圓明園》,直觀感受侵略者的殘暴和野蠻。在閱讀的基礎上,還可以組織口語練習:“如果此時妳在圓明園遺址旁邊,妳最想說什麽?”然後組織討論:課文題目是“圓明園被毀”。為什麽要用更大的篇幅來寫它輝煌的過去?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感受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如果學生問圓明園為什麽被侵略者燒毀,可以滲透近代史教育,讓學生了解當時清政府的腐敗、落後和無能,進壹步安排學生收集文字或圖片資料,了解中國遭受的屈辱,了解當今祖國的強大,激發學生銘記國恥、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妳也可以在練習中把這篇論文的學習和先讀後寫的要求結合起來,讓練習的內容盡早知道,範文盡早看完,把對課文的理解和練習的準備聯系起來。
4.文字優美,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對愛情、對閱讀、對風景、對史實充滿激情,尤其是對閱讀的關註。第二至第四段要帶著欣賞、贊美、自豪的心情讀,語氣自然平和,語速緩慢,通過閱讀、介紹、想象把學生帶入100多年前的圓明園。最後壹段自然的情緒發生了變化,帶著歷史的悲憤。朗讀時要體現出後悔和仇恨的情緒,聲調可以提高。要強調“闖入、所有、壹切、任意”等關鍵詞。
背誦課文的第三、第四段,要在理解、熟悉的基礎上進行,要講究壹定的方法。比如第三自然段可以填空並大聲朗讀,邊背邊想象;第四自然段抓住“總-分總”段的特點來背誦。
5.這節課需要寫14個新單詞。需要註意的是,“通”的右邊和“流”的右邊不壹樣,所以不需要寫多條豎線,可以用比較相似字的方法來區分。要指導“條”、“要”、“侵”、“薔薇”等字形復雜的新詞的書寫。
第四,教學案例
課堂記錄片段1:
獨立閱讀,交流初讀的感受。
老師:聽說大家課前已經把課文讀了兩遍了。妳讀了三遍了嗎?
生:我。(三五個同學舉手)
老師:好,請放下妳的手。有沒有人超越他們?(舉手回答“壹生四次”)妳看了四次,很好。看壹兩遍就好,看四遍就更差了。這叫有意識的學習。請舉起妳的右手,讓我們壹起寫這個項目,好嗎?(邊寫黑板邊指導。學生書空圓,寫得瀟灑;是的,上面不整齊;破壞,註意筆畫順序;滅掉,上面那個長壹點。請閱讀它。(學生壹起讀題目)
老師:打開書,讀課文。讀書的時候要學會做標記,留下妳思考的痕跡。寫得特別好的地方,感觸特別深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標出來。我發現大部分同學畫的是第三段。我知道妳為什麽畫這壹段。(繼續巡邏)是的,補充評論。為什麽要畫這壹段,寫自己的理解和體會?這叫讀書。
老師:默讀完的同學,請大聲朗讀課文。他們要讀得正確、流利,最好是讀自己的感受。妳自己試試。(教師巡回指導)
老師:把書放下。讀了兩遍課文,發現每個學生臉上的表情和剛開始上課時完全不壹樣。妳們把看完這段文字的感受都寫在臉上了。現在我問妳,妳看完這篇課文有什麽感想?
生:我覺得英法聯軍是無恥的強盜!
生:我討厭英法聯軍!
老師:他讀了壹個“無恥的英法聯軍”,他讀了壹個“仇恨”。
生:我覺得英法聯軍簡直沒有人性!
生:圓明園的毀滅是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我恨英法聯軍,恨清政府。
生:圓明園被毀我很遺憾,因為這是中國歷史上的恥辱!
(選自《小學語文教師增刊》畫冊《於永正語文教育的教學藝術》)
課堂記錄片段2:
激發情感,走進學生的精神生活
老師:現在,我們假設歷史,回到100多年前,來壹點體會。如果妳是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皇帝”,如果妳是協助皇帝參與國家管理的大臣,如果妳是保衛國家領土的軍人,如果妳是生活在北京的普通百姓...
面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妳會怎麽做?請選擇壹個角色,靜靜思考。請以後說實話。(當學生談論其中壹個角色時,老師會密切討論該角色,討論完後再談論下壹個角色。)
生:我當時是皇帝,但是沒有兵權。我的軍權在老佛爺慈禧手裏。我要號召全體人民團結起來,即使用矛,用弓,用箭,也能對付洋槍洋炮。只要我們團結壹致,就有希望。
老師:妳的皇權雖然在慈禧手裏,但妳善於發動群眾——大皇帝。
生:如果我是皇帝,我不會建圓明園。我會把所有的錢都花在軍費上。英法聯軍入侵,我就出兵打他們。
生:如果我是朝中大臣,我會建議皇上派人去留學,回來自己造槍。
生:我是北京市民,我會動員其他人團結對敵。
生:如果我是軍人,我會和他們戰鬥到底。就算我死了,我的身體也會倒在圓明園裏,成為敵人的絆腳石!
老師:給自己鼓掌,給自己加油。但遺憾的是,歷史無法假設。請閱讀下面的小材料(顯示在小黑板上)
生:圓明園是皇帝享用的。圓明園被燒,鹹豐帝無奈,帶著慈禧等人出逃。
生:英法聯軍兩次洗劫圓明園。在軍閥混戰中,壹些軍閥再次洗劫,圓明園只剩下幾處廢墟。
老師:當我們的思考視角停留在壹個方面的時候,我們的思考就停止了。剛才的經歷讓我們正視歷史。看了上面的信息,現在,當妳再次讀到“圓明園”這幾個字的時候,心裏是不是只有驕傲和憤怒?
生:說不出的味道。
生:我又難過又生氣!很難過。
老師:我看到學生的表情很復雜。就像剛才同學們說的,心裏的滋味很復雜。學課文最重要的是打開思維,學會思考。
我現在要離開圓明園了。那麽,請閉上眼睛。上課前看到的是廢墟,不是火焰。那麽,現在,在妳心裏,圓明園只是廢墟,而不是火焰嗎?圓明園在妳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樣的?
(學生思考並回答)
生:圓明園是我們的恥辱。
生:我認為這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壹個警告信號...
老師:圓明園的火早已熄滅,但我們不能停止思考。為什麽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會在北京被成千上萬的強盜殺死?圓明園到底燒了什麽?破壞是什麽?什麽東西永遠不會被摧毀?——也許,今天的學習只是為同學們打開了壹扇小門。希望妳能從這門開始,主動收集整理文字或圖片,了解中國曾經遭受的恥辱,帶著更多的思考走向未來的生活。
(摘自《小學語文教師》第11期竇桂梅《圓明園》
銷毀《課堂教學記錄》,當選時有刪節)
動詞 (verb的縮寫)相關鏈接
圓明園位於北京的西北郊。它原本是清朝的皇家宮廷。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完工。此後,嘉慶、道光、鹹豐三代多次修繕擴建,歷時150余年。整個公園占地5200多畝,方圓20多裏。公園總建築面積超過故宮。以前人們所說的圓明園,其實是圓明、長春、蘄春(後改名“萬春”)的總稱,占地很廣。圓明園是水景園林,水面占整個園林面積的壹半以上。山水周邊景觀145,部分景觀直接以水為主題命名。如《平湖秋月》、《蘇堤春曉》、《三塘月》、《屈原風蓮》等都出自杭州西湖十景。還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景》、仿廬山的《西鳳花》、仿獅子林的《石迷宮》、仿瞻園的《乳源》、仿孤山鶴亭的《趙賀鄧》等。,匯集了世界名勝和名園的精華。圓明園在全盛時期,不僅是規模空前的皇家園林,也是清朝皇帝發號施令、行使權力的統治中心。從康熙到鹹豐,每年有六位皇帝在此居住三四個月,處理政務,進行各種政治活動。當時大皇宮大門兩側有內閣、六部、軍部等中央政府部門的辦公場所。在西北的廢墟中,仍能發現幾組規模較大的宮殿遺址。有“公平廳”,有宴會盛大的“九洲清宴”,有供奉歷代清朝皇帝像和祭品的“安佑宮”,有圖書館的“文遠館”。
在建築藝術上,圓明園也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在長春花園的北端,最初建造了壹組歐洲風格的花園,其中包括由意大利傳教士和畫家郎世寧等外國專家設計的“西方建築”。創建於清幹隆12年至24年(1747-1759)。建築材料是許多精雕細刻的石頭,各種形式安裝在主要景點。園林鋪裝、綠籬修剪、圍欄、石雕、銅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只是屋頂鋪的是中國特有的琉璃瓦,墻壁鑲嵌的是琉璃瓦,而采用的是中國傳統的堆石工藝和磚雕工藝。在當時,它是世界上唯壹兼具東西方風格的園林建築群。公園還收藏了非常豐富的國寶和珍稀文物,堪稱東方文化藝術的寶庫。
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藝術價值極高。1860 10英法聯軍在園中掠奪財寶11天,放火燒了三天三夜。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資修繕,萬春園、福海、萬華陣(歐式迷宮)逐步恢復,並命名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進壹步閱讀
鴉片在虎門的銷毀
6月3日,1839,天剛蒙蒙亮,廣州城沸騰了。城門旁邊貼了壹個大布告,人們都來觀看。有人大聲念道:“欽差大臣林則徐於六月三日在虎門灘當眾銷毀了沒收的洋人鴉片,沿海居民和廣州的洋人都可以去看...”老人壹邊聽壹邊點頭,笑著捋了捋胡子。年輕人激動地揮舞著拳頭,贊不絕口。調皮的孩子在人群中鉆來鉆去,高興地喊著:“虎門灘有大煙燒洋鬼子,快來看!"
人群穿著節日的服裝,敲鑼打鼓,舞獅舞龍;孩子們用竹竿掛鞭炮,震耳欲聾。浩浩蕩蕩的人流湧向虎門海灘。
去虎門海灘的人經過英國館。在那裏,英國人曾經傲慢自大。然而今天,外國博物館死壹般寂靜。幾個正在從窗口參觀的英國商人看到人山人海,大聲喊叫,害怕地趕緊把頭縮了回去。
虎門距廣州約壹百裏,人們冒著六月的烈日長途跋涉前來觀賞。虎門海灘擠滿了人。
虎門灘高處挖了兩個15平方的賣煙池。池塘前面有壹條涵洞,直通大海,後面有壹條溝渠,裏面都是水。水池周圍建有幾個平臺,林則徐、鄧廷珍、關天培等文武官員在平臺上監督香煙的銷售。
吸煙者先將水池註滿水,然後將袋裝海鹽倒入池中,再將煙草土切成四塊扔進水中。煙土泡透後,往池中倒入壹擔生石灰。不壹會兒,池子裏仿佛沸騰了,黑色的鴉片在池子裏滾來滾去,壹團團的白煙從池子裏蒸騰而出,彌漫了整個虎門灘。旁觀者歡呼雀躍。在雷鳴般的歡呼聲中,通往大海的涵洞被打開了,被摧毀的鴉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許多外商看到這驚天動地的壹幕,都驚呆了,於是畢恭畢敬地走到林則徐的臺上,脫帽行禮,以示敬畏。林則徐大義凜然地對他們說:“現在妳們都看到了,中國嚴禁吸煙。希望妳回去的時候告訴各國商人,從現在開始妳要專做正當生意,千萬不要違反中國的禁令。走私鴉片是個陷阱。”商人洗耳恭聽,甚至自稱是。
23天內將銷毀2萬多箱鴉片。這壹壯舉大大增加了中國人民的野心,也極大地摧毀了外國侵略者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