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淺析傳統文化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淺析傳統文化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淺析傳統文化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東西方文化的全方位交流,作為文化泉源的傳統文化正在逐漸退化,以至於出現失傳和斷層的現象,相應的,我國美術教育也正面臨著全新的挑戰。本文從美術教育視角來對傳統文化進行解讀和體驗,尋找如何與傳統文化相吻的切入點,盡可能地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從而促進美術教育的和諧發展,同時起著對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美術教育人文素質

什麽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就是壹個民族或壹個地區的群體在其歷史的發展中形成的有利於該民族或該群體生存、繁盛的物質和精神的存在方式。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長期生活要求的結果,是集體和個人的創造力與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整個民族長期存在的重要標誌。中國傳統文化盛行於堯舜時期,廣大於春秋孔孟時代,以“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八德為主的。人生修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儒家重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道家重道法自然,返璞歸真。而美育目的意義也是突出修煉完美的人格,以至於實現人生最高之理想。

壹、傳統文化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方向及價值

美術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使學生掌握審美基礎知識、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念、形成壹定的審美能力的教育。特別是在中小學階段,基礎美術教育並不是以培養小畫家為目的,而是通過藝術教育手段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審美情趣、認知能力、意誌品質等。我國著名的藝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就曾說過:“我教藝術科,主張不求直接效果,而註重間接效果;不求學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畫,但求涵養其愛美之心。能用作畫的壹般心來處理生活,對付人生,則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為藝術最大效用。”通過美術教育順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學生身心健康,進而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審美情趣、認知能力、意誌品質等,這是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目的所在。

然而,在信息時代迅猛發展,傳統文化瀕臨斷層的現時代,中小學美術教育作為教育系統中比較特殊的壹門學科,也面臨嚴峻的挑戰,那麽,如何實施好中小學美術教育呢?這是當下亟需探討的課題。面對問題,在展望未來的同時,更需要歸顧傳統。從老祖宗的智慧中尋找答案。所以,解決當前的美術教育問題,應該回歸到民族文化的本源中來,建立壹個與民族文化傳承息息相關的可執行的基礎美術教育模式。這種可增長性的、自覺性的行為壹旦成形,則如源頭活水,將會奔流不息地滋潤青青田園。

(壹)傳統文化傳承與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相關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文化的基礎,從中小學美術教材了解可知,中小學美術教育不僅僅是美術技能技巧的傳授,而應該是在壹種文化觀的觀照下學習,應該讓學生在壹種文化情境中理解美術。對於古老的傳統文化,我們應當充分地加以利用,使傳統文化有所繼承,有所延續,有所創新,有所發展,並取其精華融入到教育過程始終,發揮其巨大作用。打個比方來說,兒子與母親有著血緣關系,母親的基因遺傳至兒子。因此,了解母親有助於了解兒子,反過來說,了解兒子也有助於了解母親。 傳統文化與美術也是母與子的關系。美術是傳統文化之子,則必然存在著傳統文化的基因,那麽通過對美術的了解也能了解孕育它的傳統文化母體。

為了更好地通過美術了解傳統文化,也為了更好地通過傳統文化了解美術,可以讓中小學美術課程走進傳統文化,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從而陶冶學生的性情和心靈,為修煉完美的人格與高尚道德情操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傳統文化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得到充分的運用和重視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優秀的中小學美術教材了解可知,與傳統文化有關聯的課程逐漸增多,將現在所缺失的傳統知識揉合到美術教育中去,讓藝術生活化,讓文化與教育不再脫節,讓傳統文化、傳統藝術、民間藝術的加入成為壹種生活習慣。所以,在缺少情感與關懷的信息時代,具備人文關懷特征的傳統文化被慢慢記憶起來。學校美術教育在這壹時刻肩負重任,通過美術教學,讓學生了解民族傳統藝術文化和對於培養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自身的審美觀念,都有極為重要的價值,激發珍惜美術遺產、關愛民族文化的情感,讓學生學會傳承與保護文化遺產,莫讓“遺產”變“遺憾”。這是美術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因此,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壹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壹種文化學習。通過美術的學習,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並在壹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

二、讓傳統文化滲透於中小學美術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這是壹種重要的文化現象,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前面已論及美術教學不僅僅是技能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壹種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活動。所以美術教育必定肩負著文化傳承的重任。那麽,如何在美術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我們可以從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探討與實踐。

(壹)在欣賞課中滲入傳統文化理念

就拿《中國傳統色彩印象——中國紅》的壹節欣賞課舉例吧。 首先,以圖片呈現事實:這些圖片包括春節期間的壹些具有傳統特色的裝飾物上的紅色;敦煌壁畫中的紅色;油畫《開國大典》中的紅色;剪紙作品、婚慶服飾、影視作品、雕塑作品中的紅色;劉翔運動服的紅色……,從而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紅色的確是中國人喜歡的顏色,是中國傳統民俗中所常見的顏色。 其次,教師點明了“紅色是令人熱血沸騰的顏色,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最喜歡的顏色,它象征著喜慶、熱鬧,代表著吉祥、如意,更是讓每個炎黃子孫驕傲的顏色。”這裏還需要註意兩點,壹是講明紅色的象征意義,比如在五行中是火的顏色,其二是教師對形象後面的文化進行壹定的發掘,揭示了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對吉祥如意的追求。接下來,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紅色的運用的方法。如果教師將第二個環節取消,直接由舉例進入到介紹傳統文化對紅色的運用,並繼之於進行操作活動,那麽這樣壹節課雖然有中國傳統文化之題,卻無中國傳統文化之實了。

再如舉例對齊白石先生的《蛙聲十裏出山泉》賞析來說。這幅作品意味雋永,其中的靈感正如畫中成群蝌蚪順著清泉暢遊而下,給學生以充分想象的余地。我們看到畫上面沒有青蛙,而觀者有如聞蛙聲之感,這是絕妙之至的構思。聲音是耳聞的,繪畫將如何表現呢?老師可以講解創作的構思:“據說老人整整想了兩夜,後來從詩句規定的“出山泉”三字得到啟示,就在“泉”上作文章。但是老人沒有畫蛙,而是在那四尺長的立軸上,畫兩山峽谷間泉水汩汩地流向遠處來,幾只活潑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有歡快地遊動著。”然後再解讀畫的內容,人們見到有鰓有尾巴的蝌蚪離開了水的源頭,這仿佛是去尋找媽媽,有好像是活潑地戲水玩耍。人們可以從那稚嫩的蝌蚪聯想到畫外的蛙媽媽,因為呼喚蝌蚪,它們在深情地大聲鳴叫。雖然畫面上不見壹只青蛙,卻使人隱隱如聞遠處的蛙聲正和著奔騰的泉水聲,演奏出壹首悅耳的樂章,連成蛙聲壹片的效果。以此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自然會想到蝌蚪和蛙的關系,似乎那蛙聲隨著水聲由遠而近,從而揭示了母子情深的生命真諦。這正是“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是中國畫所特有的美學觀點。通過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也讓中小學美術課滲入傳統文化的理念得到升華。

(二)在技法課中滲入傳統文化

美術技法教學中教材要求對學生安排壹定內容的臨摹寫生、創作等課業實踐,應該說,這是對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壹個最好時機,使學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國傳統美術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

中國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繪畫,為東方繪畫的主流,它不僅在材料、題材和技法上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更重要的是這種繪畫形式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在中國畫技法教學中滲入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壹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中國畫藝術特征,在講述其基本技法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具體的臨摹或寫生實踐。如在輔導某壹作品臨摹或某壹實景寫生時,教師可圍繞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圍繞其寫生場景,結合直觀演示向學生講解中國畫藝術特色及其技法特點。著重指出中國畫十分重視對事物本質的表現,講究形式美;塑造形象以線條為主,尤其重視用筆用墨;構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也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並十分註意畫面空白的運用;同時強調文學、書法、篆刻與繪畫的有機結合;在創作過程中,從觀察生活、學習中表現形式上都有它獨特之處等要點。通過這樣的講解,使學生對中國畫藝術特點有較深的認識,便於學生從藝術美學角度來加深理解、掌握和理解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及技能技巧。

因此,中小學美術教育終極價值並非培養專業美術人才,而是在全民的基本素質培養方面註入藝術、文化的營養,無論今後從事任何職業,這些營養都會有益於他終身的發展。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能夠擔負起希望與未來的人才。而只有受過民族文化滋養的人,才會萌生對民族的自信。在對美術教育的任務、宗旨、本質、目的及功能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滲透我國傳統文化,是符合我們的美術教育宗旨及終極價值的,也是利於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傳統文化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作用極為重要,同時也有著深遠的影響。文化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準則、教育理念等內容,都具有強烈的歷史性、民族性,必然影響和規範後代的生活及教育等活動。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中小學美術教育,無疑可以促進學生審美修養的提高和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同時也促進美術教育的良性發展,這便是傳統文化融入中小學美術教育中重要影響與作用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孔子.《論語》,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8.

[2]唐家路.《民間藝術的文化生態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5 .

[3]陳瑞濤.從傳統文化的繼承來看美術教育的發展,河北城鄉建設學校報

[4]尹少諄.《走進文化的美術課程》,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5]戚誌容.豐華瞻:《豐子愷論藝術》,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

[6]金元浦.《中國文化概論著》,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7]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

[8]王景浩.《 傳統文化回歸與現代基礎美術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9]張豈之.《中國傳統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1 .

[10]馬桂順.《探討後殖民地時期香港藝術教育中的文化認知》,2002.

[11]中華人民***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7 .

  • 上一篇:沒出過遠門,從青島到九華山 坐火車或者坐長途車 具體怎麽走 哪個方便或者時間短
  • 下一篇:淘寶怎麽看店鋪收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