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教師的角色和教學行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從課堂空間的主導地位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從傳統的“教師帶知識給學生”轉變為“教師帶學生去知識”。改造成功後,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與此同時,壹些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仍然很低,其中壹個重要原因是前期教學設計不到位。下面以北師大版(2011)小學數學四年級“圖形變換”壹課為例,探討如何做好教學設計。
首先,什麽是教學設計
許多人對教學設計的理解作了專門的闡述。加涅認為“教學設計是壹個規劃教學系統的系統過程。教學系統本身就是對有利於學習的資源和程序進行安排。任何以開發人的才能為目的的組織都可以納入教學體系。”瑞格盧斯在文章《什麽是教學設計,為什麽?:“教學設計是壹門涉及理解和改進教學過程的學科。任何設計活動的目的都是提出實現預期目標的最佳手段。因此,教學設計主要是壹門提出最佳教學方法處方,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按預期變化的學科。"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設計是在對各種因素(教師、學生、教學目標等)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整合各種資源,應用相關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設計的學習方案。)在教學體系中。教學設計應以課程改革的理念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課程標準為目標,以教材為載體,以教學參考為輔助的獨立思考和集體研究。教學設計應該遵循怎樣的思維?可以分為六個步驟,即:理解教學內容,明確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材;找到正確的呈現方式,確定教學方法;設計課堂提問,提煉教學語言;把整個班級作為壹個整體來思考,完成教學設計;反復修改,完善教學設計。
二、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1.了解教學內容,明確教學任務。首先要知道這門課的教學內容屬於哪個知識領域(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然後,了解本課教學內容在本單元、本教材乃至12教材中的位置,即前後知識的關系;同時也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這些都了解清楚之後,再根據課程標準來界定這節課的教學任務,也就是說,這節課的任務是什麽?
2.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材。教學目標是對壹堂課教學任務的總體概括。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可以參考教學參考或其他輔助資料。為了更好地實現節約成本的教學目標,我們需要將目標細化到壹個可以實施的小點。然後根據目標點選擇教材,教材是指為了在課堂上完成教學目標而選擇的載體。我覺得這個載體應該是以課本上給的為主,自編為輔。畢竟教材經過專家多次研究,很有代表性。但是,我們不能照著教材原樣照搬。我們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我們可以把靜態變成動態,增加壹點,修改壹些,整合壹些等等。,使教材故事化、生活化、活化...教材的選擇必須與目標點相對應,即壹個教材要對應壹個或幾個目標點。
以《圖形的變換》這門課程為例,可以發現這門課程的教學任務是通過旋轉的過程來體驗壹個簡單的圖形得到壹個更復雜的圖形,感受圖案的美。認識到中心點、角度、方向不同,旋轉後得到的圖形也不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概念,增強了學生的美感。然後,提煉出本課的三維目標,提煉出七個小目標點,即:1。在經歷了圖形的旋轉過程後,需要中心點、角度和方向來感知圖形的旋轉;2.體驗旋轉後可以形成壹個簡單的圖形。
更復雜的圖形;3.明白中心點不同旋轉得到的圖形是不壹樣的;4.體驗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圖形;5.不同的旋轉方向得到的圖形是不壹樣的;6.體驗圖形旋轉過程,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空間概念;7.欣賞旋轉圖形的美,培養學生的美感。然後,妳就可以根據提煉出來的目標點來選擇合適的材料了。根據這節課的目標,妳可以選擇四種材料,即:
對應於這些材料的目標點如下:
第壹個素材:經過圖形的旋轉過程,初步感知到圖形的旋轉需要中心點、角度和方向;明白壹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可以形成更復雜的圖形;第二個素材:體驗中心點、角度、方向的不同旋轉得到不同的圖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第三種材料:欣賞旋轉後的圖形之美,培養學生的美感;第四個素材:通過圖形的旋轉過程,我知道圖形的旋轉需要中心點、角度和方向;明白壹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可以形成更復雜的圖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空間概念。
3.找出呈現方式,確定教學方法。教材確定後,我們需要考慮這些材料的呈現方式。壹般來說,素材可以靜態呈現,直觀演示,課件演示等等。圖形變換課所用材料的呈現方式有:風車圖案的呈現方式有動手操作和課件演示;三角形圖案以課件演示的方式呈現,三角形以不同的中心點和角度旋轉;第三組材料使用教材中數學萬花筒中的圖案,用靜態呈現的方式讓學生在觀察中感受圖案之美;菱形圖案為自制素材,呈現方式為靜態呈現和課件演示。靜態演示是壹個十字形的簡單圖形,課件演示壹個復雜圖形,從十字形的演示到復雜圖形的旋轉過程。
在使用這些材料時,要遵循“物盡其用”的原則,即壹種材料要達到壹個或幾個目標。然後,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要註意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者。教材的呈現和教學方法必須符合學生的特點。必須重視學生的興趣,課堂上的大量時間必須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發展能力。
4.設計課堂提問,提煉教學語言。壹個素材其實就是壹個教學片段。在形成教學片段時,需要考慮教師的課堂提問,即確定教師的教學語言。常見的教師課堂提問有五種,即主體提問、質疑提問、引導提問、交流提問和遷移提問。主幹問題是教學設計中的壹個框架問題,是深思熟慮的。語言要準確清晰,數量不能太多;提問是主問題下的深刻問題,能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是深刻的;交流問題是師生交流時的隨機問題,是綜合性的;引導性問題是引導學生進壹步回答的啟發性問題。需要註意的是,教師的引導必須遵循學生的思維;轉題問題是壹個需要同行互相幫助的問題,是令人鼓舞的。除了以上五種提問,課堂語言還包括過渡語和交際語。
5.把整個班級作為壹個整體來思考,完成教學設計。教學片段形成後,用過渡語把它們連接起來,就形成了最初的教學設計。在連接片段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時必須使用過渡語,既能起到連接的作用,又能使教學設計完整。壹般來說,有兩種過渡形式。壹種是按壹定順序的過渡,即從前壹個環節的結果到下壹個環節的過渡,我們經常用到;另壹種是躍進式過渡,即不從前壹個環節的終點過渡到下壹個環節,因為這兩個環節之間沒有很大的聯系,而恰好與前壹個環節或前壹個環節密切相關,所以直接從那個環節過渡到下壹個環節,所以中間跳過了壹個或幾個環節,這種過渡叫做躍進式過渡。這兩種過渡方式的語言不同,設計時要註意。同時也要考慮課件的使用等問題。
6.反復修改,完善教學設計。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同樣的道理,壹個好的教學設計,也是經過反復考慮修改的。所以,完成教學設計後,課前壹定要反復琢磨,反復修改,不斷完善教學設計。修改的時候可以有宏觀結構的調整,比如教學片段的調整;也可以是微觀細節,包括老師的提問,過渡語,課件,甚至壹句話,壹句話,壹個動作,壹個表情...在這個反復調整修改的過程中,也是我們深入理解教學設計,記憶教案的過程。
以上是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不壹定適用於所有人,僅供參考。要根據個人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