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淺談平衡膳食與健康

淺談平衡膳食與健康

這是壹些資料,妳看看,希望有所幫助O(∩_∩)O哈!

平衡膳食是指同時在四個方面使膳食營養供給與機體生理需要之間建立起平衡關系,即:氨基酸平衡,熱量營養素構成平衡,酸堿平衡及各種營養素攝入量之間平衡,要不缺、不偏、不過、不亂,只有這樣才有利於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如果關系失調,也就是膳食不適應人體生理需要,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導致某些營養性疾病或慢性病。 (1)氨基酸平衡 食物蛋白質營養價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食物中所含的8種必需氨基酸的數量及比例,只有數量與比例同人體的需要接近時,才能合成人體的組織蛋白質。反之則會影響食物中蛋白質的利用。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壹個人體所需8種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比例越與之接近,生理價值越高。生理價值接近100時,即100%被吸收,就稱為全部氨基酸平衡。能達到氨基酸全部平衡的蛋白質,稱之為完全蛋白質。利用這個標準可以對各種食物的蛋白質進行氨基酸評分。雞蛋、人奶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極為接近,因此可稱為氨基酸平衡的食品。而多數食品均屬氨基酸構成不平衡,所以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就受到影響。如玉米中亮氨酸過高影響了異亮氨酸的利用,小米中精氨酸過高,影響了賴氨酸的利用。因此以植物性為主的膳食,應註意食物的合理搭配,糾正氨基酸構成比例的不平衡。如將谷類與豆類混食,制成黃豆玉米粉、黃豆小米粉等,可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和營養價值。 食物蛋白質氨基酸構成評分 食物 氨基酸構成評分 人奶 100 雞蛋 100 牛奶 95 黃豆 74 大米 67 花生 65 小米 63 小麥 53 芝麻 50 (2)熱量營養素構成平衡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均能給機體提供熱量,故稱為熱量營養素。平衡膳食的關鍵不僅取決於這三大營養素的攝入量,也取決於它們之間比例的平衡。壹般認為,人體熱能的60-70%來自於碳水化合物,10-15%來自於蛋白質,20-25%來自於脂肪。按照這種組成比例,並考慮到不同營養素產生能量之區別(1克蛋白質或糖可產熱4千卡,1克脂肪可產熱9千卡),食物中三大熱能營養素攝入量的比例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6∶1∶0.7。 當膳食中脂肪熱量提供過高時,將引起肥胖、高血脂和心臟病。蛋白質熱量提供過高時,則影響蛋白質正常功能發揮,造成蛋白質消耗,影響體內氮平衡。相反,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熱量供給不足時,就會削弱對蛋白質的保護作用。三者之間是互相影響的,壹旦出現不平衡,將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此外,要註意壹日三餐熱量的合理分配,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3)各種營養素攝入量間的平衡 各種營養素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並且不同的生理狀態、不同的活動,營養素的需要量也有所不同,因此中國營養學會制定了各種營養素的每日供給量。我們膳食中所攝入的各種營養素在壹定的周期內,保持在標準供給量上下誤差不超過10%的範圍。這種相互間的比例,即可稱為營養素間的基本平衡。 根據“平衡膳食寶塔”,我們知道每人每天應吃(以生食計算)谷物300~500克,蔬菜水果為400~500克和100~200克,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125克(魚蝦類50克、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奶類食物100克,豆及豆制品50克,油脂類不超過25克。 (4)酸堿平衡 正常情況下人的血液由於自身的緩沖作用,p H值保持在7.3-7.4之間。人們食用適量的酸性食品和堿性食品,將會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但食品若搭配不當,則會引起生理上的酸堿失調。 常見的酸性食品有:蛋黃、大米、雞肉、鰻魚、面粉、鯉魚、豬肉、牛肉、幹魷魚、啤酒、花生等。常見的堿性食品有:海帶、菠菜、西瓜、蘿蔔、茶葉、香蕉、蘋果、草莓、南瓜、四季豆、黃瓜、藕等。 當食品搭配不當,酸性食品在膳食中超過所需的數量時,導致血液偏酸性、血液顏色加深、粘度增加,嚴重時還會引起酸中毒。同時還會增加體內鈣、鎂、鉀等離子的消耗,而引起缺鈣。這種現象稱為酸性體質,將會影響身體健康。 2平衡膳食守則 大自然給人類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食物,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千差萬別。除母乳之外,任何壹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平衡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合,才能滿足健康的需要。怎樣吃才能做到膳食平衡呢?中國營養學會為此提出了以下8條建議: (1)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谷類食物是中國傳統膳食的主體。提出谷類為主是為了提醒人們保持我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防止發生發達國家膳食搭配中的弊病。粗細搭配,稻米、小麥不要總是選擇碾磨過於精細的,因為大部分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都存在於谷類的表層。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有些水果維生素及壹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鮮蔬菜,但水果含有的葡萄糖、果糖、檸檬酸、蘋果酸、果膠等物質又比蔬菜豐富。薯類喊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我國居民近10年來吃薯類較少,應當鼓勵多吃些薯類。含豐富蔬菜、水果和薯類的膳食,對保持人體心血管健康,增強抗病能力,減少兒童發生幹眼病的危險及預防某些癌癥等方面起者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常吃奶類、豆類或其制品 奶類除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較高,且利用率也較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我國居民膳食提供的鈣質普遍偏低,平均只達到推薦供給量的壹半左右。我國的嬰幼兒佝僂病的患者也較多,這和膳食中鈣不足可能有壹定的聯系。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給兒童、青少年補鈣可以提高其骨密度,從而延緩其發生骨質疏松的年齡;給老年人補鈣也可能減緩其骨質丟失的速度。因此,應大力提倡奶類消費。豆類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為提高農村人口的蛋白質攝入量及防止城市中過多消費肉類帶來的不利影響,應大力提倡豆類,特別是大豆及其制品的生產和消費。 (4) 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我國相當壹部分城市和絕大多數農村居民平均吃動物性食物的量還不夠,應適量增加攝入量。但部分大城市居民食用動物性食物過多,吃谷類和蔬菜不足,這對健康不利。 肥肉和葷油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往往會引起肥胖,並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應當少吃。目前豬肉仍是我國人民的主要肉食,豬肉脂肪含量高,要適當減少豬肉的消費比例。提倡多吃壹些脂肪含量少的動物性食物,如雞、魚、兔、牛肉等。 (5)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進食量與體力活動是控制體重的兩個因素。食物提供人體基礎代謝能量和體力活動消耗的能量。如果進食量過大而活動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會在體內以脂肪的形式積存即增加體重,久之會發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勞動或運動量過大,會由於能量不足而引起消瘦,造成勞動能力下降。所以人們需要保持食量與能量消耗之間的平衡。腦力勞動者和活動較少的人應加強鍛煉,開展適宜的活動,如快走、慢跑、遊泳等。而消瘦的兒童則應增加食量和油脂的攝入,以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和適宜的體重。體重過高或過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現,可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患某些疾病,如老年人的慢性病或兒童的傳染病等。經常運動會增強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功能,有助於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提高工作效率、調節食欲、強壯骨骼、預防骨質疏松。 我們提倡壹日三餐分配要合理,壹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別占總能量的30%、40%、30%為宜。 (6)吃清淡少鹽的膳食 吃清淡的膳食有利於健康,不要太油膩,不要太鹹,不要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和油炸、煙熏食物。目前城市居民食鹽攝入量過多,平均值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的兩倍以上。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鈉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呈正相關,因而食鹽用量不宜超過6克。膳食鈉的來源除食鹽外還包括醬油、鹹菜、味精等高鈉食品及含鈉的加工食品等。應從幼年就養成吃少鹽膳食的習慣。 (7)飲酒應限量 在節假日、喜慶和交際的場合,人們常常飲酒。高度酒含能量高,不含其他營養素。無節制地飲酒,會使食欲下降,食物攝入減少,以致發生多種營養素缺乏,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過量飲酒會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危險,並可導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對個人健康和社會安定都是有害的。應嚴禁酗酒,若飲酒可少量飲用低度酒,青少年不應飲酒。 (8)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在選購食物時應當選擇外觀好,沒有泥汙、雜質,沒有變色、變味並符合衛生標準的食物,嚴把病從口入關。進餐要註意衛生條件,包括進餐環境、餐具和供餐者的衛生健康狀況。集體用餐要提倡分餐制,減少疾病傳染的機會.

  • 上一篇:有壹場時裝秀以英國歷史為主題
  • 下一篇:天津萬聖節哪裏好玩2019天津萬聖節門票+時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