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哺乳動物
茂密的海藻間,不時傳來壹聲奇特的海洋之歌,是海洋中的脊椎動物發出的。為了呼吸和餵養幼崽,這些海洋脊椎動物經常跳出海面,這是壹種看起來像魚的海洋哺乳動物。
在所有哺乳動物中,海洋哺乳動物是適應海洋環境的壹個特殊群體,人們通常稱之為“海洋動物”。今天生活在海洋中的海洋動物的祖先是陸地哺乳動物。經過億萬年的進化,它們逐漸進入海洋。因為下水的時間不同,對水的依賴也不同。目前,中國有39種海洋動物。
1.動物之王——藍鯨
藍鯨
藍鯨是壹種稀有的海洋動物,也是世界上人類已知的最大的哺乳動物。
藍鯨是壹種稀有的海洋動物,也是世界上人類已知的最大的哺乳動物。全身體表淺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淡的細斑紋,胸前有白色斑點,有20多條褶皺,腹部也布滿褶皺,壹直到肚臍,並有赭黃色斑點。雌性動物生殖口兩側有乳溝,裏面有細長的乳頭。與身體相比,藍鯨的頭部相對較小,扁平,有兩個噴射孔。位於頭頂,吻寬,嘴大。嘴裏沒有牙齒,上顎很寬。呈弧形向上凸起,兩側各有300 ~ 400根黑須,長90 ~ 110厘米,寬50 ~ 60厘米。它的耳膜裏每年都會堆積大量的耳垢,人們可以根據它的厚度來判斷它的年齡。藍鯨的上顎有壹個白色的胼胝,以前有毛。後來經過進化,毛發已經沒有了,只剩下壹片疣狀的植被。因為這個胼胝在每個個體上的形狀都不壹樣,就像穿了不同的衣服壹樣,很容易區分不同的個體。藍鯨的背鰭特別短,長度不到65438+體長的0.5%,鰭狀肢也不算太長,4米左右,有4個腳趾,後緣沒有波浪狀缺口,尾巴寬而平。藍鯨全身呈流線型,形似剃刀,所以人們稱之為“剃刀鯨”。
1904年,大西洋福克蘭群島附近捕獲最大的藍鯨。這條藍鯨長33.5米,重195噸,相當於30多頭大象的重量。它的舌頭重約3噸,心臟重700公斤,肺重1500公斤,血液總重量約8 ~ 9噸,腸道長達200多米。身體如此龐大的藍鯨只能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恐怕其他地方都容不下。
2.跳水冠軍——抹香鯨
抹香鯨
抹香鯨身體最大的特點是頭重尾輕,就像壹只巨大的蝌蚪。它的頭占了整個身體的1/3,看起來像個大盒子。
抹香鯨身體最大的特點是頭重尾輕,就像壹只巨大的蝌蚪。它的頭占了整個身體的1/3,看起來像個大盒子。它的鼻孔也很特別,只有左鼻孔通暢,而且位於左前上方。因此,當它呼吸時,霧柱以45°角向左前方噴出。抹香鯨的牙齒有20多厘米長,每邊有40 ~ 50顆,但它只有下頜牙齒,而上頜只有被下頜牙齒“刺穿”的洞。抹香鯨的力量非常強大,壹旦獵物被它們咬到,就很難脫身。它最喜歡的食物是深海大王烏賊,經常因為捕獵巨型烏賊而“屏住呼吸”1.5小時,可以潛到2200米的深海。所以它發展出了非常好的潛水技能,所以被稱為哺乳動物潛水的冠軍。
抹香鯨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壹個巨大的“頭箱”裏裝著壹種特殊的鯨蠟油。這是壹種功能非常強大的潤滑油,很多精密儀器,比如手表、天文鐘甚至火箭,幾乎都離不開它。壹只大抹香鯨的頭部可以容納壹噸鯨蠟油。著名的龍涎香是抹香鯨腸道內的壹種分泌物,是壹種可與麝香相媲美的名貴香料,因此得名抹香鯨。
3.海洋霸主——虎鯨
虎鯨
黑仔鯨是企鵝、海豹和其他動物的天敵,因為它們強壯的身體和兇殘的暴食。
黑仔鯨是壹種齒鯨。其體長8 ~ 10米,重量約9噸。背部黑色,腹部灰白色,有尖銳的背鰭。背鰭彎曲長達1米,嘴細長,牙齒鋒利。
虎鯨的身體側面有壹個向後方向突出的鞍狀灰白色斑點,這使它與眾不同。黑仔鯨強壯、敏捷,能快速遊動,時速可達55公裏。雄鯨遊泳時背鰭高達1.8米,與直立在海面上的古代兵器“戟”的形狀頗為相似,所以虎鯨又有“虎鯨”之稱。
黑仔鯨是企鵝、海豹和其他動物的天敵,因為它們強壯的身體和兇殘的暴食。有時,人們會在海上反復目睹虎鯨攻擊海豚、海獅和大型鯨魚的驚險場面。可以說是浩瀚海洋中的霸主。
4.海豚,海洋的最愛
海豚跳出水面。
海豚的遊泳速度最高可達每小時70公裏,相當於魚雷快艇的中速。真的很神奇。
在鯨類王國,海豚是壹個小群體,種類繁多,包括近62種。它長1.2 ~ 4.2米,重23 ~ 225公斤,口尖而長,上下頜約有101顆尖牙。主要以小魚、魷魚、蝦、蟹為食。海豚喜歡群居,數量從幾只到幾百只不等。場面很壯觀。
海豚擁有超群的技能和非凡的智慧。它的模仿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強。經過訓練,它可以打乒乓球,跳火圈等等。除了人類,海豚擁有最發達的大腦。人腦占我體重的2.1%,海豚腦占我體重的1.7%。海豚的大腦由兩個完全分離的部分組成。當大腦的壹半睡著時,另壹半是醒著的。每十分鐘,他們的活動狀態變化壹次,節奏感很強。正是由於海豚大腦兩個半球睡眠和覺醒的交替,海豚似乎永遠在海裏遊泳而沒有睡眠。
海豚可以根據物體發出的回聲輕松判斷物體的距離、方向、位置、形狀甚至性質。有人做過這樣壹個實驗,把海豚的眼睛蒙上,把水攪渾,看它們能否快速準確地追上目標,海豚做到了。海豚不僅有敏銳的聽覺,還有高超的遊泳技術和非同尋常的潛水技巧。根據測試,海豚可以下潛到300米,如果人不穿潛水服,只下潛到20米深。至於它的遊泳速度,更是人類望塵莫及。海豚的遊泳速度最高可達每小時70公裏,相當於魚雷快艇的中速。真的很神奇。
5.海精靈-海豹
海豹是神奇可愛的海洋哺乳動物。海豹大多生活在寒溫帶海域,從南極到北極,從海水到淡水湖,都能找到它們的足跡。海豹體型較小,只有1.3 ~ 2米長,最大個體重150公斤,雌性稍小,重約120公斤,壽命約30年。海豹的身體極其光滑,幾乎完全呈流線型,四肢變成鰭狀,擅長遊泳。為了抵禦寒冷,海豹體內積累了大量的脂肪,厚度可達60毫米,此外,這層厚厚的皮下脂肪還可以提供食物儲備,產生浮力。
海豹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海裏,只有在脫毛和繁殖的時候才生活在陸地或冰上。登陸時選擇內灣沙洲和岸邊能被漲潮淹沒的巖礁。在潛水方面,海豹表現特別好,壹般潛水到100米左右,深水潛水到300米,壹口氣潛水23分鐘。它的遊泳速度也很快,壹般可達每小時27公裏。海豹主要捕食魚類和頭足類動物,有時也吃甲殼類動物。它吃得很多。壹只體重60-70公斤的海豹每天要吃7-8公斤的魚。海豹有很好的聽覺,敏銳的嗅覺和視覺,它們能在清澈的水中和空氣中看清事物。
6.深海漁夫-海獅
海獅的吼聲與陸地上的獅子非常相似,而雄性海獅的脖子上有漂亮的鬃毛,看起來像獅子,因此得名“海獅”。它的四只腳像鰭壹樣,非常適合在水裏遊泳。海獅的後腿可以向前彎曲,這樣它就可以像狗壹樣靈活地行走和蹲在地上。雖然海獅有時會上岸,但海洋才是它真正的家,只有在那裏它才能捕捉食物,躲避敵人。因此,它們大多常年在海上覓食。
海獅最喜歡的食物主要是魚、貽貝、魷魚和水母。它的食量很大,如粗壯的北方海獅,在繁殖條件下壹天最多能餵40公斤魚,壹條1.5公斤的大魚,壹下子就能吞下去。在自然條件下,每天的食量是飼養條件下的2 ~ 3倍。
海獅也是壹種聰明的海洋動物。經過訓練,它可以表演頭球、射門、鉆圈、倒立行走等技術。也許妳不知道,海獅的胡子比耳朵更聰明,它們可以輕易地分辨出幾十海裏外的聲音。海獅對人類最大的幫助就是潛入海洋深處打撈海裏的東西。
7.儒艮,壹種食草海洋動物
儒艮體長2 ~ 3.5米,體重300 ~ 400公斤,最大的可達1000公斤。它的身體呈紡錘形,即兩端略尖,中間部分凸出。儒艮頭小,前端鈍,向後傾斜;嘴向腹部張開,唇上有短而粗的觸覺剛毛,用來尋找和選擇食物。鼻孔位於後腦勺,並排,鼻孔裏有壹個堅固的拍門,可以防止海水的入侵。它的背部是深灰色的,腹部是灰色的,皮膚上有許多皺紋,並且有稀疏的短毛。儒艮是海洋中唯壹的食草哺乳動物,它的胃像陸地上的牛壹樣分為四個腔室,因此也被稱為“海牛”。
儒艮喜歡生活在熱帶海藻豐富的海域或壹些河流中,也喜歡群居。在水下進食時,平均每隔幾分鐘就要浮出水面呼吸壹次。它們大多在黎明或黃昏時出來覓食,中午潛伏在30 ~ 40米深的淺海海底,靜如巖石。它像地毯壹樣吃草,壹片壹片地吃,經過的地方完全被清理幹凈,享有“水中除草機”的美譽。
8.北半球的“本土”海象
海象是地球北極地區特有的動物,分布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最北部。因此,有人親切地稱之為“土著”居民。
海象又稱海馬,是海洋中除鯨目動物之外最大的哺乳動物。頭扁平,口短而寬,鼻粗,上犬齒形成長達40厘米至90厘米的獠牙,雌雄都很大,每只重4公斤以上。在挖掘食物、攀爬巖石或攻擊敵人時,這些尖牙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或武器。雄性海象可以達到5米長,4噸重。海象的後肢可以向前彎曲,貼在腹部下方,可以使它在陸地上靈活前進。海象也是壹種喜歡群居的動物,每個群體的數量可以從幾十只、幾百只到幾千只不等。在炎熱的夏天,它們成群結隊地遊到大陸和島嶼的岸邊,或者幹脆爬到大冰山上曬太陽。海象以小魚和魷魚為食,不吃陸地上的任何食物,每天體重減輕8公斤。
9.海獺,壹種會使用工具的海洋動物
海獺是海洋中珍貴稀有的動物。成年雄性海獺體長1.47米,體重45公斤。雌性海獺體型嬌小,體長約1.39米,體重約33公斤。海獺頭小,體胖,前肢短而裸露,後肢長而扁平,趾間有鰭,適於遊泳和潛水。尾部扁平而長,約占體長的1/4。海獺只在休息和分娩時上岸,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海洋中。它晚上睡在海面上,睡覺的時候用海草把自己包裹起來,這樣可以防止它睡覺後被海浪沖走。可見海獺的警覺性是很高的。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認為只有人類才能使用工具。事實證明,動物也會使用工具,海獺就是壹個例子。海獺喜歡吃硬殼動物,如海膽、貽貝和蛤蜊。這些動物有堅硬的外殼,海獺很難咬到它們。這時,聰明的海獺想到了更硬的石頭。它們在海底抓到海膽或其他軟體動物後,先把肚子上的皺紋堵上,然後撿起壹塊石頭,遊到水面後躺回去,把石頭放在肚子上,然後用前肢抓住海貝,用力拍打石頭,直到堅硬的貝殼破碎,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了。海獺吃完後把石頭和吃剩的食物藏在皮膚裏,即使下壹次被海浪打,也不會掉下來。
海獺的皮毛非常珍貴,用它做的衣服是禦寒的佳品。海水的傳熱速度比空氣快4倍,但海獺缺少壹層鯨魚那麽厚的皮下脂肪來抵禦寒冷。它的皮下脂肪只占體重的1.8%,但海獺的皮毛很厚。中國東北的水貂雖然被譽為“毛皮之王”,但它的皮密度是水貂的4倍。它的身體每平方厘米有654.38+0.25萬根毛發,皮毛上也有壹層脂肪,即使在潛在的深水中也不會滴水。
不同形狀的爬行動物
爬行動物是溫血動物,全身覆蓋角質鱗片,在陸地上繁殖。目前海洋爬行動物有海龜和海蛇,滅絕的有魚龍和蛇頸龍。海龜和海蛇爬行動物現在主要生活在溫暖的水域,位於北半球暖溫帶的青島沿海水域。它們的數量很少,只有在夏秋兩季海水溫度升高時才能偶爾看到。
1.長壽星龜
綠色/海洋/海龜
龜是名副其實的古老、頑強、珍貴的動物,也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長壽動物。
它們在浩瀚的海洋中漂泊了兩億多年,被譽為“海洋活化石”;它們體型巨大,卻天真可愛;他們移動緩慢,但他們穿越海洋數年;它們是當今海洋世界最大的爬行動物——海龜。
在海龜中,棱皮龜是最大的。最長可達2.5米,重約1000公斤,故稱“巨龜”。
剛開始,中生代脫穎而出的龜類和恐龍,經歷了壹個繁盛期。後來幾經滄桑,恐龍相繼滅絕,中生代生物霸主全部退出歷史舞臺。然而,海龜克服了大自然帶來的壹切困難,在它們堅硬的甲殼和腹部甲殼組成的外殼的保護下頑強地生存了下來。龜是名副其實的古老、頑強、珍貴的動物,也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長壽動物。
每次海龜產卵時,它們都會壹路漂洋過海,回到陸地產卵。而且產卵場壹定是壹片細沙的沙灘,滿了潮水也到不了。沙灘寬闊,坡度小,前方沒有巖石等障礙物,是海龜產卵的最佳地點。
到了晚上,海龜會逐漸從海裏爬到沙灘上,挖壹個寬約20厘米、深約50厘米的坑,開始產卵。烏龜的蛋和乒乓球壹樣大,壹樣圓。因為雞蛋的成熟時間不壹樣,有時需要好幾次才能產完卵。產卵後,烏龜用沙子堵住了洞。溫暖的陽光和舒適的沙灘造就了理想的孵化床,小海龜在這裏慢慢孕育變化。當沙子溫度在28℃到30℃之間時,小海龜大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破殼而出。之後,它會本能地爬進波濤洶湧的大海,開始自己艱苦的生活,沿著祖先走過的路,走向海洋。大約7-8年達到性成熟後,又開始生孩子。成年海龜,不管漫遊到哪裏,到了產卵的時候,肯定會回到陸地。
人們總是對海龜如何準確找到自己的家鄉而不迷路感興趣。可惜這還是個謎。有人認為烏龜有自己的“指南針”,白天能根據太陽的位置和高度辨別方向,晚上靠天上的星星導航。有人認為,海龜對出生時第壹次接觸到的海水的氣味有著超強的記憶力,它們依靠靈敏的嗅覺尋找家園。
除了在陸地上出生和繁殖,海龜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海裏。它們不僅可以用肺呼吸,還可以用身體的壹些特殊器官直接從海水中吸收氧氣。它的四肢粗壯,呈槳狀,適合劃水。海龜在陸地上看起來很笨拙,但在海裏卻行動自如。它已經完全適應了海洋環境。烏龜又大又好動,自然吃很多。它們每天吃大量的魚、蛋、蝦、甲殼類動物、軟體動物和藻類。海龜沒有牙齒,但它們的喙非常鋒利,可以輕易地咬穿軟體動物的外殼。從海龜的生活習性來看,其自身的大容量、緩慢的運動以及耐饑耐寒的生理功能是其長壽的原因。
烏龜溫順可愛,都是寶。龜甲又名龜甲,是壹種名貴的藥材和工藝品原料。肉可以食用,脂肪可以用來制造肥皂和化妝品。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人類被肆意捕殺,全球每年有超過30萬只成熟的海龜葬身於人類之手。為了保護龜,1960之後,各個捕龜的國家采取了禁止挖龜卵、捕龜等措施,進行龜的人工養殖。烏龜是人類的朋友。為了讓這種著名的“活化石”永遠和人類生活在壹起,我們不能亂捕亂抓,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總之,保護海龜是每個人的責任。
2.致命狙擊手-海蛇
在海洋深處逍遙的海蛇。
在海洋深處,海蛇在石縫中自由徜徉覓食,或懸掛在珊瑚叢下小睡片刻,偶爾還會浮出水面呼吸新鮮空氣。即使海洋中的鯊魚再兇猛,看到海蛇也要避開三宅。事實上,海蛇曾經生活在陸地上,但由於環境的巨大變化,壹些海蛇不得不去海裏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開始新的生活。為了適應海洋生活,它們的身體開始逐漸發生變化:腹部鱗片退化,身體變成圓柱形,背部變平直至尾部,可以減少海水的阻力,使它們在遊泳時更加靈活;它的鼻孔朝上,有可以開合的閥門,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觸空氣。它可以壹口氣在水裏呆五個小時。
在尋找食物時,海蛇像戰鬥中的狙擊手壹樣趴在洞穴或石縫裏,耐心等待目標的出現。只要有壹只毫無防備的可憐生物經過,海蛇就會迅速上前撕咬對方,然後慢慢吞進肚子裏。海蛇吃東西很慢,所以很多時候不得不把獵物留在海底,自己去海裏呼吸新鮮空氣。海蛇和陸蛇壹樣,都是“近視眼”,在黑暗中看不清東西,但憑借發達的嗅覺,無論遊到哪裏,總能輕松靈活地穿過森林般的珊瑚礁,找到目標。
目前人類已知的海蛇有38種。下面簡單介紹壹下比較常見的。
藍環海蛇:體長約2米,前軀幹細,頭小,背尾扁平。後腦勺為黃橄欖或暗橄欖,眼後及太陽穴部位有黃斑。腹鱗的寬度小於體寬的1/4,軀幹最厚處的背鱗略圓,呈瓦片狀排列。綠環海蛇有毒,分布在中國沿海。是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海蛇之壹。
淺灰色海蛇:俗稱黑斑海蛇,其腹鱗與綠環海蛇相似,但其身體最厚處的背鱗為六角形或正方形,稍有平鋪或相互鑲嵌,前軀幹不太細,頭也不太小。軀幹上的深色環紋沒有達到腹部的中心。從側面看,深色環紋之間的淺色部分較寬。主要分布於波斯灣經印度半島沿岸至印度-澳大利亞的海域,以及中國沿海地區,如山東、廣西、廣東、海南和臺灣省。
藍灰色海蛇:其腹鱗和背鱗與淺灰色海蛇相似,但軀幹上的深色環紋達到腹部中心,形成完整的環紋。從側面看,深色的環紋比它身上淺色的部分要窄。主要分布於印度洋,經南海,至印尼,至澳洲,以及中國臺灣省、山東等沿海地區。
平頭海蛇:俗稱海蛇,軀幹腹鱗不清,與之相鄰的背鱗大小相近,或腹鱗退化。眼睛上下的鱗片是正常的,沒有刺。短粗,頭大,分布於東印度洋經印澳海至澳大利亞、菲律賓沿海,以及我國山東、福建、海南、廣西、香港、臺灣省等沿海地區。
自由飛翔的海鳥
所謂海洋鳥類,是指壹種生活環境是海洋的鳥類。人們在研究海鳥時,主要分為兩類:壹類是海洋鳥類,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海上,或者生活在海洋上空飛行,與大陸完全失去聯系,如管鼻鱖魚、海燕、鱖魚等;壹類是沿海鳥類,偶爾會到內陸河流湖泊覓食、休息,與內陸關系密切,屬於“半海洋性”海鳥,如各種海鷗、燕鷗等。
當妳乘船來到海邊,妳會看到許多海鳥在盤旋飛翔。它們的姿態非常優美,寬大的翅膀強壯有力,上下拍動,長時間飛行也不覺得累。
有趣的是,有些海鳥最大的本事不是飛行,而是遊泳和潛水。在進化過程中,他們已經具備了“水下運動員”的潛質。比如企鵝,是壹種不會飛的海鳥。它在陸地上行走看起來很笨拙,但在水中卻很敏捷。它是天生的遊泳健將,每小時能遊30公裏,和潛艇壹樣快!
起初,為了適應海洋環境,海鳥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壹些腳趾間的蹼膜和發達的肌肉組織。另外,海鳥的尾巴附近有很多尾狀腺,可以分泌油脂。海鳥用它們的喙在羽毛上塗油來保護和潤滑。這樣,海鳥壹方面可以輕快地遊動,另壹方面可以保持體溫穩定。
在海鳥身上,我們也有這樣壹個奇怪的現象,它們喝完水後會吐出來。這是為什麽呢?原來海鳥的眼睛附近有壹個鹽腺,鹽腺排出的鹽通過鼻孔流向喙。海鳥喝海水的時候,15分鐘之內,會有鹹鹹的液體順著溝渠流到喙端滴落或者流走。這看起來像是又把妳喝的水吐出來了。
壹般來說,海鳥比其他鳥類壽命更長,生育更晚,有種群老齡化的問題。大多數海鳥群居,數量從幾十只到幾百萬只不等。每到遷徙季節,它們聚集成千上萬只,飛往目的地。它們通常需要長途旅行,穿越赤緯或繞地球飛行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