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崇德7年(崇禎15,1642)
武力:65438+百萬
統帥:阿巴泰(太宗弟),多羅饒玉郡王。
範圍:河北省和山東省
結果:
這次遠征,滿、蒙、漢軍隊***12旗,約6萬人,加上壹半在國外的蒙古兵,總兵力為65438+萬,分為兩翼。從界嶺口,側墻被毀,進入薊縣。薊縣連長白騰蛟、馬蘭峪連長白關根大敗,薊縣失陷。明代有昌平、保定兩任總督,寧遠、永平、順天、保定、密雲、天津六任總督,寧遠、山海、中協、西協、昌平、通州、天津、保定八任都督,作出相對嚴密的安排。但由於權責不同,沒有統壹的命令,反應緩慢。不出兩個月,清兵連取霸州。魯國國王朱壹派被俘後自殺。樂陵郡王朱洪誌、東源郡王朱鴻福、安丘郡王朱壹元、紫陽郡王及宗室負責人約千余人被俘斬首。清軍從兗州分兵,壹部分去了萊州、鄧州、海州。另壹部分穿越黃河。八年三月,崇德回到山東莒州和卓柳悅,正逢春來,春草青青,清兵卸下馬鞍,放牧壹個多月。之後兩翼兵馬經河北返回,密雲前會合,後於5月22日收兵,安全返回東部。
明朝雖調集大量兵馬,號稱39.5萬人,但“援師未分”,清軍占領臨清,但明軍遠移魏縣,清軍進攻河間,明軍遠至山西,沿途擄掠己方百姓,“壹切盡沒”!清軍到達青州、兗州時,冀遼總督趙光邊駐紮在千裏之外的良鄉,堅守陣地。清軍識破了明朝將領無意打仗的事實,便采取了如入無人之境的大膽獨斷行動,壹拖再拖。十萬清軍在莒州放了壹個月的馬,好像上初中壹樣。北歸時,駝車綿延三百余裏,過盧溝橋,歷時數日。明軍將領劉澤清、唐統、周裕基、黃德恭等猛將全部集中在通州,巡撫周延儒對阻擊不敢多說壹句話。從早到晚,他關不了城,還要給崇禎皇帝捏造壹個“好消息”,直到清軍出去,唐統和白關根會師。
阿巴泰率軍入關,歷時八個月。* *攻克3州18州67縣88鎮,擊敗39支明軍,獲得黃金65438+23500兩,白銀2205270兩,珍珠4440兩,各類綢緞5萬兩。俘虜人口36.9萬人,其中駱駝、馬、騾、牛、驢、羊* * * 321,000頭。至於士兵和他們的貼身仆從掠奪的金銀財物,王貝勒都沒有數過,成了他們的個人財富。阿巴泰本人回國後獲得了最高獎勵,他拿到了1,000。
著名的晉松戰役
天聰九年(1635),皇太極命多爾袞等人聯合軍隊征察哈爾部。利丹汗的繼承人、兒子以察率領1000戶人家叛變,獻上玉璽。據說這枚印章是從漢朝傳到元朝的,元順帝北逃的時候還帶著它。他死後,法令丟失了。200年後,壹個牧羊人看到壹只羊三天不吃草,不停地用蹄子刨地。牧羊人很好奇,挖地得到了珍貴的印章。後來,這枚珍貴的印章來到了利丹汗手中,在他死後,由他的妻子太素·福晉和子娥哲收藏。皇太極“壹統萬年”,正好他的統治地位得到了上天的認可,自然喜出望外。親自祭天,把祭品告訴毛福齡。他認為這是上天的恩賜,想讓他成為統治世界的君主。於是,在眾大臣的支持下,皇太極於天聰十年崇禎九年(1636)四月十壹日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宣布自己為皇帝,正式將“晉”國號改為“清”,將“天聰”國號改為“崇德”。
總之,皇太極將“金”國號改為“清”,標誌著原本以女真-滿洲為主的女真國(金國)已經發展成為以滿洲為主體,包括漢、蒙、東北、漠南等民族的多元統壹的大清帝國,為清軍入關後轉戰燕京、入主中原做了政治準備。皇太極的下壹步就是繼續與明朝爭奪天下。壹場重要的戰爭即將發生,這就是晉松戰爭。
皇太極為什麽要包圍錦州?
錦州連長祖大壽在大淩河之戰投降皇太極,答應回錦州當內應,奪取錦州。但是祖大壽並沒有履行諾言,給了錦州,而是堅守錦州。皇太極當然生氣了,他的貝勒手下也同意攻占錦州,活捉祖大壽,然後取寧遠城進擊山海關。此時皇太極東征朝鮮,先是結成“兄弟情”和“君臣聯盟”;西征蒙古察哈爾部,漠南蒙古投降;黑龍江流域在北方已經統壹;可以重點南攻錦州,明朝關寧晉防線前茅。
明朝這個時候,腐敗已經到了極點。清朝秘書處副主任張文恒向皇太極報告:
所有的官員,無論大小,都是用錢買來的。寫作中沒有什麽是蠻幹,武術中沒有什麽是勇敢。那些掌管軍隊的人,克了軍隊的錢;制造儀器的人,官錢會減少。軍士生活清貧,裝備不實用。軍人為什麽要用生命?每次出門都是趁勤王之機,盲目掠奪。正所謂“韃靼流氓都是梳子,自己的兵馬都比梳子強。”軍事力量如此,雖然好處多多!況且宦官專制,貪財,賞罰失民心。壹個好的當官的,會做他做不到的事;壹個沒有做過任何事情的好人拒絕站出來。上上下下,躺在壹起,壹切都很可怕。(《張文恒,請不要失去發揮的機會》,《天聰臣子作品》卷二)
第四十課崇桓之死|在遼東,孫承宗退位,失去了袁崇煥、、滿貴、何等壹批重要武將,大大削弱了關寧晉防線的防禦能力。
皇太極利用這壹形勢,確定必須先攻破關寧晉防線,占領遼西走廊,奪取山海關。他選擇的突破口是錦州。
崇禎十三年(1640)四月,也就是崇德五年,距離洪承疇調任遼東才壹年多壹點,松山錦州之戰打響。
皇太極從之前的失敗中明白,關寧晉的防線不應該強攻,而應該智取——圍、埋伏、援、攻。為此,皇太極做了三項安排:
第壹步,在益州駐軍。益州距離錦州90裏,皇太極派兵耕種土地,種植糧食,解決後勤供應。
第二步,圍攻錦州。仍然沿用當年包圍大淩河城的方法,四面包圍,內外隔絕。
18錦州東南是松山城,松山城西南30裏是興山城,興山城西南約20裏是塔山城。這三座城守衛著錦州城。在它的後面,120西南是寧遠城,是錦州城的後盾。錦州被圍,糧餉匱乏,外援斷絕,虞書告急。
第三步,攻城略地,爭取幫助。錦州城被圍,突圍不可能成功。明朝壹定會出兵救援的。遼西走廊平坦,八旗騎兵有優勢,可以乘機殲滅明軍。崇禎皇帝派洪承疇去增援,正好在皇太極圍攻大宛的計劃之中。
祖大壽派人突圍,向明廷求助。崇禎皇帝得到消息,命令冀遼總督洪承疇,帶領大同總兵王普、總兵楊、密雲總兵唐統、冀鎮總兵白關根、東協總兵曹邊蛟、山海關總兵馬哥、原屯威總兵王、寧遠總兵吳三桂,八個總兵及以下官員200余人,騎130000人,馬40000匹。7月28日,明軍到達松山。明朝時,全國精銳聚集在遼西壹隅,解錦州之圍,保關津防線,守山海關,守北京。洪承疇的援軍與皇太極的清軍壹起在松山會師,松山爆發了激戰。
清朝崇德年間,遼西明清鬥爭最精彩、最重要的壹幕是晉松戰爭。這場戰爭的兩位統帥——壹位是明朝兵部尚書、冀遼軍務總督洪承疇;另壹個是清朝崇德皇帝皇太極。
皇太極(1592 ~ 1643)從20歲開始上戰場。快30年了,可以說他身經百戰。特別是利用“雙面間諜”除掉袁崇煥,顯示了其高明的政治策略和神秘的手段。
洪承疇(1593 ~ 1665),福建南安人,萬歷進士。他比皇太極小壹歲。崇禎十二年,即崇德四年(1639)正月,西線農民軍壹時受挫,轉入低潮,明朝廷將積極抗擊農民軍的三邊總督洪承疇調到專員公署,兼總督吉遼軍務,並提高其俸祿,以加強專員公署的軍事實力。
明末有兩個主戰場:壹個在西北,主要是農民軍;壹個是在東北,主要是晉清軍後期。崇禎皇帝只是在西北戰場按下了葫蘆,在東北戰場浮起了葫蘆。此時的東北戰場:在北方,皇太極統壹了黑龍江流域各部及其活動的廣大地區,擴大了兵源、財勢、疆域,解除了後顧之憂;沿海方面,皇太極攻占了旅順等遼南城鎮,突破了明軍的海上防線,從海上對北京、天津、登臨構成威脅;在東翼,皇太極兩次出兵朝鮮,最終使朝鮮就範,從而斬斷了明朝的右臂;西翼皇太極入侵蒙古,擊敗察哈爾部,統壹漠南蒙古,使其成為諸侯,從而斬斷了明朝的左臂。在中原,皇太極連續攻破長城,甚至攻占濟南,取得重大軍事勝利。關外如前所述,皇太極滅大淩河城,初步逼迫祖大壽投降。祖大壽從大淩河城逃到錦州城。原來金代後期到清朝對明朝的弧形包圍圈反過來了,變成了金代後期到清朝對明朝的弧形包圍圈。皇太極調兵的方向直指明朝遼西關寧晉防線最前沿的錦州城,將錦州城緊緊包圍。
洪承疇中進士萬歷四十四年(1616),努爾哈赤就在這壹年黃衣召我,建立後金。明朝受到關外和中原兩股勢力的夾擊,八旗軍和農民軍。洪承疇在萬歷、泰昌、天啟三朝都沒有得到重用。崇禎初,陜北農民軍異軍突起,崇禎皇帝任命洪承疇為燕綏總督兼陜西三邊總督。洪承疇率軍作戰,多次獲勝。崇禎皇帝加洪承疇為兵部尚書,還監管河南、山西、陜西、四川、湖廣的軍務。洪承疇率領政府軍打敗了被稱為“突圍之王”的高迎祥,後來又攻占了高迎祥。高迎祥的部下李自成,後有“闖王”之稱。“闖王”李自成率軍分兵入川,洪承疇領兵屢戰屢勝。李自成也到了潼關,洪承疇派曹邊蛟埋伏,邀襲。李自成大敗,只有18騎走商洛。這壹年是明朝崇禎十壹年,也就是清朝崇德三年(1638)。洪承疇文才兼武藝,屢立戰功,深得兵部和崇禎皇帝賞識。此時,明朝在遼東的將領高陽、袁應臺、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以及張成寅、杜松、劉戈、滿貴、趙率教、王選、趙孟麟、馬林等都相繼去世,洪承疇成為當時明朝最優秀的軍事統帥。
皇太極“攻城爭援”,洪承疇“率軍救援”。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然而,最後松山之戰洪承疇與皇太極之戰卻是:智者勝。
洪承疇的三任前任都是兵敗而亡:薩爾胡和楊浩被囚禁殺害;沈遼戰爭總司令袁應臺,戰敗後自殺;熊廷弼的廣寧戰爭傳記以九面開始。洪承疇接受清剿錦州的任務後會做什麽?正如我之前所說,高陽為什麽會失敗?用壹個字總結:分。兵分四路,東、西、北、南,分兩路合擊,未合;努爾哈赤則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結果,高陽被打敗了。這個教訓對洪承疇來說太深刻了。所以洪承疇不敢冒進,就采取了壹個措施:把654.38+0.3萬大軍團結成壹個團,讓皇太極壹個個打不垮。
洪承疇率軍從寧遠出發,采取“建立報備制度,循序漸進,邊戰邊進,清剿錦州”的策略。但洪承疇軍遲遲不動,從下令出發到現在已經六個月了;從寧遠到松山大概壹百裏,期間又耽誤了四個月。洪承疇兵到嵩山後,紮營前進。起初兩軍有過幾次小規模的接觸,明軍取得了勝利。洪承疇也很驕傲,但還是很謹慎,不咄咄逼人。
皇太極馬鞍清軍首戰失利,軍報傳到沈陽。皇太極生病了,鼻子流血了。接到軍報後,立即出發,緊接著鼻血帶碗,騎得飛快,連夜趕往前線!皇太極到了嵩山之後,沒有休息,立即爬上山去視察情況。他看到明軍群眾集會前後,隊伍相當薄弱。他恍然大悟:“此陣前有右,後無防。可破!”(紀《明紀北錄》卷十八)
我來解釋壹下,“權”是壹個軍事名詞,“前有權力,後無權力”是指重點在正面,而後面的防守薄弱。通俗地說,叫“虎頭蛇尾”。這是因為洪承疇要集中兵力,步步推進。他考慮到後金軍隊會在前面幫忙,所以他將註意力放在前面。壹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員指揮如此重要的戰役,中央軍和前方力量應該是強大的,但後方防禦也不能是薄弱的。左右並重,前、後、左、右、中要有部署。洪承疇接受了高陽失敗的教訓,不分兵,不布局正面力量是他的優勢,但他沒有意識到,他的弱點就是他的弱點。人以長處勝,以短處敗。三國時期,關羽對士卒仁慈,對士大夫驕橫,結果得意而敗。張飛善待士大夫,鞭打士卒,卻被部下殺死。《三國誌》評論“以短取長,以敗為勝”很正常。洪承疇的實力是顯而易見的,就是不分兵,前方力量安排得很好,但後方防守是薄弱環節。
皇太極召集諸王之貝勒開會,定下對策:
第壹,包圍主力。明軍在嵩山北與馮如山之間設步兵七營,騎兵駐守嵩山東、西、北三面,人數13萬,部署整齊。於是,皇太極將主力部署在嵩山和杏山之間,從吳昕河南山到海邊,“渡江留營”。並在錦州與大海之間挖了三條壕溝,每條壕溝深八尺,寬十余尺,以包圍松山明軍,切斷松山與興山的聯系。
第二,前鋒打援。皇太極的作戰部署是:圍金攻援——轉移原本圍攻錦州的兵力集中進攻金明軍。這就從明軍在松山、錦州對清軍的圍剿,變成了明軍對清軍的反圍剿,即洪承疇率領的1.3萬大軍被包圍在松山壹帶,使錦州、松山、寧遠三地相互隔絕,無法互援。清軍由被動轉為主動。
第三,切斷敵人的糧道。洪承疇指揮13萬部隊,糧道被清軍切斷。這引起了明軍的恐慌。
第四,撤退伏擊。派精銳部隊埋伏在興山、連山、塔山等沿海要道。尤其是在明軍退守寧遠的必經之路高橋,預設了埋伏等待敵人撤退。
洪承疇率領1,300,000大軍,在嵩山周圍紮營,試圖繞過錦州,卻沒有回旋的余地——他切斷了與後方興山、塔山、寧遠等城的聯系。皇太極觀察洪承疇的樣子,決定挖壹條長長的壕溝,切斷運糧路線,從而使其陷入絕境。
洪承疇鑒於皇太極的作戰部署,立即召開軍事會議。洪承疇沒有采納馬提出的“乘其銳器”和“防其抄襲我”的建議。他還說:“我是壹個十二歲的督察。如果我是秀才,我怎麽會知道!”(崇禎記錄-四)也就是說,我做了12年的監工。妳們這些讀書人懂什麽!
洪承疇看到清軍“圍松山紮營”,驚恐萬分。想打,就有心無力;如果妳想養它,妳會沒有食物的。然後坐收漁翁之利”(《清太宗實錄》卷五十七)。當夜,洪承疇等人欲收縮兵力,試圖集結兵力,突破重圍。
崇德六年,也就是崇禎十四年(1641),八月二十日,明清兩軍列陣作戰。經過長時間的戰鬥,箭在弦上,炮在弦上,殺來殺去,勝負未分。皇太極先是派阿濟格王子攻打塔山,奪取了明軍在筆架山存放的12堆糧食。當時明軍糧草被搶,退路被切斷。因為沒有糧食,所以很失意,很貧窮。洪承疇擔心明軍和騎兵分裂,便騎數萬人,縮在松山城內。
21日,洪承疇看到形勢嚴峻,召開會議,* * *尋求對策。他對八連長和其他將領說:“妳們在為總部而戰的時候,就應該與之對抗。我是拿著鼓來搞的,仗我打得贏!”(《明朝末年年譜·補遺》卷五)但將領們意見不壹。洪承疇還對將軍們說:“守則亡,不戰則亡。如果妳戰鬥,妳可能是幸運的。妳決心孤註壹擲。希望妳明天能做到最好。”(譚潛《國闕》卷九十七)面對強敵,缺糧,明軍主張“回寧遠吃飯”,以求再戰。於是,洪承疇放棄了解錦州之圍的計劃,決定兵分兩路,半夜突圍。
這壹夜,明朝的連長王普“害怕”了。在約定的突圍時間前,他率領部隊先行逃跑,導致明軍大亂。唐統、馬可、吳三桂、白關根、李富明等。,互相賽跑,互相踐踏,到處是弓和盔甲,滿地都是屍體。洪承疇等人突圍失敗,退守松山城。沖出去的明軍被攔截,傷亡慘重。總兵吳三桂、王普逃入興山;總兵馬哥、李福明沖進塔山。吳三桂、王普等沿海逃亡時,清軍迎頭攔截。明軍數萬,大海在東,追兵接踵而至,鎧甲遍地,潰不成軍,“亡者往海,不可敗”(《清太宗實錄》卷五十七)。當時正趕上漲潮,全軍覆沒。只有200多人逃脫。松山大敗,只有白關根、曹變蛟、王三人,與洪承疇及壹萬余幸存者壹起,* * *保衛了松山城。
清代崇德造“神威將軍”火炮。
24日,皇太極下令在高橋路上埋伏。吳三桂,王普等。逃入杏山城的,率殘部逃走,逃往寧遠。被清軍追擊,敗於高橋。吳三桂和王普正好打到了皇太極的預算——清軍多多等人中了埋伏,前面堵路,後面撤退。吳三桂、王普及眾士卒不知所措,伏兵合力出擊,四面八方逃散。吳三桂和王普逃回寧遠。王璞被囚禁,被殺。
嵩山發生了壹場激戰,持續了十天。明軍戰敗,清軍勝利。明軍陣亡53783人,損失馬匹7444匹,駱駝峰66座,甲胄9346副。此外,“數以萬計的亡者下海,浮於水面,如騎潮雁,隨波上下”(高士奇《東遊錄》)。數以萬計的死人、馬匹和盔甲被明軍扔進了海裏。
後來皇太極大規模入侵松山,他決心破城逃總督。松山城裏,缺糧缺薪:“米有限,賓朋聚食。三月之後,我怕我會累死。”明朝兵部認為嵩山城有兩萬士卒,應該堅守時間,不能久待——“餓死或殺生”。
松山被圍,外援斷絕,形勢危急。明方報告:“內無糧草,外無援軍,朝廷危矣!”(《明清史料》第四冊)連長曹邊蛟是明朝名將。他曾經轉戰千裏,27晝夜看不懂他的盔甲。9月,洪承疇、曹變蛟等人率步兵在城內拼命,未能突圍。12月,洪承疇帶著6000名士兵,夜襲清軍大營。清軍奮起反擊,打死400多人。明軍退入城內,關上城門。山海關的援軍,竟然在寧遠,蜷縮在城中,不敢前進。洪承疇“欲戰則力疲,欲逃則不敢組隊”(《蔣東華錄》卷三)。松山明軍,被困城中。
崇德七年崇禎十五年(1642)初,嵩山城內士卒兩萬,軍民饑寒交迫,“全城疲憊”(夏燮《童鳴鑒》卷八十八)。洪承疇派人去求援,卻沒有得到壹粒米。城市裏食物嚴重短缺,馬匹被殺充饑,然後人們互相吃掉。朝廷首先派順天總督楊去救承疇,但士兵們不敢打仗。又遣副將焦琮引兵來援,出山海關,大敗。副將楊真請他去,盧洪山失陷,軍隊沒被俘虜。清軍命令楊震向松山投降。快到松山城時,楊真坐在南邊,對當官的陸離說:“告訴城裏的人給我挺住,援軍今天就到!”後來,楊真和陸離都被殺了。當“嵩山城,糗(qiǔ)食盡,人相食”(《清太宗實錄》卷六十)。
嵩山副司令夏成德不甘等死,派人密約,答應做內應。2月18日夜,應清軍要求,攻城拔寨,從南墻爬樓梯,松山城淪陷。次日清晨,夏成德領兵來捉洪承疇、太守邱、、總兵、曹便教、祖大樂。於是全城搜殺,都督邱和總兵曹便覺、王等官員皆被殺,士兵三千零六十三人。夏成德的手下俘虜了3113名幼稚男女,獲準免死。清軍獲得甲胄軍械15267件,各種火器3273件,金銀首飾65438余件+05000余件,綢緞衣服15900余件。皇太極下令將洪承疇和祖達樂押往沈陽,嵩山城被夷為平地。
攻下松山城後,清軍集中攻下錦州城。這個時候錦州城沒飯吃,是吃人。祖大壽別無選擇,只好剃頭投降。這是祖大壽第二次被清場。
晉松戰爭中,皇太極的兵是這樣的:圍城幫忙,斷糧封鎖;洪承疇的兵是這樣的:結合前朝勢力,穩步推進,穩步輔助。他吸取了高陽分兵失敗的教訓,采取了“合縱連橫”的戰術。結果:將士團結,前重後重,穩進,卻未能做到“援”字,全軍覆沒,被俘。皇太極的關鍵是“愛丁”,如何玩“愛丁”?皇太極的高明之處在於:壹是切斷敵人的糧道,逼其撤退;二是伏擊攔截,攻其不備;第三,從外攻敵,陷其四城;第四,活捉總司令,誘其投降。
宋金戰爭在明清之際起起落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這場戰役以清軍殲滅洪承疇的援金軍隊,奪取遼西錦州、松山、興山、塔山四城而告終,為後來進軍中原奠定了基礎。乾隆皇帝說:“我唐太宗以十三萬元擊敗明主,俘虜洪承疇,勾劃出皇帝的地圖,在永定設立皇帝的事務。”嘉慶皇帝寫了《太宗大破玉松山大師的故事》
嘉慶帝也說:“太祖壹戰(薩爾滸之戰)與,太宗壹戰(晉松之戰)與葉皇帝決。”總之,薩爾滸戰爭、沈遼戰爭和晉松戰爭是清朝開國史上的三個裏程碑,反映了清朝崛起歷史上的三個重大歷史轉折點。在這30年間,從萬歷四十六年(1618),到崇禎十七年(1644)清軍入關前,明朝與撫順之間的戰役就有100余次,但這三次戰役都對明清的興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薩爾滸之戰是明清時期壹次重大軍事沖突的開端,標誌著雙方軍事態勢的轉變——明朝遼軍由攻轉守,之後金軍由守轉攻;沈遼戰爭是明清激烈軍事沖突的高潮,標誌著雙方政治局勢的轉變——明朝統治遼東的結束,金朝統治遼東的確立;晉松戰爭是明清遼東軍事沖突的結束,標誌著雙方在遼西軍事僵局的打破。清軍在明軍的軍事支持下,轉向新的戰略攻勢,為破山海關、定燕京、入中原準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