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品 :太師、太傅、太保、內閣大學士、內閣協辦大學士、侍衛處領侍衛內大臣、鑾輿衛掌衛事大臣、壹等精奇尼哈番
授:文為:光祿大夫 武為:連威將軍
從壹品 :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尚書、都察院左右禦史、總督(巡撫)、侍衛處內大臣、各省駐防將軍、八旗都統、各省總督、總兵、提督
授:文為:榮祿大夫 武為:振威將軍
二品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內務府總管大臣、八旗副都統、護軍統領、專城副都統,前鋒統領、護軍統領、專城副都統鎮守總兵、鑾輿使
授:文為:資政大夫 武為:武顯將軍
從二品 :內閣學士、各部左右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侍衛處散秩大臣
授:文為:奉政大夫 武為:武功將軍
三品 :都察院左副都禦史、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尹、各省按察使司按察使、輕車都尉、參領、參將、協理事務侍衛領班、壹等侍衛、火器營內外營異長,城守尉
授:文為:通議大夫 武為:武義將軍
從三品 :光祿司卿、鹽運使司鹽運使、協領、遊擊
授:文為:中議大夫 武為:武異都尉
四品 :通政使司通政副使、大理寺少卿、翰林院侍衛學士、侍講學士、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醫院院使、太廟尉、二等侍衛、永陵掌關防官、順天府府丞,各省道員、騎都尉、侍衛班領、副參領、佐領、防守尉、都司
授:文為:中憲大夫 武為:昭五都尉
從四品 :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侍講、知府
授:文為:朝議大夫 武為:宣武都尉
五品 :各部侍中、給事中、參議、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太醫院左右院判,天壇尉、地壇尉、永陵副關防官兼內管領、福陵、昭陵、關防官、同知、知州、雲騎尉、三等侍衛、守備
授:文為:奉正大夫 武為:武德騎尉
從五品 :各部員外郎、監察禦史、鴻臚寺少卿
授:文為:奉直大夫 武為:武德佐騎尉
六品 :各部堂主事、神樂署署正、盛京管莊、都察院經歷司經歷、都察院都都事廳都事、兵馬司指揮、大理寺左右寺丞、太常寺寺丞、欽天監左右監副、通判、新軍校、驍騎校、前鋒校、護軍校、千總
授:文為:承德郎 武為:武略騎尉
從六品 :翰林院修撰、州同、大理寺左右寺副、光祿寺罷正、布政司經歷
授:文為:儒林郎 武為:武略佐騎尉
七品 :內閣典籍廳典籍、中書、皇史荿尉司牲官、工都司庫、兵馬司副指揮、知事、大理寺堂評事、翰林院編修、知縣、恩騎尉、把總
授:文為:文林郎 武為:武信騎尉
從七品 :犧牲所正千戶、犧牲所福千戶、州判、各衙經歷
授:文為:征仕郎 武為:武信佐騎尉
八品 :各部司務廳司務、神樂署協律郎、縣丞
授:文為:修職郎 武為:奮武校尉
從八品 :神樂署左右署丞、內閣典籍、翰林院典籍
授:文為:修職佐郎 武為:奮武佐校尉
九品 :神樂署司樂、讀祝官、贊禮郎、縣主簿、外委把總
授:文為:登仕郎 武為:修武校尉
從九品 :工部司匠、鴻臚寺鴻贊、序班司獄司司獄、州吏目、巡檢司巡檢、各道庫大使、各府倉大使、各府稅課司大使
授:文為:登仕佐郎 武為:武佐校尉
顯祖宣皇後繼妃庶妃
太祖(努爾哈赤)孝慈高皇後元妃繼妃大妃壽康太妃太祖諸妃
太宗(皇太極)孝端文皇後孝莊文皇後敏惠恭和元妃
懿貴妃康惠淑妃太宗諸妃
世祖(順治皇帝)廢後孝惠章皇後孝康章皇後孝獻皇後貞妃
淑惠妃世祖諸妃
聖祖(康熙皇帝)孝誠仁皇後孝昭仁皇後孝懿仁皇後孝恭仁皇後
敬敏皇貴妃定妃通嬪敦怡皇貴妃?惠皇貴妃聖祖諸妃
世宗(雍正皇帝)孝敬憲皇後孝聖憲皇後敦肅皇貴妃
純宗皇貴妃世宗諸妃
高宗(乾隆皇帝)孝賢純皇後皇後烏拉納喇氏孝儀純皇後
慧賢皇貴妃純惠皇貴妃慶恭皇貴妃哲憫皇貴妃
淑嘉皇貴妃婉貴太妃高宗諸妃
仁宗孝淑睿皇後孝和睿皇後恭順皇貴妃
和裕皇貴妃仁宗諸妃
宣宗孝穆成皇後孝慎成皇後孝全成皇後孝靜成皇後
莊順皇貴妃彤貴妃宣宗諸妃
文宗孝德顯皇後孝貞顯皇後孝欽顯皇後
莊靜皇貴妃玫貴妃端恪皇貴妃文宗諸妃
穆宗孝哲毅皇後淑慎皇貴妃
莊和皇貴妃敬懿皇貴妃榮惠皇貴妃
德宗孝定景皇後端康皇貴妃恪順皇貴妃
宣統皇後淑妃
清代皇帝服飾制度
清代皇帝的便服的衣料多選用單色織花或提花的綢、緞、紗、錦等質地。無論是織花、提花,多采用象征吉祥富貴的紋樣。如團龍、團壽、團鶴,寓意“幸福”、“長壽”;蝙蝠、團壽字、盤腸、綬帶紋樣,寓“福壽綿長”,因蝙蝠諧音“福”、盤腸諧“長”、綬與“壽”同音。再如,用“”字或萬年青花與靈芝頭組成的紋樣稱“萬事如意”;葫蘆頸上系彩帶,與“”字合稱“子孫萬代”文飾,因葫蘆是爬蔓植物,連續接果有連綿繁衍子孫,永遠不斷的意思。
清代服飾制度還規定,穿不同的服裝,頭上要戴相應的冠帽。皇帝的冠帽有朝服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冬朝冠面為熏貂和黑狐,夏朝冠面為玉草。皇帝的冠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和行服冠。朝冠有冬夏之分。冬朝冠呈卷檐式,用海龍、熏貂或黑狐皮制成,外部覆蓋紅色的絲絨線穗,正中飾柱形三層金頂,每層中間飾壹等大東珠壹顆。環繞金頂周圍,飾以四條金龍。金龍的頭上和脊背上各鑲嵌壹顆壹等大東珠,四條金龍的口中又各銜壹顆東珠。夏朝冠呈覆缽形,用玉草、藤、竹橋編制。其頂亦為柱形,***三層,每層為四金龍合抱,口中各飾壹東珠,頂上端壹顆大東珠。另在冠檐上,前輟金佛,嵌十五顆東珠,後輟“舍林”,前飾七顆東珠。吉服冠,頂子為滿花金座,上端壹顆大珍珠。常服冠,黑絨滿綴紅纓,紅絨結頂。
皇帝穿朝服時要戴朝珠,根據不同的場合戴不同質地的朝珠。朝珠由壹百零八顆東珠串成,每二十七顆東珠又用四粒紅珊瑚結珠等距間隔出上、下、左、右四部分,其上部結珠呈葫蘆形稱“佛頭”。佩戴朝珠時,佛頭垂於背後,用黃絳帶連接壹組玉飾,稱做“背雲”。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紅珊瑚結珠處,分別飾壹兩串綠松石珠串,稱為“紀念”。朝珠的構成,有著特殊的含義。壹百零八顆珠代表壹年十二個月,四個紅珊瑚結珠象征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下垂於背後的佛頭、背雲,寓意“壹元復始”,三串綠松石紀念表示壹月中的上、中、下三個旬期。皇帝穿朝服時戴壹盤東珠朝珠,皇後、皇太後穿朝服時戴壹盤東珠外,還在兩肩斜掛兩盤紅珊瑚朝珠,以示身份特殊。皇帝佩戴朝珠,還根據不同的場合戴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祭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戴琥珀或蜜臘朝珠,祭日戴紅珊瑚朝珠,祭月戴綠松石朝珠。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朝珠寓意天、地、日、月,而東珠朝珠作為天地與人間的紐帶,為皇帝專用。
皇帝在穿戴服飾中,腰間都要系相應的腰帶,穿朝服系朝服帶,穿吉服時系吉服帶。朝帶有兩種,壹種用於大典,為明黃絲織帶,帶上有龍文金圓版四塊,中間嵌蜜石、東珠;壹種用於祭祀,帶上用四塊金方版,嵌以束珠及各色玉、石。朝帶並有垂帶物品,即左右佩盼、囊、隧、鞘刀等。吉服帶與朝帶顏色相同,形制相似。帶上的四塊金版嵌珠寶隨意,帶端的壹版角帶扣,列左右的二塊有環,以佩帶玢(音fēn)。帶上拴的荷包也格外講究。滿語稱荷包為“法都”,是滿族人喜歡的飾物。滿族舊俗,無論男女,穿長袍系腰帶,帶上都拴“活計”,荷包是活計之壹。它是由滿族先世出獵或遊牧時隨身帶的“囊”(壹種皮質的飯袋)演變來的,同切割用的鞘刀、點火用的火鐮、擦汗用的手帕等同為出獵的必備物。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方式的改變,遊牧、狩獵變為固定的居住與耕種,這些活計就失去原來的意義而變為裝飾。清代皇帝的活計更是質地精良,制作精美。在綢緞上繡各種圖案,與衣服相配。荷包上繡的紋飾有“五谷豐登”(正月)、“五毒”(端陽節)、“鵲橋仙會”(七月)、“丹桂飄香”(中秋)、“菊花”(九月初九重陽)、“葫蘆陽升”(冬至節)、“甲子重新”、“萬國鹹寧”(大年三十)等,以應節景。
清代皇帝的衣料由內務府廣儲司擬定式樣顏色及應用數目奏準,對緞匹長闊尺寸、質地、花樣、色澤都有明確的規定。如檔案中的“敕諭”多次記載要求官局所織緞匹“務要經緯均勻,闊長合適,花樣精巧,色澤鮮明”,如質量不合格,需補賠罰奉或受鞭責。內務府畫師設計畫樣格外精心,發往江寧(南京)、蘇州、杭州三處織造司分織。江寧織造負責禦用彩織錦緞,蘇州織造負責綾、綢、錦緞、紗、羅、緙絲、刺繡,杭州織造負責織造禦用袍服、絲綾、杭綢等。刺繡由如意館畫工設計彩色小樣,經審後,按成品尺寸放大著色發交內務府和江南織造衙門所屬的繡作進行生產。
皇帝穿衣也有不顧典制而隨心所欲的時候。按規定,皇帝吉服為最高的等級明黃色,皇子嬪等人的龍袍是香色(秋葉色)。典制中雖然服飾的顏色有等級、身份的差別,但乾隆卻明確表示喜歡香色。乾隆十九年(1754)十二月二十九日是除夕,乾隆皇帝要在宮中神祖供像前行辭舊歲禮。是日晚,他照例沐浴更衣。當四執庫太監捧出明黃色龍袍時,他卻下旨要穿“香色刻絲黑狐面龍袍”。並且說,這件龍袍“著尋常日少伺候,留至每年十二月三十日沐浴後再伺候,以後每年是為例”。如果換了別人,穿著不符合身份的服裝,肯定有違制之嫌。皇帝金口玉言,為所欲為,不受制度限制。另外,乾隆皇帝口口聲聲衣冠服制遵循古禮,可他在許多宮廷繪畫中都以漢裝出現。他曾說過,他的漢裝像不過是“丹青遊戲”。宮廷繪畫多是寫實的作品,水平再高的畫家也不敢為皇帝畫像張冠李戴。由此可知,宮廷生活往往被政治化,更顯皇權的至高無上。
清宮內設有尚衣監,存放皇帝的袍褂和服飾,又有專門的衣服庫,管理皇帝平日常用的服和冠,還有壹大群隨時侍侯皇帝更換衣服的太監們。皇帝壹天之中多次更換服飾,有時壹天內更換二至三次。
清代皇帝服飾制度2
清入關後,滿族生活環境的變化,長袍箭袖已失去實際的作用,再次議論服裝改制。清前期的幾位皇帝認為:衣冠之制關系重大,它關系到壹個民族的盛衰興亡。尤其是對定鼎中原的少數民族來說,更是如此。到乾隆帝時進壹步認識到,遼、金、元諸君,不循國俗,改用漢唐衣冠,致使傳之未久,趨於滅亡,深感可畏。祖宗的服飾不但沒有改變,還在不斷恢復完善,最終形成典章制度確定下來。
因此,清代服飾與其他方面相比,滿族特點保存的較多。如長袍、箭袖的服裝不僅得到保留,還將其定為象征國家最尊貴的禮服,載入清代典章制度中。在隆重的典禮上,皇帝視朝、臣屬入朝時所穿的禮服,即為朝覲之服,成為名副其實的朝服了。特別是滿族傳統服裝的箭袖,入關後雖然失去實際作用,但箭袖卻作為滿族行“君臣大禮”的行禮動作得以保留。箭袖又稱馬蹄袖,平時挽起成馬蹄形;壹遇到行禮之時,敏捷地將“袖頭”翻下來,然後或行半禮或行全禮。這種禮節在清朝定都北京以後,已不限於滿族,漢族也以此為禮,以示註重守禮。因箭袖的這壹特殊功能,清代的吉服、便服也都設計了箭袖。即使是平袖口的服裝,還要特意單做幾副質料較好的箭袖“套袖”,以備需要時套在平袖之上,用過之後脫下。這種靈活、方便的“套袖”還有個美好的名稱——“龍吞口”。清代官服的箭袖形式,壹直保持到清朝滅亡。
清代服裝在保留本民族傳統的同時,也吸收了歷代皇帝服裝的紋飾——十二章(十二章墨線圖)。十二章是十二種含義圖案:日、月、星辰(寓意普照天下)、山(高可仰,取其仁德)、龍(能興雲作雨,取其變化)、華蟲(取其文采昭著)、粉米(五谷之壹,可以養人)、藻(有花紋的水草,取其有紋彩)、火(取其燃)、宗彜(為祖廟尊崇,表示不忘祖先)、黻(黑白兩色繡成弓形相背,示見善背惡)、黼(斧頭狀象征權威)。這些紋飾象征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權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復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臨之內”。
宮中遇有喜慶的事,皇帝萬壽正日、皇太後萬壽聖節和元旦節令的前後三日,皇帝穿吉服。吉服又稱龍袍,上下連屬的通身袍,其形式是,右衽、箭袖、四開裾;領、袖都是石青色,衣明黃;通身繡九龍十二章,龍文分前後身各三條,兩肩各壹條,裏襟壹條。龍紋間有五彩雲;十二章分列左肩為日,右肩為月,前身上有黼、紱,下有宗彜、藻,後身上有星辰、山、龍、華蟲,下有火、粉米;領圈前後正龍各壹,左右行龍各壹,左右交襟行龍各壹,袖端正龍各壹,下幅八寶立水。穿吉服時,外面罩衰服,掛朝珠,佩吉服帶。清代皇帝的龍袍也有裘、棉、夾、紗等多種質地,適合壹年四季不同季節穿用。
故宮現存皇帝龍袍還有在繡金龍、十二章、彩雲之中,加繡雙喜字文飾的。在清代典章服飾制度中沒有見到文字記載,但它是皇帝成婚時穿用的。按照清代規制,皇帝成婚稱為“大婚”,幼年即位的皇帝成年後,要舉行隆重的大婚典禮,清早期的順治、康熙和晚期的同治、光緒都是即位後舉行大婚的皇帝。是時,頒詔天下,舉國同慶。宮廷內圍繞皇帝、皇後的吃、穿、用及洞房陳設等都以龍鳳雙喜為主要圖案。同治十壹年(1872)、光緒十四年(1888)晚清的兩位小皇帝成婚前,蘇州織造定織、繡了壹大批龍鳳雙喜的門簾、床帳。皇帝大婚時穿的龍袍上加繡雙喜字樣,也是理所當然的。
皇帝在平常的日子穿便服,又稱常服。皇帝在宮中穿常服的時間最多,如經筵、禦門聽政、恭上尊謚、恭捧冊寶等都是穿著常服活動的。常服有常服袍和常服褂兩種,其顏色、紋飾沒有特殊的規定,隨皇帝所欲。但從故宮收藏的皇帝便服的顏色、文飾來看,也都有明顯的隱義。清代入關之初,滿族貴族喜穿天藍、寶藍色衣褂,寓意清淡、明快,“清”與國號同字同音,因此淡藍、寶藍、天藍等顏色成為宮廷服飾中領導潮流的顏色。皇帝的便服也選天藍色、寶藍色。故宮藏宮廷畫《清康熙讀書像》康熙便服像,畫的就是年輕的康熙身著寶藍色便服的寫實作品。就連面用明黃或石青色的皇帝禮服、吉服,裏襯也用天藍或月白色。宮廷崇尚藍色,乾隆、嘉慶朝都有這種顏色的便服。直到道光年間仍為流行顏色。故宮藏《喜溢秋庭》圖卷,描繪的就是身著寶藍色便服的道光皇帝與後妃、子女在禦苑內嬉戲休閑,***享天倫之樂。除此以外,皇帝的便服顏色還有象征天下富足、生活紅火的木紅色、棗紅色,諧音“祿”的灰綠色,以及潔凈、清爽的姜黃色、淺米色等。
清代後妃發式與首飾
清代後妃梳什麽發式,可以說是壹件神秘莫測的事情:自從慈禧垂簾聽政,以“母儀”昭著天下才揭開這壹秘密。流行於清末的“大拉翅”被世人認定是宮廷後妃的正式發式,宦官命婦,民間女子紛紛效法,流傳至今的戲劇舞臺上。其實,清代後妃發式也與清代社會發展壹樣經歷了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由樸實到奢華的過程。
統治清代的滿族原生活於我國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自然環境造就了他們漁獵、耕種、采摘的生活方式。為了行動快捷,便於騎射,滿族男女都有辨長盤髻的習慣。即將頭發集於頭頂編壹長辨,盤壹圓髻。當時無論身份高低,貧富貴賤,發式統壹。到後來努爾哈赤建後金國,始建冠服制度。宮廷後妃命婦為了大典時戴朝冠的需要,將頭頂之盤髻松散於腦後。清初,再次健全冠服制度。除大典禮時後妃戴朝冠外,喜慶節日後妃要戴鈿子。戴上鈿子,腦後再垂發辨就不適應了。於是,後妃們梳兩個橫長髻,形似小姑娘梳的兩個抓髻,戴上鈿子十分穩固。摘下鈿子,這種抓髻式的發髻也可作家常打扮。因為這種發式,平分左右,各紮壹把,宮內後妃稱其為“小兩把頭”。清初的幾位皇太後、皇後生活節儉,梳小兩把頭時,只戴鮮花,不佩首飾。“小兩把頭”在清宮流行很久,直到乾隆朝,孝賢皇後也僅僅是戴通草,不戴金銀首飾。用以敦促宮中後妃以節儉為本。“小兩把頭”的特點,是用本人頭發梳成,無法戴份量重的金銀首飾。“小兩把頭”的出現,是從實用出發的,隨著清朝統治的鞏固,經濟發展,後妃發式也出現了由小到大,由實用型向著美容、美飾的審美型發展。
清中期,是史稱乾隆盛世的黃金時代。在此期間,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發展,首飾制作工藝亦不例外。清代宮廷處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國各地的名貴首飾源源不斷地貢進清宮,大大刺激了宮廷後妃追求美飾的心理。但是,要這些份量可觀的金、銀、玉、珍珠、寶石的首飾戴在頭上,“小兩把頭”發髻就顯出許多不足之處。如“小兩把頭”低垂,幾乎挨到耳根,發髻松,稍碰即散。如何將這些美麗的首飾戴上去呢?於是,壹種新的梳頭工具——發架應運而生。發架有木制的,也有鐵絲擰成的,形似橫著的眼鏡架。梳頭時,先固定頭座,再放上發架,把頭發分成左右兩把,交叉綰在發架上。中間橫插壹長扁方(插在發架的兩個孔內),然後用針把發稍和碎發固定牢,戴什麽樣的首飾都捉得住。兩把頭後面的耳邊的垂發,梳成扁平狀,末端用發帶束起,微微上翹,形似燕尾。整個發髻象個待飛的燕子,清代後妃還因年齡而異梳頭戴首飾。年紀輕的,戴艷麗的珍寶首飾,顯出年青活潑的朝氣。年老的梳“兩把頭”,首飾選質地高貴的,體現出老年婦女端莊、穩重。皇家女子頭上梳兩把頭,插戴上貴重的首飾,與腳下穿著高底鞋相呼應。走起路來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節奏,頭節、脖梗不能左右搖晃,來回擺動。為封建社會樹立了婦女行動規範的最佳形象。
到清代晚期,清宮後妃又風行頭套式的“大拉翅”發型。“大拉翅”是壹形似扇面的硬殼,高約壹尺余,裏面用鐵絲按照頭圍大小做壹圓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胎。外邊包上青緞和青絨布,做成壹個固定的純裝飾性大兩把頭。需用時,戴在頭上,不用時,摘下擱置壹邊。既能美飾頭發,又摘戴自如,可謂兩全其美。《清宮詞》曰:“鳳髻盤出兩道齊,珠光釵影護蝤蠐。城中何止高於尺,叉子平分燕尾底。”大拉翅取代了用發架梳的兩把頭,據說是慈禧的獨創發明,與她在清宮中的地位有關。她所處地位與清代的皇太後、皇後都不同。加之她奢侈無度、生活靡費。衣食住行都要符合她追求“美”的標準。
清代後妃發式從簡單的“小兩把頭”到“叉子頭”、再到“大拉翅”都有明顯的滿族傳統特色,點綴這幾種發式的頭飾,也有其獨特的民族風格。下邊分別敘述:扁方:扁方是滿族婦女梳“兩把頭”時主要首飾。在載濤、鄆寶惠合著的《清末貴族之生活》壹書中,曾講到“滿族女子平時梳‘兩把頭’,式樣簡樸。皆以真發挽玉或翠之橫‘扁方’上”。扁方壹般長32—35厘米之間,寬4厘米。厚0.2—0.3厘米。呈尺形,壹端半圓,壹端似卷軸。梳“叉子頭”或“大拉翅”,都起到橫向連接的作用。漢代男子盛行戴冠、弁、冕作裝飾,裝冠、弁、冕連接在壹起的是壹件12寸長的大簪,從左穿到右。
清代滿族婦女的扁方與漢代長簪有類似的作用,且尺寸相同。只是使用對象不同罷了。由此可推斷,扁方可能由長簪演變而來的。但是扁方也有尺寸小的,如遇到喪事,妻子為丈夫戴孝。放下“兩把頭”,頭上插壹個3寸左右的骨小扁方。兒媳為公婆戴孝,則要插壹白銀或白銅小扁方,以示區別。
清代後妃戴的扁方質地很多,有金、銀、玉、翠、玳瑁、伽楠香、檀香木、珍珠、寶石等。其制做精細為天下罕見。如金縲絲加點翠、銀鑲嵌寶石、金鏨花、玉雕刻多種多樣。在扁方僅壹寸寬的狹面上,能制做出花鳥魚蟲、亭臺樓閣、瓜果文字等維妙維肖的精美圖案。後妃們戴扁方、故意露出兩端的花飾,有的還在扁方壹端的軸孔中垂壹束綠穗,走起路來,行動有節,增添女人端莊美麗的儀態。
簪:簪的使用很早,在新石器時期的仰韶文化中,就有圓椎形的骨簪出土。春秋戰國時期,金簪、玉簪相繼出現並成為奴隸主貴族身份的象征。帝王飾玉簪、後妃飾金簪。其次象牙簪、玳瑁簪均為臣子戴的簪。從清代後妃遺留下來的簪飾來看,不外實用型和裝飾型兩種。實用簪多為光素長針挺,質地多為金、銀、銅等,在盤髻時起到固定頭型的作用。裝飾型簪多選用質地珍貴的材料制成圖案精美的簪頭,專門用於發髻梳理後戴在明顯的位置上。清宮後妃頭簪多用金、玉珠、寶石制作,工藝考究,造型精美。如故宮現存“白玉壹筆壽字簪”,就是用壹塊純凈的羊脂白玉雕刻成壹筆寫成的“壽”字,簪挺就是“壽”字的最後壹筆。用同樣方法雕制的翡翠盤腸簪,紅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飾中的佳作。金鏨福字簪,喜鵲登梅簪、五蝠捧壽簪等以雕刻精細、玲瓏剔透而聞名。再有,在金、銀底上鑲嵌各種珍珠、寶石的頭簪,多是簪頭與針挺兩部分組成。簪頭以不同粗細的銅絲做花葉枝杈,再將寶石做成的花辨、花蕊的底部鉆上孔,穿細銅絲,繞成彈性很大的彈簧,輕輕壹動,擅擺不停。使飛禽的眼睛、觸角,植物的須葉、枝杈形象逼真,維妙維肖。戴在女性頭上,無疑增加了幾分嬌態美姿。
頭花:頭花是清宮後妃梳“叉子頭”、“大拉翅”發髻的主要首飾,大多以珠寶鑲嵌而成。如故宮珍藏的紅寶石串米珠頭花、羽毛點翠嵌珍珠歲寒三友(松、竹、梅)頭花、藍寶石蜻蜓頭花、紅寶石花叠綿綿頭花、金鏍絲雙龍戲珠頭花、金嵌米珠雙錢頭花等等,都以制作精致,形象逼真而著稱。清宮後妃喜戴頭花,因花朵大、覆蓋面大,戴在“兩把頭”正中,顯得富麗堂皇。清代後妃戴頭花有美飾發髻的用意,亦有顯示身份、地位的意思。在慈禧的許多畫像、照片中,都能見到她發髻高聳,頭戴大朵頭花的形象。慈禧不但喜歡珠寶頭花,還喜歡戴大朵絨花。這是因為漢語中的“絨花”與滿語中的“榮華”近音,戴絨花即有榮華富貴的意思。因此,清宮後妃壹年四季都戴絨頭花,以求吉祥。尤其應時節順序戴應季絨花:立春日戴絨春幡,清明日戴絨柳芽花,端陽日戴絨艾草,中秋日戴絨菊花,重陽日戴絨朱萸,冬至節戴葫蘆絨花……
流蘇:1904年,美國女畫家卡爾為慈禧畫了幾幅油畫像,其中壹幅身穿黃底繡紫藤蘿團壽衣氅衣,頭上梳的“大拉翅”,簪插了許多珠翠首飾:翠簪、鳳釵、金扁方、寶石頭花、珍珠頭箍及下垂的壹串串流蘇,為慈禧增添了雍容富貴之感。流蘇與古代八大首飾中的步搖極為想象。“步搖者,貫以黃金珠玉,由釵垂下,步則搖之之意。”步搖始見於漢代宮廷後妃的禮制首飾。漢代以後,步搖逐漸流行民間,成為婦女喜愛的首飾之壹。清宮後妃稱步搖為流蘇。其形式多種多樣,頂端有龍鳳頭、雀頭、蝴蝶、鴛鴦、蝙蝠等,或口銜垂珠、或頭頂垂珠。珠串也有壹層、二層、三層不等。在故宮珍寶館展出的壹件“米珠雙喜字流蘇”,是同治帝大婚時,皇後戴過的。流蘇頂端是羽毛點翠的大蝙蝠,其嘴裏銜著兩個小金套環,下面銜接壹個羽毛點翠的如意雲頭。如意雲頭下平行綴著三串長珍珠。每串珍珠又平行分為三層,層與層之間用紅珊瑚雕琢的雙喜字間隔。串珠最底端用紅寶石作墜角。整個流蘇長二十八公分,戴在發髻頂端,珠穗下垂與肩平。是流蘇中最長的壹件。清宮珍藏的流蘇多為皇後所戴,以鳳銜滴珠的數量最多。如壹龍壹鳳對峙的稱為“龍鳳呈祥”,雙鳳對立的稱“彩鳳雙飛”,牡丹花與鳳凰的是“丹鳳朝陽”、“鳳穿牡丹”等等。皇帝自喻真龍天子,皇後就是鳥中之王的鳳凰。封建帝王希望自己多子多孫,所以皇後頭飾中鳳凰及鳳鳥育雛的題材就很多。
此外,後妃頭飾中還有勒子、鈿花、疙瘩針、老鴉瓢、耳挖勺等滿族特色的首飾,都是清宮後妃梳“兩把頭”用以固定、裝飾發髻的。隨著滿漢風俗習慣、服飾文化的融合,清宮後妃頭飾逐漸被民間所吸收,由此演變出許多深為婦女喜愛的頭飾,流傳至今影響很深。
宮中值夜規矩
戌正(晚上八點)時分,西長街的梆聲響了,沒有差事的太監都陸續出宮了。梆聲響過宮門就上鎖,鑰匙上交敬事房,有特殊情況需要請鑰匙的必須經過總管,還要寫入日記檔,按時待查。
七點半左右太監值夜班要到總管太監處集中,點名後分配任務。帶班的領人進入皇帝寢宮院落。此時,穿堂門殿已上鎖,南北禁止通行,門口留兩名太監值班,北門留兩名太監巡邏。東西配殿和寢宮廊下,各有壹名太監巡邏。
寢宮內值夜的人通常是五至七人不等,其中有壹名領班。宮殿外邊的事,裏邊人不管。九點正,寢宮正殿的門掩上壹扇,另壹扇備取東西、打水通過。寢宮壹***五間即西間(皇帝寢宮)、西稍間(佛堂靜室)、中堂(朝拜用)、東稍間、東間。值夜的人是這樣分配的:
壹、正殿門口兩人,夏天在竹簾外,冬天在棉簾內。只要門壹關,不論職位多高,壹律不準入內。
二、西稍間門外壹個人,負責寢宮裏明三間的壹切,主要是註意皇帝寢宮室內的動靜,給寢宮內的值夜人當副手。
三、寢室外壹人,負責靜室和南面的壹排窗子。
四、寢室內壹人,此人至關重要,被稱為「侍寢」,是皇帝信得過的最親近的侍從,就是總管太監,文武百官也懼怕著三分。因為他和皇帝待在壹起的時間最長,可以隨便和皇帝嘮家常,他也是寢宮內值夜的領班。整個寢宮裏裏外外都要看他的眼色行事,稍有不周之處,哪怕是壹個眼神沒領會,楞了壹會,第二天就免不了要挨壹頓板子。妳還不能哭叫,筆管條直般忍著,否則就甭想活著出去。侍寢的差使也是最辛苦的,他不像外屋的人,都有壹塊氈子墊,壹夜可以半躺半坐地靠墻迷糊壹會兒。他沒有氈墊(寢宮裏面不準放),只能靠西墻坐在離皇帝二尺遠的地上,面對著臥床,用耳朵聽著皇帝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