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乾隆朝更是不客氣,估量是怕等皇上過去的時分菜都涼了,因而乾隆朝的千叟宴最大的特點就是火鍋。乾隆五十年那次宴席,最次要的就是火鍋。
依照嚴厲的封建等級制度,宴席分壹等桌和次等桌兩級設擺,餐具和膳品也有分明的區別。壹等宴席陳設在殿內和廊下兩旁。王公和壹、二品大臣以及本國使臣在壹等宴桌入宴。壹等宴席每桌陳設火鍋2個、煺羊肉片壹個,鹿尾燒鹿肉壹盤,煺羊肉烏叉壹盤,葷菜四碗,蒸食壽意壹盤,爐食壽意壹盤,螺螄盒小菜兩個,烏木筋兩只。另外備肉絲燙飯。次等宴席陳設在丹墀以下。三只九品官員、蒙古臺吉、頂戴、領催、民兵等在次等宴桌退席。次等宴席每桌陳設火鍋兩個(銅制):豬肉片壹個,煺羊肉片壹個,煺羊肉壹盤,烤麅肉壹盤,蒸食壽意壹盤,爐食壽意壹盤,螺螄盒小菜兩個,烏木筋兩只。異樣備肉絲燙飯。(《清代宮廷大宴-千叟宴》劉桂林)
而這壹次的耗費是很驚人的,據清宮外務府《禦茶膳房簿冊》記載,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壹等飯菜和次等飯菜***八百桌,連同禦宴,***耗費主副食品如下:白面七百五十斤十二兩,白糖三十六斤二兩,澄沙三十五兩,香油十斤二兩,雞蛋壹百斤,甜醬十斤,白鹽五斤,綠豆粉三斤二兩,江米四鬥二合,山藥二十五斤,核桃仁六斤十二兩,曬幹棗十二斤二兩,香草五兩,豬肉壹千七百斤,菜鴨八百五十只,菜雞八百五十只,肘子壹千七百個。
又據清宮外務府《秦銷檔》記載,千叟宴席每桌用玉泉酒八兩,八百席***用玉泉酒四百斤。為舉行壹次千叟宴,外務府葷局和點心局還要燒柴三千八百四十八斤,炭四百壹十二斤,煤三百斤。
由此可知,事先桌子上菜的品種壹定不少,量也足夠。據記載,這幾次宴會中常呈現的菜單有:
麗人獻茗:君山銀針乾果四品:怪味核桃、水晶軟糖、五香腰果、花生粘;蜜餞四品:蜜餞桔子、蜜餞海棠、蜜餞香蕉、蜜餞李子;餑餑四品:花盞龍眼、艾窩窩、果醬金糕、雙色馬蹄糕; 醬菜四品:宮廷小蘿葡、蜜汁辣黃瓜、桂花大頭菜、醬桃仁;前菜七品:二龍戲珠、陳皮兔肉、怪味雞條、天香鮑魚、三絲瓜卷、蝦籽冬筍、椒油茭白; 膳湯壹品:罐燜魚唇 ;禦菜五品:沙舟踏翠、琵琶大蝦、龍鳳柔情、香油膳糊、肉丁黃瓜醬; 餑餑二品:千層蒸糕、什錦花籃; 禦菜五品:龍舟鐝魚、滑溜貝球、醬燜鵪鶉、蠔油牛柳、川汁鴨掌;餑餑二品:鳳尾燒麥、五彩抄手;禦菜五品:壹品豆腐、三仙丸子、金菇掐菜、溜雞脯、香麻鹿肉餅;餑餑二品:玉兔白菜、四喜餃;燒烤二品:禦膳烤雞、烤魚扇;野味火鍋:隨上圍碟十二品(鹿肉片、飛龍脯、麅子脊、山雞片、野豬肉、野鴨脯、魷魚卷、鮮魚肉、刺龍牙、大葉芹、刺五加、鮮豆苗);膳粥壹品:荷葉膳粥;水果壹品:應時水果拼盤壹品;辭別香茗:楊河春綠。
每次宴會表現出來的皇家氣度自與官方大不相反,不但有禦廚精心制造的收費滿漢菜式,壹切皇家貢品酒水也都收費供給。在這場豪宴上,老人們大快朵頤,狼吞虎飲。聽說暈倒、樂倒、飽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多數。
由於宴會龐大,往往提早很長工夫就要開端預備了。外務府營建司的工匠們為老叟進出的各個宮門油飾了過木門座,盛宴四周的殿宇房間也為此油飾壹新,顯得愈加華麗堂皇。營建司木庫添造了捧盒、茶桌、木墩、菜板和端酒木盤給禦膳房運用;營建司鐵庫也添鑄了蒸籠鐵鍋、生鐵行竈和鵝博鐵杓。
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為搭蓋藍布涼棚,僅墜鳳用的青白石鼓就備用了二百二十四個。與此同時,內外禦膳房備齊了各種主副食品、玉泉酒等各項席上用膳之物。而乾隆六十壹年的千叟宴也不逞強,只鐵鍋壹項,就預備了二尺和二尺三寸口徑的板沿鍋、生鐵鍋***壹百壹十六口;甚至又雇傭了現夫壹百五十六名,用來端送膳品,推運轉竈。
在最初壹次千叟宴的席間,乾隆帝還召壹品大臣和年齡90歲以上的人到禦座前,賜酒並賜予每人拐杖等物品。乾隆又命本人的皇子、皇孫等人為殿內的王公大臣行酒,皇宮侍衛擔任給殿外的與宴者行酒,事先參宴者中有106歲老人熊國沛和100歲老人邱成龍,乾隆稱他們為“百歲壽民”、“升平人瑞”,賞六品頂戴,90以上的老人梁廷裕等賞七品頂戴,以示太上皇養老敬老之意。宴會上眾人飲酒作賦,最初***有3497首詩篇留下,先人稱此次千叟宴是“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吃完了飯,這些老叟們還可以失掉壹些恩賜。恩賜物品有詩刻、如意、壽仗、朝珠、繒綺、貂皮、文玩、銀牌等等。乾隆五十年,凡參與千叟盛宴的文文官員,各賞如意壹只,並賜綢緞。兵丁匠役和無職銜之員,七十歲至九十歲以上者,每年長五歲,各恩賜了十兩、十五兩、二十兩、二十五兩和三十兩重養老銀牌壹面。最初,內庫所存壽仗都不夠用的了,總管外務府大臣兩次寫信給兩淮鹽政,先後購得壽仗三千根,就連小荷包居然也恩賜了有四千八百二十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