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丹峽峽谷風景區、仰韶文化博物館、仰韶大峽谷、劉少奇舊居、澠池石佛寺石窟等。
1、黃河丹峽峽谷風景區:位於三門峽市澠池北21公裏黃河岸邊,地處豫晉兩省五縣交界處。省級地質公園,整條峽谷由紅色石英砂巖構成,從谷底到崖壁全成紅褐色。
2、仰韶文化博物館:在仰韶鄉仰韶村籌建仰韶文化博物館,該館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為壹體,占地43畝,建築面積4700平方米,2011年10月28日竣工。
3、仰韶大峽谷:位於舉世聞名的仰韶文化發祥地—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北鄰黃河小浪底庫區。峽谷全長50余公裏,總面積56平方公裏,有各類自然人文景觀500余處。已初步探明仙峽、神龜峽、龍虎峽、金燈峽、臥羊峽、懸棺谷6個景區。
4、劉少奇舊居:位於澠池縣城關鎮東關海露大街95號路南王家院內,座南面北,門前為海露大街,東、西、南三側均為民居。保存完整,為豫西特色四合院,房屋為磚木結構擡梁式單檐硬山建築,屋頂為小青瓦。
5、澠池石佛寺石窟:位於三門峽市澠池縣西北坡頭鄉王墳廟下村,距縣城約20公裏。該石窟背靠紅砂巖崖壁,面對山澗水,山澗大致呈南北向。石窟中因主佛身高6米(合市制丈八),故當地人俗稱丈八佛寺溝。
澠池在哪個省哪個市
澠池縣在河南省三門峽市。
澠池縣是聞名遐邇的人類遠祖起源地和舉世聞名的仰韶文化發現地。
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瀕黃河與山西省的垣曲、夏縣、平陸隔河相望,南與洛寧、宜陽相連,東裹義馬與新安為鄰,西界崤函與陜州區接壤。
澠池縣是河南省經濟管理擴權縣、對外開放重點縣和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位於“鄭洛工業走廊”的西端,是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冶金、建材、耐材基地,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澠池風景名勝:
1、仰韶大峽谷:
北鄰黃河小浪底庫區,占地50平方公裏。由原始聚落、養生谷、禪趣谷、龍虎峽、臥羊峽、金燈峽等六條大峽谷組成。
2、岱嵋山風景區:
位於澠池縣北部南村鄉西山底村境內,東臨新安縣,北臨小浪底庫區,距澠池縣城55公裏。該景區由相對高度差別不大的16座山峰組成。
3、五鳳山風景區:
位於澠池縣仁村鄉境內,314省道橫貫東西,景區東臨洛陽青要山風景區,西接韶山森林公園,北與仰韶大峽谷為鄰,總面積42平方公裏,主要包括十大景區、百余個景點,主峰鳳冠頂海拔1206米。
4、黃河丹峽風景區:
位於晉豫黃河大峽谷小浪底庫區中段、澠池縣坡頭鄉境內,距澠池縣城35公裏。景區整條峽谷由紅色的石英砂巖組成,屬典型的丹霞地貌。
5、古秦趙會盟臺:
位於縣城西南1公裏處,在澠水、羊河匯流的臺地上,解放軍駐澠池某部軍營門口。“盟臺夕照”是澠池八景之首。會盟臺飽經滄桑,歷代不斷予以修葺、重建。
澠池八大景詳解
百裏山川披彩帶
縱貫澠池全境的南閻國防公路,是經國家交通部和中央軍委總後軍交部批準,由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測繪設計,洛陽、三門峽市組織施工,連接晉豫縱穿豫西的交通要道,屬省重點建設項目。它北起澠池南村,南至嵩縣閻莊,全長125.57公裏。
南閻公路澠池段地貌地質十分復雜。北臨黃河天塹,與山西垣曲相連;南越韶山屏障,橫跨310國道、隴海鐵路和宜陽縣境銜接,全長63.6公裏。南閻路從起點至石峰峪為20公裏沿溪線,澗口河為犬牙型河岸,兩岸沖溝發達,山嘴臺地相間,巖石裸露,山險坡陡。從石峰峪到橫嶺頂為12公裏越嶺山腰線,盤旋於溝壑縱橫危巖壁立的崇山峻峰之間。橫嶺頂以南至石廟後路長5公裏,落差400米,路線輾轉迂回,人稱“十八盤”;石廟後至宜陽縣界28公裏坡丘相間,多為大挖大填土方路段。南閻公路逢山開路、遇水造橋、劈崖鑿洞、移嶺填壑,工程艱巨繁雜。1987年12月至1989年6月完成施工圖設計。1989年,成立澠池縣南閻公路指揮部,11月,在中關村舉行了開工典禮。開工禮炮像陣陣春雷在青山碧水間滾過,使祖祖輩輩飽受山高路險之苦的人們心頭綻花朵、眉間流異彩。全縣數萬名民工登上危巖陡坡,在各自路段披荊斬棘、揮鎬挖土、掄錘打釬、開山築路,拉開了千軍萬馬戰南閻的帷幕。這些無私奉獻的人們結成無堅不摧的戰鬥群體,歷經六個春秋,兩千多個日日夜夜,以改造自然的聰明才智,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冒嚴寒頂酷暑風餐露宿,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百裏工地,先後有21名民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終於在人跡罕至的絕壁立巖間修築了壹條高標準的國防公路,為澠池百裏山川披上壹條璀璨奪目的彩帶。
南閻公路建成後,緩解了晉煤外運的交通壓力,加強了豫晉兩省經濟文化交流,同時它在國防建設方面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澠池東臨洛陽,西扼長安,關河要塞,歷為兵家必爭之地。南村渡口上遊的“六郎寨”,傳說就因宋代名將楊延昭領兵於此拒遼而得名。北宋末澠池洋湖人、清遠侯、民族英雄張_,以家資募兵數千抗金兵於白浪渡口,父子先後為國捐軀,名垂青史。1937~1938年,為支援華北抗日戰場,豫西民工搶修了澠池至南村公路。由於時局緊張,時間緊迫,澠南公路從勘測設計到施工修築質量很低,山路彎彎,狹窄崎嶇。盡管如此,前方所需彈藥輜重、糧草物資都由汽車、馬車、牛車和成千上萬民夫肩挑人扛,從這條路上源源不斷地經黃河渡口送赴前線。1938年11月到1940年7月,八路軍曾在澠池縣城東關和黃河北岸的關家村設立兵站,掩護迎送來往幹部。劉少奇、朱德、彭德懷、楊尚昆、鄧小平等黨的領導幹部,以及印度援華醫療隊的國際著名醫生巴蘇·柯棣華等奔赴抗戰前線,都曾奔波於澠南線上。1944年5月,日軍從南村渡口、白浪渡口偷渡黃河,幾百名退守在澗口河的國民黨部隊遭受日軍襲擊喪生高山峽谷,血染澗水魂遊異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更感修築南閻國防公路的決策是非常正確的。
南閻公路不僅是條經濟動脈和軍事防禦線,在澠池至南村之間50公裏路段還是壹條優美迷人的風景線。我們在這百裏山川倘佯,人在畫中遊,心醉山水間。出城區就是南閻公路和隴海鐵路、310國道、澠水交匯的立交橋,澠池電廠、建方水泥廠、仰韶酒廠、電解鋁廠巧妙地分布在村莊田野之間,構成城鄉合壹、工農融匯的園林化工業群;北行十公裏,有丘四周陡立,其狀若壇,北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登山祭天,故名天壇山;天壇村向北望去,海拔1463米的韶山聳入雲際,自古以來無數名流嘆為觀止,留下許多詩文佳作。韶山像有意留客,伸出高高左臂攔住北行之路,橫嶺頂海拔1098米,落差數百米,公路左轉右旋盤上頂端方得北行。
此處南望,鐵路、公路交織似網,工廠、村莊星羅棋布,農家紅樓炊煙裊裊,詩情畫意油然而生;駐足北眺,遠山如黛林木蔥籠,百丈崖壁坦露著大山的胸懷;橫嶺頂道班猶如天外來客,淩空飛駕在三面陡立的危嶺上,紅墻白樓把青翠秀麗的群山裝點得愈發嫵媚;大寨溝裏古木參天萬花似錦;“金僧石庵”裏那八百年前留下的墨跡,給此方山水蒙上神秘色彩;相距不遠三個涵洞把人們帶進大山的胸膛,讓我們看得見、摸得著大山堅韌不拔的性格;二號洞口有眼清泉滲出石縫,甘洌清醇,可供過往行人飲用;麥盡橋和壹號洞相連,構成懸崖深谷和涵洞拱橋巧妙結合的獨特風景;石峰峪是七溝八嶺相匯之處,群峰昂首,碧水環流,大石橋上車輛飛馳,橋下鵝鴨相戲,山水相映成趣;村頭東進瓦廟溝、天橋溝更是千仞危崖對峙,溪澗潭瀑點綴,林木蔽日萬花鬥艷。這裏又是豹子、野豬、羚羊、麝鹿、鷹、雕等珍稀動物的天堂。這壹帶分布著幾十處自然景觀,石林、石筍、石佛、金龜探首、蒼鷹昂首、雄獅回頭,壹個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浮想聯翩神遊物外。石峰峪旅遊區已列入澠池旅遊規劃,這壹帶將是遊人如織的地方。
石峰峪至陵上渡口路段順中關河蜿蜒北行。寬窄無定的河床裏亂石疊壓,其中不乏紋理鮮明清晰、形態各異的奇石,吸引著許多奇石收藏者來這裏尋寶。沿途景點有:中關古漢柏;古時綠林好漢占山為王的營寨;素有“小龍門”之稱的石門;虎石與龍洞對峙;明鏡石、蟒王廟、貨郎廟、三官廟點綴其間,每個景觀都有美麗動人的傳說,把妳引入飄緲的仙境。車出澗口就可以領略九曲黃河的風姿了。“澠池八大景”中的“利津古渡”、“桓陵秋草”“澗源春湧”映入眼簾。自古到今多少名流雅土慕名而來賞景覽勝,有感而發,留下不朽詩篇。黃河渡口附近還有青山舊石器文化遺址、班村仰韶文化遺址、仁村龍山文化遺址、山底周柏、洋湖清代民居、龍石、二郎石等景點。2000年黃河小浪底水庫建成蓄水,這裏已成為碧波蕩漾的高峽平湖,壹座雄偉的黃河大橋像青龍臥波為百裏庫區增色,南村鄉政府新址像壹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橋頭南端。南閻國防公路已成為208國道的壹部分,這條百裏山川的彩帶更加絢麗奪目,引來四方遊客的良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