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彜族火把節傳說反映了原始社會對火這種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至今仍體現著火把節習俗和傳說的原生態民俗基因。它屬於火把節習俗的早期形式,其文化核心是火崇拜,這與邊強體系中彜族崇拜火的文化傳統是壹脈相承的。
火把節的傳說有很多變體。雖然來源不同,但都差不多。故事的文本結構按照人神鬥爭→人征服神→神報復→人再次征服神→慶祝勝利獲得大豐收的敘事程序展開。
這些不同的文本都具有強烈的人文精神,都以宣告人的勝利和神的失敗而告終,這與神話中以神為主導的敘事模式不同。
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人類生存核心問題的轉移(從自然到社會)和階級社會矛盾沖突的加劇,火把節傳說與廣大復雜的各族社會生活緊密交織,進而成為表達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口頭敘事方式。這類傳說是以歌頌祖先和英雄為主題的次級火把節習俗傳說。
後來傳統道德觀念對火把節習俗和傳說的滲透,體現在女性人物和火把節傳說的交集上。無論是早期的喜鵲女,還是後來的阿南和查裏夫人,大多都有著“自焚”的相同命運。這類傳說壹方面反映了民族壓迫、階級壓迫的黑暗現實和統治階級內部的政治陰謀,另壹方面是“壹女不多於二夫”的英雄女性傳說,意在表現貞節之德。
從喜鵲女、阿南到慈善女士,忠烈、殉國、殉國的形象,人們將這些善良勇敢的女性人物的命運與火把節的傳說緊密聯系在壹起,表達了特定歷史時期人們“正德鄙俗”的情懷和願望。這種傳說應該是屬於後世的。
總之,從火把節傳說的形成和演變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歷史積澱,這與這個節日在西南地區的長期發展是同步的。火把節的傳說在其長期的流傳中不斷演變,甚至影響了壹些地區的節日和習俗,以至於原生態的“祭祀性”火把節也被附加上了“紀念性節日”的衍生意義。
例如,根據鶴慶的傳說,六月十九日用鳳仙花染紅的女子指甲也歸於慈善機構的妻子,說是為了紀念慈善機構規劃者的屍體,才使她的指甲流血或燒紅。
納西語
神的兒子老阿普嫉妒人間的幸福生活,派了壹個老神到人間,要他把人間燒成壹片火海。上帝將來到這個世界,看到壹個人背著壹個大孩子,但小孩子在帶領他。他覺得奇怪。仔細壹問,才知道他懷的孩子是外甥,他領的孩子是兒子。因為他的大姑已經死了,這個男人認為他應該好好照顧他的侄子。
上帝會被人類這樣的美德深深感動,以為人那麽善良,不忍心傷害他們,於是告訴那個人上帝燒了世界,讓他告訴人們在6月25日提前在門口點燃火把,以避免災難。於是那天晚上成千上萬的家庭點燃了火把,眾神以為人們已經葬身火海,於是陷入了沈睡,再也沒有醒來。
後來,納西族人把這壹天定為火把節。
拉祜族人
山上住著壹個好人和壹個惡人。惡人只吃了人的眼睛。6月24日,好人用蜂蠟包裹山羊角,點燃蜂蠟,叫山羊去找惡人。惡人看到火花,以為人們會用火槍打他,就趕緊躲進洞裏,用石頭堵住洞口。結果,他被從洞裏流出來的水淹死了。
從此,人們不再擔心邪惡的人吃了他們的眼睛,所以他們可以安全地從事生產。因此,拉祜族把這壹天定為火把節。
白(巴)
在白族火把節的傳說中,還有著名的阿南(即馬南)傳說。故事情節與女性傳說馬南、燃燒的宋明塔大體壹致,是人物傳說與火把節傳說交叉演變的結果。
彜族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壹個叫斯利亞比的大力士,地上有壹個叫阿西巴的大力士。他們兩人都有能力拔山。有壹天,斯裏阿比要和阿提拉巴摔跤,阿提拉巴有急事要出去。臨走時,他讓母親用壹盤鐵餅招待斯裏阿比。
斯裏阿比認為阿提拉巴既然吃了鐵餅,力氣壹定很大,就趕緊離開了。阿蒂拉巴回來後,聽媽媽說斯裏阿比剛走,就追著他跑,想和他摔跤。結果Sri Abi被殺。恩蒂古茲神知道了這件事,大發雷霆,派了大量的蝗蟲和蛀蟲來吃地上的莊稼。
農歷六月二十四的夜晚,阿提拉巴砍下許多松枝和野蒿枝,綁成火把,帶領人們點燃,在田裏燒蟲。此後,彜族人把這壹天定為火把節。
國王沙美特與外星人作戰,他的頭被砍下,當星星出現時,另壹個頭長出來與他作戰。最後因為叛徒的背叛,在用尖刀草砍下他的頭掃了他的脖子後,蘇梅國王的頭再也無法長出來,也無法復活。據說尖刀草上的紅點是蘇梅國王的鮮血染紅的。後來,每年的6月24日和25日,蘇梅人都會點燃火炬紀念蘇梅國王,尋找他的精神。
撒尼分會撒尼人火把節;
善神阿凡提盜天播糧,使人間的幸福生活超越了天空。眾神大怒,派赫拉克勒斯到人間泄憤。阿彭恨赫拉克勒斯專橫跋扈,與他扭打起來,把赫拉克勒斯摔倒在地,擠出壹個坑。後來,雨水把這個坑變成了壹個長長的藍色湖泊(魯南淡水湖)。
為了紀念這位人類英雄,人們在農歷6月24日舉行鬥牛、摔跤、宰羊、燒火把等活動,以示悼念。
阿西支會阿西人的火把節;
奴隸主刁娜把許多可憐的兄弟關進監獄,可憐的阿珍把火把綁在牛角上,沖到遠處的大宅,燒死奴隸主,燒掉窮人手上的繩索。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人們舉著火把遊行,遵循習俗。[4]?
武羅分公司的喜鵲女;
在彜族家庭中,有壹位美麗而能幹的姑娘,她與彜族小夥子龍相戀已久。然而,附近12個部落的男人陸續前來求婚,其中壹個人殘忍地說,不答應就血洗山寨,讓全村人遭殃。女孩無奈,答應6月24日相親。
相親對象來了,女孩穿上白色衣服,黑色短外套,胸前系著花圍裙,點了壹把大火。第十二部門的負責人也到了。女孩深深地看了亞倫壹眼,然後跳進了火裏。亞倫和幾個男孩試圖抓住她,但他們只是扯下了她的裙子。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但她卻殉情而死。
為了紀念她,12個男孩把丹尼爾舉起來,互相推搡,為的是把他打倒在地取得勝利。之後殺牛,喝酒,唱歌,跳舞。後來彜族把6月24日定為火把節,阿龍扯下的裙子成了彜族婦女的束腰,燒姑娘的煙變成了山寨的晨霧。據說在喜鵲鳴唱的清晨,伊山遠處隱約可見少女的身影,所以人們稱她為喜鵲女。
擴展數據
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間舉行火把節,大多是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動有鬥牛、打山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比賽等。在新時期,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參考數據
火把節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