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瑪氏公司的歷史

瑪氏公司的歷史

瑪氏公司的發展歷史有兩大主軸,其壹是創新,其二是將成功的創新經驗推展到世界各地。

這兩個主軸確立了該公司經營的本質,壹直到今天。

瑪氏公司於1923年由弗蘭克·瑪氏(Frank Mars)創立,而在這之前,曾經歷過多次失敗。

在當時,它取名為“Mar-O-Bar”公司。

起初生產的是壹種同名的糖果,由焦糖、堅果與巧克力混合制成,以及另壹種由黃油與乳脂調和而成的東西,叫做“Victorian Butter Cream”。

1924年,弗蘭克·瑪氏偶然巧遇其兒子弗瑞斯特(Forrest),自從他與第壹任妻子艾瑟兒(Ethel)離婚後就再沒有見過這個兒子。

弗瑞斯特·瑪氏自己曾說,當時他向父親提議了壹種將巧克力麥芽飲料變成可以攜帶的想法,這個產品後來變成“銀河棒”(Milky Way Bar)。

這個新的巧克力制品首次上市即深受歡迎,在那時,糖果不易保存,而這項產品由於有巧克力覆蓋在外面,使得糖果棒能維持新鮮度;並且糖果棒的制造成本比較低,但吃起來卻不輸巧克力。

這項產品的推出,對於該公司起步沖刺時所需的資金,提供了可觀的挹註。

到1927年,公司名稱改為瑪氏公司,工廠也搬到芝加哥西部,因為那裏的運費只有明尼亞波裏斯(Minneapolis)的壹半。

工廠蓋在壹個原來是高爾夫球場的地方,弗蘭克·瑪氏將工廠變成壹個可供參觀的場所,看起來與附近的高級住宅區非常協調,從外觀上壹點也看不出來是工廠。

廠內采用自動化設備,就當時而言是非常先進的技術。

1930年,弗蘭克·瑪氏開發出士力架,而在1932年,又推出3 Musketeers bar,這個新產品使得瑪氏公司成為全美第二大糖果制造商,僅次於赫爾希公司(Hershey’s)。

或許因為之前歷經多次失敗,法蘭克·瑪氏相當滿足於公司的成就,但是其子弗瑞斯特卻壹心想要擴張,並經常敦促其父親擴大經營規模。

不過弗瑞斯特的這種幹預態度,以及壹直催促父親到加拿大開拓業務的舉動,卻令其父親法蘭克相當不悅,最後竟將其逐出公司。

而法蘭克·瑪氏本人則在壹年零三個月後去世,公司由其第二任妻子(也叫艾瑟兒)及其女兒接手。

懷揣5萬美元與父親給的“銀河”的海外銷售權,弗瑞斯特遠征歐洲。

帶著對巧克力事業的濃厚興趣,在歐洲,他向許多大師學習,例如他曾在讓·托布勒(Jean Tobler)與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的工廠工作。

到了1933年,他到英國推出銀河棒。

當時的市場已被兩大廠商Cadbury Brothers Ltd.與Rowntree & Co.所壟斷,有鑒於此,他把原先蓋壹座大廠的計劃縮減,轉而以壹個小型工廠起家。

他將所有的家當與心血都投註在公司,以至於他的嶽父必須帶著他的太太與小孩回美國以供養他們。

弗瑞斯特改良了“銀河”的味道以符合英國人的口味,甚至非常自戀地以瑪氏棒(Mars bar)的名稱上市。

瑪氏棒的銷售量壹路飄紅,即使弗瑞斯特·瑪氏後來想要推出新糖果棒的企圖沒有成功,但該公司在英國還算是成功的。

由於瑪氏棒已經大受歡迎,所以弗瑞斯特·瑪氏轉而將註意力集中到其他東西。

1934年,他買下了Chappel Bros.,壹家生產罐裝碎肉的英國狗食工廠。

當時並不時興寵物狗與寵物貓專用的食物,它們通常只吃人類的殘羹剩飯。

弗瑞斯特·瑪氏由此看到商機,他賣Chappie的罐裝食物,主打的概念是富含營養。

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他很快就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到1939年,瑪氏有限公司已成為英國第三大糖果制造商。

弗瑞斯特在布魯塞爾也成立了壹家工廠,以負責全歐洲瑪氏棒的銷售。

但是,由於“二戰”爆發,英國 *** 開始對外國人課稅,所以他被迫放棄壹切。

不過,那時他卻有了壹個想法,這個想法後來演變成M&Ms巧克力,同時,當他回到美國,即與赫爾希開始了合作關系。

弗瑞斯特·瑪氏說服了米爾頓·赫爾希(Milton Hershey)的得力助手威廉·莫裏(William Murrie),開發壹種不會溶化的巧克力。

他本人曾經在西班牙內戰期間看到過這種巧克力,並且印象相當深刻。

這項投資,瑪氏公司出資80%,而莫裏則出資其余的20%,加上巧克力的制作技術。

莫裏的兒子布魯斯(Bruce)被派到瑪氏公司來執行這項投資計劃。

1941年所推出的產品就是M&Ms,這個名稱所代表的意義就是Mars與Murrie。

但是,這項合作不久就生變了,因為布魯斯·莫裏發現弗瑞斯特·瑪氏是壹個很難***事的人,所以,不久之後,把其股份全數賣給弗瑞斯特。

今天,在瑪氏公司或M&Ms的網站上,都完全沒有提到赫爾希協助開發M&Ms巧克力的這件事。

這個巧克力產品,首先針對的是美國軍人,因為它們具有耐高溫而不易溶化的特性。

雖然這個主意很不錯,但壹開始的銷售情況並不太好。

它還是在賺錢,不過比起士力架就差多了。

因此,1950年弗瑞斯特·瑪氏聘請廣告公司就M&Ms的銷售進行壹項相當仔細的研究。

利用市場研究來作為營銷工具,弗瑞斯特可說是鼻祖。

他是第壹個在糖果業如此做的人,而且事後證明相當成功。

研究發現,M&Ms非常吸引小孩子,但小孩子卻沒什麽錢。

所以,公司轉而向大人下手。

廣告公司想出了壹句有名的M&Ms廣告詞:“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Melts in your mouth,not in your hands”)這對於父母而言很有吸引力,因為這樣壹來,小孩就不會弄得到處臟兮兮的。

當電視廣告在收視率很高的節目,例如米老鼠俱樂部插播時,這項產品迅速成為1956年最受歡迎的糖果。

當M&Ms的銷售創下佳績以後,弗瑞斯特·瑪氏開始了另壹個新的事業,因為他看到加工米市場出現壹項新的加工方法,似乎頗具市場潛力。

壹家碾米廠的老板發明了壹種“半熟”的加工過程,這樣的程序可以讓谷類變得更營養。

弗瑞斯特認為將這種加工過的米,掛上特定品牌加以銷售,售價可以訂得更高,這個想法在當時可說是相當前衛的。

但是,不管如何,他還是著手進行這項計劃,而且開始研究加工米的制造技術。

最後,他將這種米取名為“本大叔的米”(Uncle Ben’s Rice),這是以碾米廠老板的名字命名的。

1999年,這項米產品為瑪氏企業帶來約4億美元的收入。

雖然截至目前為止,弗瑞斯特·瑪氏的表現極度傲人,但是取得其父親的公司,卻是他面臨的最大挑戰。

他認為父親的公司在法律上應該屬於他的,因為是他發明了銀河棒,而且也是他建議父親設立芝加哥工廠的。

在法蘭克·瑪氏的第二任妻子艾瑟兒與其女兒帕翠茜婭(Patricia)的掌控下,瑪氏公司的創新不足。

艾瑟兒·瑪氏去世之後,壹半股權轉給了弗瑞斯特,而由於這個繼承,他與“私生子”威廉·庫本巴哈(William Kruppenbacher),也就是艾瑟兒·瑪氏同父異母的兄弟,進行了壹場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戰。

弗瑞斯特·瑪氏矢言將工廠技術現代化,並在1953年引進機器制造糖果的技術。

到了1959年,由於弗瑞斯特·瑪氏的這項引進,瑪氏公司成為全世界第壹的糖衣棒制造商。

然而,弗瑞斯特仍然企盼全面掌控公司。

1959年,當庫本巴哈退休之後,帕翠茜婭·瑪氏的丈夫詹姆士·富林明(James Fleming)被任命為總裁與首席執行官。

在他的管理之下,產品品質大幅滑落,因為他對於昂貴的材料,如花生與巧克力等偷斤減兩,因此公司獲利也越來越差。

弗瑞斯特·瑪氏最後說服帕翠茜婭將股份轉給他,因而得到80%的股份,而他則提出將自己的公司置於瑪氏旗下作為交換條件。

隨後,他又說服其余股東將股份賣給他,由此最後得以全權掌控瑪氏公司。

1964年12月,弗瑞斯特·瑪氏終於身兼瑪氏公司的董事長、總裁與首席執行官。

在全權掌控公司之後,弗瑞斯特·瑪氏按照其管理風格,對公司的結構進行激烈的變革。

他將公司裏面壹些不重要的東西全部拿掉:管理階層的用餐室、法國廚子、橡木飾板、藝術收藏品、地毯、變臟的玻璃和專用直升機。

他為員工調薪30%,用獎金代替年度津貼,並發給每個員工壹張計時卡。

這樣大幅的變革也激怒了壹些員工。

但是品質控制改進了,而且也廢止了詹姆士·富林明的成本削減措施。

弗瑞斯特的下壹步是,希望通過自行生產巧克力,以達到自給自足。

他相信必須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每壹個環節,而直到今天,瑪氏公司仍然未將生產過程的任何壹個部分委外。

弗瑞斯特·瑪氏在全面掌控公司之後,進行了許多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是他掌權的時間卻只有短短9年。

1973年,在69歲時,他退休了,並將經營權交給他的兒子小弗瑞斯特和約翰,以及女兒傑奎琳。

通過他們的努力,瑪氏公司成為壹個真正全球化的企業。

雖然已經交棒,但是弗瑞斯特·瑪氏還是不斷批評指導子女們的表現,並密切監督公司的運作。

因此,瑪氏兩兄弟對於公司嚴密監控的程度,比起弗瑞斯特·瑪氏在位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上一篇:牛人造句-用牛人造句
  • 下一篇:生命短暫,珍惜當下的句子 生命無常,珍惜當下句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