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
東漢末年,徐悅在《命理遺事》中記載,他的老師劉虹拜訪隱士天目先生時,天目先生講解了14種計算方法,其中壹種是珠算,使用的計算工具非常接近現代的算盤。每個算盤有五個可移動的算盤珠,其中65,438+0相當於5,下面四個中的每壹個都被視為65,438+。
東漢末年,天目先生
漢代的徐悅
算盤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計算工具。算盤的發明者是誰?發明的確切年份是哪壹年?我們最早看到“算盤”這個詞,是在東漢徐悅的《命理遺》壹書中。但是註釋上說只能加減。今天,這壹理論是算盤的雛形。根據現有可靠資料分析,珠算發明於宋元時期。明代程大偉的《指點算法壹統宗》(1592)壹書是當時最流行的壹部。最有影響力的珠算著作。人們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從宋元到程大偉(1553 ~ 1606)生活的年代,都找不到算盤發明者的名字。其實上述珠算也是如此,壹方面說明封建統治者對科技發明重視不夠,另壹方面也說明他們的發明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是逐漸改進完善的,誰負責也不好說。珠算是由計算演變而來的。由於社會的發展,對計算的速度和精度要求越來越高,所以人們對計算進行了改革,創作了各種歌曲。比如14+7的歌是“七除三為壹”。同樣,14-7的押韻是“七退壹回三”等等。所有的加減乘除都有壹套押韻。其實在珠算出現之前,除了少數的除法韻,幾乎所有的珠算韻都已經準備好了。押韻出現後,提高了計算速度。如果妳繼續擺弄計算,妳會不知所措。他們中的許多人將在戶外。特別容易混淆計算和準備,造成錯誤。由此,珠算代替備考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不僅條件已經具備,而且是壹件非常迫切的事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工匠、計算器和商人,連同* * *壹起,發明了壹種巧妙的算盤。算盤和計算、準備的相似性顯而易見。在計算和編制表示的數字中,壹個是提高5,壹個是降低。珠算中,上檔壹顆珍珠是五顆,下檔壹顆珍珠是壹顆。在計算中,有壹個約定叫“五枚”,意思是五不能用壹個單片來表示,這就是算盤中間有五顆珠子的原因。數學史專家也能找到算盤中間兩顆珠子的計算依據。以上事實足以證明算盤是由計算演變而來的。算盤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科學成就之壹。其結構和操作簡單。因此長期以來被廣泛使用。直到今天,珠算仍然是我國小學生的必修課。雖然市場上各種電子計算機和計算器相當普及,但在加減運算時,它們的運算速度都趕不上珠算熟練操作者手中的算盤。中國大顯身手後,珠算已遠渡重洋,流傳到朝鮮、日本、東南亞和阿拉伯,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是算盤。今天,計算機已經被廣泛使用。古老的算盤並沒有被拋棄。相反,由於其方便、準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因此,人們常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認為算盤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壹大貢獻。然而,中國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算盤的?自清代以來,許多數學家研究過這個問題,日本學者也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由於缺乏足夠的證據,算盤的起源至今仍有爭議。總結起來,主要有三種理論。壹種是清代數學家梅倡導的東漢南北朝學說。依據是東漢的數學家徐悅寫了壹本書《命理遺事》,裏面記載了十四種算法。後來北周數學家甄鸞對這段話的評價是:“八股分三部,上下分兩部,中間分五部。上壹個和下四個不壹樣,上壹個是五個,下四個是壹個。”它被認為是最早的珠算記錄。但也有學者認為,這本書所描述的算盤充其量是壹種計數工具,或者是壹種簡單的只能做加減運算的計算板,與後來出現的算盤並不相同。二、清代學者袁明主張算盤出現於元代中期,至元末明初開始廣泛使用。元代陶《南村輟耕錄》第二十九卷《井珠》壹會兒我說算盤珠,壹說就動;過了很久,佛陀的話整天靜止不動,雖然他不動。”後人把這叫做“三珠戲”。把老資格的奴婢比作壹顆算盤珠,拉壹下,動壹下,可見當時算盤是很流行的。宋末元初柳蔭的《牧婧先生文集》中,有壹首題為《算盤》的五言絕句:“不舞則不取。“永樂年間編纂的《魯班牧婧》中已經有了制作算盤的規格和尺寸,也有壹些介紹算盤用法的書籍,如許心祿的珠算算法和程大偉的支竹算法通宗,所以算盤在明代已經廣泛使用是毫無疑問的。隨著新史料的發現,形成了珠算起源於唐代,流行於宋代的第三種學說。其依據如下:1。前面的櫃臺上有壹個算盤,經過中日珠算專家的放大,確認畫中的物體是壹個類似於現代使用的算盤的連環算盤。第二,1921年在河北巨鹿縣發掘出壹顆木質算盤珠,被水土淹沒800年,但仍呈鼓形,中間有孔,與現代算盤珠無異。他的《算盤》這首詩與其說是對元代事物的描述,不如說是對宋代事物的更準確的反映。同樣,陶的《三珠戲》表明,算盤珠在元人的諺語中已有說法,也反映出“宋代法律盛行”(《四庫全書》提要中的“算法統壹”)。它的出現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另外,宋代的算盤形制成熟,沒有新生事物常有的笨拙或粗糙。因此,許多數學家認為算盤的誕生可以追溯到唐朝。由於宋代之前的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科技文化發展相對緩慢,此時誕生算盤的可能性較小。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經濟文化都比較發達,需要新的計算。使用了兩千年的算盤,在這個時候演變成了算盤,很有可能算盤就是在這個時候發明的。珠算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但其起源卻爭論了幾百年,無法統壹。希望有更多有誌之士投入到進壹步的探索和研究中,早日得出科學結論,告慰古人。是對得起後人的。算盤象征“乘除不輸”,常用來象征精打細算。沒錯。在北京東嶽廟快遞部,有兩個大算盤,長6尺,高2尺,有29個方格,203個算盤珠。這個算盤表示神仙不查下輩人的功過。
珠算是壹種以算盤為工具的數字計算方法。“珠算”壹詞最早出現在漢代徐悅所著的《算術筆記》中,其中有雲:“珠算,控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的甄鸞為此做了註解,大意是將木板雕成三部分,上下兩部分用於止遊珍珠,中間部分用於定位。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