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瓷罐的拍賣

瓷罐的拍賣

元青花瓷罐倫敦天價拍賣記

幾天前就預感到克裏斯蒂拍賣行將有壹條“大魚”出水:壹只繪有鯖、白、鰱、鱖四條大魚在水草中戲水場景的元青花瓷罐,定於本月11日在倫敦克裏斯蒂總部拍賣,213頁的拍賣圖錄中介紹了212件拍品,其中竟有七頁專門介紹這件元青花瓷罐,還配了12張相關圖片介紹;買家和圈內人士幾天前就在議論著這件拍品。

拍賣壹開始,大廳裏似乎就醞釀著壹種期待。離預定11點開始的拍賣還有半個小時,大廳裏就人滿為患,本來僅可供50多人落座的拍賣大廳,走道、門口到處是“站客”。大約100來人的買家中,80%是中國人面孔。

上午11點開始的拍賣先從玉石雕件、屏風、犀牛角雕件等開始。到12點左右,乾隆年間的“老子騎牛圖”落槌價已經攀升到24萬英鎊;同壹年代的壹件紫檀嵌牙百鳥朝鳳掛屏拍到了11萬英鎊;明永樂年間的壹尊27厘米高的鎏金銅佛被拍賣到14萬英鎊;壹幅年代久遠的唐代絹本菩薩像幡被拍到了14.5萬英鎊。

中午12點半左右,預熱似乎已經達到高潮:元青花瓷罐開拍就喊出了60萬英鎊的高價,此後幾乎是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從100萬英鎊壹路攀升到150萬英鎊。

競爭最終鎖定在兩三個買家之間展開,價格狂升似乎是情理之中,但競拍速度之快又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以至於當人們發現壹位40歲左右的男子把價位鎖定在190萬英鎊並很快聽到落槌的聲音時,多少還有些神魂未定的感覺。

據說,拍走這個元青花瓷罐的男子的背後是壹位英國收藏大家。有人說,這位收藏家其實早就拿定了誌在必得的主意。

仔細觀察這件高31厘米、罐肚周長約34厘米的瓷罐,其中間繪有四條形態各異的戲水之魚。四條魚分別為鯖、白、鰱、鱖,諧音“清、白、廉、潔”。

罐口有14世紀特有的波浪花紋、罐肩有牡丹花紋、罐底的祥雲寶格中繪有靈芝、海螺、金錢、火焰等圖案。

這只瓷罐畫工精湛,其形制、與主圖相配的附屬紋帶與幾件畫有人物的元青花罐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特別是罐頸處氣勢不俗的波浪紋,讓人聯想到去年拍出1568萬英鎊(約合2.67億元人民幣)天價的“鬼谷下山”和去年11月在香港拍出的“錦香亭”罐。

此外,罐肩上的纏枝牡丹和足部的吉祥蓮瓣紋,乃至拉坯、修坯、胎體釉質都與去年拍出的兩只元青花罐如出壹轍。

在中國的傳統中,魚自古就為吉祥之物,“魚水和諧”、“如魚得水”、“鯉魚越龍門”等吉語更成了婚慶、升學的祝賀詞語;因“魚”與“余”諧音,魚也寄托了中國人富裕美滿的希望。

魚紋罐早在宋代就盛極壹時。據說當時宋太宗對書畫情有獨鐘,宋徽宗更是書畫雙絕。當時這位皇帝下令公眾藏品分類編列成冊,名《宣和畫譜》,畫分十門,其中“龍魚”為十門之壹,列山水、畜獸、花鳥等門之上。

據專家介紹,這件元青花魚罐所繪魚紋與枝葉曼妙的萍澡蓮花,均可在後來宣德時期官窯的青花盤上見到,北京和臺北的故宮博物院都有藏例,足見此類青花魚紋罐在中國瓷器制造史上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去年7月克裏斯蒂拍出的“鬼谷下山”元青花罐創造了元青花的拍賣紀錄後,元青花在拍賣市場的價格就扶搖直上。與“鬼谷下山”罐年代相近,兩者的拍賣價格為何相差如此之多?

業內人士認為,主要原因還是“物以稀為貴”的基本法則在起作用。據了解,魚紋罐在元代為數不多,在伊斯蘭堡托普卡比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布魯克林博物館和英國的私人收藏有類似的魚紋罐。現在在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有壹類似元青花魚罐,但沿口有破損,已經打磨加了銅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壹魚澡紋罐主紋與此罐幾乎相同,只是附紋不同,但北京的這個罐也修補嚴重。

盡管元青花存世不多,但比起“鬼谷下山”,魚紋罐似乎還是多壹些,保守估計,現在世上仍有不下10個類似的魚紋罐,而“鬼谷下山”則屬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2700萬拍走明代瓷罐

不是明代永樂年間的青花開光如意蓮紋執壺,也不是明代銅鎏金藥師佛,隨著拍賣師壹聲槌響,在昨日舉辦的2007沈陽藝術品秋季拍賣會上,壹件明代嘉靖時期的五彩魚藻紋大罐最終以2700萬元天價成交,創造了沈陽藝術品拍賣瓷雜類拍品的最高拍賣紀錄。而更令人意外的是,拍得這件瓷罐的買家並不是外地買家,而是沈陽壹家房地產企業的老板。

明代瓷罐價壓全場

昨日的沈陽秋拍會上,***有500余件曾亮相國內多個拍賣市場的珍寶級瓷器、金銅佛像、工藝品、書畫等藏品,為防止有人惡意競拍,在拍賣會前每壹位競拍者都要事先繳納5萬元的競拍保證金。

36萬!在上午的字畫拍賣中,頗受關註的壹幅乾隆禦筆書法作品被人以36萬元的價格拍走。而壹幅劉奎齡的《花鳥動物四條屏》拍出了100萬元,創造了上午拍賣的最高紀錄。沒想到,這壹記錄只保持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在下午被眾多瓷雜類拍品打破。

38號拍品--壹件明代永樂年間的青花開光如意蓮紋執壺在拍賣前已被眾多藏家看好,當拍賣師報出起拍價500萬的價格時,大家都拭目以待,700萬!當這件拍品最終被488號買家拍走時,拍賣會第壹次出現了騷動

就在大家還在為剛剛的明代酒壺沒有突破千萬身價感嘆不已時,同樣以500萬元起拍的壹件明代嘉靖時期的五彩魚藻紋大罐突爆冷門,現場***有三四位競拍人競拍此件瓷器,每次出價都叫高到5萬元以上,甚至曾出現壹次加價800萬的局面。700萬、1000萬、1800萬……當價格定格在2000萬時,全場爆發出熱烈掌聲。經過35次的價格拉鋸,該件拍品最終被270號競拍人以2700萬元拍得。

2700萬元的拍賣成交價也創造了沈陽藝術品拍賣瓷雜類拍品的最高拍賣紀錄,也是沈陽藝術品拍賣中的第二高價,在2006年沈陽藝術品秋拍上,壹件明代畫家陳淳的《水仙》卷軸曾拍出了5000萬元的高價。

買家是沈陽老板

在以2700萬元拍走這件五彩魚藻紋大罐後,270號買家和三個同伴頗為神秘地壹起迅速離開會場,在電梯口,記者采訪到了該人士。據其介紹,他是沈陽壹家房地產企業的工作人員,該企業在沈陽的在建項目為位於五裏河金廊上的沈陽皇朝萬鑫大廈。據其介紹,此次拍賣,他是代表公司來拍賣的,該人士表示拍走瓷罐後,公司不會再將其轉手。據知情人士介紹,在昨日下午,該房地產公司的老總也出現在了拍賣會現場。

在昨日的拍賣會中,壹些熱點拍品都表現不俗,全場很少有流拍的拍品。壹幅馮大中的虎圖《清泉出山》拍出了57萬元的高價;明代銅鎦金文財神佛像以100萬元起拍,最終以170萬元成交;明代的銅鎏金藥師佛以220萬元起拍,最終以330萬元的高價拍出,成為此次秋拍會上銅鎏金佛像拍品的最高價。

明代瓷器仍有升值空間

遼寧國拍董事長杜春光告訴記者,此次拍賣的這件明朝嘉靖時期的五彩魚藻紋大罐是明代宮廷裏的禦用瓷器,也是壹件瓷器中的大器,由於燒造條件的制約,這種大器很難燒得規整,特別是嘉靖時期不規整的很多。但此器燒制規整,體態圓潤完美,通體繪魚藻紋,魚的神態活潑,遊弋於水藻之間,栩栩如生,是壹件難得的官窯佳品。應該說以2700萬元的價格拍得此件瓷器還是很合適的。在此前香港舉辦的拍賣會上,同樣類型的壹件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曾拍出4000萬港元的高價。杜春光稱,此次拍賣的這件拍品委托人是壹位國內知名的大企業家,拍品是其在2003年從國外的拍賣會上購得的。

杜春光稱,同以往拍賣會相比,現在出現在拍賣會上的很多都是企業收藏家,企業收藏家參與藝術品拍賣壹方面是個人愛好,另壹方面也可以通過競拍達到宣傳企業的目的。

參與拍賣的壹位劉姓藏家告訴記者,在國內拍賣市場上,明代五彩瓷器的升漲趨勢壹直比較緩慢,但與之相反的是此類五彩瓷器在國際市場上卻是大藏家重金爭奪的寵兒,冷熱如此懸殊,必然預示明代五彩瓷器在國內市場上空間巨大。隨著國內藏家收藏的更加理性化,明代五彩瓷器必然引起新壹輪的收藏熱潮,其價值最終將上升至其應有的地位。

  • 上一篇:牡丹亭講的什麽
  • 下一篇:2019海南降價景區名單+門票價格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